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痢疾病原菌的优胜菌型以及药物敏感特征,为痢疾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血清凝集试验、菌种鉴定仪系统生化鉴定和K-B法药敏试验对从腹泻病人分离的志贺菌进行流行病学分型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952株志贺菌中福氏志贺菌694株,宋内志贺菌258株。福氏志贺菌共分为13个血清型,其中福氏Ⅳc 288株,福氏Ⅰa 119株,福氏Ⅱb118株,福氏Ⅱa84株,福氏X变种43株,其余8个菌型共42株。复方新诺敏耐药率91.16%,氨苄青霉素耐药率84.07%,氯霉素耐药率25.87%,庆大霉素耐药率17.03%,其余耐药率均在10%以下,头孢噻肟、丁胺卡那、头孢噻吩、头孢唑啉、氟哌酸均敏感。结论该区志贺菌感染的优势菌型为福氏Ⅳc型、宋内氏志贺菌、福氏Ⅰa型、福氏Ⅱb型和福氏Ⅱa。药物头孢噻肟、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噻吩、头孢唑啉可作为目前临床治疗痢疾的常用药物。  相似文献   

2.
我州自1974年在昌江县等地发生痢疾志贺氏Ⅰ型暴发流行后,近十年来,该菌已成为我州菌痢流行的优势菌株。在此期间,我们对从现症病人分离到的44株痢疾志贺氏Ⅰ型杆菌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生化、血清学鉴定及药敏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报道陕西省首株福氏4c志贺菌的发现,并分析其耐药性和毒力基园型.[方法]生化反应、血清凝集试验、噬菌体裂解试验鉴定菌株,抗生素敏感试验采用生物梅里埃GNS药敏卡,PCR法检测ipalH、shet1、ial、sen基因.[结果]该株细菌生化反应及噬菌体裂解试验菌结果均为志贺菌,血清凝集反应特殊,确定为福氏4c志贺菌;对阿莫西林、培氟沙星、替卡西林等少数抗生素耐药,对复方新诺明等敏感;该菌4种毒力基因都阳性,属Ⅰ型福氏4c志贺菌.[结论]福氏4c志贺菌在陕西首次发现,属毒力较强的Ⅰ型福氏4c志贺菌,目前尚没有形成多重耐药.应加强对这类菌株的监测,以防其继续发生甚至流行.  相似文献   

4.
对1981年在郑州郊区检出的83株痢疾杆菌作了菌型分布与耐药性调查,志贺氏Ⅰ型66株,占79.5%;福氏志贺氏菌14株,占16.9%,宋内氏志贺氏菌2株,占2.4%;鲍氏志贺氏菌1株,占1.2%。认为志贺氏I型为当地优势菌种,与当地近年来菌群菌型分布明显不同。其中67株痢疾菌作了药敏感试验,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呋喃妥因和痢特灵较敏感。但对常用抗菌药物金霉素、土霉素、磺胺嘧啶耐药高达92.5~100%。由于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逐渐增强多种耐药菌株广泛存在,给菌痢防治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对耐药性的动态变化应予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掌握武汉市2010年细菌性痢疾监测中分离的志贺氏菌的生化血清学分型、药物敏感状况及毒力基因携带情况.方法 按<全国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提供的方法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利用PCR方法分别对志贺氏菌分离株7对毒力相关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2010年分离志贺氏菌15株,宋内氏菌12株,福氏志贺氏菌3株.志贺氏菌敏...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闵行区志贺菌属菌群分布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本地区志贺菌属的分布和药物敏感情况,为痢疾的临床合理用药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7年闵行区各肠道门诊监测点腹泻病人的肛拭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和血清分型,并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32株志贺菌中,B群福氏志贺菌99株、D群宋内志贺菌33株,未分离出其他群型的志贺菌;132株志贺菌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利福平和萘啶酸耐药显著,均>84%,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阿莫西林相对比较敏感,耐药率为8.0%~0%,但B群与D群之间具有差异显著性,头孢类也具有一定耐药性.结论 本地区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对环丙沙星、阿莫西林、庆大霉素敏感,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四环素、萘啶酸、利福平等其他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显著,应加强耐药性监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7.
我们于1990年从腹泻病人粪便中分离出一株痢疾志贺氏菌,经培养特性、生化反应、血清学鉴定、噬菌体裂解试验、药敏试验和豚鼠角膜试验等证实为痢疾志贺氏4型菌。该菌在国内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1999-2006年北京市延庆县流行的志贺氏菌主要血清型分布、变迁及菌株的耐药性,掌握细菌性痢疾的流行规律,同时积累流行病学资料,追踪传染源,以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1999-2006年分离出的71株志贺氏菌,菌株分型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果在71株志贺氏菌中痢疾志贺氏菌2株,占全部的2.8%;福氏志贺氏菌62株,占87.3%;鲍氏志贺氏菌5株,占7.0%;宋内氏志贺氏菌2株,占2.8%。在62株福氏志贺氏菌中,F2型37株,占59.7%。这71株菌大部分对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等抗生素敏感。结论多年来,延庆县志贺氏菌感染的肠道传染病主要以福氏志贺氏菌为主,其中又以F2群占优势,近年来鲍氏志贺氏菌有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大连市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志贺氏菌型分布及其药物敏感状况,为细菌性痢疾临床治疗和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提供的方法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经生化与血清学复核鉴定为志贺菌53株,其中宋内志贺菌37株,福氏志贺菌15株,鲍氏志贺菌1株,分别占分离菌株的69.81%、28.30%和1.89%。药敏试验显示53株志贺菌敏感药物为头孢噻吩、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和阿莫西林,耐药的有利福平、氨苄西林、四环素、复方新诺明和庆大霉素,且有50株菌出现了≥3种的多重耐药现象。结论大连市引起细菌性痢疾的痢疾杆菌以宋内氏志贺菌为主,其次为福氏志贺菌;并对目前常用的抗生素表现一定的耐药性,应当引起重视。药物头孢噻吩、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和阿莫西林可作为目前临床治疗痢疾的常用药物。  相似文献   

10.
作者报道了1980年1月~1989年12月间所分离的341株志贺氏菌的菌群分布和药敏试验结果。韶关市志贺氏菌属以B群(福氏菌)为最多占0.850,为历年优势菌;其次为A群:痢疾志贺氏Ⅰ型、Ⅱ型,分别占0.038和0.050;再次为D群(宋内氏菌)占0.059;C群(鲍氏菌)最少,只在1982年分离出1株仅占0.003。药敏结果表明,本市治疗菌痢有效的抑菌药物是吡哌酸、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次之;复方新诺明、百炎净、痢特灵较差。而菌株耐药性比较普遍。为了解粤北地区志贺氏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情况,经收集、整理我院1980年1月~1989年12月的住院病例粪检材料,以便为今后菌痢的防治及流行病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志贺菌菌型分布及药物敏感特点,为痢疾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07—2009年送检的肠道腹泻病人中分离出的志贺菌进行菌型分型,采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2007—2009年间共检出261株志贺菌,主要为福氏志贺菌和宋氏志贺菌。其中福氏志贺菌190株(72.80%),宋氏志贺菌71株(27.20%)。190株福氏志贺菌中有10个血清型(F1 a14株,F2 a100株,F2b13株,F4 a4株,F4 c38株,FX变种7株,FY变种11株,F4b、F5 a、F6型各1株)。261株志贺菌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四环素、利福平、萘啶酸的耐药率分别为87.36%、88.12%、86.97%、81.23%、96.93%。结论该区志贺菌的耐药情况严重,且多重耐药,所以应加强耐药性监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12.
<正> 为了解我市痢疾菌型分布及常用药物敏感状况,为菌痢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我站1986年从本市腹泻监测点(铁路中心医院)收集的腹泻病人粪便中分离出菌株,进行菌型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菌群及菌型分布:1986年共收集痢疾菌株105株,其中福氏菌群92株(87.62%)宋内氏8株(7.62%)鲍氏4株(3.81%)志贺氏Ⅱ型1株(0.95%)福氏菌群仍为我市主要流行菌群,在流行菌型方面,则以F3型(33.7%)为主、其次为F1b(23.9%)详见表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引发痢疾的志贺菌优势菌型及其药物敏感状况,为痢疾临床治疗和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血清凝集试验、菌种VITEK-32鉴定仪系统生化鉴定和K-B法对从腹泻病人分离的志贺菌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复方新诺明耐药率为92.37%,氨苄西林耐药率为85.59%。头孢噻吩、头孢噻肟、头孢唑啉、环丙沙星均敏感,耐药率均在10.00%以下。结论地区志贺菌感染的优势菌型为福氏2a型。药物头孢噻吩、头孢噻肟、头孢唑啉、氟哌酸可作为目前临床治疗痢疾的常用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广东省新型福氏志贺菌F4c菌株的流行与病原学特征。方法对2000—2004年广东省痢疾监测收集的227株志贺菌进行血清学分型,并对其中46株福氏志贺菌F4c菌株以及2004、2007年2起痢疾暴发监测收集的5株和2005年散发病例收集的2株F4c菌株(共53株)进行生化、血清学试验、药敏试验和PFGE分型;并用气相色谱仪测定其中6株的脂肪酸成分。结果 2000—2004年广东省痢疾监测发现:227株志贺菌除20株为宋内氏志贺菌外,其余均为福氏志贺菌,其中F2a的菌株数最多,有55株(占菌株总数的24.2%),其比例从2000年的44.0%下降至2004年8.6%,F4c有46株,占20.3%,从2000年未检出F4c菌株,至2003年F4c占菌株总数的比例上升至71.7%(38/53)。53株F4c的生化结果符合志贺菌特征,血清学均为福氏多价+,IV型因子+,7,8群血清+;53株F4c菌株对头孢曲松、诺氟沙星、头孢噻肟和环丙沙星4种药物敏感,敏感率分别为100.0%、92.9%、92.9%、71.4%,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萘啶酸、氯霉素和氨苄西林均产生耐药,除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91.7%外,其余均达到100.0%。PFGE对43株F4c进行分子分型,共分为21个不同的型别;6株志贺菌F4c的主要脂肪酸成分为12∶0酸、14∶0酸、Sum In Feature2、Sum In Feature 3、16∶0酸、17∶0 cyclo、Sum In Feature 8和19∶0 cyclo w8c等8种脂肪酸。结论福氏志贺菌4c菌株用PFGE进行分子分型在整体上表现出较大的遗传多样性;福氏志贺菌4c在广东省的流行出现上升趋势,并在部分地区暴发疫情,提示F4c菌型可能逐步演变成为一类稳定的福氏志贺菌菌株。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进行痢疾杆菌菌型分布检验中,发现部分痢疾志贺氏Ⅰ型菌在ss琼脂平板上生长不佳,而在麦康凯平板上生长良好.为了便于观察,我们将2株痢疾Ⅰ型菌和2株福氏志贺氏2a菌分别接种于ss琼脂平板和麦康凯平板上进行对比实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2008年~2009年志贺菌菌型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江苏省2008年~2009年志贺菌菌型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菌痢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系统生化条鉴别菌株,用血清玻片凝集鉴定菌型,K-B法确定药物敏感性。结果:498株志贺菌中福氏志贺菌344株,其中F2a占36.16%;宋内氏志贺菌150株,鲍氏志贺菌4株。药敏实验结果显示,萘啶酸耐药率最高,为73.69%,其次为四环素(72.89%),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均〉50%。〉58.23%的志贺菌对9种抗生素中的5种以上具有耐药性。两年中志贺菌对大部分常用药物抗性都有所增加。结论:2008年~2009年江苏省志贺菌流行菌型为F2a,宋内氏志贺菌检出率显著升高;志贺菌对萘啶酸耐药率最高,多重耐药现象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7.
2006~2008年昌平区细菌性痢疾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掌握昌平区2006~2008年细菌性痢疾病原体菌群分布及耐药特点,为制定细菌性痢疾预防控制措施、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全国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结果:2006~2008年昌平区志贺菌以D群宋内志贺菌为主,占53.16%;其次为B群福氏志贺菌,占43.04%;A群痢疾志贺菌2株,占2.53%;C群鲍氏志贺菌1株,占1.27%。其中B群福氏志贺菌血清亚型以F4为主,占41.18%;其次为F1亚型,占20.59%;F2和x亚型各6株,占17.65%。药敏试验结果:福氏志贺菌对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等药物敏感;宋内志贺菌对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阿莫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噻肟等药物敏感;对萘啶酸、氨苄西林、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等药物耐药。结论:D群宋内志贺菌取代了继往的B群福氏志贺菌;B群福氏志贺菌F4亚型和F1亚型取代了继往的福氏2 a亚型,成为新的流行血清型;昌平地区的志贺菌耐药谱与北京其它地区既有相似性,也有地区特点,临床上应根据本地区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广州市1991~1992年四起痢疾流行的志贺氏菌菌型分析叶志强,杨芳娣志贺氏菌属在腹泻病原菌中占重要位置。了解其生化特性、血清学和药物敏感度,对细菌性痢疾的防治工作有一定的意义。为此,我们收集了1991~1992年广州市四起痢疾疫情所检出的49株菌株...  相似文献   

19.
了解痢疾菌型的分布、演变动态及痢疾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对痢疾的予防和临床治疗都具有一定的意义。1977年我站分离了719株痢疾杆菌,作了菌型鉴定,对部分菌株进行了生化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菌株来沅与方法所鉴定的痢疾杆菌,712株是1977年5月至9月从旅大市传染病防治院住院的痢疾病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上海市闵行区2008-2010年志贺菌流行的主要血清型和耐药情况,为细菌性痢疾预防和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8-2010年闵行区肠道门诊监测点腹泻患者肛拭样本中分离到的129株志贺菌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并用K-B法测定其对10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情况.结果 129株志贺菌中福氏志贺菌89株,占69.00%,其中F2a型占74.16%;宋内氏志贺菌40株,占31.00%;未分离出其他群型的志贺菌.药敏结果显示,129株志贺菌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利福平和萘啶酸耐药显著,均大于80%;对环丙沙星、阿莫西林比较敏感.但福氏志贺菌与宋内氏志贺菌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重耐药率达92.24%以上,以6种耐药为主.结论 该地区2008-2010年志贺菌流行菌型为F2a,福氏志贺氏菌和宋内氏志贺菌对环丙沙星、阿莫西林敏感,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四环素、萘啶酸、利福平等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显著,多重耐药现象日趋严重.应加强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