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性别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采用溶栓疗法治疗女性和男性AMI的基本特点、并发症和治疗结果进行比较,以提高防治效果。方法对1992年1月至1997年12月住院115例接受溶栓治疗患者(男85例,女30例)进行男女基本特点、并发症、治疗结果比较分析。结果女性AMI患者发病年龄较大,入院时间稍迟,并发糖尿病、高血压病高,且4周内并发症多,包括休克、再梗塞、心律失常死亡率高。结论女性AMI采用溶栓治疗发生致命和非致命性并发症的危险较男性为多。  相似文献   

2.
评估急性心肌梗塞(AMI)病情程度、判断预后,对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死亡率,尤其是心脏性猝死有重要价值。本文概述晚近评估AMI预后的几种指标,供参考。 1 心电学 1.1 QTc、QTd和JTc、JTd QT间期包括心室除极复极时间,其延长是室速、室颤发生的重要机制。把QTc≥467ms作为预测AMI具有高危倾向的指标。但QT间期可因部分心肌复极延迟而延长,也可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急性心肌梗塞(AMI)预后的预测作一综述,旨在讨论影响AMI预后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高龄是影响AMI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从55岁开始,病死率呈指数增加。Martin等发现,最大年龄组与最小  相似文献   

4.
<正> 心肌梗塞预后的性别差异,早在三十年代初就已被临床医生观察到,后又为许多研究所证实。目前关于这种性别差异的解释主要有两种假说:一种认为性别因素并无独立的预后作用,两性在心肌梗塞预后上的差别,是由于一些有独立预后作用的因子在两性间分布不同所致;另一种则认为性别因素可能有独立的预后作用。这两种假说都有待于进一步的验证。本文将就此专题研究的概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6.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预后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性别因素对冠心病患者选择性冠状动脉 (冠脉 )内支架术近期结果和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连续682例冠心病患者行选择性冠脉内支架术 ,其中男性 543例 ,女性 13 9例。比较二者支架术近期结果及远期随访。结果 :男、女两组支架术成功率 (95.8%和 97.1% ,P=0 .464)相似 ,但女性手术并发症较男性显著增多 (5.0 %和0 .9% ,P=0 .0 0 3 )。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是手术并发症的独立预测因素 (RR 4.86,95% CI 1.2 9~ 18.4,P=0 .0 2 0 )。随访 16± 8月 ,随访率为 94.8%。随访期内 ,男、女两组心脏事件发生率 (2 1.4%和 2 2 .3 % )、病死率 (4.6%和 4.6% )及造影再狭窄率 (13 .1%和 14 .6% )差异均无显著性 (均 P>0 .0 5) ,多因素分析显示 ,性别不是冠脉内支架术后远期心脏事件和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性别对选择性冠脉内支架术远期预后无明显影响 ,但女性患者手术并发症率高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监护病房的经验说明,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主要死于三大并发症,即严重心律失常、泵衰竭和心源性休克。本文讨论客观估计AMI预后的一些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8.
分析110例早期急性心肌梗塞住院患者(住院期间存活84例、死亡26例)的心电图参数,提出心电图预后指数公式:死亡组EPI≥5者23例,存活组EPI≥5者14例。二组有非常显著差异。EPI≥5者住院死亡率62.2%。<5者住院死亡率4.1%,二组有非常显著差异。认为EPI≥5提示高度危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民族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患者焦虑的性别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对比研究,共入选439名汉、回、满、蒙族AMI患者。患者入院72h内评价焦虑状况。结果:不同民族女性患者焦虑程度均高于男性,其总体比为(0.76±0.90)比(0.57±0.70),P=0.005。结论: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但女性AMI患者焦虑程度均高于男性,与年龄、教育程度或AMI严重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0.
对急性心肌梗塞后病人预后进行估计,有助于制订正确的康复计划,评价各种治疗措施的作用。本文提出急性心肌梗塞后,梗塞范围的大小,心功能情况、心律失常的存在、梗塞后心绞痛的出现、运动试验结果及冠状动脉造影等作为估计心肌梗塞后病人死亡率高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塞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很高。有人报告;对冠心病未施行心电监护前,其病死率达30~40%;采用心电监护后病死率降至16~28%。急性期(4周~2个月)有50~60%的患者死于发病后1~4小时内;病后三天内病死率达40~50%。因此,对与心肌梗塞预后有关的  相似文献   

12.
据报道,在美国冠脉成形术患者近期死亡率女性远较男性高,推测与女性年龄较大,原发疾病较多且病情较重等诸多因素有关。但关于冠脉成形术后远期预后是否亦存在性别差异目前尚未见报道,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影响急性心肌梗塞预后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20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诊治和随访,应用COX回归模型的多因素生存分析的方法对其发生影响的多种变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性别、房性早搏、舒张压和CPK及MB的峰值是影响AMI患者预后的独立变量。显示女性患者的预后较男性差;入院时的低舒张压和出现有房性早搏者预后差;低和高的CPK及MB峰值的AMI患者的预后差。认为通过早期对影响AMI预后的独立变量因素的监测,对高危病人进行有效的综合处理,对改善AMI患者的预后有益。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塞并高血压患者近期预后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讨高血压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77例经监护病房确诊的AMI患者,按是否合并高血压分为A组(合并组41例)和B组(不合并组36例),对比分析其梗塞前左室肥大发生率、住院期间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左室肥大发生率:A组73.2%,B组22.2%;梗塞后A/E值增高:A组1.75±0.43,B组1.15±0.48;泵衰竭发生率:Α组31.7%,Β组5.6%。以上三项Α组均高于Β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左室重塑发生率及死亡率:Α组(43.9%及31.7%)高于Β组(19.4%及11.1%),有显著差异(P<0.05)。梗塞扩展发生率及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A组高于B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Α组近期预后比Β组差,提示高血压是影响AMI预后的一个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5.
饱餐对老年急性心肌梗塞预后的影响山东省千佛山医院(250014)刘志福济南军区司令部门诊部孙长厚本文30例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均符合1987年WHO诊断标准。17例有饱餐习惯(甲组),13例无饱餐习惯(乙组),两组的年龄、性别、病情无显著差异(P>0....  相似文献   

16.
无胸痛型急性心肌梗塞的远期预后[GoldsteinRE,BoccuzziSJ,CruessD,etal,AmJMed,1995,99:123(英文)]部分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可缺乏胸痛等任何心血管系统症状,通常统称为无胸痛型AMI。迄今对仅表现...  相似文献   

17.
影响急性心肌梗塞病人预后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冠心病(CHD)监护病房的普及和各种治疗措施的发展,急性心朋梗塞(AMI)后存活者逐年增多。但是许多研究证实,仍有10~15%的AMI患者死于出院后第一年内。现就影响AMI病人预后的几个有价值的因素综述如下,旨在识别心肌梗塞(MI)的高危人群,制订正确的康复治疗措施。心肌梗塞部位心肌梗塞部位(前壁和下壁)是决定MI预后的重要因素。B0urke等观察756例首次MI患者中,705例(93.3%)为Q波型;51例  相似文献   

18.
影响急性心肌梗塞(AMI)预后因素颇多,本文以AMI首发患者出院前最后一次心电图部分阳性指标(Q—TC间期延长,V_1PTF≤-0.03mm·s,低电压,QRS1、2、3,电交替及异常Q波伴切迹)作分析依据并进行随访,对其预后作一评价。资料来源于市内三家医院住院病例中,出院前最后一次心电图中有以上阳性指标一项以上,经体检排除其它系统疾病后引入随访对象共111例,其中男51例,女60例。年龄42—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塞是心血管内科的常见急诊病,死亡率极高。我国每年约有54万人,平均每天约有1480例死于心肌梗塞,平均1例/min。面对该病的高发态势,作为一名心血管内科医生如何更好的改善其预后是我们治疗该病的基本目标,那么我们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理清影响急性心肌梗塞预后的相关因素,并分析其与急性心肌梗塞的关系,以便早期干预。下面我总结了过去几年我们医院所救治不同预后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塞恢复期的预后及预测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