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0.5%左旋布比卡因和0.5%布比卡因在子宫切除术中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子宫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均于T12~L1行硬膜外穿刺,向头侧置管3cm;下管取L3~L4行硬膜外穿刺,向尾侧置管3cm。于上管注入1%利多卡因5ml试验量,5min后注入首剂0.5%左旋布比卡因(A组)或布比卡因(B组)8~15ml,左旋布比卡因总量不超过200mg,布比卡因总量不超过100mg。结果 两组病人用药总量、肌松效果、感觉阻滞及VAS评分无显著差异,A组对血压、心率影响更小。结论 0.5%左旋布比卡因比0.5%布比卡因更适用于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2.
硬膜外阻滞是临床上下腹部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本组观察比较穿刺成功后先向足端注入试验量的局麻药再向头端置管注药和向头端置管成功再注药的麻醉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急诊剖宫产手术病人120例,无硬膜外麻醉禁忌证,年龄20~35岁,体重48~80kg,ASA I~Ⅱ级。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0例。1.2麻醉方法A组于L1~2间隙穿刺成功后针尖斜面朝足端直接注入0.5%布比卡因4ml,再向头端置管3cm后平卧,无腰麻征象后,以1ml/s速度注入1.5%利多卡因加0.25%丁卡因混合液8~12ml。B组于L1~2间隙穿刺成功后,向头端置管3cm,患者平卧,再注入试…  相似文献   

3.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侧入法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侧入法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剖宫产手术100例,年龄20~40岁,身高155~175 cm,体质量75~110 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体格检查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A、B 2组,每组50例.A组为侧入法,取L2~3间隙正中旁开0.5~1.5 cm为穿刺点,垂直进针到达椎板后改变角度突破黄韧带进入硬膜外腔,或者垂直进针不到椎板而直接突破黄韧带进入硬膜外腔,之后用针内针行腰麻穿刺,见脑脊液外流或回抽有脑脊液后注入0.5%盐酸布比卡因2 mL(0.75%盐酸布比卡因2 mL加10%葡萄糖1 mL),注药后退出腰穿针,迅速向头端硬膜外置管3~4 cm固定平卧.B组为直入法,取L2~3间隙正中为穿刺点,垂直进针经过棘上、棘间韧带后突破黄韧带到达硬膜外腔,余操作步骤同A组.结果 A组第1、2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6.0%与100%,明显高于B组的84.0%与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穿刺失败的2例改用侧入法穿刺成功.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侧入法与直入法均可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但侧入法明显提高了穿刺成功率,有效减少了反复穿刺引起的出血、感染及腰痛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硬膜外腔选择性单侧置管在老年低位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方法:160例病人随机分为A组(侧方置管)和B组(常规置管)。A、B两组病人均取患侧卧位行硬膜外腔穿刺,穿刺针到达硬膜外腔后,A组将穿刺针口斜面向患侧(术侧)旋转30°~35°,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3.5~4 cm,B组按照常规方法置入导管,比较两组硬膜外麻醉的效果。结果:A组麻醉阻滞效果、VAS评分显著优于B组(P<0.05),Bromage运动阻滞3级者A组显著高于B组(P<0.05),而1级者B组多于A组(P<0.05)。结论:硬膜外腔侧方置管法在老年低位手术麻醉中有较好的麻醉和运动阻滞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回顾总结我院近十年的部分胆道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随机把年龄、身高、体重、性别无显著差异及ASA1-2级的患者分为A、B两组。两组患者均术前30分钟阿托品0.5mg、鲁米那0.1g肌肉注射。硬膜外T8-9向头侧置管3.5cm。患者平卧后经硬膜外管注入1%利多卡因和0.25%地卡因加1:20万副肾素混合液5ml。间隔5分钟测麻醉平面并注入5ml上述混合液共3次15ml。其中A组在确定麻醉有效后立即注入度冷丁2mg/kg及氟哌啶0.1mg/kg;B组在术者切皮时注入剂量同第一组。计算两组距第一次牵拉胆囊的时间并测量术前、硬膜外麻醉15分钟和第一次牵拉胆囊时的心率变化。结论:A、B两组在第一次牵拉胆囊时心率变化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周心德  张立君 《海南医学》2008,19(2):96-96,132
目的 比较妇科手术应用单管和双管硬膜外阻滞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经腹子宫切除手术病人60例、年龄36-58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选择L1-2穿刺向头侧置管5cm,根据试验剂量4ml后病人的不同反应,再注入2%利多卡因11~16ml,初量15ml~20ml.B组30例,双管:选择T12~L1向头侧置管4cm,注药程序同A组,初量共注人2%利多卡因12~15ml;L2-3穿刺向尾侧置管4cm,注入1.5%利多卡因4~12ml.两组均于手术开始时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6mg/kg、芬太尼0.75ug/kg.观察记录:麻醉区域、生命体征变化、不良反应.结果 利多卡因用量:A组17.3ml±1.1ml(347mg±22.7mg),B组20.4ml±1.8ml(381.6mg±32.8mg),两组比较B组用量明显高于A组(P>0.05).麻醉区域(上界)B组略高于A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能满足手术要求.两组血压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B组下降比A组更明显(R<0.05),A组11.8%、B组13.2%术中使用升压药.呼吸抑制及轻度局麻药毒性反应,B组均高于A组(P<0.05).结论 妇科手术硬膜外麻醉采用1点法,只要适当增加局麻药用量,便可取得与两点法相同的麻醉效果.且减少了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择期全子宫切除术病人16例,45~61岁,ASAI~Ⅱ级,随机分成两组:A组(CSEA组)80例,B组(CEA组)80例,两组穿刺点均选腰L2~3,组:腰麻穿刺成功后用0.75%耐乐品2ml加10%葡萄糖注射液1ml腰麻给药后,退回硬膜腔置管,调整麻醉平面胸6~胸8,腰麻平面固定后,往硬膜外腔注射局麻药2%利多卡因5~8ml,即可手术,手术时间较长者,可硬膜外腔追加局麻药0.75%耐乐品维持,B组:直接施行硬膜外穿刺置管,硬膜腔给局麻药以2%利多卡因3ml为实验量,确认导管在硬膜外腔后,追加两次局麻药0.75%耐乐品5ml和7ml作为首次量,每隔45~60分钟追加局麻药0.75%耐乐品5ml维持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方法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及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结果两组病人ASA分级,年龄、体重、身高、输入量、失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麻醉显效时间短,阻滞范围广,完善,确切。运动神经阻滞效果满意,局麻药用量少,血压下降最低值时间(A组比B组早)与B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全子宫切除术的神经阻滞是安全的,并能达到较为完善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8.
李强  孙庆江 《农垦医学》1999,21(5):336-337
我院自1987年至1998年间施行剖宫产手术2230例。现将麻醉的处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2230例ASAⅠ~Ⅱ级的足月妊娠产妇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年龄20岁~39岁,体重49kg~98kg,身高138cm~173cm,手术适应证见附表:附表:2230例剖宫产术的适应症”注:其他包括前置胎盘、畸肿瘤、双胎、子宫阴道畸型,剖宫产史等。麻醉方法:术前30分钟肌注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硬膜外麻醉2016例,以L1~L2或L2~L3间隙穿刺达硬膜外腔向上置管3cm~3.5cm。局麻药用1.6%利多卡因,含肾上腺素1:20万(高血压者不加),先注入3~…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侧入法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剖宫产手术100例,年龄20~40岁,身高155~175cm,体质量75~110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体格检查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A、B2组,每组50例。A组为侧入法,取L2-3间隙正中旁开0.5~1.5cm为穿刺点,垂直进针到达椎板后改变角度突破黄韧带进入硬膜外腔,或者垂直进针不到椎板而直接突破黄韧带进入硬膜外腔,之后用针内针行腰麻穿刺,见脑脊液外流或回抽有脑脊液后注入0.5%盐酸布比卡因2mL(0.75%盐酸布比卡因2mL加10%葡萄糖1mL),注药后退出腰穿针,迅速向头端硬膜外置管3~4cm固定平卧。B组为直入法,取L2-3间隙正中为穿刺点;垂直进针经过棘上、棘间韧带后突破黄韧带到达硬膜外腔,余操作步骤同A组。结果A组第1、2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6.0%与100%,明显高于B组的84.0%与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穿刺失败的2例改用侧入法穿刺成功。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侧人法与直入法均可应用于剖官产手术中,但侧入法明显提高了穿刺成功率,有效减少了反复穿刺引起的出血、感染及腰痛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三种麻醉方法在新式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病人共64例,ASAⅠ~Ⅱ级,年龄42~60岁,体重50~80kg,随机分为三组,Ⅰ组为单管硬膜外联合麻醉组18例,选L2~3;Ⅱ组为双管硬膜外麻醉组21例,选两点L11~12、L4~5;Ⅲ组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25选L2~3直入法进针行硬膜外穿刺,继以腰穿针行针内针法腰穿。所有病人穿刺置管都一次性成功,排除穿刺置管过程不顺者。观察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及术后头痛、恶心等并发症。结果:Ⅲ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快于Ⅰ组、Ⅱ组(P〈0.01),局麻药用量Ⅲ组明显减少(P〈0.01),Ⅱ、Ⅲ组优良率明显好于Ⅰ组(P〈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是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三种麻醉方法在新式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 择期新式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病人64例,AS A Ⅰ~Ⅱ级,年龄42~58岁,体重45~72 kg,随机分为三组,Ⅰ组为单管硬膜外麻醉组(18例),选L2~3;Ⅱ组为双管硬膜外麻醉组(21例),选两点T11~12 L4~5;Ⅲ组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25例),选L2~3,直入法进针行硬膜外穿刺,继而以笔尖式腰穿针行针内针法腰穿.所有病人穿刺置管都一次性成功,穿刺置管过程不顺者排除研究组.观察麻醉起效时间,局麻药用量,麻醉效果及术后头痛恶心等并发症.结果 Ⅲ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快于Ⅰ组、Ⅱ组(p<0.01),局麻药用量Ⅲ组明显减少(p<0.01),Ⅱ、Ⅲ组优良率明显好于Ⅰ组(p<0.05).结论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是新式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2.
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的三种麻醉方法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三种麻醉方法在新式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病人共64例,ASAⅠ~Ⅱ级,年龄42~60岁,体重50~80kg,随机分为三组,Ⅰ组为单管硬膜外联合麻醉组18例,选L2~3;Ⅱ组为双管硬膜外麻醉组21例,选两点L11~12、L4~5;Ⅲ组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25选L2~3直入法进针行硬膜外穿刺,继以腰穿针行针内针法腰穿。所有病人穿刺置管都一次性成功,排除穿刺置管过程不顺者。观察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及术后头痛、恶心等并发症。结果:Ⅲ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快于Ⅰ组、Ⅱ组(P<0.01),局麻药用量Ⅲ组明显减少(P<0.01),Ⅱ、Ⅲ组优良率明显好于Ⅰ组(P<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是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连续硬膜外麻醉(EA)与腰硬联合麻醉(CSEA)方法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ASAⅠ-Ⅲ级择期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1组(n=30,CSEA组),2组(n=30,EA组)。1组选择L2-3间隙,常规穿刺成功后,插入腰穿针,见脑脊液注入0.75%布比卡因2ml置管平卧。2组选择L2-3,间隙,常规穿刺成功后经硬膜外腔注入0.75%布比卡因4—6ml置管平卧。观察指标:麻醉平面达T6所需时间,麻醉效果,骶神经阻滞的完善率,两组病例局麻药用量,起效时间及并发症。结果:Ⅰ组麻醉效果及骶神经阻滞的完善率100%,初始用药剂量,神经阻滞上界达R的时间及起效时间,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1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2组,无需辅助用药。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起效快,阻滞完全,不良反应小,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中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 ,下胸段硬膜外阻滞 复合全麻应用于胸科手术日益增多 [1 ] 。本组应用于食管癌手术中 ,并与单纯全麻作比较 ,取得较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4例中男 14例 ,女 10例 ,年龄 5 2~ 74岁。ASA分级为 ~ 级。均为食管癌根治术。随机分为两组。A组 ,采用单纯静脉复合全麻。B组 ,硬膜外阻滞 复合全麻 ,两组病人性别、年龄、体重等方面无明显差异。1.2 麻醉方法  A、B两组术前禁食 12 h,术前 30 m in肌注阿托品 0 .5 mg,苯巴比妥钠 0 .1g。 B组病人先在侧卧位下选择T7~ 8作硬膜外穿刺 ,向头置管 4cm,平卧后注入 1…  相似文献   

15.
1资料与方法 选择腹部以下手术患儿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5岁~14岁,ASA Ⅰ-Ⅱ级,无神经并发症.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30例,布比卡因组(B组)30例.术前药为东莨菪硷0.01mg/kg,杜冷丁1mg/kg,异丙嗪0.5mg/kg~1mg/kg.麻醉方法为联合麻醉(CSEA).选择L2~L3间隙穿刺,应用碧迪公司25G联合穿刺包,头侧置管,蛛网膜下腔注药配方为0.75%布比卡因2ml+10%葡萄糖1ml(终浓度为0.5%).药量公式为:药量(mg)=[年龄(a)×2+体重(kg)/2]/4或(ml)=[年龄(a)×2+体重(kg)/2]/20.平均控制在T6~T4,术中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手术超过3h或麻醉效果欠佳时,可经硬膜外管给予适量1%~2%利多卡因.术中静注恩丹西酮4mg,术毕送回病房后开始走泵.  相似文献   

16.
腰硬联合麻醉在经腹子宫全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肌瘤手术特点为盆腔深部和阴道操作,要求麻醉有充分的镇痛和肌肉松弛,近几年我科应用腰硬联合麻醉行经腹子宫全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50例,年龄32~58岁,体重45~88kg,身高148~173cm,ASAⅠ~Ⅱ级子宫肌瘤择期手术患者,其中贫血6例、偶发早搏3例、轻型糖尿病2例、其他39例。1.2麻醉方法术前常规用阿托品0.5mg肌注,分两组:1)Ⅰ组25例(单纯硬膜外阻滞)经L2~L3椎间隙穿刺硬膜外腔,头向置管3~4cm,注入试验量1.66%利卡多因5ml,观察5分钟,无腰麻征象后注入0.75%罗哌卡因10~15ml,术中根据病人牵拉反…  相似文献   

17.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新式剖宫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真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3):4814-4814
新式剖宫产以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对麻醉肌松要求高。本院2007年剖宫产产妇分别以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与单纯硬膜外麻醉(CEA),观察其在剖宫产中的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上述时期住院足月分娩,择期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产妇80例,年龄24岁~32岁,体重40kg~70kg。随机分为两组,两组产妇既往均无麻醉及腹部手术史,手术均由同一组产科医生进行,采取腹部横切口术式。1.2麻醉方法两组产妇麻醉前均开放静脉通路,静脉滴注5%葡萄糖液10ml/(kg.h)。①CSEA组在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当确认Tuohy针尖达硬膜外腔时,将腰穿针经硬脊膜外穿入蛛网膜下腔,抽出针芯,见脑脊液流出后,注人0.5%布比卡因1.5ml~2.0ml(7.5mg~10mg),快速退出腰穿针,向头侧置人3cm硬膜外管备用。②CEA组常规在间隙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向头侧置硬膜外管3cm,注入2%利多卡因5ml为试验剂量,观察5min无不良反应后,追加2%利多卡因8ml~10ml。平卧位后以针刺法测麻醉平面,调节体位或硬膜外追加局麻药使麻醉平面控制在以下。1.3观察指标麻醉全过程用HP监护仪测EC...  相似文献   

18.
硬膜外腔注入吗啡用于子宫切除患者术后镇痛10 0例 ,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比较 ,目的在于探讨 2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和副作用 ,仅供临床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择期手术患者 10 0例 ,ASA分组 1级~ 2级。其中A组患者 ,年龄 38岁± 11岁 ,体重 5 9kg± 13kg ;B组患者 ,年龄 36岁± 10岁 ,体重 5 7kg± 12kg。B组患者年龄、体重无显著性差异。1 2 麻醉方法麻醉前常规用药 ,2组病例均选L2 - 3间隙穿刺 ,头向置管。局麻药 1%~ 1 5 %利多卡因和 0 2 5 %的卡因注射液 ,辅助用药芬氟合剂 2ml~ 4ml。1 3 病例分组10 0例患者分为 2组 ,每…  相似文献   

19.
<正>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选择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切除术患者(ASAⅠ~Ⅱ级)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对照组,辅助药为哌氟合剂半量(哌(口替)啶50mg、氟哌啶2.5mg);B组为观察组,辅助药为哌氟合剂半量+东莨菪碱0.3mg。两组均于手术开始时静滴入辅助药。 2 方法 两组术前用药均为安定10mg,术前1h肌注。硬外穿刺点均选L_1~L_2间隙,头端置管3.5cm,局麻药均为2%盐酸利多卡因,首次剂量12~15ml,麻醉平面控制在T_6~T_8水平。分别测定麻醉前、麻醉后、给辅助药后15、30、45、  相似文献   

20.
本组包括100例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手术,ASAⅠ-Ⅱ级,年龄25—35岁,身高155~170cm,体重50~80kg,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其他妊娠并发症,禁食时问为6—8小时,术前用苯巴比妥钠0.1g和阿托品0.5mg肌肉注射。取腰2~3棘问隙硬膜外腔穿刺,头向置管,注射2%利多卡因加1:20万肾上腺素,总量13~16ml。注药后15分钟测阻滞平面为胸6—8。100例产妇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单纯硬膜外阻滞麻醉下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