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总结皮肤基底细胞癌临床病理特点,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收集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0年11月皮肤基底细胞癌12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总结皮肤基底细胞癌临床病理特点.结果:124例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中,男性45例,女性79例,年龄29-90岁,高峰年龄60岁以上,头面部好发,常见组织...  相似文献   

2.
本例患者男性,70岁,因胃部不适半年入院,胃镜及病理结果 诊断:胃体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胃窦为印戒细胞癌.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及胃印戒细胞癌均为常见病,但两者同时发生却十分少见.  相似文献   

3.
皮肤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和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是整形外科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以老年人多见,因其病因复杂,临床及病理表现呈多样性,常引起误诊和漏诊,并进而导致治疗方法不当,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本文就人皮肤BCC、SCC的诊断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和比较基底细胞癌患者皮肤CT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现.方法 选取9例临床疑诊为基底细胞癌的患者,分别行皮肤CT和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9例均确诊为基底细胞癌.皮肤CT上的主要表现为癌细胞聚集成岛屿状分布,异型肿瘤细胞在瘤团块周围呈栅栏状排列,折光度高;中央为折光度较低间质,无一定排列方式.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现为基底样细胞在瘤团块周围呈栅栏状排列,中央则无一定排列形式.皮肤CT的诊断结果与组织病理学一致.结论 皮肤CT无创,检查方便,在基底细胞癌辅助诊断方面有很好的价值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粤北地区基底细胞癌的临床及治疗概况,探讨本病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与分析我科近4年来40例基底细胞癌患者一般情况、病史、发病部位、肿瘤大小、自觉症状、诊断情况、治疗情况和病理资料。结果 40例患者发病原因、发病部位、皮疹的演变过程及类型与文献的描述都非常吻合,皮损周围0.8 cm手术切除的治疗方法切实可行。结论应进一步提高基底细胞癌的首诊正确率,做好健康指导,尽量手术切除,丰富了本病的临床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6.
黏液细胞癌多见于消化道,原发于肺部的黏液细胞癌比较少见。近期我院发现1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男,25岁。因"胸闷、气短2月余"入院。既往体健。发病期间,无咳嗽、咳痰,无畏寒、发热,无乏力、盗汗,当地胸片提示右侧胸腔大量积液,住院后先后4次胸腔穿刺抽液,共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眼睑部皮肤基底细胞癌的放射治疗的方法。方法对6例眼睑部皮肤基底细胞癌应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电子线治疗,通过精确的定位、摆位,予眼内低熔点铅挡块遮挡晶体和角膜,照射前、后予预防晶体、角膜反应。总照射剂量为6000cGy,分次量为200cGy/次,照射时野表面覆盖1cm厚的补偿膜。结果全部病例治疗效果好,其中有2例出现1级晶体反应,未发现视力减弱;有皮肤轻度色素沉着及脱屑,均不做特殊处理能自行痊愈。结论眼睑部皮肤基底细胞癌行电子直线加速器电子线照射,治疗方法简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 1例罕见的女性乳头基底细胞癌进行报道并讨论,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潍坊市人民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 2022年 5月 15日收治的 1例乳头基底细胞癌病人的病情、诊断治疗经过及相关文献复习。结果该例病人为女性, 39岁,因“左侧乳头反复糜烂、破溃结痂 1年余”入院,经皮肤活检考虑为基底细胞癌,且磁共振显示腋窝稍大淋巴结,遂进行乳头皮肤癌根治术(乳头切除)和同侧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并进行乳头再造,术后病理证实为基底细胞癌。病人术后恢复较好。结论发生在乳头的基底细胞癌较为罕见,其中,发生于女性的更罕见,该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临床医生应加强疾病总体认识,注意鉴别诊断,避免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9.
尹通广  殷之平 《江苏医药》2009,35(8):916-918
目的 探讨颌面部皮肤基底鳞状细胞癌(BSC)的病理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颌面部皮肤BSC资料.结果 5例均手术切除病灶.M期邻近皮瓣修复,并经病理检查均诊断为混合型BSC,术后伤口Ⅰ期愈合,皮瓣成活100%.随访1~6年.1例复发再次手术;其余病例未发现肿瘤转移及局部复发,面部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 BSC临床表现同基底细胞痛,病理切片检查是唯一的诊断方法.采用术中快速病理监控下的病灶根冶,同期邻近皮瓣修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赵琳  曹辉  李明兰  徐大道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0):3200-3200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55岁.因"耳道口皮肤变黑,反复瘙痒流水2年"于2009年4月来我院就诊.病史:2年来无意中发现耳道口皮肤变黑,最早发现有小指尖大小,搔痒明显,喜用手抓挠,反复抓挠,表面反复溢液并结痂,无出血,无疼痛.  相似文献   

11.
12.
刘桂洁 《江苏医药》2000,26(3):242-242
外鼻基底细胞癌临床少见。我院近年收治 2例 ,采用一次性肿瘤切除及修复整形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例 1 ,男性 ,44岁。鼻背基底细胞癌术后 3年 ,疤痕边缘呈溃疡出血 3个月。外鼻检查 :鼻背有 1 5cm× 1 5cm疤痕 ,其边缘呈溃疡 ,结节状突起 ,有黑色素沉着。于 1 990年1 0月 2 5日入院再手术。常规消毒、铺单 ,2 %普鲁卡因 2 0ml 0 1 %肾上腺素 5滴局部浸润麻醉。于病变损害外缘 1cm处用美蓝画出切口标记 ,沿此用小圆刀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深达骨膜 ,显露鼻侧软骨及鼻中隔软骨 ,盐水纱布复盖创面。在左锁骨下供皮区皮下浸润麻…  相似文献   

13.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intravascular large B-cell lymphoma,IVLBCL)是一种罕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由Pfleger和Tappeiger于1959年首次报道,以往又称之为系统性增殖性血管内皮瘤病或嗜血管性(血管内)淋巴瘤,2001年WHO淋巴瘤组织学分类将其明确归类为结外弥漫性大B细...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资料 男,60岁。因右额部烧伤后创面16个月入院。16个月前患者右上额部烧伤,于当地诊所换药治疗,外用“膏药”(具体成分不详),时愈时破。最初创面约2cm×2cm大小,后逐渐增大,来我院就诊,门诊以“上额部慢性溃疡”收住院。查体:右上额部眉弓以上、发际以下可见一4cm×4cm大小创面;呈暗红色,无皮岛存在,有少许分泌物,低于周围正常皮肤约1mm。入  相似文献   

15.
16.
我院2008年5月收治1例阴囊基底细胞癌,行手术治疗.随访9个月,未见复发及转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张用  程晶 《药品评价》2012,9(21):47-48
1临床资料患者,女,57岁。2009年12月因左乳肿块在当地医院行乳腺B超考虑乳腺癌可能,行胸、腹部CT未发现明显占位性病变,并在该院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左侧乳腺小细胞癌,肿块大小4cm×3cm,左腋窝淋巴结,11个系膜淋巴结中有1个癌转移;免  相似文献   

18.
基底细胞癌24例临床和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底细胞癌又称基底细胞上皮瘤,是临床较常见的皮肤低度恶性肿瘤。由于其生长缓慢易被忽视而延误治疗,同时因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极易被误诊。总结我院1992~2 0 0 2年资料完整的皮肤基底细胞癌2 4例,全部病例均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证实。现对其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做进一步分析。1 临床资料本组2 4例,男10例,女14例;年龄2 9~82岁,平均6 4岁。年龄分布:<30岁1例,30~39岁1例,4 0~4 9岁4例,5 0~5 9岁6例,6 0~6 9岁8例,70岁以上4例。职业分布:2 4例中农民10例,建筑工人7例,城镇居民7例。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2 2年,平均5 2年。发生部位面部18例…  相似文献   

19.
不同组织类型的淋巴瘤可以同时或先后发生在相同或不同的解剖学部位。在不同部位同时发生组织学相异的淋巴瘤是少见的[1]。而同时出现 T 细胞和B细胞淋巴瘤的则更为罕见。现报告1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合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并伴有骨髓双重浸润的案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安全、效果好的方法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方法对34例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在局麻下行CO2激光联合SHP射频治疗术;28例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在局麻下行单纯CO2激光治疗术.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术后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伤口愈合快,愈合良好,疤痕表浅,随访未见复发,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CO2激光联合SHP射频治疗术用于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效果良好,无副作用,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