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影响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主要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至2006年我院行低位和超低位保肛术的直肠癌513例,其中术后并发吻合口瘘23例,对吻合口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直肠癌低位和超低位保肛术后吻合口瘘影响因素中,术前胃肠道准备、Dukes分期、吻合口加固、吻合口距肛缘的距离、盆底出血及术后早期腹泻等是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其中吻合口距肛缘的距离和早期腹泻是导致直肠癌低位和超低位保肛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强影响因素。结论吻合口过低和早期腹泻是导致直肠癌低位和超低位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术后吻合口瘘的有效防治方法。方法对我院于1998年1月~2006年12月间共收治的236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行保肛手术术后所出现的吻合口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病率为7.4%。结论通过回顾性研究,说明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原因,既有病人方面的原因,也有医务人员技术方面的因素,依据其发生原因,给予相应的处理,可以避免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张永川  况小红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0):1426-1428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治疗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患者中吻合口漏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按TME原则手术的62例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62例中,发生吻合口漏5例,占8.1%(5/62)。其中吻合器吻合52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例,占1.9%(1/52),经肛门结肠肛管吻合10例,发生吻合口漏4例,占40%(4/40)。5例吻合口漏保守治疗1例,结肠造口4例,均痊愈。结论: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充分的术前准备、保证吻合口的血供和吻合器使用得当可有效预防吻合口漏的发生;对术后吻合口漏视具体病情采用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直肠癌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以中低位居多,临床一般将距齿状线510 cm直肠癌称中低位直肠癌。随着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观念的推广、手术技术和相关吻合器械的发展,中低位直肠癌手术保肛率有所提高,但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2.0%10 cm直肠癌称中低位直肠癌。随着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观念的推广、手术技术和相关吻合器械的发展,中低位直肠癌手术保肛率有所提高,但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2.0%14.8%[1,2]。对吻合口瘘的正确处理,不但可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避免保肛失败,保证患者得到最大受益[3]。2007—2012年我院手术治疗(Dixon术)中低位直肠癌156例,其中发生吻合口瘘12例,发生率为7.6%,均经非手术治疗,全治愈,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直肠癌发生以中、低位为主,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随着手术技术的改进,吻合器等器械的应用,许多中、低位甚至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得以实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吻合口瘘是直肠癌手术后一个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不仅影响伤口的愈合,延长住院时间,加重患者心理、经济负担,而吻合口瘘并发感染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也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外报道吻合口瘘发生率5.0%~15.0%[1];国内报道发生率为3.3%~10%[2].研究证实吻合口瘘是影响直肠癌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率和肿瘤相关生存率的危险因素[3].通过对我科收治的17例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相应的治疗与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澈 《临床医药实践》2007,16(3):182-184
目的对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后吻合口瘘的原因、治疗和预防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2005年131例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发生17例吻合口瘘的原因、治疗和预防方法。结果TME保肛术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则与术前个人营养状况、术前肠道准备、术中的手术方式和术后吻合口张力等有关。术前良好的肠道准备、术后营养支持和保持骶前引流通畅是至关重要的。发生了吻合口瘘的患者以保守治疗为主,大多能自行愈合。结论通过术前调整个人的营养状况、良好的肠道准备、术中严格的操作、术后保持骶前引流通畅和冲洗等能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对吻合口瘘的患者以保持治疗为主大多能痊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直肠癌Dixon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直肠癌Dixon术后出现吻合口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直肠癌保肛手术121例,出现吻合口瘘6例,发生率5.0%,均通过及时有效的处理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 吻合口位置、吻合技术、术前准备和全身情况是发生吻合口瘘的主要影响因素;绝大部分吻合口瘘是可以通过充分引流白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使用双吻合器技术低位保肛手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调查了6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该术后的护理特点,阐述用双吻合器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充分的肠道准备、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卧位及活动指导、吻合口瘘观察与护理、出院指导等内容。结果60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的愈合均一次成功。术后出现吻合口瘘2例,经过治疗和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根据双吻合器技术的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诱发吻合口瘘的相关因素,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方法通过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在我院肛肠科经手术治疗的187例低位直肠癌的临床资料,研究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有效防治措施。结果 13例(6.95%)患者发生吻合口瘘。吻合口瘘的发生与肿瘤的位置和病理类型、自身体质及手术者的操作技巧等因素有关。结论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与病理类型、肿瘤位置、患者体质及术者的手术经验有关。围手术期应充分考虑可能引起吻合口瘘的相关因素,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必要时不宜以强行保肛为目的,可行预防性肠造口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行低位直肠癌前切除(Dixon)术的理论依据、吻合器在保肛手术中的优越性、使用体会和并发症的处理。方法采用吻合器技术对26例距肛缘5~7cm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并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无手术死亡,发生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出血1例,经治疗后均痊愈,14例出现排便功能不良.3~6个月后明显好转。结论低位直肠癌前切除保肛有充分理论依据;吻合器正确使用在保肛术中作用重要;吻合口瘘的处理应充分引流、灌洗,预防胜于治疗;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排便功能不良应综合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临床因素与防治。方法对我院2002年7月至2014年4月275例未行造瘘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吻合口瘘的临床特点探讨其防治措施。结果本组275例术后共25例发生吻合口瘘,本组吻合口瘘的发生与患者TNM分期,肿瘤的分化程度,合并肠梗阻、糖尿病、低蛋白血症及是否急诊手术等因素有关。结论患者TNM分期,肿瘤的分化程度,合并肠梗阻、糖尿病、低蛋白血症及是否急诊手术是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主要临床因素,重视患者各临床因素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对吻合口瘘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直肠癌Dixon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诊断、处理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9例直肠癌Dixon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直肠癌患者行Dixon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8例(10.7%),15例予以全身营养支持、加强全身抗感染治疗及局部加强冲洗引流等非手术治疗,另3例再次手术,均获治愈。结论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酗酒者、术前合并有贫血、低蛋白血症、糖尿病及不全性肠梗阻,肿块距离肛缘≤5cm等都是是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合理的治疗措施是治愈吻合口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后并发吻合口漏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8例患者中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为10.9%(14/128);男性、年龄≥65岁、肿瘤下端距肛缘〈7cm、Dukes分期(C+D)期、合并肠梗阻、糖尿病和低蛋白血症患者易发生吻合口漏,与女性、年龄〈65岁、肿瘤下端距肛缘≥7cm、Dukes分期(A+B)期、无肠梗阻、无糖尿病、无低蛋白血症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后并发吻合口漏与患者自身因素、肿瘤本身及合并疾病等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庞士勇  马自强 《安徽医药》2011,15(12):1541-1543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10年1月该院27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276例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6例(10.6%),其中二次手术4例。结论应用管状吻合器技术提高了低位直肠癌保肛率,缩短了手术时间,吻合安全、可靠;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复杂,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使用吻合器、保证吻合口血供及加强术后管理是预防吻合口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预防性末段回肠造瘘在部分结直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本科收治的72例具有吻合口瘘高危因素存在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右半结肠癌伴肠梗阻13例,左半结肠癌30例、其中伴肠梗阻者17例,直肠癌29例,其中低位直肠癌26例。结果 72例患者均行根治性手术Ⅰ期吻合同时行预防性末段回肠袢式造瘘,其中10例为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吻合口漏2例、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1例、盆腔感染1例,均保守治疗治愈。结论对存在发生吻合口瘘高危因素的结直肠癌患者Ⅰ期切除吻合同时行预防性末段回肠造瘘是一较稳妥、理想的手术方式,可降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张宗兵  郝博  刘牧林 《安徽医药》2021,25(8):1518-1521
目的 分析直肠癌切除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直肠癌病人60例,均行腹腔镜下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中途无转开腹;对所有病人资料进行整理,根据是否发生排便障碍分组,排便功能障碍组38例、非排便功能障碍组22例,分析影响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 60例直肠癌切除术病人,术中出血量(65.14±23.50)mL,手术时间(246.15±60.33)min,术后肿瘤病理学标本最大径(3.65±0.72)cm,肿瘤最大径(4.02±1.63)cm,术后吻合口距肛缘距离(2.42±0.53)cm,术后尿管拔除时间(5.47±3.95)d.随访3个月,随访成功率100.00%.单因素分析病人术后吻合口距肛缘距离、肿瘤大小、术前同步放化疗等是造成病人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的因素(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排便功能障碍危险因素是肿瘤最大径>5 cm、术前同步放化疗、术后吻合口距肛缘距离<3 cm(P<0.05).结论 肿瘤最大径>5 cm、术前同步放化疗、术后吻合口距肛缘距离<3 cm是造成直肠癌切除术后排便的危险因素,因此,术后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留置肛管对预防直肠癌低位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患者按有无留置肛管分为留置组51例和未留置组49例。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留置组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置肛管引流减压能够有效预防直肠癌低位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增加了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瘘及乳糜胸的高危因素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013年20例食管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瘘及10例乳糜胸患者的资料,记为观察组,选取同期40例食管癌行手术治疗无吻合口瘘及乳糜胸患者的资料作为对照,记为对照组。分析患者发生乳糜胸及吻合口瘘的高危因素,并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吻合口瘘与手术操作、感染及积液、营养不良、合并基础疾病等有明显相关性,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糜胸与肿瘤病变广泛、胸导管解剖异常、胸导管损伤有明显相关性,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瘘和乳糜胸均是严重并发症,要对高危患者进行积极预防,一旦发生要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程明锦  霍前伦  宁成栋  叶岩 《安徽医药》2017,21(9):1644-1646
目的 应用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NRS-2002)评估食管癌患者术前的营养风险,并分析其与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关系.方法 对确诊为食管癌并行颈胸腹三切口切除术的134例患者术前进行NRS-2002评分,总评分≥3分为营养风险组,总评分<3分为无营养风险组,并统计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结果 134例中营养风险组91例,无营养风险组43例.≥60岁营养风险检出率为75.6%,<60 岁营养风险检出率为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I期、Ⅱ期和Ⅲ期营养风险检出率分别为33.3%、70.3%和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营养风险组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发生比例明显高于无营养风险组(18.68% vs 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提示术前存在营养风险是术后出现颈部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4).结论 食管癌患者存在较高营养风险,与年龄和病理分期相关.对于存在营养风险的食管癌患者,提示发生颈部吻合口瘘的概率增加,应积极进行围手术期间的营养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