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786例药源性过敏性休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国帅  马世斌 《中国药物警戒》2007,4(5):289-292,296
目的探讨发生药源性过敏性休克的特点和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药文献数据库1996年~2006年医药类期刊报道的药源性过敏性休克病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微生物药物、中草药、生物制品的过敏性休克发生率及死亡率居前3位;静脉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占69.34%;速发型过敏性休克比例最大,占82.70%;药源性过敏性休克与性别、年龄无关。结论用药前询问过敏史,严格用药指征,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彭单云  董正华 《中国药业》2004,13(10):59-59
目的: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贵州省遵义医院1994-2003年的药源性过敏性休克33例监测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药物以抗生素居首位,其次为中药制剂、循环系统药物;用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其次为肌肉注射、口服用药;过敏性休克致死4例(12.12%).结论:药源性过敏性休克的发生与个体的年龄、疾病状况、特异性体质、药物的成分、配伍用药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药源性过敏性休克57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道佩  黄巧莲 《药品评价》2005,2(5):394-395
药源性过敏性休克属B型不良反应,其发生不可预测,发生后,抢救不及时易导致死亡。现把近10年20多种杂志中有关过敏休克的报道400余篇(文献从略)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李莉  于浩  刘伟红 《中国医药》2011,6(11):1422-1423
药源性过敏性休克死亡事件的发生使临床用药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应引起医护人员的关注.为探讨药源性过敏性休克死亡的发生规律、特点,降低其发生率.本调查对2000-2010年国内相关医药期刊报道的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药源性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概况,供医药工作者参考。方法对2000—2010年国内医药核心期刊所载98例药源性过敏性休克报道进行整理汇总并予以综合分析。结果98例药源性过敏性休克涉及药物13大类,79个品种。速发型过敏性休克85例,既往药物过敏史者17例,过敏性休克死亡14例。致药源性过敏性休克药位居前三位的为:抗微生物药、中成药、血液系统药物,分别占21.43%、19.39%、12.45%。静脉注射给药为主要致敏途径共70例,占70.41%。结论临床工作中应采取多种措施减少药源性过敏性休克的发生,一旦发现,全力抢救,避免过敏性休克致死事件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7.
药源性过敏性休克致死的发生率虽低,但危害性极大,因此,寻找其原因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通过手工检索对近年来中文杂志发表的药源性过敏性休克34例进行了综合分析.34例死亡病例中:男18例,女16例;50岁以上13例(最大83岁),20岁以上18例,20岁以下6例(最小100天);17例患有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5例,咳嗽憋喘4例,上呼吸道感染3例,急支、慢支、喘息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和肺结核各1例.  相似文献   

8.
检索2010-2012年〈中国期刊网CNKI数字图书馆》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内公开发表的与过敏性休克有关的病例报告进行分析。抗微生物药品中药注射剂的过敏性休克发生率居前2位;静脉滴注发生率最高,占67.86%;过敏性休克大多数发生在用药后5min内,占57.69%。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药物性眼部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13年CNKI载录的178例药源性眼部损害的相关临床病历资料文献,对文献中患者的年龄、性别、原患疾病、用药情况、临床表现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8例药源性眼部损害案例男102例,女76例,主要以口服和静脉滴注为主。共涉及10大类药物112个品种,抗微生物药最多有54例。结论药源性眼部损害的致病药物种类繁多,临床应加强对重点药物的监测,避免和减少药源性眼部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药源性过敏性休克15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瑜  李晓东 《医药导报》2000,19(4):390-390
目的:了解药源性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概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993~1999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所载药源性过敏性休克158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药物主要为抗生素类及其他抗菌药;过敏性休克致死25例。结论:严格用药指征,注意病人有无过敏史,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一旦发现过敏性休克及时抢救。  相似文献   

11.
415例药源性致死病例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药源性致死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检索1998年~2004年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CHKD期刊知识库收载的中文医药卫生期刊,对其报道的药源性致死个案作汇总性统计与分析。结果:以静脉给药方式导致的药源性致死发生率最高,占43.85%;抗微生物药、中草药、抗肿瘤药、影响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的致死率位居前5位;过敏性休克死亡占较高比例,约31.81%。结论:严格用药指征、加强专业人员的业务和服务素质培养,是减少药源性疾病或药源性致死发生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王玉刚  张亚明 《中国药房》2011,(42):4000-4002
目的:探讨儿童药物性血尿的原因和机制,提出预防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5-2010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医药期刊报道的1056例儿童(≤16岁)药物性血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中药物性血尿共涉及5类药物41个品种,以抗微生物药、解热镇痛抗炎药和抗感冒药为主,且与年龄、给药剂量、给药途径等有关。结论:充分认识药物性血尿产生的原因,安全、合理地使用药品,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对避免或减少儿童药物性血尿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致过敏性休克55例分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和规律,以预防或避免其重复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按文献计量学方法,收集国内34种主要药学期刊1996~2001年6月报道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致过敏性休克的个案,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致过敏性休克反应严重,病死率高,临床上应引起高度重视和警惕.结论:使用本类药物前应详问家族过敏史、药敏史和是否为过敏体质,并采用拟用药物做过敏性试验,确保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特点和临床表现,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最近3年来国内药物性肝损害的文献报道进行整理、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156例报告中,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最高的是≥60岁的老年患者,共60例,占38.46%;发生药物性肝损害的最常见给药途径是口服给药,共92例,占58.97%;药物性肝损害报告共涉及13类61种药物,排序前3位依次为抗感染药(54/156,34.62%)、心脑血管药物(28/156,17.95%)、中枢神经系统用药(20/156,12.8%)。结论: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种类繁多,由于药物性肝损害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及漏诊,在有基础肝脏疾病的患者中更为常见,应加强对相关药物的监测,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5.
周鹏  管鸽 《中国当代医药》2013,(4):160-161,164
【摘要】目的了解药源性死亡病例的情况。方法检索2000-2012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收录的药源性死亡病例,按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品种、致死药品品种分布、器官系统损害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按给药方式:静脉注射和口服给药致死率分别为49.40%和21.69%:按致死药品品种:抗感染药物和中药制剂分别占致死频次的41.75%和18.45%;按受累系统:全身性反应、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居前3位。结论应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减少药害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280例药源性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药源性死亡的特点和预防方法。方法:检索1994~2006年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报道的药物不良反应致死亡病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多于女性;呼吸、循环、消化系统疾病为主要原发疾病;抗微生物药、中枢神经系统药和中药为主要药物;静滴和口服为主要给药方式;过敏性休克为主要死亡原因。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药物不良反应,做到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双黄连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43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双黄连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以预防或避免其重复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近十年来国内公开报道的43例双黄连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病例进行整理归纳与分析.结果:双黄连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与性别无关,与药物自身因素、药物间配伍和临床医师中医诊疗水平等各种因素有关.过敏性休克多发生于小于20岁和30~59岁年龄组,其发生时间主要集中于用药过程中的前30分钟以内,均引起患者不同程度的器官损害,并有3例死亡.结论:双黄连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的相关因素很多,且后果严重,临床医师、药师应对其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8.
鱼腥草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62例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鱼腥草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以预防或避免其重复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检索1994~2007年国内公开发行的医药期刊,对鱼腥草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鱼腥草注射液所致过敏性休克在18-40岁间发生率高,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过敏性休克多发生在给药10min以内。结论:鱼腥草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相关因素很多,且后果严重,临床医师、药师应对其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9.
各类药物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药物性肾损害且不易及早发现。本文通过从2004~2012年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中检索出药物性肾损害不良反应病例,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对怀疑药品的种类、药品不良反应名称等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