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良性病变,但具有恶性行为,近来不断有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报道.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发生率约0.7%~1.0%左右,病例中以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最为多见,卵巢外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好发部位依次为:肠道、盆腔、阴道直肠膈、阴道外阴、剖宫产疤痕及会阴切口、膀胱、腹股沟、脐部、胸膜、输尿管等处.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组织学类型以子宫内膜样癌与透明细胞癌居多.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与卵巢癌相比早期患者较多.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良性病变,但具有恶性行为,近来不断有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报道。子宫膜异位症恶变的发生率约0.7%--1.0%左右,病例中以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最为多见,卵巢外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好发部位依次为:肠道、盆腔、阴道直肠膈、阴道外阴、剖宫产疤痕及会阴切口、膀胱、腹股沟、脐部、胸膜、输尿管等处。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组织学类型以子宫内膜样癌与透明细胞癌居多。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与卵巢癌相比早期患者较多。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恶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虽然它通常是良性的,但有证据证实它和卵巢癌尤其是子宫内膜样癌、透明细胞癌关系密切,提示其恶变可能〔1~4〕。1925年,Sampson首次发表了关于起源于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癌肿的系列报道〔5〕。一、发病率异位的子...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恶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子宫内膜异位症为良性病变,但具有与恶性病变类似的浸润、转移和复发等分子生物学特征。现将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恶变及相关问题作一综述。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涉及不典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癌、基因异常、细胞凋亡、细胞的单克隆起源及二恶英等因素,故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是卵巢癌的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5.
<正>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有多种临床表现,近年来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15%,有明显升高的趋势。EMs虽然在组织学上属于良性病变,但却具有增生、浸润、转移及复发等恶性行为,并且有一定比例发生组织学改变,转变为癌瘤~([1])。1925年,Sampson首次报道恶性肿瘤与异位子宫内膜并存于同一病变,认为EMs可以发生恶变。目前研究认为,EMs的恶变率约为0.7%~1%,其中80%发生在卵巢,而直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妇科多发病,虽是一种良性疾病,但有恶性生物学行为。研究表明有一定比例的EMs发生组织学改变,成为癌瘤。EMs与子宫内膜样卵巢癌和透明细胞卵巢腺癌的同步发生率较高,其病灶细胞可发生基因缺失、基因突变、杂合性丢失和染色体倍数异常等改变。激素抑制治疗可能未改善EMs患者的健康状况,相反,可能增加其恶变率。综述EMs恶变在临床、遗传学、治疗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是常见的妇科良性疾病,但其具有如侵袭生长、远处转移和易复发等恶性生物学行为。众多研究从遗传、分子、发生率等多层面验证了EM和与Ⅰ型卵巢癌密切相关。除了年龄、病程、月经和生育情况等因素,EM的恶变还与炎症和基因突变相关。恶变的患者具有年轻、诊断期别早、铂类敏感性和手术满意率较高、生存预后较好的特点。本文从流行病学、组织病理、非典型EM和临床诊治方面进行一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EM恶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为EM恶变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病率约占育龄妇女15%左右,恶变率平均为0.7%~1%,恶变发生部位多在卵巢内(81.9%).EMs恶变有许多高危因素.卵巢不典型EMs在EMs恶变过程中起主要作用.EMs病理特点使不典型EMs及EMs恶变临床病理诊断较困难.有学者通过检测EMs及癌变组织的微卫星不稳定和杂和性丢失,从基因水平预测和诊断不典型EMs及EMs恶变.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病率约占育龄妇女15%左右,恶变率平均为0.7%~1%,恶变发生部位多在卵巢内(81.9%)。EMs恶变有许多高危因素。卵巢不典型EMs在EMs恶变过程中起主要作用。EMs病理特点使不典型EMs及EMs恶变临床病理诊断较困难。有学者通过检测EMs及癌变组织的微卫星不稳定和杂和性丢失.从基因水平预测和诊断不典型EMs及EMs恶变。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1,自引:2,他引:51  
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具有临床病变的广泛性和病理表现的多形性的特点 ,虽属良性疾病 ,但其表现与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类似 ,并且有一定比例的内异症发生组织学改变 ,成为癌瘤[1 ] 。因此 ,内异症的恶变及其与癌瘤的关系日趋受到关注 ,并对研究内异症有重要意义。一、内异症的恶性行为和恶变1.内异症的生物学行为 :内异症具有与恶性疾病相似的表现 ,如局部浸润或远处转移 ,与周围组织严重粘连 ,对其他组织或器官侵袭和破坏。但内异症病灶中没有癌细胞 ,即内异症恶性表现只限于生物学行为上。2 .内异症恶变组织学上的连续性 :目前内异症…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妇科多发病,虽是一种良性疾病,但有恶性生物学行为.研究表明有一定比例的EMs发生组织学改变,成为癌瘤.EMs与子宫内膜样卵巢癌和透明细胞卵巢腺癌的同步发生率较高,其病灶细胞可发生基因缺失、基因突变、杂合性丢失和染色体倍数异常等改变.激素抑制治疗可能未改善EMs患者的健康状况,相反,可能增加其恶变率.综述EMs恶变在临床、遗传学、治疗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是常见的妇科良性疾病。此病可能经过非典型子宫内膜异位症(atypical endometriosis,aEM)阶段发展成卵巢恶性肿瘤,因此,非典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卵巢恶性肿瘤的癌前病变。现将EM恶变的过程、可能机制、治疗及预后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一、病例摘要 患者,女,31岁,孕0产0.体检发现CA125升高于2019年1月29日 入院.2016年底体检发现CA125升高(具体数值不详)02017年1月因便血于外院行肠镜示距肛缘8 cm肿物,病理为低分化腺癌,盆腔核磁考虑直肠癌(T3N2).2017年1-2月于外院行奥沙利铂+氟尿嘧啶(FOLFOX方案)化疗2...  相似文献   

14.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异位到腹膜外的腹壁组织而形成的一类妇科良性疾病,但其有类似于恶性肿瘤的某些生物学行为。目前关于AWE恶变的研究资料较罕见,现存报道多为个案。故本文将对AWE恶变的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AWE患者的及时规范化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从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两方面综述了近年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研究的新进展。流行病学方面,通过内异症相关卵巢癌发病率和卵巢癌中内异症的发病率介绍了两者间的联系。发病机制方面,主要介绍了有关杂合性丢失、表观遗传异常、信号传导通路、生长因子/炎症因子异常等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类常见的妇科疾病,其发病率为6%~10%。虽然为良性疾病,但有恶变风险,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恶变率约为1%。目前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恶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许多研究提示了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并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卵巢癌的高危因素。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初诊年龄大、囊肿直径大、不孕及肥胖等会增加其恶变风险,生育次数多、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清除术、患侧附件切除术以及长期服用避孕药等可降低此风险。基础研究显示,氧化应激与抗氧化防御、炎症反应、激素作用、环境因素及基因突变等因素与其恶变机制关系密切。此文主要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恶变的发病风险、高危因素、保护因素和发病机制4方面的进展进行归纳与总结,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该疾病。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恶变问题是妇科领域临床困惑问题,EMT恶变率平均为0.7%~1%,有学者报道高达2.5%.近年来,随着EMT的发生率不断增高,EMT恶变的病例数也在逐年增加,EMT恶变的预防、治疗等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EMT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宫体肌层以外其他部位,是妇科常见的良性疾病,育龄妇女的发病率约为 15%,绝经后妇女约为2%~5%。该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在形态学上呈良性表现,但在临床行为上却有增生、浸润、远处转移及复发等类似恶性肿瘤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类常见的妇科疾病,其发病率为6%~10%。虽然为良性疾病,但有恶变风险,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恶变率约为1%。目前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恶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许多研究提示了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并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卵巢癌的高危因素。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初诊年龄大、囊肿直径大、不孕及肥胖等会增加其恶变风险,生育次数多、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清除术、患侧附件切除术以及长期服用避孕药等可降低此风险。基础研究显示,氧化应激与抗氧化防御、炎症反应、激素作用、环境因素及基因突变等因素与其恶变机制关系密切。此文主要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恶变的发病风险、高危因素、保护因素和发病机制4方面的进展进行归纳与总结,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该疾病。  相似文献   

20.
相较于绝经前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由于发生率的降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内异症往往更易被忽视.绝经后内异症的恶变潜能目前已被广泛认可并取得临床证据支持.内异症恶变多数发生在卵巢,少数为卵巢外的内异症相关癌.内异症相关卵巢癌(EAOC)具有其特殊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征,但其治疗方案仍然遵循普通上皮性卵巢癌治疗原则.近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