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莱芜市中小学生HBsAg及抗-HBs抽样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解莱芜市中、小学生HBsAg感染现状和乙肝免疫水平,为今后学生乙肝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于2004年对莱芜市中、小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世界各地特别是亚洲地区,病毒性肝炎患者不断增加,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在病毒性肝炎中,乙型肝炎(下简称乙肝)对人类的威胁最大。据统计,全世界差不多每1分钟即有一名新生儿感染乙肝。全世界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无症状的携带者约有2.15亿人,我国占了半数以上,现症病人3000万。全国(除台湾省)29个省、市自治区调查27万人,HBsAg携带率为8.83%(RPHA法),估计有1亿多人,属世界高发地区。HBsAg携带者是乙肝的主要传染源。而且与其他肝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变、原发性肝癌有密切关系。因此,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疫苗的制备和应用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预防乙肝复发的护理体会。方法对49例肝移植术后病人①监测项目:肝功能、血清HBV标志物包括HBsAg、HBsAb及HBsAb滴度水平等,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监测HBV-DNA;②监测时间:术后1周每日监测、术后1个月内每两周1次、术后6个月至1年内每1个月1次、术后1年以后每3个月1次。结果49例肝移植术后病人经过对乙肝再感染的预防治疗,均达到了满意的效果。结论肝移植术后乙肝病毒再感染是影响患者愈后的重要因素之一,乙肝表面抗体( HBIg)及抗病毒药对预防乙肝再感染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高邮市婚育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及感染人群对乙肝的认知,评估感染人群的依从性,为制订预防控制乙肝的传播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婚检对象进行HBsAg筛查,并建议HBsAg阳性者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查,同时就乙肝相关知识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患者的依从性进行电话随访。结果:5788名受检者中检出HBsAg阳性者291人,检出率为5.03%,其中已发病者占4.47%,男女双方均感染的占18.56%。对HBsAg阳性者的调查发现,已知自己感染者仅21.65%,知道乙肝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者仅11.34%。对HBsAg阳性者的电话随访显示,86.62%的感染双方能认真对待,并采取了相关措施预防对方和下一代感染。结论:高邮市初婚人群的乙肝保护性抗体阳性率较低,且感染人群对乙肝的传播及预防知识了解极少,进行婚前医学检查,有针对性地宣传相关知识,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于亚英  田源 《中国校医》2006,20(6):671-672
为了做好中学生的乙肝防治工作,了解20世纪80年代起受到乙肝菌保护的青少年人群HBsAg携带情况,并为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从1999年起,我校对刚入学的高一新生进行HBsAg(乙肝表面抗原)的监测,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 (HBV)感染在烹饪专业大学生这个特定群体中的感染状况 ,为制定乙肝预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 2 64名烹饪工艺系大学生进行HBV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并对其中 16例乙肝表面抗原 (HBsAg)携带者的HBV血清感染标志作了 3年的动态追踪观察。全部受检者首先用反向间接血凝法 (RPHA)测定HBsAg ,阳性者则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复查其它感染标志。用改良赖氏法测肝功 (ALT)。结果 HBsAg累计平均携带率为 6 3 0 % ,各年级阳性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χ2 =12 0 6 P <0 0 0 5 )。HBsAg乙肝e抗原 (HBeAg)或乙肝核心抗体 (抗 -HBc)同时阳性血清占HBsAg阳性血清份数的 12 77%。 结论 对烹饪专业大学生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并同时开展HBsAg及其它HBV感染标志的动态监测 ,加强对具传染性检出者的卫生管理及门诊随访 ,在乙肝传染源管理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制定今后的乙肝预防策略时 ,应当把杜绝医源性传播和乙肝免疫预防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7.
慈溪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广泛而频繁地接触人群,他们当中的乙肝传染源对人群威胁较大,同时他们也受到人群中乙肝传染源的威胁。为了解其感染状况,为乙肝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我们于1996年进行此项调查,现报告如下。调查对象与方法调查对象1996年慈溪市城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1455人,其中男性297人,女性1158人。方法取受检者上臂静脉血,分离血清,用反向间接血凝法检测HBsAe,对HBsAg阳性者,用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五项指标。结果与分析一、HBsAg携带情况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结果:在1455名从业人员中,HBsAg阳性者79人,HBsAg携带率为5.43%,男性HBsAg携带率为10.44%,女性为  相似文献   

8.
杜大军  崔海霞 《中国校医》2006,20(3):301-301
我国是乙肝的高发区,人群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平均为10%,并且乙肝发病率和HBsAg携带率以儿童和青少年最高,为了解临沂市兰山区农村儿童、青少年的乙肝感染状况,于2004年10月1013至2004年12月2513在全区的农村中小学中开展了HBsAg及抗-HBs两项乙肝感染指标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壮族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的抗体免疫水平,为该年龄组有效预防HBV感染提供资料,我们对出生时完成乙肝全程免疫的3154名壮族儿童进行乙肝HBsAg和抗-HBs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深圳市2010年开始试点开展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乙肝)母婴传播项目(简称乙肝母婴阻断项目),为了解深圳市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产妇所生儿童乙肝感染情况,评价深圳市乙肝母婴阻断项目实施效果,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2年7~8月开展乙肝母婴阻断效果血清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研究对象为2010-2011年在深圳市助产机构分娩的HBsAg阳性产妇及所生的儿童。本  相似文献   

11.
拱忠娟 《中国卫生产业》2013,(25):112-112,114
目的对母亲HBsAg阳性新生儿乙肝免疫情况以及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乙肝预防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该院接生的母亲HBsAg阳性新生儿179例,且全部完成了乙肝疫苗联合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接种,对其乙肝免疫情况以及感染情况进行追踪调查,统计调查结果。结果本组新生儿中HBsAg阳性者3例,阳性率为1.68%,且母亲大三阳者新生儿阳性率较小三阳者高(P<0.05);HBsAb阳性率为41.90%;母乳喂养93例,无HBsAg阳性新生儿。结论在儿童时期接种乙肝疫苗以及乙肝免疫球蛋白可有效降低HBV的垂直传播,临床应对其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2.
4374名从业人员乙肝病毒感染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凯里市从业人员HBsAg、HBeAg感染状况,为乙肝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现对2006年凯里市4374名从业人员的乙肝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院职工乙肝防治效果。[方法]于1990年5月至2000年4月对医院肝功能正常,HBsAg阴性的391名职工进行不同剂量的乙肝疫苗接种,定期测定乙肝两对半,观察其效果。[结果]医护人员HBsAg敏感率3.84%低于全区HBsAg感染水平,10a中50-55岁HBsAg携带者发展为肝硬化死亡3例,病死率22%,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生HBV感染全部转阴1例,慢迁肝转为慢性携带状态2例,10a间职工中未再发现HBsAg阳性感染者。[结论]该院实行的免疫策略措施达到预防乙肝感染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福建省15岁以下儿童感染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控制乙肝流行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儿童HBsAg携带率进行调查,抽取其中6个县(市、区),采用1:2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以HBsAg阳性儿童为病例,同性别、同自然村或街道和年龄上下相差不超过2岁的HBsAg阴性的儿童为对照。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条件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儿童乙肝疫苗首针是否及时接种回归系数(β)=1.554,预防接种史β=-2.744,拔牙史β=2.974,家庭内乙肝病人或病毒携带者β=3.153。[结论]儿童有拔牙史、家庭内有乙肝病人或病毒携带者,是儿童感染HBsAg的危险因素;儿童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儿童有预防接种史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高校新生乙肝表面抗原携带(以下简称HBsAg)情况,有效预防大学生在校期间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我们对2006级入学新生检测了HBsAg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以下简称ALT),并做了统计处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人群中乙肝病毒感染率很高,.单一的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难以满足临床病人的治需要,检出乙肝核心抗体(HBeAg)对治疗乙肝病毒具有重要的意义.目的近年来我院利用门诊和病房HBsAg阳性病人的血清,采用乳胶法测定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查看乙肝核心抗体(HBeAg)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我国乙型肝炎感染严重,有1 2亿人携带乙肝表面抗原(HBsAg )。而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使乙肝感染往往呈家族聚集性,为了探讨父母乙型肝炎HBsAg阳性对子女感染乙肝病毒的影响,对新泰市城乡383个HBsAg阳性的家庭的子女进行血清乙肝5项指标检测,现报告如下。1 对  相似文献   

18.
曹天晓  薛甫 《中国校医》2005,19(1):69-70
为了解我镇中学生病毒性乙型肝炎(乙肝)感染状况,并为在校生的乙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3年9月对在校的中学生作一次肝功能和HBsAg检查,并对HBsAg阳性者进一步作“二对半”筛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蔡胜华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8):1520-1521,1524
[目的]分析乙肝2对半检测情况,为搞好乙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门诊表抗阳性和乙肝疑似病人进行2对半检测,分析被检测人群2对半阳性状况。[结果]乙肝2对半检测人群中,以抗-HBc阳性率为最高(62.60%),HBsAg阳性其次(60.00%),第3为抗-HBe阳性(52.00%);86%(430/500)的被检测人群感染过乙肝,HBsAg、HBeAg与抗-HBc 3项阳性者占检测人群的16.40%(82/500);HBsAg、抗-HBe与抗-HBc 3项阳性者占检测人群的35.00%(175/500),只有20.93%(90/430)的乙肝病毒感染者产生保护性抗体;乙肝5项标志物阳性结果与性别无关。[结论]大部分乙肝病毒(HBV)感染者未产生保护性抗体;应加强对乙肝病毒(HBV)无免疫力的感染者及密切接触者的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应高度重视全人群预防乙肝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0.
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前预防乙型肝炎的健康教育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型肝炎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传染病,目前我国已有1.3亿病毒携带者,2000万乙肝病人。乙肝病毒(HBV)主要存在于乙肝病人及HBV携带者的血液中,同时乙肝病人及HBV携带者的分泌物均可带有HBV,接触者都有感染HBV的可能性,尤其是与病人密切接触的医务工作者。而护理专业实习学生(以下简称“护生”)由于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自我保护意识差,更易被感染。为防止护生在实习期间被乙肝病毒感染,减少感染机会,提高自我保健和防护意识,笔者在安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护生实习前对其进行健康教育,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