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田仁义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21):3141-3143,3147
目的 探讨该地区各年龄段儿童25-羟基维生素D[25-(OH)D]分布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儿保科体检的6958例0~14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0~<3岁77例,3~<5岁1587例,5~<7岁1731例,5~<7岁1595例,9~<11岁1069例,11~14岁899例;男童4026例(57.86%),女童2932例(42.14%);记录来院的体检日期,按照气象部门季节划分,将体检日期在2019年3-5月的划分为春季(1662例),体检日期在2019年6-8月的划分为夏季(2795例),体检日期在2019年9-11月的划分为秋季(1289例),体检日期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的划分为冬季(1212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25-(OH)D水平.结果 6958例0~14岁儿童25-(OH)D的缺乏率为15.90%,不足率为52.10%,充足率为32.01%.5~<7岁、7~<9岁、9~<11岁、11~14岁儿童的25-(O H)D水平低于0~<3岁、3~<5岁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的儿童25-(OH)D缺乏率、不足率和充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春季、夏季、秋季儿童25-(OH)D水平明显高于冬季,不同季节25-(OH)D缺乏率、不足率和充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加强0~14岁儿童25-(OH)D水平监测,25-(OH)D水平不足的儿童应即时补充25-(OH)D及加强户外活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监测分析,探讨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对健康成长的影响。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353名不同年龄段儿童25-羟基维生素D进行测试,并观察夏秋季节和冬春季节25-羟基维生素D测试结果的变化水平,并选择23例佝偻病患儿为研究组,330例健康儿童为健康对照组,进行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冬春季节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夏秋季节;23例佝偻病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的水平明显低于330例健康儿童;0~1岁婴幼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较其他年龄段儿童明显为低,所有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测定是诊断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直接可靠指标,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多伴有锌、铁缺乏,治疗的同时要注意补锌补铁。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昆明地区儿童血清 25羟基维生素 D [25(OH)D]水平及维生素 D营养状态,为儿童合理补充维生素 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6年 11月 ~2019年 10月体检儿童 0~ 14岁 6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LC-MS/MS)法检测血清 25(OH)D水平,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及季节儿童血清 25(OH)D水平及营养状态。结果 600例 0~ 14岁儿童血清 25(OH)D水平为 27.44±8.82 ng/ml。血清 25(OH)D缺乏率为 19.33%(116/600),不足率为 47.67%(286/600),充足率为 33.00%(198/600)。女童的缺乏率( 24.83%)高于男童( 14.33%),儿童血清 25(OH)D的缺乏、不足和充足率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1.784,P<0.01)。6~ 14岁儿童血清 25(OH)D缺乏率高于 0~ 1岁、1~ 3岁和3~6岁儿童( 46.81% vs 5.88%,5.86%和 19.53%),血清 25(OH)D的缺乏、不足和充足率在不同年龄段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88.515,P<0.01)。夏、冬季的儿童血清 25(OH)D缺乏率高于春、秋季( 22.00%,27.50% vs 12.80%,11.43%),不同季节血清 25(OH)D的缺乏、不足和充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4.492,P<0.05)。结论 昆明地区 0~ 14岁儿童血清 25(OH)D营养状况欠佳,应加强维生素 D健康宣传工作,提高儿童血清 25(OH)D的监测,特别关注 3~ 14岁阶段儿童维生素 D的补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儿体内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湖南省儿童医院2020年6—11月收治的69例CHB患儿作为CHB组,另外选择同期体检合格的74名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健康对照组和CHB组血清25(OH)D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  相似文献   

5.
成都地区学龄前儿童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成都地区学龄前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为临床合理补充维生素D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2014年1~12月本院儿科保健门诊体检的学龄前健康儿童的血清25(OH)D水平,共180例。结果成都地区学龄前儿童25(OH)D平均水平为(32.69±14.30)ng/mL。不同性别间25(OH)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血清25(OH)D水平在1~2岁达峰值,随着年龄的增长,25(OH)D水平逐渐下降,各年龄组25(OH)D水平以及25(OH)D缺乏和不足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季节25(OH)D缺乏和不足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季25(OH)D缺乏和不足患病率低于春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都地区学龄前儿童25(OH)D缺乏和不足患病率较高,其中以3~6岁儿童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儿童的血压水平及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1月12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儿为研究对象,测定血清25-(OH)D浓度,并完善眼底、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肾功能、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血及尿β_2-微球蛋白检查,作为评估眼底、心脏、肾脏损伤的指标。根据血压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高血压Ⅰ期组(89例)和Ⅱ期组(36例);根据是否存在靶器官损害将研究对象分为靶器官损害组(71例)和无靶器官损害组(54例),观察血清25-(OH)D浓度与高血压儿童血压水平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Ⅰ期组与高血压Ⅱ期组血清25-(OH) D浓度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05,P=0.956)。靶器官损害组血清25-(OH) D浓度明显低于无靶器官损害组,差异有显著性(t=3. 631,P=0. 000)。血清25-(OH) D浓度与不同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25-(OH)D浓度与肾损害具有负相关性(r=-0.273,P=0.002),其中,血清25-(OH)D浓度与尿微量白蛋白具有负相关性(r=-0. 221,P=0.013)。结论儿童原发性高血压血清25-(OH) D浓度与靶器官损害具有相关性,其中血清25-(OH) D浓度与肾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重庆市开州地区0~6 岁儿童25- 羟基维生素D[25-(OH)D] 水平及相关危险因素,为防治因25-(OH) D 缺乏或不足引起的相关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1 486 例0~6 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进行25-(OH)D 检测,从性别、年龄、季节方面分析25-(OH)D 水平,并对可能引起其缺乏或不足的相关危险因素 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1 486 例0~6 岁儿童血清25- (OH)D缺乏率为21.6%(321/1 486),不足率为29.54%(439/1 486),充足率为48.86%(726/1 486),男女儿童间25-(OH)D 缺乏、不足和充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72, P >0.05);3~6 岁儿童25-(OH)D 水平显著低于<1 岁、1~2 岁和2~3 岁儿童(26.18±7.52 ng/ml vs 29.66±8.88 ng/ ml,31.36±9.83 ng/ml and 30.84±8.24 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19.529,P <0.01),不同年龄段的儿童25- (OH)D 缺乏率、不足率和充足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730,P <0.01);夏、秋季儿童25-(OH)D 水平高于春、 冬季(33.11±9.29 ng/ml,32.73±9.46 ng/ml vs 27.28±8.82 ng/ml,26.51±7.23 ng/ml),不同季节的25-(OH)D 缺乏 率、不足率和充足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9.795,P <0.01 )。单因素分析显示:单独母乳喂养、未规律服用维生 素D 制剂、挑食或厌食、户外活动时间< 2h/ 天、父母文化程度低、反复腹泻是引起受检儿童25-(OH)D 缺乏或 不足的影响因素(χ2=5.823,25.758,10.531,5.666,6.973,4.707,均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挑食或厌食、反 复腹泻是引起0~6 岁受检儿童25-(OH)D 缺乏或不足的独立危险因素(χ2=85.690,6.392,均P <0.05)。结论 开州 地区0~6 岁儿童25-(OH)D 缺乏或不足的情况较为严重,应在春、冬季和儿童在3~6 岁阶段进行维生素D 制剂补充; 加强儿保教育,纠正引起儿童25-(OH)D 缺乏或不足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0):1767-1768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地区妊娠妇女25-羟基维生素D[25-(OH)D]营养状况,为临床指导孕妇合理预防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保健的孕妇1154例(早孕136例,中孕846例,晚孕172例)为研究对象。用电化学发光法免疫分析技术检测其血清25-(OH)D水平,评估维生素D营养状况。结果早、中、晚孕组妊娠妇女25-(OH)D含量分别为:46.2±12.39、40.72±12.5、46.85±13.92 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乏率分别为59.56%、81.91%、68.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乏或不足率分别为93.38%、94.8%、94.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圳市龙岗地区不同妊娠期妇女普遍存在25-(OH)D缺乏或不足,临床医生应给予科学合理干预。  相似文献   

9.
维生素D具有调节钙、磷代谢,维持骨骼健康的作用,近年研究表明其与免疫系统、细胞分化增殖以及其他分泌腺体的功能都有重要关系。作为一种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元素,它在婴幼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微量元素。本文拟通过回顾性分析在本院儿童保健所体检的675例婴幼儿25-羟维生素D的检测结果,来了解本地区婴幼儿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为儿童合理补充维生素D提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该地区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 D 水平检测,为佝偻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儿保科门诊就诊儿童共445例。取清晨空腹血,采用串联质谱法检测其血清25-羟维生素 D水平。结果大连市儿童各年龄组血清25-羟维生素 D 水平均呈偏态分布,以中位数表示,分别为0~1岁组34.4 ng/mL(27.9~42.9 ng/mL);1~3岁组32.5 ng/mL(25.6~38.8 ng/mL);3~6岁组24.9 ng/mL(16.3~31.2)ng/mL;>6岁组19.7 ng/mL(13.2~29.1)ng/mL;经秩和检验,不同年龄组维生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各年龄组除0~1岁组男性高于女性(P <0.05)外,其他年龄组男女性别无统计学意义(P >0.05)。445例儿童中,维生素 D 严重缺乏(<5 ng/mL)占0.23%(1/445);缺乏(5.1~15 ng/mL)占8.76%(39/445);不足或以下(15.1~20 ng/mL)占6.97%(31/445);充足(20.1~100 ng/mL)占84.04%(374/445);过量(>100 ng/mL)为0。维生素 D 不足(<20 ng/mL)的儿童占15.95%(71/445),其中0~1岁组为5.79%(8/138);1~3岁组为5.20%(9/173);3~6岁组为32.05%(25/78);>6岁组为51.78%(29/56),以3岁以上儿童为主,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季节血清维生素 D 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大连市儿童维生素 D 营养状况良好,血清25-羟维生素 D 水平随着年龄波动,3岁以上儿童需重视维生素 D 的补充,特别是冬季春季节。  相似文献   

11.
重庆万州地区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重庆万州地区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 D[25-(OH)D]水平,为万州地区儿童维生素 D 营养状况分析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2013年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儿童分院就诊的万州地区儿童血清标本2725例,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血清25-(OH)D 水平。并在各年龄段及男女性别间做比较。结果2725例儿童中,25-(OH)D 水平良好者992例,占36.4%;正常者864例,占31.7%;不足者768例,占28.2%;缺乏者101例,占3.7%。儿童血清25-(OH)D 水平在不同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年龄不同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万州区儿童血清25-(OH)D 缺乏率较高,维生素 D 营养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2.
广州市番禺区儿童全血5种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广州市番禺地区儿童铜、钙、镁、锌、铁5种微量元素的分布和变化规律,为番禺地区儿童微量元素的合理补充和研究分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3476名儿童全血铜、钙、镁、锌、铁5种微量元素进行检测。将受检儿童按年龄分为5组:婴儿组(1—12个月,743例)、幼儿组(〉1~2岁,916例)、学龄前组(3—6岁,988例)、学龄期组(7~11岁,579例)、青春发育期组(12一18岁,250例)。每组按性别分成男、女2组。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儿童5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结果铜和镁2种微量元素的异常率较低,总缺乏率分别为1.5%和0.26%,总超标率分别为0.08%和0.06%;锌、铁2种微量元素的缺乏比较常见,总缺乏率分别为21.0%和19.7%;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缺乏率呈明显下降趋势;锌和铁的超标率分别为1.8%和0%;钙的总缺乏率为6.7%,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缺乏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总超标率为1.9%;镁、铁含量在学龄前期和青春发育期不同性别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63、2.172、2.822、4.537,P值均〈0.01),其他元素含量在相同年龄段不同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锌和铁含量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而铜和钙含量呈下降趋势,镁的含量比较稳定。结论广州市番禺地区儿童全血锌、铁、钙的异常率较高,铜和镁的分布趋于合理,应加强对合理补充锌、铁、钙的保健指导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5-羟基维生素D缺乏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患者骨代谢平衡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方法检测80例25-羟基维生素D≤37.5 nmol/L的慢性肾衰患者及52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25-羟基维生素D75.0 nmol/L)外周血骨钙素、总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t P1NP)、β-异构化的C-端肽(β-CTx)、甲状旁腺素(PTH)、骨碱性磷酸酶(BAP)、钙、镁、磷、铁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羟基维生素D缺乏的慢性肾衰组t P1NP、骨钙素、β-CTx、PTH、磷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余项目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和血钙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33,P0.05]。结论 25-羟基维生素D缺乏的慢性肾衰患者的骨代谢特征是以破骨和成骨同时增强的高转换代谢型,对此类患者进行骨转换率的监测比单纯的血钙监测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南通地区0~3岁婴幼儿25-羟维生素D[25-(OH)D]的水平,为科学合理指导婴幼儿维生素D的补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4年1~6月来该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常规检查的3 689例婴幼儿进行指尖末梢血25-(OH)D水平检测,并比较不同月龄及不同季度婴幼儿的25-(OH)D水平及缺乏率等。结果3 689例参与检测的婴幼儿25-(OH)D水平为(67.45±35.01)nmol/L,缺乏率为39.9%,不足率为28.9%,充足率为31.2%,缺乏、不足率合计为68.8%。0~2月婴幼儿25-(OH)D水平最高,2~6月其次,6~12、12~≤36月组依次降低,不同月龄婴幼儿25-(OH)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婴和女婴25-(OH)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2、2~6月两个月龄组婴幼儿在第一季度与第二季度的缺乏、不足率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4.477,P=0.000;χ2=29.211,P=0.000)。结论南通地区0~3岁婴幼儿25-(OH)D缺乏、不足率较高,尤其是6月龄以上婴幼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sysis,MHD)患者25羟维生素D3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thickness,IMT)的关系。方法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25羟维生素D3,超声检查测定颈动脉IMT;ELISA法测定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肿瘤环死因子α(TNF-α)浓度;检测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尿素氮、肌酐、血脂、钙磷、甲状旁腺激素等相关指标。结果 63例尿毒症MHD的患者中:①IMT≥1.0mm的19例,IMT<1.0mm的44例;②IMT≥1.0mm与IMT<1.0mm2组之间25羟维生素D3与IMT呈负相关(t=2.91,P<0.05)、血清淀粉样蛋白A、TNF-α、年龄、透析龄、收缩压、脉压、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与IMT呈正相关(t值分别为3.25、4.32、2.67、2.78、3.12、3.08、2.66,P<0.05);③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MT与25羟维生素D3、血清淀粉样蛋白A、TNF-α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268、0.253、0.240,P<0.05)。结论 IMT≥1.0mm占30.2%,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IMT呈负相关,提示MHD患者25羟维生素D3可能参与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妊娠期、产褥期妇女钙吸收水平和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分布水平和营养状况。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1月来围产门诊就诊的孕妇和产褥期妇女共740例设为观察组,分为孕中期组、孕晚期组和产褥期组。随机抽取同期健康非孕妇女100例作为对照组。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PTH的水平,联合检测镁(Mg)、磷(P)、碱性磷酸酶(ALP)、钙(Ca)等指标,并比较各组结果的差异。结果孕中期组妇女25-OH-D水平为(57.9±18.2)nmol/L,孕晚期组为(39.4±15.0)nmol/L,产褥期组为(65.1±19.6)nmol/L,对照组为(78.6±16.2)nmol/L,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H水平孕晚期组高于孕中期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钙、镁、ALP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和产褥期妇女普遍存在低钙、低镁、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的现象,补钙同时补充维生素D及其他矿物质元素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绵阳地区妊娠期妇女(以下简称孕妇)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为临床科学指导维生素D补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在该院进行产检的健康孕妇334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检测血清25(OH)D水平,分析孕妇25(OH)D水平缺乏与不足情况。结果绵阳地区孕妇血清25(OH)D平均水平为(22.76±6.63)ng/mL;血清25(OH)D缺乏、不足与均衡人数分别为1191例(35.6%)、1710例(51.1%)、445例(13.3%)。孕早、中、晚期血清25(OH)D平均水平分别为(23.05±6.48)、(22.46±6.62)、(22.85±7.12)ng/mL,孕早、中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孕妇25(OH)D缺乏率、不足率和均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春、夏、秋、冬四季血清25(OH)D平均水平分别为(24.11±6.44)、(23.21±5.75)、(22.88±6.74)、(21.03±6.83)ng/mL;不同季节25(OH)D缺乏率与不足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绵阳地区孕妇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情况,冬季尤为显著,应重视维生素D的科学补充,以预防维生素D缺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48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依据尿白蛋白/肌酐(albumin/creatinine,Alb/Cr)水平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Alb/Cr〈30mg/gCr)、微量蛋白尿组(Alb/Cr30~299mg/gCr)和大量蛋白尿组(Alb/Cr≥300mg/gCr)。检测血清中25-(OH)D、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lc,HbAlc)、Cr、尿酸(uric acid,UA)、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H)、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的蛋白尿水平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升高。三组糖尿病患者的病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患者的收缩压、Alb/Cr、FPG、HbAlc、TCH、TG、LDL、UA和血C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和HDL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大量蛋白尿组和微量蛋白尿组血清25-(OH)D水平较正常蛋白尿组和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正常蛋白尿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程〉10年的患者25-(OH)D水平显著低于病程5—10年及〈5年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血清25-(0H)D与尿Alb/Cr、血Cr和UA均呈负相关,而与eGFR呈正相关(P均〈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25-(0H)D与DN呈独立相关(β=-0.39,P〈0.01),且OR为2.98。结论血清25-(0H)D是糖尿病肾脏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水平降低可能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儿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以及与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86例重症肺炎、81例轻症肺炎患儿入院时以及85例健康对照组儿童的25(OH)D水平,并进行比较;同时测定重症肺炎患儿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并与25(OH)D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重症肺炎组、轻症肺炎组患儿与健康对照组儿童血清25(OH)D水平分别为(62.03±17.94)、(68.90±15.22)与(82.21±17.89)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α=0.05),且重症肺炎组25(OH)D缺乏率明显高于轻症肺炎组患儿和健康对照组儿童(P0.05,α=0.05);重症肺炎患儿25(OH)D水平与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没有明显相关性(P0.05,α=0.05)。结论重症肺炎患儿25(OH)D水平明显降低,可能与疾病发生发展有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