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旋光法、阿贝折射法、碘量法测定工业用葡萄糖含量,结果说明,旋光法准确度与精密度最好,阿贝折射仪操作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2.
采用旋光法、阿贝折射法、碘量法测定工业用葡萄糖含量,结果说明,旋光法准确度与精密度最好,阿贝的射仪操作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3.
用葡萄糖量计测定10种制剂含量右江民族医学院附药剂科麦毅忠王小群(百色533000)当光线从一个介质进入另一个介质时,就会发生折射现象。WYP—P型手持萄葡糖量计(四川成都光学配件厂)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葡萄糖量计是专门用于检查葡萄糖注射液半成品...  相似文献   

4.
<正> 用旋光计测定葡萄糖注射液含量的方法是我国药典(1977版)收载的法定方法,但在没有旋光计的情况下,可采用剩余碘量法测定。由于各书和各地区在测量时所取检品量不同,故所消耗标准液的毫升数亦各异,但最终都必须按计算求出含葡萄糖的量,看是否符合药典规定(应为  相似文献   

5.
中国药典规定葡萄糖含量采用旋光法测定。在本院药检室不具备旋光仪的情况下,曾多年采用碘量法测定10%葡萄糖注射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生产厂家和医院的质检部门能方便、快捷、可靠、有效的测定葡萄糖注射液的含量.方法 用折光法和旋光法,从测定方法精密度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两种测定方法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果 折光法样品取样少、仪器结构稳定、操作简单,测定葡萄糖注射液含量优于旋光法.结论 生产厂家和医院质检部门测定葡萄糖注射液含量时,可采用折光法测定.  相似文献   

7.
于青  黄振飞  刘军  姚建 《上海医学》2003,26(11):808-810
目的 探讨肝素和高浓度葡萄糖对体外培养的人腹膜间皮细胞(HMC)合成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肝素和高糖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的纤维连结蛋白(FN)、I型胶原(COLI)、转移生长因子(TGF)—β1含量;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核c—fos、c—jun蛋白的表达。结果 3.86%D-葡萄糖可明显促进FN和COLI的分泌,肝素可明显降低:HMC的FN和COLI的分泌,也可降低高糖环境下FN和COLI的分泌。3.86%D-葡萄糖对TGF—β1的分泌无明显影响,肝素对高糖环境下TGF—β1的分泌亦无明显影响。3.86%D-葡萄糖可促进细胞核c—fos、c—jun蛋白表达增加,肝素可减少高糖引起的c—fos蛋白增加,但对c—jun蛋白增加无明显影响。结论 高糖通过促进活化蛋白—1(AP—1,c—fos/c—jun)表达的增加来促进ECM分泌,可能是长期腹膜透析导致腹膜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肝素在高糖环境下可抑制高糖所致的AP—1(c—Ios/c—jun)表达增加及ECM分泌,对保护腹膜功能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氯沙坦对高糖及间歇性高糖诱导大鼠肾小管导管上皮细胞株NRK-52E转分化的抑制作用。方法 实验分为空白组(0 mmol/L葡萄糖)、正常葡萄糖组(5 mmol/L葡萄糖)、高糖干预组(25 mmol/L葡萄糖)、间歇性高糖干预组(5 mmol/L葡萄糖/25 mmol/L葡萄糖交替)、氯沙坦干预组(10 μmol/L氯沙坦)、氯沙坦高糖干预组(10 μmol/L氯沙坦预处理后再高糖培养)、氯沙坦间歇性高糖干预组(10 μmol/L氯沙坦预处理后再间歇性高糖培养), 根据分组对NRK-52E细胞施加相应因素作用72 h后, 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转分化标志物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Ⅰ型胶原、金属蛋白酶2(MMP-2)、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以及甲状旁腺素相关肽(PTHrP)在细胞中的表达, CM2H2DCFDA试剂盒检测细胞ROS含量。结果 高糖干预及间歇性高糖干预组TGF-β1、Ⅰ型胶原、MMP-2、α-SMA和PTHrP表达上调, ROS含量明显上升, 间歇性高糖作用更显著。应用氯沙坦干预后可以部分下调高糖或间歇性高糖诱导的TGF-β1、Ⅰ型胶原、MMP-2、α-SMA以及PTHrP表达, 降低细胞ROS含量。结论 氯沙坦可抑制高糖及间歇性高糖诱导的NRK-52E细胞转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20 %甘露醇注射液的含量测定多采用碘量法或旋光法 ,但前者操作繁琐 ,后者重复性不佳 ,作者参考有关文献 ,用折光率法测定甘露醇注射液含量 ,结果较为满意。报告如下。1 仪器和试药采用上海光学仪器厂生产的阿培氏折光仪 (wzs - 1) ;甘露醇原料由青岛海藻宇龙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99110 4,含量符合《中国药典》2 0 0 0年版规定。2 方法与结果2 .1 以《中国药典》2 0 0 0年版二部甘露醇项下的碘量法测定该批甘露醇原料含量为 99.86 % (n =4,CV =0 .31% )。2 .2 工作曲线的制作 精密称定甘露醇 5 0 g ,置 2 5 0ml容量瓶中 ,加适量…  相似文献   

10.
匹罗卡品滴眼剂主要含有硝酸毛果云香碱、氯化钠等组成,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各型青光眼。据文献报道,其含量测定方法有紫外法、碘量法、双波长法等。本文根据硝酸毛果云香碱具有旋光性的特点,采用旋光法测定其含量,与碘量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回收率高,方法简便快速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产妇葡萄糖输注或禁食对正常新生儿脐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新生儿脐血糖水平与产妇产时禁食或输注葡萄糖的关系.方法选择足月分娩的全部单胎适于胎龄儿223例,按产妇产时有无禁食或输注葡萄糖溶液分为自然分娩未禁食和输注葡萄糖、产时输注了葡萄糖及因剖腹产而禁食3组,并对各组新生儿脐血糖含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新生儿脐血糖含量分别为(4.84±1.57)mmol/L、(5.64±2.55)mmol/L和(3.15±0.99)mmol/L,脐血糖>7mmol/L的16例新生儿中,其母81%(13/16)产时输注葡萄糖;而脐血糖<2.24mmol/L的20例新生儿中,其母80%(16/20)产前禁食.结论产妇自然分娩或因产时因素而禁食或输注葡萄糖,可影响新生儿脐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生产厂家和医院的质检部门能方便、快捷、可靠、有效的测定葡萄糖注射液的含量。方法用折光法和旋光法,从测定方法精密度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两种测定方法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果折光法样品取样少、仪器结构稳定、操作简单,测定葡萄糖注射液含量优于旋光法。结论生产厂家和医院质检部门测定葡萄糖注射液含量时,可采用折光法测定。  相似文献   

13.
<正> 血液保养液中的葡萄糖,枸橼酸,枸橼酸钠(以下简称三种成份)的含量测定,文献报导采用旋光法(1),滴定法,但对于分装前三种成份含量测定未做特殊规定。本文根据水溶液中葡萄糖的两种异构体能在弱碱性条件下迅速达到平衡的特点,观察了血液保养液中,枸橼酸—枸橼酸钠缓冲对存在时,碱性介质氨试溶液的  相似文献   

14.
用旋光法测定葡萄糖注射液的含量是中国药典(1985年出版)收载的方法,该法规定高浓度的葡萄糖注射液(如25%、50%)需加氨试液后再行测定,而10%或10%以下浓度的本品可直接取样测定,这个方法对于成品含量检查是可行的。但是对于中间体(即半成品)的含量测定就不够理想。笔者曾对本院生产的10%葡萄糖注射液中间体的含量按药典规定不加氨试液进行测定发现其含量非常高,旋光度最高可达 15.625°含量为16.29%,放置2.5小时左右趋于稳定,这样就不符合药房快速分析的要求。因此,笔者在进行10%以下浓度的葡萄糖注射液中间体含量测定时,仍在100ml 样品中加入2ml 氨试液,摇匀,静置10分钟后再依法测定旋光度取得了满意的结果〔见表〕。  相似文献   

15.
测定片剂中维生素C(VC)含量常用的方法有碘量法[“,紫外分光光度法7‘,引,但操作均较为繁琐,不便于快速分析。研究利用维生素C在不同PH值时旋光度变化,而制剂中辅料旋光度不变的性质,运用PH差示旋光法测定片剂中维生素C含量。l材料与方法1.1仪器与试剂WXG—4圆盘旋光仪,PHS—2型酸度计。维生素C精制品(AR级,含量>99.7%),盐酸盐缓冲液(PH=22),磷酸盐缓冲液(pH。6.2),乙二胺四乙酸钠(Na。EDTA·,ZHZO,AR级),维生素C片剂(药店销售品),氢氧化钠(AR级)。1.2标准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维生素C精…  相似文献   

16.
代文华  杨勤 《四川医学》2000,21(4):344-345
葡萄糖注射液半成品含量测定 ,有不少医院制剂室采用旋光度测定法 ,由于葡萄糖溶液存在变旋现象 ,测定结果往往偏差太大 ,有时无法判定半成品是否合格 ,极易造成差错。考虑到折光率测定法不受变旋现象影响 ,所以我们分析了两种方法并对两种方法在葡萄糖注射液半成品含量测定中的应用进行了比较。从1993年 8月份起 ,我们在近 550批含糖输液半成品含量测定中 ,采用折光率测定法 ,经自身成品检查和药检部门抽查 ,含量均符合规定。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 :WIS— 1阿培式折光计 (上海分析仪器厂 ) ;WZZ— 2自动旋光仪 (上海物理光学仪器厂 )…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初步探讨Mibefradil对高糖作用下胰岛细胞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胰岛瘤β细胞株(INS-1),将INS-1细胞分为对照组(11.1 mmol/L葡萄糖)、高糖组(33.3 mmol/L葡萄糖)、药物组(11.1 mmol/L葡萄糖+1μmol/L Mibefradil、1μmol/L NNC 55-0396、10 μmol/L尼卡地平)、高糖+药物组(33.3 mmol/L葡萄糖+1μmol/L Mibefradil、1μmol/L NNC 55-0396、10 μmol/L尼卡地平),先用不同浓度葡萄糖孵育细胞48 h,再按分组加入药物继续孵育24 h.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胰岛素含量,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T型钙通道cav3.1、cav3.2亚基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能够明显增加细胞胰岛素分泌(P<0.05)和胰岛细胞T型钙通道cav3.1、cav3.2基因及蛋白表达(P<0.05),而药物组胰岛细胞胰岛素分泌水平和T型钙通道cav3.1、cav3.2亚基基因及蛋白表达则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药物组可不同程度降低INS-1细胞胰岛素分泌,其中Mibefradil组显著降低胰岛素分泌(P<0.05)和T型钙通道cav3.1、cav3.2亚基基因及蛋白表达(P<0.05).结论 Mibefradil可能通过下调胰岛细胞T型钙通道cav3.1、cav3.2亚基表达抑制高糖作用下INS-1细胞胰岛素分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试纸法、折射仪法、电导率法测定肾小管浓缩功能特异性.方法:选用尿液分析仪及其配套试纸条,折射仪分别测试70例标本比重,并用SysmexUF-100测其电导率,然后在70例尿标本中15例加入酸,15例加入碱,30例加入糖,10例加入蛋白质,再用以上三种方法分析测试.结果:试纸法测尿比重结果受尿液pH的影响而几乎不受尿中糖和蛋白质的影响.折射仪法测尿比重结果受到糖和蛋白质的影响较大,而几乎不受pH的影响,电导率不受糖和蛋白质的影响,受pH的影响,但不如试纸法显著.结论:电导率法较试纸法、折射仪法受干扰因素少,特异性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5%葡萄糖+0.45%盐水)溶液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 分别采用静脉输注生理盐水+5%葡萄糖(血糖13.9mmol/L以下时应用)、生理盐水+5%葡萄糖盐水(血糖13.9mmol/L.以下时应用)以及应用(5%葡萄糖+0.45%盐水)溶液(血糖下降至16.7mmol/L时使用)三种补液方式,观察三组生化改变、血气分析、尿比重、尿酮、血精及病情变化.结果 静脉输注(5%葡萄糖+0.45%盐水)溶液可使尿比重稳定,酸中毒纠正时间与尿酮转阴时间缩短,防止尿酮的再次阳转.结论 血糖下降至16.7mmol/L 时,静脉输注(5%葡萄糖+0.45%盐水)溶液明显优于静脉输注生理盐水+5%葡萄糖、生理盐水+5%葡萄糖盐水,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L158,809和西拉普利对系膜细胞基质蛋白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并比较新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L158,809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西拉普利对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维连接蛋白、层黏连蛋白和Ⅳ型胶原分泌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胎肾小球系膜细胞,首先观察不同葡萄糖浓度(5.6mmol和30mmol)和药物浓度(1μmol、10μmol、100μmol和500μmol)以及不同刺激时间(24h、48h和72h)对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然后将系膜细胞分为低糖(葡萄糖5.6mmol)对照组、高糖(葡萄糖30mmol)对照组、L158,809组(葡萄糖30mmol L158,809 10μmol)和西拉普利组(葡萄糖30mmol 西拉普利10μmol),48h后测定系膜细胞上清液中TGF-β1、纤维连接蛋白、层黏连蛋白和Ⅳ型胶原含量(酶免法和放免法)。结果:与低糖对照组相比,高糖对照组系膜细胞增殖过度,细胞上清液中TGF-β1、纤维连接蛋白、层黏连蛋白和Ⅳ型胶原含量明显升高;而西拉普利组和L158,809组系膜细胞增殖和细胞上清液中TGF-β1、基质蛋白含量均明显低于高糖对照组。结论:高糖可刺激体外培养系膜细胞过度增殖,促进其对TGF-β1和多种基质蛋白的分泌,L158,809和西拉普利均可明显抑制高糖这种促增殖和促基质蛋白分泌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