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与糖尿病合并妊娠孕妇的动态血糖图谱变化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妊娠糖尿病与糖尿病合并妊娠孕妇128例进行72h连续血糖图谱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妊娠组(65例)空腹血糖值、血糖波动系数、低血糖发生率高于妊娠糖尿病组(63例),妊娠糖尿病组血糖达峰时间长且低血糖发生少。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与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在基线空腹血糖值及糖化血红蛋白值一致的情况下,动态血糖图谱仍存在差异,动态血糖图谱能够反映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孕妇的血糖波动全貌,为精细调节糖代谢和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韩瑞花  王鲁萍  朱萍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7):3815-3816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方法:对179例妊娠期糖尿病(GDM)病人经过饮食控制和胰岛素治疗后的血糖控制情况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经饮食控制,179例GDM中138例勿需用胰岛素,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41例需加用胰岛素,母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结论:GDM早期诊断早期控制血糖可减少母儿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苏可 《中国妇幼保健》2014,(25):4051-4052
目的:对比分析妊娠期糖尿病与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的动态血糖变化趋势。方法:采取动态血糖监测技术(CGMS)对120例妊娠期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孕妇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的空腹血糖、三餐后2 h血糖、全天平均血糖值、血糖波动系数、持续高血糖时间比、持续低血糖时间比均显著高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P<0.05)。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的凌晨3点血糖和血糖最低值显著低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P<0.01)。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三餐后血糖达峰值时间显著长于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P<0.01)。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与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基线空腹血糖值相同的情况下,两种疾病的动态血糖变化趋势存在差异,有必要采用CGMS技术反映合并糖代谢异常孕妇的血糖波动水平,针对患者具体血糖动态变化趋势采取个体化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营养指导联合饮食控制在妊娠期糖尿病中治疗效果。方法:分析研究我院收治的9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47例:常规护理联合营养指导、饮食控制,对比不同护理实施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分娩孕周少于对照组,新生儿体重以及1min 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营养指导联合饮食控制,可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改善母婴结局,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营养饮食方法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8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干预组(40例)采用常规方法+营养饮食方法展开对应治疗;常规组(40例)采用常规方法展开对应治疗,比较两组甘油三酯水平、胆固醇水平、白蛋白水平以及血糖水平。结果:干预组妊娠糖尿病患者甘油三酯水平以及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常规组,白蛋白水平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妊娠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不同时间段血糖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饮食治疗方式的有效运用,可使妊娠糖尿病患者甘油三酯水平、胆固醇水平获得显著降低,白蛋白水平获得有效提升,血糖水平获得显著降低,最终实现妊娠糖尿病患者有效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作用。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50例于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病房护理和用药指导,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饮食控制、运动指导、血糖监测指导等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干预。结果护理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小时血糖值,对于促进患者实现合理血糖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是产科常见的妊娠合并症之一。饮食行为指导是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首选,它既保证孕妇和胎儿有充足的营养,又要使孕妇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妊娠期糖尿病的营养指导原则是:结构均衡、调配合理、少量多餐、定时定量。孕妇在整个妊娠过程体重增长量应控制在10~12.5千克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孕期采用食品交换份的营养干预管理对体重指数、糖代谢指标和血脂水平指标控制及妊娠结局的作用。方法以2013年1月—2014年9月在宁波市江北区妇幼保健院进行常规产检的348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研究对象,自愿接受个体化食品交换份干预指导的226例为研究组,未接受系统指导营养干预的12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体重指数、糖代谢指标和血脂水平指标、妊娠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等情况。结果研究组孕妇经过个体化营养指导及食品交换份干预后,平均体重指数增长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代谢指标和血脂水平指标控制良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品交换份法的营养干预管理可有效地控制血糖与改善妊娠结局,保障母婴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陈兰芳 《医疗保健器具》2014,(12):1642-1643
目的 探讨个性化营养指导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产前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104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妊娠糖尿病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行个性化营养指导,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与妊娠结局.结果 个性化营养指导后观察组对GLU与2hPBG的控制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巨大儿发生率以及剖宫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性化营养指导对改善GDM的血糖水平与妊娠结局有益,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营养门诊饮食指导对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治疗的作用. 方法 85例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患者在营养门诊接受个体化饮食指导,观察饮食治疗后血糖指标和妊娠结局. 结果饮食治疗一周后,餐后2 h血糖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85,P<0.01);至分娩前,单纯饮食治疗73例(86%)、饮食治疗+胰岛素治疗12例(14%),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871、10.314,P<0.01),无酮症、妊娠期高血压征、胎儿宫内窘迫、早产、巨大儿发生. 结论营养门诊的个体化饮食指导对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治疗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范松洁 《中国保健营养》2012,(18):3945-3946
目的分析糖代谢异常孕妇的营养状况,采取针对性的营养护理干预,探讨其干预的必要性。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月116例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58例孕妇采用营养护理干预,对照组58例孕妇仅给予常规健康指导,所有孕妇产后均随访3-36个月,对产后、1年、3年的血糖与转阴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3年后转阴41例,转阴率为70.69%;对照组3年后转阴32例,转阴率55.17%;干预组产后FPG值为(6.03±1.88)mmol/L,产后1年、3年空腹血糖值分别为(5.81±1.03)mmol/L、(5.22±1.62)mmol/L,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护理干预采用连续、系统、科学的饮食及健康指导,提高孕妇对糖代谢异常的认知水平,从而积极配合,对血糖、血脂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是一种必要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证实饮食和运动可以改善患者的妊娠现状,本研究探讨优化饮食和运动方案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4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广东省中山市沙溪隆都医院接诊的100例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干预组增加优化饮食和运动干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1 h、治疗后1 h的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血糖的变化以及观察患者空腹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 A1c)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FPG、Hb A1c水平和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PG、Hb A1c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饮食和运动方案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史双秀 《现代养生》2013,(18):79-79
目的探讨和分析营养干预对妊娠糖尿病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妊娠糖尿病患者为分析对象,随机将上述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干预组为至少住院一次的患者,对照组在接受相关检查时发现血糖异常,未进行任何饮食指导的患者;观察和分析两者患者的血糖浓度、血压、分娩方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高血压发生率以及巨大儿发生率有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营养干预,能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通过借助床边营养宣教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营养教育,对患者的饮食结构进行护理干预,能帮助患者更好的掌握营养知识,为今后的分娩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营养宣教前后血糖的变化及产褥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89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为至少住院一次的患者,对照组在门诊只做血糖筛查出血糖异常,未作具体饮食指导的患者,同时观察血糖、血脂、血压、分娩方式、是否巨大儿等指标。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高血压发生率、以及巨大儿发生率显著降低。营养宣教干预能够让患者掌握营养控制的原则,并且有较好的依从性。结论合理的饮食可有效的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采用床边营养宣教的方式,结合严格控制饮食,使患者更好的掌握营养知识,量化食物,更直观看到具体食物,从而加深食物量的概念,为顺利分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 Ab)对妊娠妇女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产科门诊孕妇625例,排除孕早期空腹血糖和甲状腺功能异常,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包括促甲状腺素(TSH)、游离甲状腺素T4(FT4)、TPO Ab,以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观察TPO Ab阳性组与TPO Ab阴性组甲状腺指标和糖代谢水平。结果:TPO Ab阳性组血清TSH值明显高于TPO Ab阴性组(P0.05);餐后1h血糖、餐后2h血糖和妊娠糖尿病(GDM)发生率低于TPO Ab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1h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与TPO Ab呈负相关(r=-0.102、-0.123,P0.05)。结论:TPO Ab影响妊娠期孕妇葡萄糖代谢,随着TPO Ab水平的升高,孕妇餐后血糖值降低,两者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张春芳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8):3940-3941
目的:探讨孕期饮食指导在控制高危妊娠的重要性。方法:对180例正常单胎孕妇于妊娠12周始给予合理饮食指导,使孕妇在整个孕期体重合理增长;另取180例正常单胎妊娠孕妇未给予饮食控制。比较两组孕妇高危妊娠的发生情况。结果:营养指导后的孕妇高危妊娠发生率明显低于未经饮食指导组。结论:孕期饮食指导有助于控制高危妊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饮食控制对妊娠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天津市铃铛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 0 2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6 0例和观察组4 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胰岛素进行治疗,控制血糖,观察组4 2例患者在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饮食控制血糖,对两组患者在进行饮食控制前后体内的血糖变化含量进行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对比发现,患者在进行治疗后的血糖都低于治疗前,而观察组4 2例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的血糖都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对患有妊娠糖尿病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饮食控制,能有效地降低患者体内的血糖含量,同时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学工程》2015,(8):1108-1109
目的探讨产后随访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分娩的GDM产妇100例,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予出院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正常产后随访,干预组接受医学指导包括营养、运动、体重管理等,对比两组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产后42天检查结果显示,干预组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0%;产后3个月检查结果显示,干预组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为1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发生产后血糖代谢异常率较高,在产后给予随访干预可以明显降低糖代谢异常发生率,更好地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9.
陈芳芬 《现代保健》2013,(5):149-150
目的:本文主要就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应用于妊娠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合并妊娠妇女的临床价值展开讨论。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在本院妇产科室分娩的40例糖代谢异常的患者,30例患者为妊娠糖尿病,10例患者为糖尿病合并妊娠,对加例患者进行尿11项和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结果:36例患者的血糖低于5.8mm01/L,且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控制结果较为理想,患者都顺利产下婴儿,且婴儿正常;4例血糖高于11.1mmol/L,且糖化血红蛋白高于9%,控制结果不理想,有3例分娩出的婴儿表现为低血糖,在出生后的半小时,对其滴服25%葡萄糖溶液,6h后,血糖值正常;有1例患者的胎儿因为围生期致死,39例患者最终母婴平安。结论:对患有妊娠期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合并妊娠的妇女而言,仅仅进行血糖检测明显不够,还需定期进行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饮食控制对妊娠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总计62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为本研究对象,按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治疗,观察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入饮食控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值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并观察组治疗后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合理、科学的饮食控制,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数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保证母婴的生命安全,降低流产、死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感染、胎儿生长受限、巨大儿、羊水过多、新生儿代谢异常等疾病的发生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