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杨列  郑轶峰  姜建青  俞永康  郑琇山  李卫 《重庆医学》2012,41(30):3155-3156,3159
目的研究颈部食管与管状胃侧侧吻合在食管癌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科收治的44例胸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侧侧吻合组和全手工吻合组各22例。所有患者均行经右胸、腹部、颈部三切口食管癌切除、管状胃成形,并于颈部行食管胃吻合;侧侧吻合组采用内镜切割缝合器及全手工吻合相结合行食管与胃侧侧吻合,全手工吻合组采用间断分层缝合方法行食管胃端侧吻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侧侧吻合组失访1例。侧侧吻合组吻合口瘘1例,全手工吻合组吻合口瘘1例;全手工吻合组吻合口狭窄3例(13.7%),侧侧吻合组未发现吻合口狭窄病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嗳酸、烧心及胃镜下反流性食管性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术中颈部食管与管状胃侧侧吻合可有效预防吻合口狭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中胃食管颈部全器械侧侧吻合技术效果。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食管癌病人,行食管癌切除,胃食管颈部侧侧吻合,观察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胃食管返流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20例病人顺利完成颈部侧侧吻合,无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发生,9例病人出现胃食管返流,发生率为7.5%。结论全机械食管胃侧侧颈部吻合应用安全可靠,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吻合口狭窄及吻合口瘘发生,从而避免因吻合口瘘导致病人长期住院,并减少因吻合口狭窄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食管胃颈部侧侧T型吻合在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病人66例,根据病人颈部吻合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用T型全机械侧侧吻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颈部管状吻合。比较2组病人术中颈部吻合时间、出血量及术后1个月吻合口瘘、术后6个月吻合口狭窄及食管胃反流情况。 结果 围手术期内2组病人无死亡。观察组病人吻合时间和6个月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2组病人术中出血量、术后1个月吻合口瘘发生率、术后6个月胃食管反流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根治术中,应用胃食管颈部侧侧T型吻合可有效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少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管状胃食管癌根治手术的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与传统手术方式的差异。方法:对比2005年1月-2007年12月传统食管癌根治手术68例和2008年1月-2011年12月同类手术采用管状胃替代85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吻合口瘘、胃残端瘘、胃排空障碍、反流性食管炎、胸胃综合征、肺部感染、吻合口狭窄等发生情况。结果:管状胃病例术后未发生食管-胃吻合口瘘、胸胃瘘、胸腔胃综合征等并发症,均恢复出院,无死亡病例;术后发生房早2例,房颤1例,肺部感染5例,胃排空障碍2例,术后随访有症状的反流性食管炎6例,吻合口狭窄3例。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传统手术组。结论:利用直线型切割缝合器制成管状胃行食管癌切除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食管胃颈部T型全机械侧侧吻合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收治的62例食管癌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颈部管状吻合器吻合,研究组采用食管胃颈部T型全机械侧侧吻合,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对比两组吻合时间,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吻合时间(16.03±2.32)min明显少于对照组(27.41±1.8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吻合口反流发生率(6.45%)、吻合口瘘发生率(3.23%)与对照组(9.68%、6.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口狭窄发生率(9.68%)低于对照组(3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胃颈部T型全机械侧侧吻合可减少术中吻合用时,降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且不会增加吻合口瘘及吻合口反流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食管胃颈部T型全机械侧侧吻合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在获嘉县红十字医院行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80例患者,回顾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颈部的吻合方式将采用T型全机械侧侧吻合治疗的患者纳入治疗组,共35例;将采用颈部管状吻合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共45例。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吻合时间及吻合口瘘情况。结果围手术期内无患者死亡,治疗组术中手术吻合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吻合口瘘发生率、6个月胃食管发生反流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6个月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应用颈部T型侧侧吻合有效缩短了吻合时间,并降低了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安全系数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切除、颈部食管胃侧侧吻合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颈部食管胃侧侧吻合术的治疗效果及应用前景.方法:18例中上段食管癌患者行食管癌切除、颈部食管胃侧侧吻合术,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男女比为17:1,平均年龄60.7岁,其中上段食管癌4例、中段食管癌14例,肿瘤长度1~7(平均3.2)cm.结果:本组病例术后分期分别为Ⅱa期(4例)、Ⅱb期(9例)及Ⅲ期(5例).手术径路分别为不开胸颈腹两切口(8例)、右胸颈腹三切口(9例)及左胸颈两切口(1例).全部病例手术顺利,术后出现吻合口瘘1例(5.56%),颈部引流、禁食两周后治愈;全部病例出院前复查上消化道钡透均见吻合口通畅、无狭窄,术后随诊1~5年,均未见吻合口狭窄,但有2例(11.11%)患者出现反流性食管炎症状.结论:颈部食管胃侧侧吻合术可有效预防术后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管状胃在高龄低肺功能食管癌患者手术中应用的意义.方法 将贲门及胃小弯侧的部分胃体连同小网膜整块切除,分两层缝合黏膜、黏膜下层和浆肌层,形成宽3~4 cm的"管状胃",经后纵隔食管床至颈部行食管胃吻合术.结果 全组未发生吻合口漏,46例中5例出现(10.9%)肺部并发症,低于平均水平.术后随访患者无胸胃综合征及明显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结论 管状胃应用到高龄低肺功能食管癌患者手术中,能有效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预防和防止胸胃综合征及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围术期的安全性及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用管状胃重建上消化道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09年8月共84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实施直线切割缝合器胃小弯侧切除,用管状胃重建上消化道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重点探讨该术式在防止并发症方面的优势.结果 本组84例患者中,颈部吻合口瘘2例,胸胃瘘1例,吻合口狭窄2例,无胸胃综合征、返流性食管炎及胃漏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以直线切割缝合器制作管状胃,重建上消化道治疗食管癌可有效预防或减少胸胃综合征、返流性食管炎、胸胃漏、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对患者肺功能影响小,远期生活质量高.  相似文献   

10.
吴云飞  税跃平 《吉林医学》2011,(35):7451-7452
目的:探讨食管胃机械侧侧吻合在食管癌及贲门癌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对76例食管癌及贲门癌患者采用食管胃机械侧侧吻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切缘癌细胞残留均为阴性。结论:食管胃机械侧侧吻合方法大大降低了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改善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易于掌握,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腹入路近端胃切除术后胃食管吻合的抗返流效果。方法:采用近端胃食管吻合+幽门成形(Heinecke氏法)+距屈氏韧带约20~25cm近端空肠与输出袢远端空肠行侧侧(Braun’s)全层间断缝合吻合。结果:对37例实验组患者实行该术式操作,均获得满意恢复,抗返流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术式,有效减少术后返流性食管炎及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效果满意。结论:近端胃切除术后,行近端胃食管吻合+幽门成形+距屈氏韧带约20~25cm近端空肠与输出袢远端空肠行侧侧(Braun’s)全层间断缝合吻合抗返流方法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贲门及部分胃小弯侧组织切除加胃整形在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手术中应用的优越性.方法 对116例胸内中、下段食管癌患者行食管次全切除的同时,将贲门及部分胃小弯侧组织切除,把胃整形后经食管床上提至颈部,行颈部食管-胃吻合.结果 此种手术方法能使整形的管状胃经食管床顺利上提至颈部,符合生理解剖,不减少胸腔内容积,保证了食管-胃能在无任何张力的情况下进行吻合,且管状胃的血运良好,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结论 贲门及部分胃小弯侧组织切除加胃整形在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手术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3):253-255
目的:探讨T形全机械食管胃颈部侧侧吻合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6年1月我科完成的23例T形全机械食管胃颈部侧侧吻合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吻合时间以及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吻合口返流、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吻合,平均吻合时间(18.5±2.4)min,术后无吻合口狭窄、吻合口返流、吻合口出血发生,1例出现吻合口瘘。结论:T形全机械食管胃颈部侧侧吻合简便易行,缩短了吻合时间,且明显降低了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食管胃侧侧吻合方式进行改进,使其成为完全的 “侧方”?“线形”吻合,提高抗反流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3年8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胸外科食管?贲门癌入院患者,实施胃食管端侧吻合术103例(端侧吻合组)?侧侧吻合术95例(侧侧吻合组)?全侧侧吻合术82例(全侧侧吻合组)?全侧侧吻合组采用“器械+手工”将食管完全侧方线形吻合于胃管,然后将食管横行闭合,使得食管胃成为一个完整的侧侧吻合?术后统计并发症,测定反流,并随访有无狭窄?结果:端侧吻合术组?侧侧吻合组?全侧侧吻合组术后吻合口瘘分别发生2例?1例?0例,吻合口狭窄分别发生18例?1例?0例,近期反流分别发生42例?16例?10例,其他并发症分别为5例?6例?4例?端侧吻合组死亡1例,其他两组无死亡病例?端侧吻合组在术后吻合口狭窄?反流发生方面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其他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意义?侧侧吻合组?全侧侧吻合组远期反流测定分别随访88例?76例,发生远期反流分别有31例?18例,轻度反流分别为19例?15例,中度反流分别为11例?3例,重度反流分别为1例?0例?与侧侧吻合组比较,全侧侧吻合组中重度反流明显减少?结论:食管胃全侧侧吻合可以更好地达到侧侧吻合设计初始所要求的侧方线形吻合,并呈现出更好地预防狭窄?抗反流趋势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管状胃成形重建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在87例高龄食管癌根治术中应用管状胃重建食管,观察术后心肺功能及吻合口瘘、反流性食管炎、胸胃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87例均顺利康复出院,无严重肺部并发症,术后发生颈部吻合口瘘1例,术后3个月发生吻合口狭窄3例,随访半年以上无明显反流性食管炎及胸胃综合征发生.结论 管状胃成形重建在食管癌根治术中制作简单,方法容易掌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食管胃颈部侧侧吻合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运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总结分析2011年3月至2011年9月52例食管癌患者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颈部采用食管胃侧侧吻合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吻合过程均顺利,全组手术时间180~435 min,平均264 min,其中吻合平均时间约23 min。术中出血50~450 ml,平均120 ml。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吻合口瘘发生4例,术后短期随访无吻合口狭窄。结论:食管胃颈部侧侧吻合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运用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研究食管胃壁内吻合术与机械吻合术在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在135例食管癌患者手术中,70例采用食管胃壁内吻合术,65例采取机械吻合术.然后将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食管反流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食管癌患者行食管胃壁内吻合术70例中均未发生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发生反流性食管炎2例(2.9%);行机械吻合术65例患者中发生吻合口瘘1例(1.5%),发生吻合口狭窄6例(9.2%),反流性食管炎12例(18.5%),食管胃壁内吻合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机械吻合术(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手术中食管胃壁内吻合术在预防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反流性食管炎方面优于机械吻合术.  相似文献   

18.
食管癌外科治疗的方法很多,目前认为以胃代食管的方法最简单且效果最好[1],但吻合口瘘、胃食管反流、胸胃综合征、吻合口狭窄等仍为术后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我院自2010年6月-2011年6月对18例胸中上段食管癌根治切除颈部吻合手术用直线缝切器将胃做成管状胃,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管状胃食管颈部分层吻合法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管癌病人用管状胃与食管在颈部分层吻合重建上消化道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我院2009-07~2012-02的184例食管癌病人的根治术中采用管状胃在颈部与食管黏膜对黏膜、肌层对肌层的分层吻合法,其中黏膜层采用4-0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肌层采用0号丝线间断缝合重建上消化道.中、下段食管癌病人采用经左胸、左颈两切口改良食管癌根治术,上段食管癌病人采用右胸、腹、左颈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对184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重点探讨该术式在防止并发症方面的优势. 结果 本组184例病人中,颈部吻合口瘘4例,吻合口狭窄3例,吻合口出血1例,无胸胃综合征及胸胃漏发生,返流性食管炎症状明显改善,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结论 分层吻合法能有效减少吻合口瘘和狭窄的发生;管状胃可以满足颈部吻合时所需胃的长度并可有效预防或减少胸胃综合征、返流性食管炎、胸胃漏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对病人肺功能影响小,远期生活质量高.  相似文献   

20.
我院应用上海产GF-I型管状消化道吻合器行胃经食管床颈部食管胃吻合术155例,效果满意,并发症:术后4小时死于心肌梗塞1例,吻合瘘9例,吻合口狭窄5例,切口感染4例,本文对颈部食管胃机械吻合术的操作要点,注意事项,吻合瘘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防详细讨论。作才认为:应用管状消化道吻合行颈部食管胃吻合术效果可靠,操作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