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s)输注对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PBSCT)后造血恢复的影响。方法:去脾小鼠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后收获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和扩增培养的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s),移植给经放 /化疗预处理的BALB/c小鼠,数量分别为106PBMC(PBSCT组)、104MSCs和106 PBMC(实验1组)、106 MSCs和106 PBMC(实验 2组),观察受体鼠 4周的生存率、骨髓有核细胞 (BMNC)、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CFU-GM)、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CFU-F)、外周血白细胞 (WBC)计数等指标。结果:实验 2组的生存率、BMNC、CFU-GM、CFU-F显著高于PBSCT组,WBC计数恢复较PBSCT组快 (P <0.05);实验1组和PBSCT组比较,WBC计算恢复快,CFU-F产率高 (P <0.05)。结论:骨髓间质干细胞输注有促进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造血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背景:多种化疗药物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会产生骨髓抑制的不良反应,不仅仅损伤造血细胞,也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造成损伤,明确各种化疗药物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作用有利于合理选择、搭配化疗药物,实现高效、低毒的临床疗效。目的:探讨不同化疗药物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和支持造血能力的影响。方法:获取正常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n=8),用不同剂量化疗药物(环磷酰胺、马利兰、阿糖胞苷、柔红霉素、长春新碱、足叶乙甙、甲氨蝶呤、地塞米松)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处理。检测化疗药物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凋亡作用及化疗药物撤除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恢复能力;体外诱导药物处理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脂肪细胞和骨细胞分化,通过油红O和Von Kossa染色鉴定;RT-PCR检测药物处理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造血因子的表达;集落形成实验检测药物处理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支持造血的功能。结果与结论:两种剂量的长春新碱、柔红霉素、足叶乙甙、阿糖胞苷和地塞米松不同程度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并且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其中长春新碱和地塞米松的抑制作用可以逆转,而柔红霉素、足叶乙甙和阿糖胞苷对间充质干细胞的抑制作用持续存在。化疗药物处理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仍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可以在体外分化为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化疗药物处理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同正常细胞一样表达造血相关因子:干细胞因子、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柔红霉素、长春新碱、足叶乙甙和阿糖胞苷处理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支持造血能力明显下降。结果显示临床常用的一些化疗药物(长春新碱、柔红霉素、足叶乙甙、阿糖胞苷)可以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和支持造血能力,而不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造血相关因子和多向分化能力;部分化疗药物(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和马利兰)在使用浓度下不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上述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运动对青春期(4周龄)和成年(9周龄)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造血重建功能的作用。方法:使用跑步机分别对青春期和成年C57BL/6J雄性小鼠进行跑步运动(运动14 d,前2 d运动速度为10 m/min,后12 d运动速度为12 m/min)。实验分为对照(安静)组和运动组(n=6);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运动后小鼠骨髓中造血干/祖细胞比例;采用全血分析仪分析运动后小鼠外周血中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的数目;体外集落形成实验检测造血干/祖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体内竞争性移植实验检测造血干细胞重建造血能力;BrdU实验分析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水平;ELISA检测外周血中瘦素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和骨内膜中间充质干细胞的数目;体外集落形成实验检测间充质干细胞骨髓集落形成能力。结果:(1)运动导致青春期小鼠外周血中血小板数目显著升高(P<0.05);(2)运动处理后,青春期小鼠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的比例及体外短期集落形成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然而运动促进青春期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体内长期造血重建能力显著增强(P<0.05);(3)成年小鼠运动后骨髓中造血干细胞比例显著降...  相似文献   

4.
背景:目前骨髓单核细胞的分离提取国内外文献报道,大多是利用RAW264.7细胞诱导分化为破骨细胞。 目的:探讨分离、培养、纯化和鉴定C57BL/6小鼠骨髓单核细胞的方法,观察小鼠骨髓单核细胞体外生长特征,诱导其向破骨细胞分化。 方法:无菌分离C57BL/6小鼠股骨和胫骨,取出骨髓细胞,提取过程中先用红细胞裂解液去除红细胞;骨髓细胞过夜培养后(大于16 h),第2天分离出悬浮细胞,在含有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获得贴壁的小鼠骨髓单核细胞。通过换液对小鼠骨髓单核细胞进行纯化和扩增培养。进行形态学观察,测定生长曲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原代小鼠骨髓单核细胞细胞表面抗原,加入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诱导分化为破骨细胞。 结果与结论:新分离的小鼠骨髓单核细胞呈小圆形,两端伸出触角,培养5 d后,细胞成椭圆形,两端的触角更明显,增殖依赖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流式结果显示分离的小鼠骨髓单核细胞纯度较高,能够诱导分化为破骨细胞。利用间充质干细胞与单核细胞的贴壁能力不同及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显著促进单核细胞贴壁增殖的特性能有效分离获得稳定生长的小鼠骨髓单核细胞。培养的小鼠骨髓单核细胞性状稳定,表型稳定均一,适于做进一步研究。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5.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成神经分化特性,有很多试验也证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以用于改善脑梗死后的神经功能。 目的:比较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腹腔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干细胞来治疗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大鼠疗效。 方法:实验以改良的Zea-longa线栓法阻断大脑中动脉建立SD大鼠脑梗死模型,造模24 h后分别通过尾静脉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或腹腔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结果与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改善脑梗死模型大鼠的运动和认知功能,且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脑梗死模型大鼠的运动和认知功能的改善比尾静脉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明显,移植后第7,14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梗死面积小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P < 0.05),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BrdU阳性细胞数多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P < 0.05)。提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骨髓干细胞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可能优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静脉注射的移植方法。  相似文献   

6.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属于糖蛋白生长因子家族,为造血细胞的生存、生长和分化所必需,而且能影响外周成熟血细胞的功能。人们发现,一些非造血组织,如胎盘、卵巢肿瘤和胎儿的器官组织等,也能表达GCSF和GCSF受体(GCSSFR)。有些研究显示,GCSF能使内皮细胞迁移和增生,提示GCSF在非造血组织中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以及在肿瘤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本研究旨在揭示GCSF在人卵泡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Hammond等报道,造血集落因子之一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周期性造血有效。白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也有类似作用。周期性造血是一种典型的干细胞疾病,可经骨  相似文献   

8.
背景:外周静脉移植间充质干细胞只有1%~5%的移植细胞能归巢到心肌梗死区域。 目的:观察干细胞生长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归巢的影响。 方法:采用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传至3~5代细胞。建立SD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干细胞生长因子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干细胞生长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前3 d和移植后3 d单独或混合皮下注射干细胞生长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不注射细胞因子。 结果与结论: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至心肌梗死组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干细胞生长因子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迁移至心肌梗死区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数量没有明显的区别(P > 0.05),干细胞生长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其他3组(P < 0.05)。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显示,植入的部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心肌特异蛋白cTnI。结果说明干细胞生长因子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两种细胞因子联合应用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归巢至心肌梗死区域,在体内微环境的诱导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转化为心肌样细胞。  相似文献   

9.
背景:实验表明,当归补血汤的有效成分多糖对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的增殖分化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对造血微环境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载药血清干预后小鼠骨髓基质细胞中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细胞介素3的分泌状况。 方法:分离骨髓基质细胞,于96孔板培养,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生长状况;将细胞分4组,加含有不同剂量的当归补血汤载药血清进行干预,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性,ELISA法检测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细胞介素3的表达情况。 结果与结论:当归补血汤载药血清可明显促进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促进骨髓基质细胞分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细胞介素3,呈剂量依赖性,含等效剂量载药血清组促增殖作用和促分泌作用优于其他各组,浓度过高可减弱细胞的增殖分泌效应。  相似文献   

10.
造血干细胞不足,限制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在临床的应用。我们曾探讨了持续稳定表达人FL(FLT3配体)和GMCSF(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转基因基质细胞系对CD34^ 细胞具有扩增作用,而在CD34^ 细胞中只有CD34^ 、CD38^-细胞才可使造血功能重建。本实验拟通过已建立的持续稳定表达人FL转基因基质细胞系,进一步探讨FL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对人脐血造血干细胞的体外扩增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与血红蛋白合成营养组合物对小鼠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100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再障模型组及不同剂量的营养组合物组。采用乙酰苯肼、X射线、环磷酰胺联合应用的方法建立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模型,以铅砖屏蔽施以假照射及单纯等量生理盐水相应部位注射为正常对照组。试验第7天开始,营养组合物高、中、低剂量组小鼠每天灌胃,分别给予1445.55,963.7,674.59 mg/(kg·d)营养组合物,直至第45天,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观察试验小鼠的血象、骨髓象、造血细胞内的线粒体、造血干细胞集落的形成及肝脏、脾脏的病理变化。结果营养组合物组的外周血象三系细胞、骨髓有核细胞数、造血干细胞集落的形成明显高于再障模型组(*p<0.05,*p<0.01),且呈剂量-效应关系,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因代偿作用含量显著降低(*p<0.01)。骨髓透射电镜显示,不同剂量的营养组合物组与再障模型组比较,同类造血细胞内线粒体数目明显增多(*p<0.01)。造血干细胞集落实验证明,营养组合物组集落形成率明显高于再障组。不同剂量的营养组合物组与再障模型组相比,肝脏组织水肿减轻,小叶结构明显清晰,肝细胞形态正常,脾脏虽仍有部分充血,但脾小体个数较再障模型组明显增多。结论营养组合物促进再障小鼠外周血细胞生成和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促进骨髓造血细胞内线粒体的增加,对肝、脾的损伤具有明显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脾集落形成法研究了人参和三七总皂甙对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CFU-S)的影响。实验证明,人参皂甙事先给予能显著增强三尖杉酯碱杀伤CFU-S作用,而三七皂甙无此作用。根据前人发表的资料和本实验结果,作者认为人参能促进造血干细胞进入增殖周  相似文献   

13.
背景:极小胚胎样干细胞(very small embryonic-like stem cells,VSEL-SCs)是一种非造血干细胞,具有类似胚胎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目前,心肌梗死后VSEL-SCs的研究较多,而急性脑梗死后VSEL-SCs的动员及其修复受损组织的研究在国内外报道尚少。 目的:观察小鼠急性脑梗死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骨髓来源的VSEL-SCs动员、募集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线栓法制备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腹腔内分别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生理盐水,观察术后神经功能评分,流式细胞分析计数动员到外周血中的VSEL-SCs数量;ELISA方法分析术后血浆及缺血侧脑组织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水平的动态变化,免疫组化观察缺血边缘带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阳性细胞表达。 结果与结论: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术后108 h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造模后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P < 0.05);术后72,108 h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动员到外周血的VSEL-SCs含量高于生理盐水组( < 0.05);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血浆和脑组织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水平高于生理盐水组(P < 0.05),血浆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水平与动员到外周血的VSEL-SCs数量成正相关;脑组织免疫组化中,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阳性细胞多于生理盐水组。结果显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能使更多的VSEL-SCs从骨髓动员到外周血中,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缺血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可能在于其能够使缺血边缘带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表达增加,并通过CXCR4/SDF-1轴的趋化作用,使募集到梗死区域的CXCR4+细胞增多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从多能造血干细胞分化来的骨髓前体细胞发育成熟为巨噬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受4种克隆刺激因子(CSF)影响。其中,多克隆刺激因子(multi-CSF)作用于多能造血干细胞,颗粒细胞/巨噬细胞克隆刺激因子(GM-CSF)作用于双向潜能干细胞(克隆单位形成细胞CFU),粒细胞克隆刺激出子(G-CSF)主要促进颗粒细胞增  相似文献   

15.
91合剂加速辐射损伤小鼠免疫功能的恢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景华  殷金珠 《中国免疫学杂志》1993,9(3):F003-F003,192
本文应用骨髓细胞集落形成试验(CFu—S CFu—c)及小鼠对SRbc 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研究91合剂在辐射损伤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功能重建及外周免疫器官功能恢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是一种促粒细胞增殖的细胞因子,主要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近年来大量国内外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表明,G-CSF能够动员骨髓间充质及外周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在干细胞移植领域中为干细胞的释放、富集、动员、促进迁移、诱导分化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本文旨在对G-CSF在干细胞移植领域中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脐血红细胞生成素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红细胞生成素 (EPO)特异性作用于红系造血细胞 ,刺激红系祖细胞增殖、分化、成熟 ,是红细胞系统造血必不可少的造血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 6(IL - 6)促进造血干细胞从G0 期进入G1 期 ,与EPO、GM -CSF及IL - 3协同作用可促进红系爆增生式集落形成单位 (BFU -E)、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CFU -GM)、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CFU -MK)和多向性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CFU -GEMM)形成。体外实验证实脐血浆具有刺激造血的活性。本实验检测正常足月新生儿脐血浆的EPO和IL - 6水平以了解EPO与…  相似文献   

18.
背景:造血系统作为人体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现功能不断衰退。 目的:观察小鼠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造血系统自然衰老的延缓作用。 方法:取孕13.5 d Balb/c小鼠胎盘,制备胎盘间充质干细胞。6月龄Balb/c小鼠48只随机分均为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细胞移植组尾静脉输注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每月1次,共6次;对照组输注生理盐水。第3个月进行外周血象、骨髓有核细胞计数、成纤维细胞集落培养、造血祖细胞集落培养和外源性脾集落形成单位计数检测;第6个月时增加骨髓切片观察、骨髓细胞重建造血能力测定。 结果与结论:细胞移植组小鼠一般情况优于对照组;干预第3个月,细胞移植组的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巨噬系祖细胞、巨核系祖细胞多于对照组,其他指标无明显差别;干预第6个月,除外周血象仍无差别外,其他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期内两组的上述指标均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但细胞移植组下降速度明显慢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组织学观察发现,细胞移植组骨髓造血组织较对照组丰富,而对照组骨髓脂肪化显著增加;实验还发现细胞移植组骨髓细胞的造血重建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小鼠胎盘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延缓小鼠造血系统的衰退。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国产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进口(日产)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C_(57)小鼠经环磷酰胺造成的骨髓抑制和经60Co辐射所致的造血功能抑制的保护作用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国产与进口制剂对C_(57)小鼠环磷酰胺引起的白细胞降低模型有升高白细胞,促进骨髓细胞集落形成(CFU—GM),脾结节形成增加,和脾脏系数增大作用,且两种制剂在剂量100μg/kg对作用无明显差异(P>0.05),两种rhG-CSF对~(60)Co辐射引起的骨髓抑制均能促进白细胞增加,提高骨  相似文献   

20.
白细胞介素—11对小鼠骨髓造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细胞介素-11(IL-11)是一种新的造血生长因子,于1990年基因克隆成功。本文对IL-11的造血调节作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探讨了IL-11及其与其它造血因子协同对小鼠骨髓造血祖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IL-11单独对骨髓集落的形成无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与多系集落刺激因子IL-3一起则具有很强的协同作用,能明显促进小鼠骨髓Meg-CFU和Mix-CFU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