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平滑肌瘤为黏膜下肿瘤,起源于肌层,多呈卵圆形向腔内或腔外突出,大多生长在胃窦部或胃体部且瘤体较小,其表面黏膜如无溃疡多完整光滑,如有溃疡可有隐性出血致贫血,肿瘤的深溃疡可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其引起的疼痛易与消化性溃疡引起的腹痛相混淆;临床上易误诊断为胃癌、胃溃疡和胃炎等  相似文献   

2.
胃平滑肌肿瘤(gastric smoth muscle tumors.GSMT)临床少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手术前明确诊断率较低,容易误诊,良恶性不易鉴别。1989年~2008年我院共收治GSMT31例,现就其诊断和治疗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胃平滑肌肿瘤(GSMT)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7例胃平滑肌肿瘤(GSMT)临床诊断、治疗度随妨材料。结果 27例手术均痊愈出院。10例胃平滑肌瘤(LM)5年生存率为100%,17例胃平滑肌肉瘤(LS)5年生存率为68.3%。结论 胃平滑肌肿瘤(GSMT)术前误诊率较高,最后确诊多依靠术后病理,手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提高胃平滑肌肿瘤的外科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1996-2001年间收治的胃平滑肌肿瘤25例的经验。结果 术前诊断率52%(13/25),手术切除率96%(24/25),术中发现平滑肌肉瘤并发溃疡、出血及与周围组织粘连、浸润75%(15/20),病死率8%(2/25)。结论 胃平滑肌肿瘤病变部位多位于胃体后壁,以腔内型多见。腹痛,消化道出血,腹部包块是其主要临床表现。当肿瘤为分叶状,长径>5cm,浸润性生长,肿瘤中心出血、坏死、较大溃疡形成应视其为恶性改变。诊断本病以X线钡餐造影和胃镜检查两者联合应用,手术切除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苏平  姚成霖 《云南医药》2000,21(5):448-449
胃平滑肌肉瘤是少见的胃恶性肿瘤 ,作者对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平滑肌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其CT特征性表现。材料和方法  9例中男性 7例 ,女性 2例。年龄 36~ 70岁 ,平均 53 8岁 ,50岁以上 6例。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和腹部肿块 ,可伴胃纳减退和上消化道出血、消瘦。 9例均行CT和胃肠钡餐检查 ,其中 5例行胃镜检查 ,全部病例均行手术和病理证实。使用设备为SomatomARC和GESytec 30 0 0型CT机 ,层厚 10mm ,层间距 10mm。其中 9例中 7例增强扫描。结果  1.CT表现 :9例均见胃壁肿瘤 ,肿瘤最小约 3 0c…  相似文献   

7.
胃平滑肌肿瘤比较少见,约占胃肿瘤的2.47%[1].因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不典型,起病隐匿,早期可无症状,且缺乏特异性检查手段,易被临床医生忽视,术前确诊率不高.现将我院近10年收治的1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胃平滑肌肿瘤17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胃平滑肌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总结11年间收治的胃平滑肌肿瘤17例。结果 平滑肌瘤7例,平滑肌肉瘤10例。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腹部包块和腹痛。内镜、X线钡餐和B超术前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33.3%、46.9%、50.0%,三者联合检查阳性率70.0%。17例中胃楔形或部分切除9例,胃大部切除6例,胃次全切除1例,全胃切除1例。结论 内镜、X线钡餐和B超联合检查可以提高术前诊断率;胃平滑肌瘤首选胃楔形切除或部分切除,胃平滑肌肉瘤首选胃大部切除次全切除。  相似文献   

9.
贾山移  周向东 《中国药业》2007,16(17):50-51
目的探讨胃平滑肌肿瘤临床误诊的原因及早期治疗原则。方法收集医院1988—2006年34例胃平滑肌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患者中,术前诊断明确者7例(占21%),误诊27例(占79%);33例行局部或胃大部切除术,仅1例行根治术并淋巴结清扫术,但5年随访无一例因肿瘤复发而死亡,5年生存率为68.4%。结论及时、准确地诊断胃平滑肌肿瘤,并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能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胃肿瘤的CT诊断太原市人民医院(030001)赵建新CT对胃肠道肿瘤的诊断价值国外已有不少报道,但国内研究尚少,为了提高胃肿瘤的病变CT诊断水平,总结了近几年来开展胃肿瘤检查以来的经验,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1资料与方法近几年来经CT检查的胃肿瘤病人...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提高胃平滑肌肿瘤的外科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 1986~ 2 0 0 1年间收治的胃平滑肌肿瘤 2 5例的经验。结果 术前诊断率 5 2 % (13 /2 5 ) ,手术切除率 96% (2 4/2 5 ) ,术中发现平滑肌肉瘤并发溃疡、出血及与周围组织粘连、浸润 75 % (15 /2 0 ) ,病死率 8% (2 /2 5 )。结论 胃平滑肌肿瘤病变部位多位于胃体后壁 ,以腔内型多见。腹痛 ,消化道出血 ,腹部包块是其主要临床表现。当肿瘤为分叶状 ,长径 >5cm ,浸润性生长 ,肿瘤中心出血、坏死、较大溃疡形成应视其为恶性改变。诊断本病以X线钡餐造影和胃镜检查两者联合应用 ,手术切除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陈卫昌  蔡衍郎 《江苏医药》1997,23(8):581-581
我院自1986~1993年收治胃平滑肌肿瘤19例,其中平滑肌瘤10例,平滑肌肉瘤9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兹结合文献讨论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10例;年龄43~77岁,平均56.l岁。病程最长15年,最短仅利。时。本组中3例以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就诊。临床表现:呕血、黑便9例,上腹不适、隐痛6例,上腹部肿块4例。辅助检查:X线钡餐检查12例,6例肯定;误诊为胃癌3例,胃炎2例,漏诊1例。内镜检查8例,疑及平滑肌肿瘤5例,病理活检无1例证实,漏诊3例。CT检查6例,4例拟诊平滑肌肿瘤。B超检查3例,均诊断为上腹部包块或占位。3例因大出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平滑肌肿瘤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1995年8月~2005年6月本院收治的胃平滑肌肿瘤6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胃平滑肌肿瘤肿块较大,大多位于胃底体区,胃平滑肌肉瘤多以出血、上腹痛、上腹包块为临床表现。胃镜、X线钡餐、CT检查有助于诊断。结论对考虑胃平滑肌肿瘤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术中积极进行快速冰冻切片,确定肿瘤性质,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超声检查对术前胃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们从1999年开始在临床上采用胃超声检查对胃癌及胃癌疑似病例进行常规检查取得一定经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吴明刚 《江苏医药》1994,20(12):700-700
胃平滑肌肉瘤临床少见,本文就我院1986年3月~1994年2月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胃平滑肌肉瘤15例,就其诊治体会作如下分析报告。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本组15例中男9例,女6例;年龄25~68岁,平均46岁。二、主要临床表现:呕血、黑便12例,上瓜不适5例,贫血7例,腹块4例,休克2例。大便潜血阳性11例。三、肿瘤分型与部位:腔内型2例,腔外型3例,壁间型3例,腔内外型7例。贵门胃痛部2例,胃体部12例,胃窦部1例。四、病理结果:肿瘤直径3~ZOom,平均11cm。溃疡10例(10/15),溃疡发生率666%。五、辅助检查:纤维胃镜检查11例,确…  相似文献   

17.
胃平滑肌肉瘤7例诊治体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100020)宋家琨,王克有胃平滑肌肉瘤在胃的恶性肿瘤中甚为少见,约占胃肉瘤的20%[1]。我院外科1982年至1994年共收治7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  相似文献   

18.
陈豹 《江苏医药》1998,24(7):523-523
新生儿胃肿瘤(以下简称胃肿瘤),较少见。我院4O年来共收治5例,经腹部平片、钡餐检查、静脉肾益造影及腹部CT检查确诊,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报告如下。临床资料5例胃肿瘤均为男性,年龄2~28天。临床症状:腹胀、腹块5例、呕吐3例,吐咖啡色物、黑便各1例。手术所见,胃畸胎瘤4例,位于胃底、胃小弯各2例,均发生于腔外。肿瘤是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凸凹不平,有分隔之单囊,有完整包膜。直径semi例,lOom~18cm3例。病理所见,成熟胃畸股瘤,末成熟胃畸胎瘤各2例。胃窦部间质瘤1例,肿瘤境界清楚;呈类圆形,不规则,直径约3.scm。病…  相似文献   

19.
全红 《河北医药》1999,21(2):75-76
胃平滑肌肉瘤临床较少见,我院16年来共收治15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80~1996年,我院发现胃恶性肿瘤620例,其中胃平滑肌肉瘤15例。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32~70岁,平均50岁。出现临床症状到就...  相似文献   

20.
胃外型(腔外型)胃平滑肌肉瘤易与腹腔内其他组织肿瘤混淆,对于鉴别诊断非常困难,误诊率较高。尤其是大于10cm以上,很难做出定位诊断。本文收集1999年4月~2007年4月经CT诊断,手术病例证实的46例中,其中9例误诊,现分析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1材料:本组病例中男性25例、女性2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