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职生自我概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高职生自我概念的特点,为高职生心理健康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依据.方法 使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林氏修订版)对沧州469名高职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性别高职生的自我概念差异在各维度上有不同的特点.在伦理自我得分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P<0.001),在自我批评得分男生显著高于女生(P<0.001),在自我认同得分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P<0.05),而在其它自我概念维度上无显著差异;不同家庭来源高职生的自我概念差异在各维度上有不同的特点.城市高职生自我认同水平显著低于县城高职生(P<0.05);家庭自我概念得分来看,县城高职生高于农村高职生,农村高职生高于城市高职生(P<0.001);从生理自我维度看,县城高职生对上述诸方面的感受水平显著高于农村高职生的感受水平(P<0.01),而在其它自我概念维度上无显著差异.结论 高职生自我概念在伦理自我、自我批评、自我认同维度上存在性别差异,不同家庭来源的高职生在自我认同、生理自我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方法:随机抽取来自湖南长沙的3所综合性大学的学生751名,6所中学的中学生611名,年龄在12~25岁之间,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为评估工具.结果:①自我概念总分、自我批评以及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自我满意4个维度上性别差异显著,城市青少年和农村青少年在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家庭自我上存在显著差异.②不同年级的青少年自我概念总分和各个因子分存在显著差异.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总体上说,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发展是不稳定和不平衡的,自我概念随年级增长波动幅度较大,且不同性别和不同地区青少年的发展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探讨老年人自我概念各因子与其自评心理症状的关系。方法:运用自我概念量表和心理健康自评量表测试老年人的自我概念特点和心理健康状态,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老年人在自我概念量表各因子分量表上的得分与其在心理健康自评量表各心理症状分量表上的得分基本上呈负高相关,而且高、低自我概念组的老年人在心理健康量表上的得分有显著差异。结论:自我概念水平的高低及其不同因子和层面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具有明显不同的影响,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自我概念因子是生理自我和社会自我。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自我概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研究中学生自我概念状况,为实际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对259名中学生自我概念状况进行调查,并对测验结果进行t检验和F检验。结果 各年级间在生理自我、自我认同、自我满意以及自我总分有显著差异(P〈0.05);男女生在自我满意、自我认同、生理自我、自我总分上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 中学生自我概念的年级差异显著,中学生自我概念的性别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自我概念,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6  
目的:本研究试图检验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以及生活事件对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影响,以探讨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途径;方法: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大学生生活事件调查表及SCL-90对190名大学生被试进行测试,结果:总体自我概念及其各个特定方面,包括生理自我,道德/伦理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和社会自我,均与个体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关联,自我概念较积极的被试其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社会适应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37"高射炮兵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和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43名"双37"高射炮兵的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进行了测量、统计与分析。结果不同自我概念水平的"双37"高射炮兵在SCL-90上的得分有显著差异,且"双37"高射炮兵自我概念及各因子(自我批评因子除外)均与心理健康状况呈显著的正相关。对"双37"高射炮兵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是心理自我,其次是生理自我。结论引导"双37"高射炮兵正确评价自己、悦纳自己是促进其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高职生社会支持现状调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高职学生社会支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量表》对948名在校高职学生进行团体测量.结果 性别对高职生社会支持利用度有一定影响;生源地不同不会导致高职生在社会支持上产生显著差异;不同抚养者、不同年级的高职生社会支持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高职生的社会支持总体较好,但受到性别,特别是抚养者、年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中职护生心理韧性水平,并探讨它和领悟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SCA)对1018名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中职护生心理韧性总分为(3.44±0.53);心理韧性总分在生源地(t=2.113,P0.05)、年级(F=10.698,P0.001)和学习成绩(F=21.330,P0.001)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和是否单亲家庭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一般自我效能感、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和心理韧性总分及各维度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0.138~0.884,P0.001);(3)一般自我效能感在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中职护生心理韧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个体差异大,部分护生韧性水平较低。可以通过加强社会支持、提升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训练等多种方式,提高中职护生的心理韧性水平,促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创业大学生与非创业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异同。方法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对100名创业大学生和100名非创业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创业大学生的总体自我概念处于中等水平;②在自我概念的几个维度上,创业大学生皆高于非创业大学生,并且伦理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t=-2.056,0.078,-1.945;P均<0.05)。自我批评(t=-2.890,P<0.01)差异显著;③理工类与艺体类创业大学生与非创业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各维度差异不显著,而文史类创业大学生与非创业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中有显著差异,即生理自我、自我批评(t=2.821,3.325;P均<0.01)、自我满意与自我行动(t=2.779,2.544;P<0.05),而且总均分(t=2.629,P<0.05)差异显著;④男女创业与非创业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各维度差异不显著,仅男性自我批评项目存在创业非创业的显著性差异(t=0.110,P<0.05)。结论创业大学生和非创业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及其子维度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且创业大学生自我概念水平偏高;自我概念也受到学科及性别等因素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的一般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以88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具有较好信、效度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共3份测验量表对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①多因素多元非饱和模型的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性别、年级、学科性质的大学生在社会支持上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的多垂检验表明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医科生显著高于文、理工科生,二三年级学生显著高于一年级学生;不同性别大学乍在自我效能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自我效能显著高于女生;②社会支持总分及各因子分、自我效能总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总分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r在-0.067与-0.308之间);③自我效能与社会支持中的主观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均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其中自我效能比主观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更大(β-0.278,β=-0.186)。结论:社会支持、自我效能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关,从而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1.
藏族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藏族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31名在校青海藏族大学生进行了测试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藏族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且不同自我概念水平的藏族大学生其心理健康得分有显著性差异,对藏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是生理自我,其次是道德自我。结论引导藏族大学生客观评价自我,正确理解本民族文化,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这是促进藏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高职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高职学生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某高职院校66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高职大学生感悟支持水平在性别、成长地之间差异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P〈0.05),女生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总程度和家庭支持的程度高于男生,城市学生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总程度和朋友支持的程度要高于农村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各因子与心理健康重表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高职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其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焦虑水平与日常压力、社会支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生日常生活所面临的压力、获得和利用社会支持的情况,以及日常生活压力、社会支持与焦虑状态三者之间的关系,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量表,以目的抽样对长沙多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压力与焦虑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86,P0.01);②社会支持与焦虑情绪显著负相关(r=-0.304,P0.01);③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压力和社会支持显著负相关(r=-0.150,P0.01);压力感(β=0.348,P0.01)与社会支持(β=0.251,P0.01)交互的影响焦虑水平。结论①日常生活压力对焦虑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体能与生活压力、地位与经济压力、人际交往与就业压力、学习压力;②社会支持与焦虑情绪存在影响,按影响焦虑情绪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利用度;③大学生日常压力感、社会支持对焦虑情绪存在联合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职特困生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高职特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状况以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取样法 ,自山东省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选取不同年级的非特困生 1 5 0名、普通特困生 1 80名、优秀特困生 5 0名 ,以《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SCL-90为工具 ,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 普通特困生 SCL-90至少有 1个因子得分等于或大于 3分的学生占 2 8.7% ,而优秀特困生仅占 2 0 .9% ;前者 SCL-90各因子得分均非常显著地高于非特困生 ,而后者和非特困生相比差异不显著 ;前者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均显著低于非特困生 ,后者与非特困生的差异不显著 ;普通特困生的社会支持 3个维度的得分与SCL-90总分均呈显著的负相关。结论 高职生的心理健康及相关因素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农村中职生的学业自我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以贵州省840名农村中职生为被试,采用中学生学业自我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测试。结果:(1)农村中职生的学业自我(62.20±14.22)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农村中职生的学业自我在性别和民族上存在显著差异(性别:t=-2.644,P0.01;民族:t=-5.069,P0.001),女生得分普遍高于男生。(3)农村中职生学业自我与积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229,P0.01),并且能力知觉、成就价值及情感体验对积极应对方式(R2=0.154,P0.001)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农村中职生的学业自我与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全国6所高校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的现状及关系,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和社会支持量表对6所高校的303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及社会支持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处在中等水平(x珋=2.836,稍微低于理论中数3),而大学生社会支持评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t=-2.152,P0.05);就业压力和社会支持在学校上均有显著差异(F=5.488,P0.01;F-2.430,P0.05);不同家庭经济地位水平的大学生在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状况上均有显著性差异(F=5.823,F=3.275;P0.05);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上有显著性差异(t=-3.306,P0.01);就业压力总分也与社会支持总分呈现负相关(r=-0.140,P0.05),就业压力总分与主观支持呈负相关(r=-0.120,P0.05);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具有预测作用(P0.05)。结论学校的不同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状况;家庭经济地位水平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状况;担任学生干部的大学生获得的社会支持得分高于未担任学生干部的大学生。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社会与支持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