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生的克隆性疾病,当前尚不能够完全治愈。初发患者经过多次的治疗后常会演变成难治性骨髓瘤。目前,多发性骨髓瘤是临床治疗的难题,采用何种治疗方式和应用何种药物治疗是医师和学者们争论不止的问题。本文就近年来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中取得的进展进行相应的介绍和探讨,主要表现为联合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有效方法,特别是可作为初次缓解后的巩固治疗手段,也可用于复发/难治患者挽救治疗。新药虽然改善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预后,但仍然不能替代造血干细胞移植。自体干细胞移植仍是目前推荐的首选移植方式。它可延长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生存,但不能彻底治愈疾病。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唯一有可能治愈骨髓瘤的方法,但移植后疾病复发及较高的相关死亡率抵消了其可能带来的收益,目前仅推荐作为高危年轻患者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多发性骨髓瘤是发生于骨髓的多灶性浆细胞的恶性克隆性增殖性疾病,其特点为血清中含单克隆的免疫球蛋白、骨质破坏、病理性骨折、骨痛、高钙血症及贫血等。实际上它包括从局灶的、冒烟型或惰性病变到瘤细胞在不同器官广泛浸润所致的侵袭性弥漫性损伤的病理过程。其发病率约(0.5-0.8)/10万,占肿瘤病人的1%-2%,占恶性血液病的10%左  相似文献   

4.
赵明 《北方药学》2016,13(12):78-79
目的:分析探讨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6年3月接受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化疗治疗的同时联合低剂量沙利度胺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治疗的数据,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清M蛋白和骨髓浆细胞数相对对照组有明显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红蛋白以及Kamof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采用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清M蛋白和骨髓浆细胞数,对患者的恢复有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5.
多发性骨髓瘤 (Multiplemyeloma ,MM )是一种B细胞系恶性肿瘤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 ,MM发病有逐年递增的趋势[1] 。因此 ,我们应高度重视对MM的研究。在MM中有较多病例被称为难治性MM ,难治性MM的概念目前尚无统一标准 ,多数学者认为 ,原发性耐药、继发性耐药和复发性MM病例都可认为是难治性MM。多年来 ,该病治疗主要是化疗及放疗 ,难以达到彻底治愈。本文就难治性MM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一、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近 30年来治疗MM的标准化疗方案是由马法兰和强的松组成的MP方案 ,MP方案的治疗有效率约 5 0 % ,但完全缓解率不到 1…  相似文献   

6.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一种浆细胞异常克隆性增殖导致的恶性肿瘤,髓外多发性骨髓瘤(Extramedullary multiple myeloma, EMM)为MM细胞恶性增殖后产生侵蚀骨表面或骨外部组织的实体瘤。有70%的MM患者尸检时发现伴有髓外肿块,表明EMM的发生率高。现有的治疗手段虽使MM的疗效得到巨大改善,但EMM的预后仍较差。本文就EMM的治疗现状进行综述,主要从蛋白酶体抑制剂(Proteasome inhibitors, PI)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Immunomodulatory drugs, IMiD)、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CAR-T)免疫治疗、自体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SCT)、核输出蛋白抑制剂及单克隆抗体苯达莫司汀治疗6个方面进行介绍,以期为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在临床已有较多的尝试,原来的预处理方案主要包括高剂量的全身照射(TBI)加环磷酰胺,这种清髓性的预处理方案有相对较低的复发进展率,一些高危人群可能受益于这种移植方式,但高移植相关病死率并没有明显改善无进展生存或整体存活率.降低预处理强度的非清髓性异基因移植的移植相关病死率有明显降低,但复发进展率略高.随着临床更多的移植相关性治疗,如供者淋巴细胞输注、硼替佐米、沙利度胺、雷利度胺等在移植前后的应用,都能明显改善异基因移植在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结果,本文对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 2010年02月至2012年0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给予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对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3个月后,6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了明显改善,31例完全缓解(51.67%),12例部分缓解(20.00%),10例进步(16.67%),7例无效(11.67%),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34%.有9例患者出现皮疹、便秘,以及轻度嗜睡症状,经过对症治疗后,得到缓解.15例患者出现以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为主的骨髓抑制,给予相应治疗后,症状好转.结论 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的疗效显著,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探讨三次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我院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三次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例自体干细胞动员方案均为环磷酰胺(CTX)联合粒细胞刺激因子(G-CSF),采用以马法兰和(或)硼替佐米为主的预处理方案。其中1例第3次为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余均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结果 2例患者三次造血干细胞均成功植入,无移植相关死亡。结论三次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安全、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7月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VAD常规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剂量沙利度胺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血清指标(血红蛋白、骨髓浆细胞数、血清M蛋白)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近期总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68.29%(χ2=7.765,P=0.005);治疗3个月后,2组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骨髓浆细胞数、血清M蛋白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升高或下降的程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6.83%vs. 29.2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0,P=0.806)。结论 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近期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清指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多发性骨髓瘤这种预后极差的疾病,近20多年来涌现了一些极有前景的疗法,包括沙利度胺及其类似物、蛋白酶体抑制剂、三氧化二砷、自体与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其为提高疗效而在多方面所做的尝试等。治疗此病继发性骨病损有效的二膦酸类药物,也出现了几种新一代疗效更好的药物。这些进展都为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期给患者带来了希望。细胞遗传学还发现,此病患者中染色体的数目和结构异常是多见的,而且有些异常与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王煜  刘林  张红宾  肖青 《重庆医药》2009,38(14):1742-1743
目的评价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方法本院自2006年12月至2009年4月,对8例接受APBSCT治疗MM患者,采用化疗联合G-CSF动员,当WBC〉5.0&#215;10^9/L时开始采集APBSC,采用大剂量马法兰(200mg/m^2)进行预处理。结果所有患者的造血均快速重建。1例患者出现发热,3例患者出现肝功异常,无1例死亡。移植后随访2~29个月,共7例患者获得CR,其中1例在获得CR后5个月病情复发,另有1例患者仍为NR。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安全有效的方法,患者耐受性好,尤其对移植前获得CR或PR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多发性骨髓瘤(MM)是血液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占血液病中的第二位。其发病机制和治疗在最近几年都取得了很多成果。本文多方面讲诉了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绍华 《河北医药》2004,26(9):737-738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B淋巴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约占造血系统肿瘤的10%,欧美国家发病率约为1/10万-4/10万,发病中位年龄为63岁,国内报道为60.2岁,40岁以下发病者罕见。近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亦趋于年轻化。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对大多数骨髓瘤病人的治疗目的,是延长生命,缓解骨痛,改善生活质量。因而如何进一步  相似文献   

15.
《沈阳部队医药》2006,19(6):370-370
硼替佐米(bortezomib)是第一个进入临床研究的蛋白酶抑制剂,已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既往治疗方法无效的多发性骨髓瘤(MM)。蛋白酶抑制剂是一种治疗MM的靶向性药物,具有抑制核转录因子KB的活性,还能增强MM细胞对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传统细胞毒药物的敏感性,从而促进这些药物的抗肿瘤活性。在难治和(或)复发MM患者中,硼替佐米较地塞米松延长生存期更长,且对随后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无不良影响。硼替佐米与地塞米松的协同效应已在临床研究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6.
多发性骨髓瘤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Ⅰ ̄Ⅱ期及晚期病人的常用联合化疗方案,并讨论复发与难治病人的药物治疗进展,干扰素的应用可提高疗效,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7.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生所致的恶性肿瘤,占血液恶性肿瘤的10%左右。其特点是骨髓中异常浆细胞恶性增殖并浸润骨骼及软组织而产生M蛋白,临床症状为骨痛、骨质破坏、病理性骨折、高血钙、肾功能不全等症状。此病多发于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62a。当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化疗和干细胞移植,均难以治愈。近年来,针对MM的生物学研究证实了一些药物治疗作用靶点的分子机制以及免疫治疗的思路。细胞内调节蛋白以及MM细胞与骨髓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MM细胞的生长、生  相似文献   

18.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肾损伤是多发性骨髓瘤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且大多数患者预后欠佳.随着对多发性骨髓瘤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新型药物的运用,患者的预后以及生存质量有了很大提高,本文主要对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案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恶性克隆性浆细胞疾病,骨髓瘤骨病(Myeloma bone disease,MBD)是其重要的临床表现之一.其发病机理与骨吸收增加及骨生成减少有关,对骨髓瘤骨病病理机制的研究促进了新的靶向性药物研发.现就目前已知参与MBD发病机制及治疗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更佳方案。方法:随机将59例MM患者分成2组,A组采用VAD方案治疗,B组采用MOD方案治疗,观察两种方案的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应用两方案治疗3疗程后,MOD的有效率为53.3%,VAD的有效率为31.0%。两方案无明显差异(P>0.05)。MOD方案导致粒细胞下降率与VAD方案相似(P>0.05),但心脏与脱发的毒副作用,MOD较VAD明显减轻(P<0.01)。结论:MO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与VAD方案疗效相似,但毒副作用明显减轻,患者可以耐受,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