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建立津蓟中风Ⅰ号颗粒中梓醇和五味子醇甲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分别对梓醇、五味子醇甲进行测定。梓醇的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1∶99),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五味子醇甲的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体积流量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梓醇在4.25~68.00μg/mL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22%,RSD值为1.05%(n=9)。五味子醇甲在4.0~32.0μg/mL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49%,RSD值为1.25%(n=9)。结论本法简便、准确性高、灵敏度高、专属性和重现性好,可作为津蓟中风Ⅰ号颗粒中梓醇和五味子醇甲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宋九华  杨孝容 《中成药》2008,30(3):380-383
目的:建立安神补心丸(丹参、五味子、石昌蒲等)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用超声提取,过滤,取续滤液,采用RP—HPLC法直接测定,用十八烷基键合相,甲醇-水-冰醋酸(65:35:0.1)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20nm。结果: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分别在0.0012~0.5000μg(r=1.0000)、0.0014~0.5760μg(r=0.9995)和0.0021~0.8230μg(r=0.9998)范围内,质量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51%.99.40%和99.06%,平均RSD(n=5)分别为1.48%、1.27%和1.38%。方法用于安神补心丸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的含量测定,RSD(n=5)分别为1.19%~1.53%、1.09%~1.52%和1.36%-1.72%。结论: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简便,稳定快速的特点,能用于安神补心丸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利肝隆片中五味予醇甲含量的HPLC测定法。方眭采用SUPELCO DiscoveryC18柱,以甲醇-水(13: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定为250nm,柱温35℃,流速1.0mL/min。在此色谱条件下,进行HPLC法测定利肝隆片中的五味子醇甲的方法学考察和样品含量测定。结果五味子醇甲(0.202-3.03)峭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回收率均值为98.21%(RSD为1.65%)。稳定性、精密度和重复性试验均符合要求。4批样品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在(0.436-0.520)ms/片范围内,因考虑到药材来源、制剂生产和贮藏等因素,故暂订本品每片含五味子按五味子醇甲(C24H3207)计,不得少于0.40mg。结论按上述条件,采用HPLC法测定利肝隆片中的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方法简便、专属强,能较好的控制利肝隆片质量。  相似文献   

4.
丁青龙  李莹  周其  蔡春亚 《中成药》2008,30(4):539-543
目的:考察复方五仁醇软胶囊18个月的稳定性。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和HPLC法,五味子醇甲采用色谱柱ODS-C18流动相甲醇-水(65:35),检测波长250nm,流速1.0mL/min;芍药苷采用色谱柱ODS-C18流动相乙腈-水(15:85),检测波长230nm,流速1.0mL/min。结果:五味子醇甲在0.04mg,/mL~0.64ms/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76%(n=6),RSD=1.18%;芍药苷在0.05mg/mL~0.80m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93%(n=5),RSD=1.68%。结论:复方五仁醇软胶囊在按市售的包装及贮藏条件下,18个月质量基本稳定;充分验证复方五仁醇软胶囊的质量标准具有可测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莪术残油软膏剂中莪术醇、吉玛酮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漕法,色谱柱:菲罗门5μC18(4.6mm×150mm);流动相:乙腈-1%磷酸溶液:0—35min45:55,35—40min48—52,40—60min50:50;柱温:2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6nm。结果:莪术醇在0.5758—2.879mg/L范围内,峰面积与其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平均回收率为101.7%,方法精密度(RSD)为1.4%(n=5);吉玛酮在2.014—10.07μg/mL范围内,峰面积与其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回收率为101.5%,方法精密度(RSD)为1.8%(n=5)。结论:采用HPLC法测定莪术残油软膏剂中莪术醇、吉玛酮含量的含量,为莪术残油软膏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复方龙苓春合剂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TM C18色谱柱,甲醇-乙腈-水(35:35:60V:V:V)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50nm。外标法测定龙苓春合剂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结果:龙苓春合剂中,五味子醇甲在2.39—25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5%(RSD=1.9%,n=9)。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操作简便。可用于中药复方龙苓春合剂的质量控制研究。  相似文献   

7.
李军  杜汴兴 《中医研究》2007,20(6):28-29
目的:建立肝复康胶囊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ODS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20:80);柱温30℃;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50nm。结果:本法可测定肝复康中五味子醇甲含量,平均回收率为99.32%,RSD为1.19%。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肝复康胶囊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云南花粉片中总黄酮醇苷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以HPLC法定量分析总黄酮醇苷的含量。色谱条件:色谱LichrospherC-18(250mm×4.0mm,5μm),流动相:甲醇-0.4%磷酸溶液(50:50),检测波长:360nm^[1-2],流速为1.0mL/min,进样量:10μL,以峰面积外标法定量。结果:槲皮素与山奈素的峰与其他色谱峰分离良好,槲皮素在3.10-18.6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0.02670X-0.1489(r=0.9999),山奈素在6.15~36.9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0.02406X-0.0942(r=0.9999)。槲皮素平均回收率为99.93%,RSD为1.40%,山奈素平均回收率为100.03,RSD为1.86%。结论:本方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以作为云南花粉片中总黄酮醇苷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伍毅 《中国现代中药》2009,11(11):25-27
目的:建立消痔冲剂中黄芩苷及梓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测定黄芩苷、梓醇的含量结果:本方法线性关系良好,黄芩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9.97%,RSD=1.18%(n=9);梓醇的平均回收率为100.17%,RSD=0.98%(n=9)。结论:此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能排除其他成分的干扰,可用于消痔冲剂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HPLC法测定南北五味子中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酯甲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南北五味子中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酯甲的含量。方法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77:23)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0nm。结果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酯甲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25~1.25μg和0.08~0.8μg,r分别为0.9990和0.998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1%、100.0%(RSD为0.15%、0.28%。南五味子)和99.7%、101.2%(RSD为0.32%、0.67%。北五味子)(n=5)。结论该方法简便、专属、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五味子中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酯甲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UPLC法测定地黄中梓醇的含量。方法:色谱柱ACQUITY UPLC BEH RP18(2.1mm×100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水(5∶95);检测波长为210nm;流速为0.08mL.min^-1;柱温为35℃。结果:梓醇与其他峰均能达到基线分离;其色谱峰形好。梓醇的含量在(3.06~18.36)μg时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4417.4x+860.53,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0.97%,方法精密度RSD=1.56%(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地黄中梓醇的有效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HPLC测定增液承气口服液中梓醇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增液承气口服液中梓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Eclipse XDB C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99),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结果梓醇对照品进样量在0.052~0.258μg(r=0.999 9)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3%(RSD=0.76%,n=9)。结论所建立的定量方法准确、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作为控制和评价本品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SPE-HPLC)测定金鸡颗粒中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3种生物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选用WCX弱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小柱净化,采用Hvydro-RP 80A C18柱(250 mm×4.6 mm,5μm),乙睛-0.05 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磷酸调pH 2.8,27∶73)为流动相,柱温为3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5 nm。结果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分别在4.94~49.44 ng(r=1.000 0)、4.36~43.60 ng(r=0.999 9)、3.99~39.94 ng(r=0.999 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63%(RSD=1.6%)、99.95%(RSD=3.1%)、99.01%(RSD=2.2%)。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性、重复性好,可用于金鸡颗粒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和盐酸药根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六味地黄丸中梓醇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1:99),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梓醇的线性范围为20~200ng/mL(Y=4097.9X+815.06,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24%,RSD为2.07%。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以用于六味地黄丸中梓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地黄叶中有效成分梓醇进行含量测定.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1:99),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40 ℃.结果 地黄叶中梓醇含量为2.1%.结论 地黄叶中有效成分梓醇含量较高,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肠愈颗粒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C18(4.6 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80:2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肠愈颗粒中人参皂苷Rg1的线性范围为0.125~4μg,=0.9997,平均回收率为97.30%,RSD=1.31%。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较好,提高了肠愈颗粒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测定肌瘤化消颗粒中淫羊藿苷和丹参酮IIA的HPLC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DiamonsilTM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0 nm;柱温为40℃;体积流量为1.0 mL/min;进样量10μL。结果淫羊藿苷在7.5-50μg、丹参酮IIA在3-20μg与峰面积的线性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100.1%,RSD值分别为0.9%、1.3%(n=9)。结论本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肌瘤化消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熟地黄和山茱萸水煎液梓醇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条件DiamonsilC18(250mmx4.6mm,5Izm),流动相为乙腈一水(1:99),流速1.0ml·min^-1,柱温40°C,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梓醇在0.0475~O.3325tz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n=9)100.48%,RSD为1.83%。结论:RP—HPLC法梓醇的含量,方法准确,灵敏,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复方金银花滴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黄芩、连翘进行定性鉴别,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ypersil ODS-2(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4%磷酸溶液(11∶8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7 nm,流速1.0 mL/min,测定绿原酸的含量。结果:TCL图谱中可检出黄芩、连翘的特征图谱;绿原酸在22.8~57.0μg/mL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3%,RSD为1.37%。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复方金银花滴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吴紫糊中左旋紫草素的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安捷伦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盐缓冲液(80∶20),检测波长516nm,柱温25℃,流速10mL/min。结果:进样量在8.2∽41.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1.30%(RSD为1.55%,n=9)。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吴紫糊中左旋紫草素含量结果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吴紫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