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卦走转     
蓝晟 《养生月刊》2003,24(8):362-363
八卦走转是现已85岁高龄的铁恩方老先生创立的健身方法。这是一种内外结合的,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质的锻炼方式。这种锻炼方式的特点就是在锻炼的过程中,眼耳鼻等器官要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精神状态始终抱元守一,意识宁静而专一,没有杂念。此外,在走转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正>第四阶段:专一心念〖基本练法〗如果八卦走转的过程中有杂念,可以用背诵十六句歌诀的办法来驱赶杂念,来落实口诀中每一句话的真义。这样一来二去,与走转无关的念头就干扰不了自己了,就会平心静气;精神一平和,心里就会只有走转的概念,甚至连走转的概念都逐渐没有了——体现在外,只是自自然然、慢慢悠悠地走。  相似文献   

3.
<正>练八卦走转,开步之前首先要确定一个圆点,然后围绕这个圆点走一个直径1~1.2米的圆圈。八卦走转的基本方法很简单,锻炼者可以散步的节奏沿着这个圆圈转圈走,一般八步为一圈。当然,七步一圈或者十步一圈均可。一般八卦掌的走圈主张绕树走;而八卦走转则不主张绕树走。为什么?因为中间这个点到走圈的路径之间特别重要,类似龙卷风的风眼,是能量的积聚处。走转时,不能只向一个方向转走,应该左(旋)右(转)交替进行。八卦走转亦名混元一气圈,混元乃阴阳未判,一气混元的状态,是太极之先无极之后的状态,这种状态是采先天之气为后天之用的转换之机。左转右转,阴阳合一,混融阴阳,调和五行,吸纳八卦之四面八方的能量,从而补先天元气之不足和后天精气之亏损,因此,必须左转右兮右转左。.走多少圈换方向,由练者自己定(如果走1小时,则半小时换一次方向)。左旋右转换方向的练法是:左旋时,左脚直放,平铺于地,右脚迈步至左脚前且尽量横扣于左脚前,右脚尖朝向圆心,随之向内转身的同时,  相似文献   

4.
八卦掌最讲究松腰。它的松腰作用体现在基本功“八卦走转”及八卦掌的一切内功、掌式中。以“八卦走转”来说,练的  相似文献   

5.
<正>为了帮助大家尽快掌握八卦走转的要领,铁恩芳老师编写了《八卦掌健身研修心得》(亦称为八卦走转十六句歌诀):身心修养走当先,四正四隅八步圈。里直外扣舒膝胯,平起轻落中空涵。凝视前方平落处,双臂环抱踏脐前。左转右兮右转左,上下与中平三盘。三盘旋转气为宗,周身环节须放松。应将有相能无相,阴阳变化自然中。中正安舒和定意,道悟德培妙峰登。祛病延年微渺果,明心见性智慧融。对于这十六句研修心得,铁老有非常详细的阐释:◇身心修养走当先练八卦掌的目的是修养身心。人这一生的幸福都以身体健康为基础,  相似文献   

6.
铁老把自己88岁时写的一个歌诀称之为《八卦掌养生行功歌》(亦称《八卦走转养生行功歌诀》):简易松无缓,环行神意凝。气聚身沉抱,智觉妙感通。离名空相寂,一巧任从容。师教圆明悟,久转功自成。久转功成中,接手找劲听。静如秤准立,动内吸呼济。虚涵双重避,卸化顺连续。实合己从人,势如从心欲。一般来说,八卦走转有了基础之后就可深入体会这个歌诀了,而且养生的精要和揉手(推手)的关键都藏在里边了。简易松无缓。简而明,简而神宁。简,容易的意思。松,指轻灵、柔和。  相似文献   

7.
八卦走转来源于程式八卦掌,由第五代传人铁恩方老先生传授给蓝晟老师,我辈方有缘得其奥义,老先生还把其方法要领、作用和境界,编成了口诀,以指导晚辈习练。  相似文献   

8.
<正>〖进步阶梯〗第一阶段:随意遛弯[基本练法]在操场、公园、房间等空旷之地,想象画一个直径1~1.2米的圆圈(初学者也可直接用粉笔在地上画一个圆圈,并定好中心点);然后沿着这个圆圈散步。散步的时候要目视前方,两腿随意而自然地沿着圆圈遛弯;遛弯时迈步的幅度不要大,速度也不要快,两手顺其自然地随意摆动。此阶段的关键就是这样随意溜达,没有任何其他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正>三盘旋转气为宗。什么叫"功夫"?"功"是走路、跑步、跳跃等生下来就有的功能和能力——这属于先天之气;"夫"是火候,火候过了不成,不到也不行;该睡不睡、该起不起、该吃不吃、该少吃却吃多了也不行,这些都叫火候——这属于后天之气。我们所说的"三盘旋转气为宗",就是走的快慢、步伐的大小,要根据身体的能量来决定,不要逞能,不要较劲儿。总之,就是既不耗费先天之气,也不耗费后天之气。气是提供能量的能源,其生也由乎气,其动也由乎灵。灵就是神。精、气、神其实都是气,是气的不同表现形式。精不是男子的生殖之精,而  相似文献   

10.
从大的框架来说:走圈(即铁恩方先生单独提出来的八卦走转健身法,目前主要由蓝晟先生在做系统传承)是八卦掌的基本功。按二代先师程廷华所传掌法,单换掌称为“母掌”,是八卦掌法的基  相似文献   

11.
我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一名在读的博士生,长期的学习生涯,使得自己有些四体不勤了,体质不是很理想,不知不觉中,自己有些发福了,体力和精力大不如本科和硕士阶段。我急在心里,虽参与了体育锻炼,但收效甚微。由于得到蓝晟老师的亲自传授,从2005年4月  相似文献   

12.
<正>一位学者说过:"获得健康的一个最简捷的途径就是走路。"自古以来,我国的养生家们就把"走"作为延年益寿的重要途径,在《内经》等医学专著中更有"广步于庭"、"脚为精气之根"的记载;在民间,有"人老先老腿"、"每天遛个早,保健义防老"等谚语提醒人们要多行走;在武林界,更有关于"八步赶蝉"、"踏雪无痕"、"趟泥步"、"潜狼步"等有关"走"的训练方法。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身心健康始于足下;事业成功始于足下。而  相似文献   

13.
温病学说源远流长,它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内经》问世到汉、晋、隋、唐,乃至宋、金、元、明,温病学从孕育、萌芽到不断发展,直至清代成熟为一个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学说。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正是上承《内经》之宗旨,发仲景之未尽,师叶氏之精论,集诸家之著述,去其驳杂,取其精微,参合自己临床所得而成。  相似文献   

14.
“專”、“尃”二系字字形在小篆、隶书、草书、楷书均相似,且古人书写时常省笔,因而“摶”、“轉”常讹为“薄”。《内经》中这种讹误不少,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混乱,以下试分析之。《素问》以明顾从德本为底本,《灵枢》以民国涵芬楼《四部丛刊》影明赵府居敬堂本为底本。  相似文献   

15.
脾阴虚渊源及论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棉娟 《陕西中医》2011,32(2):251-252
<正>《内经》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五脏各有阴阳,脾为五脏之一,亦有阴阳之分。历代医家对五脏之阴多注重滋补心、肝、肺、肾之阴,而很少重视脾脏之阴。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气功》2005,(2):45-48
八卦走转健身法来源于程式八卦掌。当年的程廷华是一个传奇般的人物,中华武学革故鼎新之泰斗、大成拳(意拳)创始人王芗斋先生在1940年6月27日对《实报》记者说:“余幼年时曾与程廷华先生晤,回忆神情,真若神龙游空,百折千回,令人难追其功劲。遥想董师海川先生,更不知法海,博道要,深邃何似。”(董海川为八卦掌创始人,其大徒弟为程廷华)。  相似文献   

17.
从考辨传本、推敲经义、不可曲解、前后一致、必据原文5个方面总结了《内经》教学的个人体会,为《内经》教学的同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医者仁心,医德关系着人们生命的健康以及社会医疗秩序。中医自古以来就强调医德的重要性。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对医德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在传统文化视域下以人为本的《内经》医德思想奠定了我国传统医德的基础,从一个医生的成长历程来看,学医、行医还有传医的整个过程,都强调了医德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三、生命的主宰——“神” 1.“神”的由来:“神”,原本是我国古代原始宗教迷信天命神权论中的一个幻想名词,其含义有二: (1)指“天神”。《说文》:“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书大禹谟》:“乃圣乃神。”《孔传》:  相似文献   

20.
中医学术流派的发展史就是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医理论的发展史、完善史和创新史。《黄帝内经》中的3个主要理论系统与《中医各家学说》课程中的七大医学流派有着直接联系。《内经》的热病理论与伤寒学派和温病学派的关系密切。伤寒学派主要研究《伤寒论》的学术理论及辨证论治规律,而《伤寒论》中所论述的伤寒又源于《黄帝内经》。同时,《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也源于《黄帝内经》。温病学派主要研究温热疾病的病因、病机、疾病发展规律及临床治疗、预防。温热类疾病未离开《昔帝内经》所提到的熟痛范畴.温痈的记裁始干《昔帝内经》.它的防治左《昔帝内经》中机有散在记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