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容切口在腮腺肿瘤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腮腺美容切口在腮腺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8例腮腺肿瘤患者,采用由面部除皱切口改良而来的腮腺美容切口入路,进行保留面神经和耳大神经的腮腺切除术,并联合颈清拐杖式切口手术入路,治疗腮腺恶性肿瘤.随访观察该切口的美观程度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达临床Ⅰ期愈合,无涎瘘发生.1例患者术后出现暂时面瘫,2个月后恢复.所有患者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耳垂麻木,除3例患者耳大神经损伤外,其余患者耳垂麻木于术后2个月恢复.患者对该切口的美观程度十分满意.结论 腮腺美容切口入路隐蔽,美容效果好,腮腺任何部位的肿瘤都可以采用此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种简便易行的腮腺除皱美容切口耳周定点方法。方法:收集2011年4月~2013年5月腮腺良性肿瘤患者11例,采用耳周定点法指导腮腺除皱美容切口设计,进行腮腺区肿瘤及腺体切除。结果:1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行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术9例,腮腺全叶及肿瘤切除术2例,术后1年随访,患者均对瘢痕隐蔽情况和手术预后表示满意。结论:耳周定点法设计腮腺除皱美容切口,解剖标志明确,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副腮腺肿瘤外科治疗的最佳手术入路。方法对笔者近年所做的9例副腮腺肿瘤手术入路分别采用了延长的腮腺切除手术入路;肿瘤表面皮肤纹理的直接手术入路以及耳前发际内的角形切口手术入路三种方法。结果上述3种不同的手术入路在手术损伤大小、切口隐蔽、副腮腺肿瘤的术野显露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耳前角形切口应作为副腮腺肿瘤切除的首选手术入路,它具有更好的美容及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腮腺良性肿瘤是头颈部较为常见的肿瘤,手术切除是其最主要的治疗方式。针对腮腺不同部位的良性肿瘤,可根据肿瘤的类型、大小、位置、与面神经的关系及患者对美观的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设计及切除方式,如改良耳周切口、改良面部除皱切口等,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应尽可能保护面神经、耳大神经及腮腺导管,以保留面神经及腺体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此外,针对腮腺肿瘤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如面神经损伤、涎瘘、Frey综合征、术后面部凹陷、耳周感觉异常、复发等,应在术中积极预防,并在术后早期干预,在确保完整切除肿瘤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借助显微镜经耳周美容切口行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38例腮腺区肿瘤患者,经耳周美容切口入路,显微镜下行面神经解剖、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观察患者的术后情况。结果:38例患者腮腺区肿瘤均被完整切除,除1例出现暂时性口角歪斜外,其余患者无面瘫。结论:借助显微镜,采用美容切口行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术后创伤少,创区及切口外形美观,随访无复发,患者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腮腺全叶切除术中,面部除皱切口减少面部瘢痕,胸锁乳突肌瓣修复面部凹陷的临床应用,为修复腮腺全叶切除术后的面部轮廓缺陷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挑选53例术前初步诊断为腮腺良性病变的患者,选择腮腺全叶切除,术中采用面部除皱切口,解剖面神经并切除腮腺全叶后,以胸锁乳突肌上端为蒂部,以乳突尖下1.5~2cm处为肌瓣旋转轴点,根据缺损大小切取肌瓣,向前旋转,远端缝合至咬肌,以填充修复缺损,分层缝合腮腺咬肌筋膜、皮下组织及皮肤。结果:53例患者术后面部瘢痕不明显,左右面部基本对称,患者均对面部轮廓外形满意。结论:在腮腺全叶切除术中采用面部除皱切口有瘢痕隐蔽,不影响面部美观的临床作用;胸锁乳突肌瓣血供丰富,易于成活,切取及转移方便,为自体组织,无排异反应,是腮腺全叶切除术后修复面部轮廓外形的理想组织。  相似文献   

7.
腮腺肿瘤是口腔科门诊中最常见的唾液腺肿瘤。现行标准的治疗方法是面神经解剖+腮腺肿瘤的扩大切除术。然而此手术方式会在患者面颈部遗留明显瘢痕。随着患者对颜面部美观程度的重视,减少瘢痕成为临床医师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思路有两个,一是通过不断改良手术的切口即使用美容切口,力争使用更小更隐蔽的切口来完成手术所需的暴露;二是借助内镜系统,使用相对较小的手术切口作为内镜入路,人为制造腔隙,使用内镜切除肿物。随着影像学技术和微创手术器械的发展,内镜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在临床手术中。在口腔颌面外科领域,自2000年第1例腮腺内镜手术成功后,内镜因其具有良好美学效果而成为越来越多临床医师和患者的选择。本文就目前内镜方法切除腮腺肿瘤的手术切口及优缺点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改良美容切口联合胸锁乳突肌瓣在腮腺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20年7月在我院接受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治疗的104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改良美容切口组与联合治疗组,各52例.改良美容切口组选择改良美容切口,联合治疗组选择改良美容切口并采用胸锁乳突肌瓣进行组织缺损区修复.记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口内入路手术治疗副腮腺来源良性肿瘤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疗效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5例经口内入路切除副腮腺肿瘤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治疗经过。结果:5例病例均经口内入路完整切除副腮腺区肿物。术后2周、3个月、6个月随访,患者口内创口内愈合良好,未出现腮腺导管损伤、面神经损伤症状。结论:经口内入路的副腮腺肿物切除术更适用于活动度大、边界清晰、与周围组织无粘连的良性肿瘤,其临床治疗效果良好,避免了面部切口瘢痕,美容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耳后发际联合耳屏缘切口在腮腺上极良性肿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耳后发际联合耳屏缘切口对20例腮腺上极良性肿瘤行手术治疗并分析其疗效与美容效果.结果 20例患者腮腺上极良性肿瘤均被顺利完整切除,术中冰冻及术后常规病理报告均为良性.术后2例出现暂时性耳垂麻木,1例出现暂时性面神经颧支麻痹,1例发生术后涎瘘;所有病例无味觉出汗综合征、无术后出血、无皮瓣坏死等并发症,随访24~48月,未见复发,手术切口疤痕不明显,美容效果满意.结论 腮腺上极良性肿物切除术应用耳后发际联合耳屏缘切口术式安全、可行,切口隐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评价颌面部隐蔽切口入路内镜辅助下颈部良性肿瘤切除的新术式。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颈部良性肿瘤患者17例(颏下区3例,下颌下区2例,腮腺后下极9例,胸锁乳突肌上区1例,胸锁乳突肌中区1例,胸锁乳突肌下区1例)。术前行CT检查,评价肿瘤大小、边界、形态、性质,根据肿瘤所在区域设计不同部位隐蔽切口,颏下区及下颌下区肿物选用口内前庭沟入路,腮腺后下极及胸锁乳突肌区肿物选用耳后隐蔽小切口入路。术中采用自制的"口腔手术用造腔装置"辅助牵拉完成颈部"造腔",内镜辅助下将肿物完整摘除,术后每3个月定期随访。结果所有手术均按预期完成,术后3个月复查时,视觉模拟量表平均为9.3分,患者对切口设计及手术整体效果均表示满意,术后1~15个月随访均未见复发。结论采用隐蔽切口入路内镜辅助颈部良性肿物切除是一种切口不明显、具有良好美容效果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腮腺肿瘤是最常见的一种唾液腺组织肿瘤, 手术是其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传统的腮腺肿瘤手术多采用大切口翻瓣, 带来的并发症以及美观问题常会给患者造成诸多困扰。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外科医师对组织病理学和解剖学认识的不断深入, 以及患者对美学及功能要求的增高, 手术切除方式和切口设计均在不断改进。本综述将重点围绕腮腺肿瘤手术切除方式及入路设计的演变等内容展开, 并基于内镜辅助下腮腺肿瘤切除术的初步应用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两种手术切口治疗腮腺肿瘤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一种腮腺肿瘤切除的改良式手术切口,并与传统方法进行临床对比。方法改良的腮腺切除术采用耳屏前面部除皱切口及耳后延续入发髻内切口,在嚼肌筋膜(SMAS)下翻瓣,减少了术后Frey综合征的发生;先解剖面神经总干减少了周围支的损伤,暴露面神经总干后,根据肿瘤的位置,选择性解剖面神经颈面干行腮腺部分切除术,保护腮腺的部分功能;采用蒂在上方的胸锁乳突肌填塞局部减少了术后畸形。结果应用传统术式的36例患者,38.8%出现面神经功能损害,16.2%出现涎瘘,8.3%出现Frey综合征;应用改良术式的6例患者中,无1例出现涎瘘及面神经损伤,随访3~6个月无1例出现Frey综合征,并且局部凹陷轻微,面容美观。结论改良式手术方法切口隐蔽,容易操作,不易损伤面神经周围支,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咽旁间隙肿瘤的手术入路。方法 :对2013-01—2013-07经手术的10例咽旁间隙肿瘤患者的手术入路进行分析。结果:经口内入路、经颈侧入路、颈-腮腺联合入路、经颈-下颌骨裂开入路被用于切除肿物,全部获得成功;经口内入路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无面颈部皮肤切口瘢痕形成。选择入路时主要考虑肿瘤的位置、大小以及组织病理分型。结论: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术前借助CT和MRI成像技术对肿瘤进行分析,多种入路均可有效切除肿瘤,经口内入路无皮肤切口瘢痕,美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改良式腮腺肿瘤切除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式手术切除腮腺肿瘤的方法。方法:采用耳屏前隐蔽的面部除皱术切口及耳后延长入发际的内切口,在嚼肌筋膜下翻瓣;首先解剖暴露面神经总干后,根据肿瘤的位置,选择性解剖面神经颈面干而行腮腺部分切除术,保护腮腺的部分功能;并采用蒂在上方的胸锁乳突肌局部填塞以减少术后畸形。结果:应用改良术式的16例患者中,无1例出现涎瘘及面神经损伤,随访3~6个月无1例出现Frey’s综合征,并且局部凹陷轻微,面容美观。结论:改良式手术方法切口隐蔽,容易操作,不易损伤面神经周围支,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荐的腮腺肿瘤切除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采用颌下腺瓣转移修复腮腺深叶巨大良性肿瘤切除术后缺损的临床疗效,并与胸锁乳突肌瓣转移修复术比较.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腮腺深叶良性肿瘤患者4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经颌下入路组和腮腺入路组,每组22例.腮腺入路组采用改良Blair切口联合胸锁乳突肌瓣填塞肿瘤切除术后间隙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耳后发际切口行下颌下腺切除术的可行性、术后并发症及美容效果.方法:此次临床总结纳入的患者共计63例,均来自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市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于2015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以单侧下颌下腺良性病变为诊断收入院,均行患侧下颌下腺切除术.在这些患者中,38例采用传统的颌下手术切口入路(颌下切口组),25例采用耳后发际切口入路(耳后发际切口组).我们记录并比较2组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神经损伤情况、术后面动、静脉出血及美容效果.结果:颌下切口组和耳后发际切口组所有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在手术时间上,颌下切口组平均手术时间是(42.47±6.59)min,耳后发际切口组平均手术时间是(89.28±9.69)min,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颌下切口组无神经损伤表现及术后面动、静脉出血,耳后发际切口组只有术后耳垂暂时性麻木3例,无面神经下颌缘支、舌神经及舌下神经损伤表现及术后面动、静脉出血.术后美容效果方面,颌下切口组的美容效果评分平均为4.42分,而耳后发际切口组的评分平均为8.04分,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经耳后发际切口入路行下颌下腺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而且相比传统的颌下切口入路,它的美容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改良的腮腺切除术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40  
目的 介绍一种改良的腮腺切除术。方法 该改良术式的要点为:①采用隐蔽的面部除皱切口,避免了常规术式的耳前和颈部切口;②在SMAS筋膜下翻瓣,减少了术后Frey综合征的发生;③采有总干法解剖面神经,减少了面神经周围支损伤的机率;④暴露面神经总干后,根据肿瘤的位置,选择性解剖面神经颈面干而行腮腺部分切除术,保护腮腺的部分功能;⑤采用蒂在上方的胸锁乳突肌肌瓣填塞腮腺切除后的凹陷区,避免了常规术式后的面部畸形。结果 采用该术式对12例患者行腮腺切除术,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3-12个月,患者面部疤痕不明显,外形恢复良好,面神经损伤均完全恢复,且无1例出现Frey综合征。结论 改良的腮腺切除术克服了传统术式的缺陷,值得进一步、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腮腺边缘穿咬肌入路行髁突骨折坚固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05—2017-01收治的30例36侧髁突骨折患者的诊治经验。其中21侧髁突中低位骨折,通过颌后切口经腮腺前缘穿咬肌入路行坚固内固定术。15侧髁突高位骨折通过改良耳屏切口,经腮腺前、上缘穿咬肌入路行坚固内固定术,术后随访6个月,从患者的咬合关系、开口度、涎瘘及面神经功能等方面进行评估。结果:30例患者术后咬合关系和开口度均恢复良好,无涎瘘的病例出现,有4例出现暂时性面瘫,2月后内恢复。结论:经腮腺边缘穿咬肌入路手术治疗髁突骨折,视野暴露充分,切口隐蔽,利于保护面神经,并发症少,是安全有效的手术入路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疗效,临床参数和术后并发症。方法:88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传统术式组47例,即保留面神经,肿瘤及腮腺切除术;功能性外科治疗术式组41例,即美容除皱切口、胸锁乳突肌肌瓣、植入脱细胞真皮基质和保留面神经及耳大神经的肿瘤及腮腺部分切除术。通过3~30个月的随访,观察术后肿瘤复发、面瘫、涎瘘、Frey综合征、耳廓区麻木感、面部外形、口干、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情况。结果:2组相比,面瘫、肿瘤复发、口干和涎瘘发生率以及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传统的术式组耳廓区麻木感、Frey综合征和面部外形明显不对称的发生率分别为65.96%、31.91%和42.55%;功能性腮腺切除术组的发生率分别为36.59%7、.32%和9.76%(P<0.05)。结论:与传统腮腺术式相比,功能性腮腺切除术不增加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