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前后肝外胆管直径长度变化及与血浆中胆囊收缩素(CCK)的关系。方法用随机取样法,随机选取80例符合实验研究要求的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为实验组,同时随机选取20例体检合格的健康者为对照组,利用B超来测定肝外胆管直径的长度。利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来测定血浆CCK的浓度,对比两组肝外胆管直径长度与血清CCK浓度变化的差异及实验组术后3和6个月时CCK浓度和肝外胆管直径长度的差异,并进行准确记录,统计学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的CCK浓度和肝外胆管直径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3个月的肝外胆管直径较术前增大,CCK浓度也增加,与术前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6个月肝外胆管直径有明显的回缩,CCK浓度降低,与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结石患者的血浆CCK浓度和肝外胆管直径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胆囊切除术前后血浆CCK浓度和肝外胆管直径也呈现显著的动态变化,而且,肝外胆管直径与血浆CCK浓度也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患者胆囊排空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大龙  胡云  吴敏  田成功 《江苏医药》1999,25(3):182-183
用B超对56例糖尿病患者(又分为单纯糖尿病组和合并植物神经病变组)和20例正常人进行胆囊排空的测定,同时测定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和胰岛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结果发现糖尿病合并植物神经病变组空腹胆囊体积明显较正常对照组和单纯糖尿病组大。正常对照组的最大胆囊排空指数在脂餐后60分钟,糖尿病组的最大胆囊排空指数在脂餐后的120分钟。提示糖尿病患者的胆囊收缩功能较差,糖尿病合并植物神经病变时排空更差,且排空时间明显延长.其改变与血糖、胰岛素、血脂水平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胆囊动力学异常在胆囊结石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超声实时检测技术观察胆囊结石患者胆囊容积,计算收缩率;同时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胆囊收缩素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胆囊结石组中的胆囊收缩率正常者和胆囊收缩率降低者,其空腹胆囊容积均大于正常对照组;且胆囊收缩率降低者血浆胆囊收缩素也低。结论胆囊空腹容积增大造成胆汁淤积、成分改变与结石形成有关;胆囊收缩率降低其排空功能下降,陈旧胆汁不能及时排出易导致结石形成;胆囊收缩素减少使胆囊收缩功能减弱,促进胆囊结石形成。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继续使用阿司匹林对患者胆囊功能及血栓栓塞风险的影响。方法: 100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继续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对照组患者于术前7 d停用阿司匹林,术后继续使用。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血栓栓塞发生情况,胆囊功能、凝血功能变化,及术中、术后有关指标的差异。结果:术前1 d,观察组的胆囊体积减小,胆囊收缩率及排空指数均高于术前7 d时(P<0.05),且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凝血功无明显改变(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血栓栓塞总发生率为2.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围手术期不停用阿司匹林使用,有利于胆囊体积缩小,促进胆囊排空,降低围手术期血栓栓塞风险,合理使用抗凝药对患者术后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胆舒胶囊联合头孢曲松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148例慢性胆囊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4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每次将2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均匀混合后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胆舒胶囊,2粒/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主症积分、中医症状总积分、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总分、胆囊壁厚度、胆囊收缩功能指标[胆囊空腹体积(GFV)、胆囊最小残余体积(MGRV)、胆囊最大排空率(MGER)]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胆囊收缩素(CKK)、总胆汁酸(TBA)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78%(P<0.05)。治疗后,两组主症积分、中医症状总积分均显著降低,GIQLI总分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主症积分、中医症状总积分、GIQLI总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胆囊壁厚度、GFV、MGRV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MGER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胆囊壁厚度和胆囊收缩功能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IL-6、CCK、TB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TNF-α、IL-6、CCK、TB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胆舒胶囊联合头孢曲松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肯定,可缓解反复右上腹胀痛或不适等症状、改善胆囊功能及生活质量,并可进一步降低血清TNF-α、IL-6、CCK、TBA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前后肝外胆管直径变化及与胆囊收缩素CCK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68例胆囊结石患者为观察组,68例常规体检示健康的人员为对照组,然后将观察组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及对照组的肝外胆管直径、血清CCK水平进行比较,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的肝外胆管直径、血清CCK水平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肝外胆管直径与血清CCK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前后肝外胆管直径变化呈现先升后降,且与CCK呈现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戴树龙  杨士勇  潘超  周琎 《江苏医药》2015,41(3):265-267
目的 分析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肝脏羧肽酶E(CPE)的表达,探讨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 肝胆手术留取肝活检标本30例.其中,胆囊胆固醇结石20例(结石组),胆囊无结石患者10例(对照组).利用qRT-PCR、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两组肝脏CPE表达,用ELISA法测定血清胆囊收缩素(CCK)表达;并测定血清总胆固醇及血清总三酰甘油含量,分析胆汁成分及胆固醇饱和指数(CSI).结果 结石组胆汁总胆固醇、胆汁总脂含量及CSI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石组血清CCK、肝脏CPE mRNA表达及CPE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石组患者血清CCK含量与肝脏CPE mRNA表达呈正相关(r2=0.710,P<0.05).结论 肝脏CPE表达降低可能导致血清C CK分泌减少,进而诱发结石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胆囊部分切除术与全切术治疗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行胆囊全切术,试验组行胆囊部分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更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术中出血量为(96.8±16.3)mL,对照组为(128.4±24.4)mL,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均全部治愈,治愈率均为100.0%;试验组的二次手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囊炎合并胆结石可获得与胆囊全切术相当的疗效,而胆囊部分切除术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王威  石鑫  苗伏龙  陈虎  秦琦瑜  陈进军 《河北医药》2016,(13):1960-1962
目的:研究熊去氧胆酸胶囊干预对胆囊结石家兔模型保胆取石术后胆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新西兰家兔60只作为研究对象,建立胆囊结石模型后进行内镜下保胆取石术,根据术后处理方式不同分为3组,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模型组给予致石饮食,干预组给予致石饮食+熊去氧胆酸。检测3组家兔的胆囊运动情况以及胆囊收缩素、生长抑素表达量。结果干预后3周、5周时,模型组家兔的胆囊空腹体积、胆囊残余体积、胆囊容积及压力均大于对照组,胆囊最大排空率均低于对照组( t =6>.083~17.540, P <0.05);干预组家兔的胆囊空腹体积、胆囊残余体积、胆囊容积及压力均小于模型组,胆囊最大排空率均高于模型组( t =3.378~10.286, P <0.05);模型组家兔胆囊组织中生长抑素含量高于对照组,缩胆囊素含量低于对照组( t =9.508~17.595, P <0.05);干预组家兔胆囊组织中生长抑素含量低于模型组,缩胆囊素的含量高于模型组( t =5.433~16.462, P <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胶囊干预有助于调节胆囊收缩素、生长抑素的合成,改善保胆取石术后胆囊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消炎利胆片联合左氧氟沙星片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治疗的9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左氧氟沙星片,0.5 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消炎利胆片,6片/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胆囊壁厚度、胆囊排空率和血清炎性因子。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5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4.44%,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恶心呕吐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胆囊壁厚度较治疗前降低,胆囊排空率较治疗前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治疗组患者胆囊壁厚度较对照组降低,胆囊排空率较对照组升高,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血清IL-6、TNF-α、CRP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明显,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消炎利胆片联合左氧氟沙星片治疗急性胆囊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了炎性反应,值得临床上借鉴。  相似文献   

11.
于文江  贾伟  刘丽  岳志 《中国基层医药》2014,(11):1680-1682
目的 观察术前营养状况预知及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对食管癌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90例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15例)、术前营养组(25例)、术后营养组(25例)和术前营养+术后营养组(25例),观察比较四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生存质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前营养+术后营养组、术后营养组、术前营养组在总体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t=14.76、15.13、17.87,均P<0.05),同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Х^2 =9.17、12.13、19.18,均P<0.05).结论 术前营养状况预知以及围手术期营养支持能明显改善食管癌患者手术治疗的生存质量,并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我院手术治疗的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疗效、术后视力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术后两组患者视力均恢复良好,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平均散光度明显高于术前及观察组术后(P<0.05或<0.01),观察组术后3个月角膜平均散光度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术式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对患者的散光度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对医疗水平要求较高,故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医院及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3.
杨朝华 《北方药学》2012,(11):65-65
目的:探讨两种胆囊切除术在老年胆囊结石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择胆囊结石的老年患者46例,随机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照组给予传统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平均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均有效,小切口治疗具有出血量减少、并发症降低、住院时间缩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陈德雄  庞桦进  李冲 《中国当代医药》2013,(17):117-118,12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患者采用经颈静脉肝内门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的价值。方法32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采用TIPS治疗(治疗组).21例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对照组),分析手术治疗疗效,随访TIPS组患者出院后的手术并发症出现情况,并随访所有患者的存活时间及死亡原因。结果32例患者手术成功,术后门静脉压力下降(13.1±1.3)mmHg,术后2周复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明显缓解,术后TBIL、ALT测定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hild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TIPS组出现肝性脑病6例,支架梗阻4例,患者存活时间为(5.1±1.1)个月,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22例(68.8%),上消化道出血4例(12.5%),其他原因6例(18.8%);对照组患者存活时间为(1.1±0.6)个月,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12例(57.1%)、上消化道出血7例(33.3%),其他原因2例(9.5%)。结论TIPS手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安全有效,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切除手术方式及胃肠重建方式对术后并发胆囊结石的影响。方法:对316例胃切除术患者于术后随访2年,观察其术后并发胆囊结石的发病情况,并按照其胃切除术式及胃肠重建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分析。结果:①62例(19.62%)并发胆囊结石,发病率高于自然人群(10.00%,P〈0.05);②远端胃切除术后并发胆囊结石发病率(17.56%)明显低于近端胃切除术(35.14%)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各亚组之间比较,近端胃切除及食管残胃吻合术组术后并发胆囊结石发病率(36.00%)最高,而远端胃切除及行BillrothⅠ式吻合术组发病率(5.13%)最低;远端胃切除及行BillrothⅠ式吻合术组与各亚组之间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余各亚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胃切除术后胆囊结石发病率增高,切除术式、及胃肠重建方式在胆囊结石发生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对比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持续静脉微量注射呋塞米或间断注射呋塞米的疗效,及呋塞米剂量和对血脑钠肽浓度的影响。方法:126例瓣膜置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3例持续微量注射呋塞米,对照组63例间断注射呋塞米。根据常规术后处理,保持合理尿量和血液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每日呋塞米总剂量,记录术后4,12 h尿量,测定两组术前和术后第3天血脑钠肽浓度。结果:观察组呋塞米日剂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P〉0.05);两组术前术后血脑钠肽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12 h尿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4 h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持续静脉微量注射呋塞米可减少呋塞米用量,利尿效果优于间断注射呋塞米,且不影响血脑钠肽浓度,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脏切除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因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脾功能亢进而行脾脏切除术患者38例,其中行开腹脾脏切除术( OS组)18例,行腹腔镜脾脏切除术( LS组)2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T管拔出时间、肝肾功能、血常规、引流液淀粉酶等指标。结果与术前比较,LS组ALT术后2 d内、术后3~6 d均显著降低(t=6.75、9.32,均P<0.05);LS组术后3~6 d AST水平显著降低(t=8.87,P<0.05);LS组术后2 d内、术后3~6 d GGT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t=6.54、10.76,均P<0.05)。 LS组术后BUN下降,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3,P<0.05),术后3~6 d及术后7~9 d,LS组白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改善均优于OS组(t=19.32、10.21、8.42、6.76、9.32、13.32,均P<0.05)。结论 LS对肝硬化脾脏功能亢进的治疗方面效果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不同潮气量对俯卧位手术患者血清中CC16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行俯卧位脊柱全身麻醉手术患者80例完全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另选2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俯卧位手术的患者为对照组。I组设定潮气量12ml/kg,呼吸频率8次/min;Ⅱ组潮气量10ml/kg,呼吸频率100次/min;Ⅲ组潮气量8mL/kg,呼吸频率12~./min;IV组潮气量6ml/kg,呼吸频率14次/min。手术开始前及结束后抽取静脉血2ml送检,采用双抗体两步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CC16含量。结果Ⅰ、Ⅳ组术后CCl6低于本组术前及对照组术后[I组:(34±15)mg/L比(40±16)、(40±15)mg/L;Ⅳ组:(33±16)mg/L比(40±16)、(40±15)mg/L;均P〈0.05],Ⅱ、Ⅲ组术后CC16与本组术前及对照组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组:(414-16)mg/L比(42±16)、(40±15)me/L;III组:(40±17)mg(L比(40±16)、(40±15)μg/ml;均P〉0.05]。结论全身麻醉俯卧位手术患者在间歇正压通气模式下设定潮气量8ml/kg、呼吸频率12次/min时,CCl6手术前后变化最小,该组通气模式对肺脏损伤最小,有利于围手术期肺脏保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异位妊娠内出血休克患者微循环的改善作用,以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56例异位妊娠内出血休克患者随机分为UTI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补液扩容、输血抗休克、急诊手术治疗,UTI组在术中、术后还给予UTI治疗。结果:术前两组患者TXB2/6-keto-PgFlot比值及血BUN、Scr及尿NAG、γ--GTP基本一致(P均〉0.05)。术后3h及术后6h,U11组TXB2/6-keto-PgF1α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术后12h两组TXB2/6-keto-PgFlot比值才基本一致(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BUN、Scr及尿NAG、γ-GTP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或〈0.01);但UTI组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术后恢复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UTI对异位妊娠内出血休克患者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分泌功能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调节患者血循环中TXA2/PGI2的比值,改善肾脏的微循环血流灌注,可能是UTI对肾功能发挥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术前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对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62例曾接受脑出血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暴露组(术前长期服用阿司匹林)32例和非暴露组(术前未长期服用阿司匹林)30例,比较两组术后再出血情况(包括术后再出血量及出血率)及预后转归情况(包括两组患者死亡率及术后6个月日常行为能力评估)。结果:暴露组患者术后出血量为(57.63±14.01)ml,高于非暴露组患者出血量(40.52±12.92)ml(P〈0.05);暴露组死亡率为37.5%,高于非暴露组的12.5%(P〈0.05);暴露组术后6个月Barthel评分为(52.16±6.34)分,低于非暴露组的(69.42±6.02)(P〈0.05)。结论:术前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增加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