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不同程度的改变。方法 对6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电图进行观察,并对其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表现为心律失常居首位,尤以室性或房性期前收缩为多;重症心肌炎(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者心电图均有严重心律失常,心肌酶谱亦显著增高。结论 心肌炎的轻重及心电图改变的严重程度与预后不成正比。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动态心电图结果与心功能改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温州市妇女儿童医院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5年3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8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在治疗前均接受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测结果,比较动态心电图检出与未检出心律失常患儿的心功能指标,分析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发生心功能指标改变的影响因素。结果 动态心电图检查显示ST段改变、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均P<0.05),且心律失常检出率亦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动态心电图检出心律失常患儿心脏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明显低于未检出心律失常患儿(均P<0.05),心脏增大比例明显高于未检出心律失常患儿(P<0.05)。18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功能指标改变发生率为20.43%。病程>1周(OR=4.341)、动态心电图检出心律失常(OR=7.207)是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发生心功能指标改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病程>1周、动态心电图检出心律失常的病毒...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 )发生心脏性猝死 (SCD)的高危因素 ,研究DCM临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 60例DCM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以超声心动图 (UCG)、心电图 (ECG)、动态心电图 (DCG、Holter)及X线胸片观察心脏各参数变化 ,并做心电图QT离散度 (QTd)测定。结果 :有病毒性心肌炎病史与无病毒性心肌炎病史病人 ,重度心力衰竭、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别为 66.7%和 2 3 .3 % ,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5例SCD均有病毒性心肌炎史 ,临死前都发生多次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晕厥 ;QTd对预测SCD高危因素有意义。结论 :有病毒性心肌炎史、心力衰竭、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头晕或晕厥及QTd增加 ,可作为预测发生SCD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改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50例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心电图和临床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以ST-T改变、期前收缩、传导阻滞和窦性心动过速多见,临床表现多为发热、心悸和胸痛。结论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改变与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相关性,心电图能反映心肌受损情况。  相似文献   

5.
李小桂 《内科》2014,(1):45-46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律失常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98例儿童和青少年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Holter(动态心电图)资料。结果儿童组患者室性早搏的发生率为83.1%,青年组患者为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患者室上性早搏的发生率为28.6%,青年组患者为3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患者各类传导阻滞发生率为7.1%,青年组患者为2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青少年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儿童动态心电图改变主要为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应高度重视儿童心肌炎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汪翼 《山东医药》2000,40(10):45-46
目前 ,我国多数医院尚无条件通过检测病毒或做心肌活检来诊断心肌炎 ,一般仍需依靠非创性心脏器械检查与实验室检查确诊。常用的心脏器械检查包括心电图、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核素造影等。1.心电图国内外诊断心肌炎指标中都有心电图改变 ,以ST- T改变、心律失常 (包括各种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 )为常见 ,可出现 QRS低电压 ,偶有心肌梗塞样 Q波。笔者曾对 112例经病原学诊断证实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进行心电图检查分析 ,发现其异常改变的发生频率依次为窦性心动过速 ( 37.5% )、ST- T改变 ( 35.7% )、各类早搏 ( 33% )、房室传导…  相似文献   

7.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VMC)好发于青壮年,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临床表现有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可发生严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少数可合并急性肺水肿、心源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包炎,心电图表现为相应导联ST段抬高,酷似急性心肌梗死表现,心肌酶可有不同程度升高,容易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我院心内科2006年8月-2009年2月收治了9例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现就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28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为Ⅱ导联连续记录.本例心电图诊断是什么?有何依据须与哪些心律失常相鉴别?  相似文献   

9.
对56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采用常规与心怡康口服液治疗,观察细胞因子和动态心电图的变化。治疗后细胞因子TGF-β1明显下调而IL-10上调;动态心电图显示心律失常得到明显纠正。结论:心怡康通过调节细胞因子表达发挥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作用从而减少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62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血清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并对诊断心肌炎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血清cTnI诊断心肌炎阳性率明显高于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2例患儿心电图表现:心律失常者24例(38.7%),ST段改变者21例(33.9%),房室传导阻滞者10例(16.13%),P波改变者5例(8.1%),束支传导阻滞者2例(3.2%)。结论 cTnI对于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早期诊断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1.
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在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对120例确诊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内科治疗方法,予以休息、营养心肌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2周后观察症状、心电图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症状、心律失常、ST-T改变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参附注射液结合西医治疗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是指各种病毒感染后引起严重的、广泛的急性心肌损害,突出表现为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或猝死。其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演变有时酷似急性心肌梗死,如果能早发现采取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防治各种严重并发症,对患者预后有重要的意义。若心肌炎症得到控制,心肌供血得到改善,由此引起的生化及超微结构改变常可逆转,从而使预后大大改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羌葛解心汤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羌葛解心汤,每日1剂,连续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变化。结果治疗组缓解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症状、体征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8%比83.3%,P<0.05);心电图心律失常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6.7%比66.7%,P<0.05);治疗组心肌酶谱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羌葛解心汤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4.
人类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组织改变过程尚不清楚,诊断方法不尽人意。该研究的目的是运用造影剂增强的核磁共振(MRI)了解急性心肌炎病程中心肌组织改变的程度和范围。 方法 该文评估了44例有症状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9例平均年龄(26±10)岁符合下列入选标准:心电图异常,心功能减  相似文献   

15.
为鉴别病毒性心肌炎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心电图异常,观察90例急性轻型病毒性心肌炎与91例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患儿的24h动态心电图。结果发现:心肌炎组最低心率及平均心率显著高于神经功能紊乱组;心律失常昼夜发生,期前收缩频率684—45210次/24h,严重度Ⅱ级或Ⅱ级以上;复极异常24h呈持续状态。而神经功能紊乱组心律失常呈日间型或夜间型,频率<115次/24h,严重度Ⅰ级;复极异常与窦性心动过速发生时间一致。认为上述特点有助于临床鉴别轻型病毒性心肌炎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35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上图为Ⅱ导联同时不连续记录.心电图诊断是什么?有何依据?应与哪些心律失常相鉴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加稳心颗粒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伴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86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伴快速性心律失常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及对照组43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30 ml加入10%葡萄糖25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稳心颗粒每次9 g,每日3次冲服,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综合疗效、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改善情况等.结果治疗组应用参麦注射液加稳心颗粒后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总有效率为95.7%,明显优于对照组75%(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加稳心颗粒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伴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良好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辅治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心电图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治疗的14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7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综合疗法治疗,观察组加用卡托普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cTnI水平、心电图及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心律失常、ST-T改变发生率、cTnI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律失常、ST-T改变发生率与cTn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托普利辅治病毒性心肌炎效果确切,有利于调节机体cTnI水平,减少心电图异常现象,增强患儿心功能。  相似文献   

19.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药物治疗观察   总被引:92,自引:1,他引:91  
目的 全国十二家大型医院协作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方法 对1028例临床诊断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随机各分两组,治疗组602例,用中西医结合(黄芪、牛磺酸、泛葵利酮、抗心律失常药等)治疗;对照组426例,用常规(极化液、抗心律失常药等)治疗。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外周血肥病毒阴转、心电图ST-T改变及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心房颤动、窒房传导阻滞等恢复均优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18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为Ⅱ导联不连续记录(下行为活动后)。本例心电图诊断是什么?有何依据?应与哪些心律失常相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