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和复方磺胺甲噁唑(SMZ/TMP)耐药相关基因存在状况。方法测定临床连续分离的60株大肠埃希菌对1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SMZ/TMP耐药相关基因(sull、dfrAl、dfrA17)。结果60株中sul1、dfrA1、dfrA17基因阳性分别为34株(56.7%)、1株(1.7%)、35株(58.3%)。结论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严重;复方磺胺甲嗯唑耐药相关基因携带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耐药性和耐复方磺胺甲(口恶)唑(SMZ/TMP)相关基因存在状况.方法 采用ATB药敏试验板微量肉汤法测定临床分离的20株阴沟肠杆菌对2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检测耐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相关基因sull、dfrA1和dfrA17.结果 20株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的不敏感率在25.0%~100%之间.sulⅠ、dfrA1和dfrA17基因阳性率为85.0%(17/20)、5.0%(1/21)、60.0%(12/20).结论 阴沟肠杆菌具明显的多重耐药特征.耐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相关基因携带率很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耐药性和耐复方磺胺甲噁唑(SMZ/TMP)相关基因存在状况。方法 采用ATB药敏试验板微量肉汤法测定临床分离的20株阴沟肠杆菌对2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检测耐复方磺胺甲略唑相关基因sull、dfrAl和dfrA17。结果 20株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的不敏感率在25.0%~100%之间。sull、dfrA1和dfrA17基因阳性率为85.0%(17/20)、5.0%(1/21)、60.0%(12/20)。结论 阴沟肠杆菌具明显的多重耐药特征。耐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相关基因携带率很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株携带的Ⅰ类整合子及相关耐药基因进行筛选和分析.探讨Ⅰ类整合子在大肠埃希菌耐药中的作用.方法 对43株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做药敏试验;采用PCR扩增、DNA测序、DNA序列比对的方法 对其携带的Ⅰ类整合子相关耐约基因进行分析.结果 43株大肠埃希菌分离株对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依次为亚胺培南4.7%、阿米卡星18.6%、头孢他啶、27.9%、头孢吡肟37.2%、头孢呋辛55.8%、复方磺胺甲嗯唑58.1%、妥布霉素74.4%、庆大霉素79.1%、头孢噻肟81.4%和哌拉两林83.7%.在43株大肠埃希菌分离株中有25株含有Ⅰ类整合子,其中18株携带整合子相关耐药基因,如介导对磺胺类和氨基糖苷类约物的耐药基因等;某些菌株携带的整合子相关耐药基因相同.结论 Ⅰ类整合子在大肠埃希菌中广泛存在,整合子相关耐约基因在该菌耐药性的形成和播散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情况,探讨其耐药机制。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MⅠC.PCR法扩增Ⅰ型整合子特异的整合酶基因和sul 1基因。结果30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中,5株(16.7%)表现为对复方磺胺甲噁唑高MIC,5株菌的Ⅰ型整合酶基因(intI1)和sul 1基因扩增阳性,其余均为阴性。结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复方磺胺甲噁唑的高度耐药性可能与Ⅰ型整合子的存在有关。  相似文献   

6.
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Ⅰ类整合子分布与耐药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川北地区大肠埃希菌的整合子携带情况及其与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临床分离的180株大肠埃希菌对1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敏感、中介、耐药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SLI)2006年公布的标准判定.PCR方法检测临床大肠埃希菌中的第一类整合酶基因(intI),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第一类整合酶基因(intI)阳性与阴性菌株的耐药性差异,分析Ⅰ类整合子与耐药性形成的的相关性.结果 180株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复方磺胺甲嗯唑、头孢唑啉、妥布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的耐药率高,达32.9%~92.3%.临床分离180株大肠埃希菌中intI带率为64.4%,intI性菌株对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等抗菌药物呈现多重耐药性.结论 川北地区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突出.intI携带率高,并且与耐药性的形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情况,探讨其耐药机制.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MIC,PCR法扩增Ⅰ型整合子特异的整合酶基因和sul1基因.结果 30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中,5株(16.7%)表现为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高MIC,5株菌的Ⅰ型整合酶基因(intI1)和sul1基因扩增阳性,其余均为阴性.结论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高度耐药性可能与Ⅰ型整合子的存在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临床常见病原菌的检出情况及其耐药特点,探究其对临床抗菌药物用药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021年赣县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 562例住院患者病例资料,统计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同期临床送检标本的病原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情况。结果:2 562例住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患者1 485例,其使用率为57.96%;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各标本中培养、分离出1 874株病原菌,其中大肠埃希菌618株(占32.98%)、铜绿假单胞菌393株(占20.97%)、肺炎克雷伯菌299株(占15.96%)、金黄色葡萄球菌185株(占9.87%)和鲍曼不动杆菌131株(占6.99%);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复方磺胺甲噁唑、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50.00%,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则<5.00%;肺炎克雷伯菌对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40.00%,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3.00%,二者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均高达100.00%;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均>85.00%,对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5.00%;金黄色葡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为肺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1年1月安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16例肺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痰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结果:216例肺部感染患者痰液标本中,培养、分离出28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0.97%(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占29.27%(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为主)和真菌占9.76%(以假丝酵母为主);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哌酮、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30.00%),而对头孢吡肟、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较高(>60.00%);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为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头孢噻吩、阿米卡星、复方磺胺甲噁唑、苯唑西林的耐药率较高(≥60.00%),溶血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较高(>60.00%);白假丝酵母对酮康唑、伏立康...  相似文献   

10.
《抗感染药学》2018,(1):15-19
目的:分析临床不同标本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产ESBLs大肠埃希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VITEK-2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法国梅里埃公司),鉴定医院2016年1—12月间的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致病菌;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分离出的致病菌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采用SPSS 24.0版统计学软件分析产ESBLs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结果:2016年度检出致病菌株1 202株,其中大肠埃希菌196株(占16.31%),产ESBLs大肠埃希菌113株,其阳性率为57.65%;产ESBLs大肠埃希菌株科室分布主要以外科的检出率为最高(47株占41.59%);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唑林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大于95%,而其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四环素的耐药率均高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P<0.05),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介于0%~2.65%之间。结论:医院内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较高,且呈现多重耐药现象,对于轻度感染可以选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与阿米卡星联用抗感染治疗,而对于严重感染或危重感染患者可适当选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近年宁波地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中质粒AmpC酶基因流行状态.方法 用K-B法对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作耐药表型分析,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AmpC酶基因,然后用三维试验予以证实.结果 140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质粒AmpC醇基因阳性率2009、2010、2011年分别为4.4%(2/45)、8.6%(3/35)、13.3%(8/60);其中2009和2010年所检出的均为DHA基因型,2011年分别从2株大肠埃希菌和1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ACT-1基因.结论 宁波地区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质粒AmpC酶基因的流行率有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中国抗生素杂志》2021,45(11):1139-1143
目的 了解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CRE)的临床分布、耐药性及碳青霉烯酶基因型,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及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分离的CRE菌株,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药敏实验。药敏结果判读参照CLSI 2018版标准,WHONET 5.6软件统计分析。PCR方法检测常见碳青霉烯酶基因。结果 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626株CRE,总检出率为12.46%。其中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84.35%(528/626)和9.27%(58/626)。标本来源主要为痰56.87%(356/626)、尿液12.14%(76/626)、血液10.38%(65/626)。病区分布主要为急诊内科32.75%(205/626)和重症监护病房25.08%(157/626)。626株CRE菌株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和阿米卡星耐药率分别为56.07%和69.65%,其余在测试的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于80%。626株CRE中602株检出携带常见碳青霉烯酶基因。602株菌主要包括肺炎克雷伯菌515株(510株携带blaKPC-2基因,5株携带blaNDM-1基因,2株携带blaIPM基因);大肠埃希菌54株(43株携带blaKPC-2基因,13株携带blaNDM-1基因,1株携带blaIPM基因)。其中3株大肠埃希菌和2株肺炎克雷伯菌同时检出blaKPC-2基因和blaNDM-1基因。未检出blaVIM和blaOXA-48基因。结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CRE)的临床分布、耐药性及碳青霉烯酶基因型,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及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分离的CRE菌株,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药敏实验。药敏结果判读参照CLSI 2018版标准,WHONET 5.6软件统计分析。PCR方法检测常见碳青霉烯酶基因。结果 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626株CRE,总检出率为12.46%。其中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84.35%(528/626)和9.27%(58/626)。标本来源主要为痰56.87%(356/626)、尿液12.14%(76/626)、血液10.38%(65/626)。病区分布主要为急诊内科32.75%(205/626)和重症监护病房25.08%(157/626)。626株CRE菌株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和阿米卡星耐药率分别为56.07%和69.65%,其余在测试的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于80%。626株CRE中602株检出携带常见碳青霉烯酶基因。602株菌主要包括肺炎克雷伯菌515株(510株携带blaKPC-2基因,5株携带blaNDM-1基因,2株携带blaIPM基因);大肠埃希菌54株(43株携带blaKPC-2基因,13株携带blaNDM-1基因,1株携带blaIPM基因)。其中3株大肠埃希菌和2株肺炎克雷伯菌同时检出blaKPC-2基因和blaNDM-1基因。未检出blaVIM和blaOXA-48基因。结论 CRE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主要的碳青霉烯酶基因为blaKPC-2型。应加强对CRE菌株的医院感染防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产ESBLs菌株的耐药情况及耐药基因的表达.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的514例感染患者的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分离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PCR检测产ESBLs菌株的TEM、SHV、CTX-M-Ga、CTX-M-Gb及CTX-M-Gc的表达情况.结果 所有样本分离出大肠埃希菌198株,其中产ESBLs菌株101株(51.01%):TEM阳性27株(26.73%),SHV阳性32株(31.68%),CTX-M-Ga阳性17株(16.83%),CTX-M-Gb阳性13株(12.87%)及CTX-M-Gc阳性7株(6.93%).肺炎克雷伯菌114株,其中产ESBLs菌株61株(53.51%):TEM阳性11株(18.03%),SHV阳性14株(22.95%),CTX-M-Ga阳性11株(18.03%),CTX-M-Gb阳性13株(21.31%)及CTX-M-Gc阳性7株(11.48%).结论 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ESBLs菌株筛选及耐药基因检测,对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讨论医院产ESBLs (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临床分布情况,并对其进行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医师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以某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各个临床科室送检的标本中分离724株大肠埃希菌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s,并分析其分布及耐药性情况。结果:某院自2012年1月-2015年1月共检出724株大肠埃希菌;感染部位以分泌物来源最为常见,分布的主要科室是呼吸科(含ICU)、普外科及肾内科。共分离得到产ESBLs菌株248株(34.3%);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以及亚胺培南均无耐药性,而对于其他抗菌药物,其耐药率则均明显高于不产ESBLs大肠埃希菌。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具有较强的耐药性,临床应加强对其耐药性及感染率的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动物源性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和耐药特点,为其耐药性的安全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NCCLS推荐的表型检测法和确认试验测定大肠埃希菌ESBLs,纸片扩散法测定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结果 222株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83.78%)、诺氟沙星(92.79%)、利福平(81.08%)的耐药率很高;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高度敏感。ESBLs检出率为12.16%(27/222),产ESBLs菌株除对亚胺培南外其余13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非产ESBLs菌株。结论动物源性大肠埃希菌对很多抗生素具有一定的耐药性,应加强对食品中动物源性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监测。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分析血流感染中大肠埃希菌的药物敏感性、耐药基因分布及菌株间的同源性特征,为控制医院内感染,指导 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连续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山西省人民医院住院患者血培养中的大肠埃希菌,用基质辅 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进行菌种鉴定,用VITEK-2进行药敏试验,PCR方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耐药基因, 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对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76株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 最高,达到90.7%,其次是环丙沙星、头孢唑林、左氧氟沙星和头孢曲松,耐药率分别为69.7%、65.7%、63.1%和56.5%。对哌 拉西林/他唑巴坦、厄他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替加环素全部敏感。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为56.5%。共检出blaTEM, blaCTX-M和blaOXA-1 3种ESBLs基因,其中blaCTX-M为主要基因型。最常见的ST型为ST131(19.7%,15/76)、ST69(15.7%,12/76)和 ST38(7.8%,6/76)。结论 本院大肠埃希菌对大多数常用抗生素具有耐药性,治疗大肠埃希菌引起的血流感染,可经验性选择 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和替加环素。我院主要流行的ESBLs基因型为blaCTX-M型,同源性分析表明,菌株间 存在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我院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3年间分离的1584株大肠埃希菌耐药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常规培养分离细菌,用法国梅里埃Vitek2-CompactT全自动鉴定药敏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结果 1584株大肠埃希菌中来自尿液710株(44.8%);血液197株(12.4%);分泌物193株(12.1%);痰液169株(10.6%);胸腹水30株(1.9%)。其科室分布列前3位的分别为:泌尿外科326株(22.4%);肾内科180株(11.4%);重症监护室(ICU)165株(10.4%)。3年间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分别为63.9%、58.7%和60.5%。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6年发现3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的大肠埃希菌。结论 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绝大部分抗生素的耐药率居高不下,应密切关注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变迁,防止多重耐药菌株的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19.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细菌的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调查我院重症监护病房 ( ICU )引起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 将 2 0 0 0年 5月~ 2 0 0 3年 9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送检的呼吸道标本中接种于血培养基和巧克力培养基 ,分离出的致病菌用 VITEK AMS- 6 0鉴定 ,药敏用 K- B法。结果 共分离出 4 94株致病细菌 ,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30 7株占 6 2 .1% ,革兰氏阳性球菌 187株占 37.9%。革兰氏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 12 2株 ,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 5 2株 ,鲍氏不动杆菌 4 4株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2 7株 ,阴沟肠杆菌 2 3株。革兰氏阳性球菌 187株 ,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 115株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5 2株 ,粪肠球菌 14株。药敏试验结果提示各主要致病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 /舒巴坦、头孢他啶敏感性较高 ;各主要致病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氯霉素的敏感性较高。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是引起我院重症监护病房病人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革兰氏阴性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革兰氏阳性球菌。各主要致病菌均耐药严重且呈多重耐药 ,提示合理运用抗生素 ,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有效控制病人的感染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