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入治疗16例肾移植术后肾动脉狭窄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告了16例经动脉内血管成形及支架治疗移植肾动脉狭窄患者的护理.术前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讲解介入治疗的目的、方法以及术中如何配合,消除疑虑.术后密切观察血压变化,监测尿量及肾功能,对可能出现的出血、感染、肾动脉血栓等并发症予以严密观察.本组中14例术后血压及肾功能逐渐恢复,2例术后肾功能恢复不良,移植肾被切除.介入治疗前后采取有效而完善的护理措施是介入成功治疗肾移植术后肾动脉狭窄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术(PTRA)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价值。方法 82例全部行DSA检查,肾血管狭窄者行PTRA术或外科手术,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82例患者行肾动脉造影后血管正常者49例,异常者33例,其中单侧肾萎缩5例行外科手术(肾动脉搭桥1例),肾动脉狭窄28例行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术(PTRA)(血管内支架5例),术后10例血压降至正常或基本正常,13例血压得到改善,5例无效,总有效率达82.1%。结论 DSA检查和PTRA术在诊断和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方面有明显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肖书萍  李玲 《现代护理》2005,11(2):125-126
由肾动脉狭窄引起肾血流量减少和肾缺血而导致的高血 压,称为肾血管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患者的5%~10%,属于 继发性高血压。我院用经皮肾动脉成形术(PTRA)及肾动脉 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肾性高血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治 疗和护理方法报道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01年月1月~2003年12月我院32例 住院患者接受肾动脉造影后诊断为肾动脉狭窄性疾病,造影 同时或择期行PTRA及(或)肾动脉支架植入术。其中男10 例,女22例,年龄16~45岁,其中大动脉炎性肾动脉狭窄18 例,肾动脉肌纤维发育异常9例,肾移植、肾血管手术5例。…  相似文献   

4.
移植肾动脉狭窄是肾移植术后一种重要的并发症,由于此病可逆转,了解其发生发展过程对提高移植肾存活有益。临床表现移植肾动脉狭窄患病率为1%~23%[1~3],之所以报道的患病率差异显著是由于各自采取的诊断方法及标准不同所致。移植肾动脉狭窄最主要临床表现为渐进性高血压,且对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其可导致移植肾功能不全,甚至移植肾失功能。本病肾移植术后任何时间均可发生,但以术后3个月~2年最为常见。单纯依据移植肾周围血管杂音诊断移植肾动脉狭窄并不可靠,因为髂动脉及股动脉湍流同样可以产生杂音,近端髂血管狭窄及肾实质内动静脉瘘也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术对伴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机制。方法98例患者肾动脉造影后根据管腔狭窄程度分为治疗组(狭窄≥70%)、狭窄组(狭窄50%~70%)和对照组(狭窄〈50%)。比较各组患者术前、术后血压和肌酐的变化和术后即刻肾静脉肾素和血管紧张素活性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术后即刻肾素和血管紧张素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显;治疗后1个月血压和血肌酐下降(P〈0.05)。结论肾动脉成形术能够降低肾动脉狭窄患者即刻肾静脉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水平。  相似文献   

6.
背景:移植肾动脉狭窄的外科治疗包括摘取栓塞或切除狭窄段后重新吻合血管,或者利用自身静脉进行肾动脉与髂动脉的搭桥手术,虽然手术技术逐渐改进,但仍有部分病例发生移植肾的丧失。目的:分析移植肾动脉狭窄的病因、分类、诊治方案的选择及效果。方法:对2002/2010收治的10例移植肾动脉狭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36.9(22~55)岁。发病时间移植后5d~7年半,其中8例患者为移植后半年内发病。常规超声筛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结果与结论:除1例患者拒绝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以及1例开放手术患者,最终有8例接受介入治疗,8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测均确诊移植肾动脉狭窄,狭窄程度为60.3%(40%~80%)。4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4例支架置入,其中7例均取得显著的效果,5例肌酐降至正常,2例肌酐降至发病前水平,所有患者移植后早期即尿量显著增加、血压降至正常。在之后的长期随访中,也未发现再次狭窄或者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但其中1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中出现动脉出血,最终导致移植肾切除。提示对于移植肾动脉狭窄患者,应结合发病时间、发病原因以及狭窄程度等因素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取得最佳的疗效,并将风险降到最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单中心移植肾动脉狭窄(TRAS)诊疗的回顾性研究,探讨早期诊断及治疗移植肾动脉狭窄的方法。方法统计本中心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28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检验数据及影像学资料,比较TRAS患者与非TRAS患者移植肾超声参数,建立筛查TRAS的超声诊断阈值。比较有症状TRAS患者和无症状TRAS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肌酐、血压的变化。结果287例患者中共出现13例TRAS患者。移植肾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250 cm/s、叶间动脉动脉阻力指数(RI)0.51、移植肾动脉与叶间动脉PSV比值10可以作为筛查TRAS的超声阈值。有症状TRAS患者与无症状TRAS患者经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后肌酐、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肾移植术后定期随访中监测肾移植血流量和临床表现有助于早期诊断TRAS。移植肾动脉PSV250 cm/s、叶间动脉RI0.51、移植肾动脉与叶间动脉PSV比值10可以作为筛查TRAS的超声阈值。  相似文献   

8.
移植肾动脉狭窄1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移植肾动脉狭窄的外科治疗包括摘取栓塞或切除狭窄段后重新吻合血管,或者利用自身静脉进行肾动脉与髂动脉的搭桥手术,虽然手术技术逐渐改进,但仍有部分病例发生移植肾的丧失.目的:分析移植肾动脉狭窄的病因、分类、诊治方案的选择及效果.方法:对2002/2010 收治的10例移植肾动脉狭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36.9(22~55)岁.发病时间移植后5 d~7年半,其中8例患者为移植后半年内发病.常规超声筛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结果与结论:除1例患者拒绝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以及1例开放手术患者,最终有8例接受介入治疗,8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测均确诊移植肾动脉狭窄,狭窄程度为60.3%(40%~80%).4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4例支架置入,其中7例均取得显著的效果,5例肌酐降至正常,2例肌酐降至发病前水平,所有患者移植后早期即尿量显著增加、血压降至正常.在之后的长期随访中,也未发现再次狭窄或者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但其中1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中出现动脉出血,最终导致移植肾切除.提示对于移植肾动脉狭窄患者,应结合发病时间、发病原因以及狭窄程度等因素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取得最佳的疗效,并将风险降到最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PTA)并支架置入治疗移植肾动脉狭窄。方法对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并发移植肾动脉狭窄的4例患者,应用PTA方法扩张狭窄段,同时于狭窄处动脉内置入内支架,解除狭窄。结果4例患者移植肾动脉狭窄被成功解除,术后高血压消失或明显改善、肾功能均恢复正常,蛋白尿消失。结论PTA并网状支架血管内置入治疗TRAs见效快,创伤小,与开放的外科手术比较,具有损伤小、成功率高、适应证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0.
背景:对肾移植后并发移植肾动脉狭窄患者的诊断及随访是否可采用一种无创伤、特异性高、安全的检查方法。目的:评估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移植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临床怀疑为移植肾动脉狭窄的患者进行移植肾动脉期的增强扫描,扫描后所得到的数据经容积重建、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建、多平面重建处理成像。结果与结论:11例患者均诊断为移植肾动脉狭窄,10例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显示移植肾动脉狭窄程度54%~75%,1例移植肾动脉狭窄程度<50%。吻合口狭窄10例,其中合并移植肾动脉主干狭窄2例;移植肾动脉分支狭窄1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9例,狭窄程度75%~95%,8例置入支架,1例球囊扩张;1例给予药物治疗随访,于2年后出现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及难治性高血压,置入支架。1例无临床症状,经多层螺旋CT移植肾动脉狭窄程度<50%,随访4年肾功能、血压正常。支架置入治疗的患者中1例行球囊扩张者2年后彩色多普勒提示移植肾吻合口狭窄,行多层螺旋CT检查移植肾动脉狭窄程度<50%,随访4年3个月,肾功能、血压正常。提示多层螺旋CT后成像技术可作为移植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依据,对区分临床疑似病例,制定支架置入治疗方案,以及术后随访观察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