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根管糊剂在ObturaⅡ充填技术中对根尖微渗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Obtura Ⅱ注射式热熔牙胶充填中,不同根管糊剂对根尖微渗漏的影响。方法:40颗单根管牙随机分为4组,采用Obtura Ⅱ注射式热熔牙胶进行根管充填,A、B、C组分别以ZOE、Vitapex、AHplus作为根管糊剂,D组未用糊剂。充填后行墨汁渗透实验,制作透明标本,使用体视显微镜和显微照相系统观测染料渗透的长度。结果:染料自根尖孔渗入根管的长度,D组最长,为4.56±2.72mm,与A、B、C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使用糊剂的实验组中,染色线的长度由小到大依次是AHplus1.70±0.82mm、Vitapex1.87±0.56mm和ZOE2.02±0.40mm,但3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根管糊剂的使用能显著降低Obtura Ⅱ根管充填后根尖的微渗漏。  相似文献   

2.
不同根管充填方法和根管封闭剂根尖微渗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根管充填方法和根管封闭剂的根尖封闭效果。方法:选择150颗近期拔除的单根管牙,选取140颗分为A、B、C、D4组(每组35颗),其它10颗随机分为E组:阳性对照组(n=5)和F组:阴性对照组(n=5),采用手用Pro-taper镍钛根管锉预备根管,分别采用Cortisomol根管封闭剂加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技术(A组)、AHplus根管封闭剂加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技术(B组)、Cortisomol根管封闭剂加Obtura-Ⅱ热牙胶充填技术(c组)、AHplus根管封闭剂加Obtura—II热牙胶充填技术(D组)进行根管充填,采用染料渗透法检测根尖微渗漏,对染料渗透的长度进行测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和B组、A组和C组、C组和D组的染料渗透长度有显著性差异@〈0.05),B组和D组的染料渗透长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热牙胶垂直加压术的根尖封闭效果好于冷侧压充填术,AH-plus根管封闭剂的封闭性能好于Cortisomol根管封闭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iRoot SP与AH plus 2种根管封闭剂的根尖封闭效果。方法:选择50颗近期拔除的单根管牙,随机分为2个实验组A、B(每组20颗),2个对照组C、D,C组为阳性对照组(n=5),D组为阴性对照组(n=5)。使用机用Protaper预备所有根管至F2,分别采用iRoot SP根管封闭剂加连续波充填技术(A组)、AH Plus根管封闭剂加连续波热充填技术(B组)充填根管。采用染料渗透法检测根尖微渗漏,对染料渗透的长度进行测量,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A、实验组B、阳性对照组C、阴性对照组D的微渗透值分别为(1.46±0.21)mm、(1.52±0.22)mm、(10.75±1.28)mm、0 mm。实验组B的微渗漏值高于实验组A,但2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根管封闭剂iRoot sp的根尖封闭性能与AH Plus相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桩腔预备对两种根管充填方法根管封闭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近期拔除的40颗单根管离体牙,采用逐步后退法机用扩管预备,随机分为A、B、C、D4组,配合AH—plus糊剂分别采用牙胶尖侧方加压(A、B组)及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根管(C、D组),1周后对A、C组作桩腔预备,B、D两组作对照,印度墨水染色,对染料渗透的长度进行测量及分析。结果:B组和D组根尖微渗漏值无统计学差异,A组和B组、A组和C组、C组和D组的染料渗透长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桩腔预备降低了根尖封闭效果,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对微渗漏的影响小于牙胶尖侧方加压充填。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体外离体牙实验,研究根管充填糊剂EndoREZ、AHPlus的根尖封闭性能。方法:收集60颗离体前牙,用镍钛旋转器械Protaper预备根管后,依据根管充填糊剂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每组20颗,A、B两组为实验组,分别用EndoREZ、AHPlus作为根管充填糊剂;C组为对照组,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ZOE)作为根管充填糊剂,3组均采用冷牙胶侧方加压法恰充填根管。将根管充填后的全部标本置于IndiaInk染料中进行根尖微渗漏实验,用染料渗透法结合透明牙体标本制作技术,检测染料渗透线长度,评价3种糊剂的根尖封闭性能。结果:A、B、C3组均有染料渗入根尖,渗透线长度分别为(1.13±0.24)mm,(0.94±0.18)mm,(1.79±0.12)mm;A、B、C3组间的染料渗透长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A、B两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树脂类根管充填糊剂AHPlus、EndoREZ的根尖封闭性能均优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根管充填方法及桩道预备后不同长度的充填材料对根尖的封闭作用,寻找根管充填方法和剩余充填材料的最佳搭配选择,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32颗单根管牙随机分为6个实验组(每组各20颗)和2个对照组(每组各6颗).根管预备后A、B、C3组行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桩道预备后分别剩余4、6、8 mm根管充填物;D、E、F3组行连续波热牙胶充填,桩道预备后分别剩余4、6、8 mm根管充填物;G组(阴性对照组)随机选择不同充填方法及不同长度剩余根管充填物:H组不进行根管充填.利用葡萄糖定量检测微渗漏模型,检测各组从冠方向根方渗漏的葡萄糖浓度(体积).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和D、B和E、C和F比较,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组微渗漏显著大于热牙胶充填组.A和B、A和C、D和E、D和F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B和C、E和F相比,无显著差异,说明根尖剩余4 mm和6 mm组间具有显著差异,而剩余6 mm和8 mm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连续波热牙胶充填技术的根尖封闭性能显著优于冷牙胶侧方加压法.桩道预备后剩余6 mm微渗漏较少.是较合适的剩余充填材料长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几种根管预备方法和充填技术组合对根尖微渗漏和牙根抗折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离体牙186颗,随机分为6个实验组(A、B、C、D、E、F,每组各30颗牙)和阳性、阴性对照组(G、H,每组3颗牙)。A、B、C组采用逐步深入法进行根管预备,D、E、F组采用逐步后退法。其后,A、D组使用Bee FillTM2in1热牙胶充填系统进行根管充填,B、E组给予Cortisomol糊剂配合热牙胶以垂直加压法,C、F组予以Cortisomol糊剂配合冷牙胶以侧方加压法,G、H组均不做任何充填。采用染料渗透法检测各组离体牙根尖微渗漏情况,对各组离体牙进行纵向抗折强度力学测试。结果相同充填方法下多个预备方法比较,A、B、C组染料渗透长度分别小于D、E、F组(P<0.05),A、B、C组最大抗压负荷分别大于D、E、F组(P<0.05)。相同预备方法下,A组染料渗透长度小于B、C组(P<0.05),D组染料渗透长度小于E、F组(P<0.05);A、B、C组最大抗压负荷依次降低(P<0.05),D、E、F组最大抗压负荷依次降低(P<0.05)。G、H组间最大抗压负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逐步深入法进行根管预备,并联合Bee FillTM2in1热牙胶充填系统应用于根管治疗能够显著减少根尖微渗漏,并提高牙根抗折强度,对根管预备和充填技术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3种根管充填材料冠方微渗漏的体外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3种根管充填材料的根管冠向封闭能力,为临床采用不同的根充材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55颗离体单根前牙或前磨牙自釉牙骨质界截断,随机分成A、B、C 3个实验组(每组15颗牙)和D、E 2个对照组(每组5颗牙),A、B、C组分别采用Cortisomol糊剂加牙胶尖,AH-plus糊荆加牙胶尖及Resilon-Epiphany根管树脂充填材料行冷侧压充填根管,D组为阳性对照组,E组为阴性对照组.牙齿用2%甲基蓝溶液浸泡,沿牙长轴纵向剖开标本,双盲下用游标卡尺测量色素渗入根管的长度(精确至0.02mm).结果:A、B、C3个实验组染料渗入长度分别为(2.35±0.58)mm、(1.88±0.24)mm、(1.57±0.24)mm,阳性对照组的染料渗入根管全长,阴性对照组无染料渗入.A组与B、C组间染料渗入长度差异有显著性(P<0.01),B组与C组间染料渗入长度有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Resilon-Epiphany树脂根管充填材料冠方封闭性优于AH-plus糊剂与Cortisomol糊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4种根管充填技术的根管冠向封闭能力。方法:60颗离体单根前牙或前磨牙白釉牙骨质界截断,镍钛旋转器械进行冠向下法根管预备。随机分成A、B、C、D组,A组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法,B组用固体核心载体充填法,C组用常温流动牙胶充填法,D组用冷牙胶侧压充填法进行根管充填。所有牙齿除根管口外均涂布2层指甲油,用2%甲基蓝溶液浸泡,沿牙长轴纵向剖开标本,双盲下用游标卡尺测量色素渗入根管的长度(精确至0.02mm)。结果:A、B、C、D组染料渗入长度分别为(1.59±0.45)mm、(1.63±0.58)mm、(1.57±0.30)mm、(3.51±0.36)mm。前3组之间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1),D组与A、B、C组问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法、常温流动牙胶法和固体核心载体充填法在观察期内,具有较好的根管封闭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体外评价E -Q根管充填系统的充填质量和封闭根尖能力。方法 :离体单根管恒牙 5 5个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17个 ;通过X线与根尖微渗漏实验 ,比较E -Q根管充填系统 (包括A组 :固核载体插入技术 ,B组 :热牙胶旋转推入技术 )和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技术 (C组 )的充填质量和封闭根尖能力。结果 :糊剂超充以A组最多 ,B组次之 ,C组最少 (P <0 .0 5 ) ;近中远中向根充质量以C组最好 (P <0 .0 5 ) ,颊舌向各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封闭根尖能力以A组最强 ,B组次之 ,C组最差 (P <0 .0 5 )。结论 :E -Q根管充填系统有较好的封闭根尖能力 ,但X线充填质量差于侧方加压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在体外环境下比较C-Root SP、iRoot SP、AH-Plus 3种根管封闭剂的根尖封闭性能,以评价新型生物陶瓷类根管封闭剂C-Root SP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颗离体单根管牙使用Reciproc Blue机用镍钛锉预备根管,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AH-Plus组、C-Root SP组、iRoot SP 组,每组15颗)和3个对照组(单纯牙胶充填组、阳性对照组各15颗,阴性对照组5颗)。3个实验组分别使用单尖法充填AH-Plus、C-Root SP、iRoot SP根管封闭剂,单纯牙胶充填组仅充填牙胶尖,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不做任何充填。使用染料渗透法对所有样本处理后纵向剖开根管,体视显微镜下测量染料渗透长度,比较各组染料渗透长度差异。结果    AH-Plus组、C-Root SP组、iRoot SP组、单纯牙胶充填组、阳性对照组的根管内均有染料渗入,染料渗透长度依次为(1.41 ± 0.40)、(1.32 ± 0.36)、(1.25 ± 0.42)、(4.12 ± 0.97)、(5.82 ± 0.54)mm。3个实验组的染料渗透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此3组的染料渗透长度均明显小于单纯牙胶充填组和阳性对照组(均P < 0.05)。阴性对照组无染料渗入。结论    C-Root SP根尖封闭性能良好,与iRoot SP、AH-Plus两种根管封闭剂的根尖封闭性能相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采用不同根管充填技术对椭圆形根管根尖封闭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近期拔除的椭圆形单根管前磨牙120颗随机分成6组,每组20颗,采用iRoot-SP和AH-Plus根管封闭剂,结合单尖充填法、连续波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法、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法,即单尖iRoot组、热牙胶iRoot组、冷牙胶iRoot组、单尖AH组、热牙胶AH组、冷牙胶AH组,采用染料渗透法观察根尖的微渗漏情况.结果 热牙胶iRoot组、热牙胶AH组的根尖染料渗入深度明显小于单尖iRoot组、单尖AH组(P<0.05);热牙胶iRoot组、冷牙胶iRoot组尖染料渗入深度明显小于热牙胶AH组、冷牙胶AH组(P<0.05);其他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可以使椭圆形根管达到更好的根尖封闭效果,且配合使用iRoot SP根管封闭剂的封闭效果较配合使用AH-Plus根管封闭剂好.  相似文献   

13.
徐章凤  张昊  周永庆 《口腔医学》2023,43(2):114-117
目的 比较3种封闭剂AH-Plus, iRoot SP和GuttaFlow2分别配合单尖法充填和热牙胶充填的根尖封闭性能。方法 选取近期拔除的70颗单根管前磨牙,截冠后采用Waveone gold系统预备至P#,随机分为6个实验组(每组10颗)和2个对照组(每组5颗)。分别行单尖法充填和热牙胶充填,即AH-Plus单尖法组(A1组),AH-Plus热牙胶组(A2组),iRoot SP单尖法组(B1组),iRoot SP热牙胶组(B2组),GuttaFlow2单尖法组(C1组),GuttaFlow2热牙胶组(C2组),阳性对照组(D组)和阴性对照组(E组)。将充填完成的牙齿进行染料渗透实验后,通过纵切片法检测根尖的微渗漏情况。结果 A1组微渗漏值最大,B2组微渗漏值最小,同种封闭剂下单尖法充填和热牙胶充填根尖封闭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种充填技术下3种封闭剂的封闭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根管封闭剂均不能完全封闭根管,单尖法充填和热牙胶充填在根尖封闭效果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王维倩  田薇  王海云 《口腔医学》2011,31(6):343-345
目的 体外评价iRoot SP、AH Plus、Vitapex 3种根管糊剂的根尖封闭能力。方法  离体单根管恒牙45颗,随机分为3组,每组15颗;通过染色法微渗漏实验比较3种根管糊剂的根尖封闭能力,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根管壁与糊剂之间的结合特征。结果  iRoot SP与AH Plus组的微渗漏值较小且两者无统计学差异,Vitapex糊剂组的微渗漏值最大,与其他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扫描电镜下不同根管封闭剂与根管壁和牙胶间均观察到空隙存在。结论  iRoot SP和AH Plus的根管封闭性能较Vitapex糊剂更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根管封闭剂iRootSP的根尖封闭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12月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外科拔除的单根管前牙50颗,随机分为2个实验组(A、B组,每组20颗)和2个对照组(c组为阳性对照组,D组为阴性对照组,每组5颗)。所有牙均常规开髓、拔髓,采用机用ProTaper设备根管至F2。A、B组分别采用根管封闭剂iRootSP加单尖充填技术和根管封闭剂AHPlus加单尖充填技术充填根管,c、D组均不做任何根管充填;4组牙齿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髓腔及开髓孔。A、B、c组在除根尖孔2mm外的整个牙根表面均匀涂布指甲油2遍,D组在牙根表面及根尖孔全部涂布指甲油2遍。采用染料渗透法检测根尖微渗漏情况,对各组染料渗透长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B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根尖微渗漏,A组染料渗透长度为(1.62±0.20)mm,B组为(1.80±0.20)mm,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作为阳性对照的c组,染料渗透长度为(10.75±1.28)mm,几乎渗入牙根全长;作为阴性对照的D组,则无染料渗入牙根。结论根管封闭剂iRootSP的根尖封闭性能与AHPlus相似。由于单尖充填技术操作简便,副损伤小,省时省力,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根管治疗效果与根管封闭剂密切相关,而在充填过程中,很可能存在根管封闭剂超充填的情况。商品化的根管封闭剂种类众多,iRoot SP作为一种新型生物陶瓷类根管封闭剂,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封闭性和抗菌性而逐渐被重视,其超充是否会影响患牙的预后也引起了关注。本文总结了iRoot SP理化及生物学性能,以及根管封闭剂超充填的研究进展,结合随访病例分析iRoot SP超充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推力实验检测不同冲洗方式对根管封闭剂AH-Plus及iRoot SP与根管壁粘接性能的影响,同时比较两种根管封闭剂的粘接强度。方法 收集2013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患者拔除的56颗上颌单根管前磨牙。根据根管冲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样本随机均分为A ~ D组,每组14颗。A组为次氯酸钠(NaClO)溶液注射冲洗根管,B组为NaClO配伍乙二胺四乙酸(EDTA)溶液注射冲洗根管;C组为NaClO配伍EDTA溶液注射冲洗后辅以超声冲洗根管;D组为NaClO配伍EDTA溶液注射冲洗和超声冲洗根管后,使用氯己定(CHX)溶液再次冲洗根管。根据根管封闭剂的不同,每组又均分成2个亚组,分别使用AH-Plus和iRoot SP根管封闭剂。待根管充填后,采用推力实验比较各组的粘接强度。结果 不同根管封闭剂对粘接强度无明显影响(P > 0.05),不同的冲洗方式对粘接强度有影响(P < 0.05)。B1、B2组的粘接强度分别高于A1、A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C1、C2组的粘接强度分别高于B1、B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而D1、D2组的粘接强度分别与C1、C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采用NaClO配伍EDTA溶液作为根管冲洗液并辅以超声冲洗技术能有效增加根管封闭剂与根管壁的粘接强度,而CHX溶液做为最后一步根管冲洗液对根管封闭剂粘接强度的影响不大。iRoot SP及AH-Plus与根管壁的粘接强度无明显差别,均可作为根管封闭剂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iRoot SP作为根管充填糊剂的临床疗效,并与AH Plus作为根管充填糊剂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将急、慢性根尖周炎和牙髓坏死患者的219颗患牙,随机分成两组。根管预备后分别使用iRoot SP(实验组)和AH Plus(对照组)作为根管充填糊剂,采用冷侧压充填的方法完成根管充填。根充后即刻拍X线片,评价根管充填效果。术后1周和半年随访观察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术后即刻根充效果,两种糊剂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半年根管治疗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Root SP作为根管充填糊剂,在根管充填术后即刻具有较好的封闭效果,但是其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热牙胶充填技术联合不同封闭剂在根管充填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根管充填的牙髓炎患者95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n=30)、B组(n=33)和C组(n=32)。A组采用热牙胶充填技术+iRoot SP,B组采用热牙胶充填技术+AH plus,C组采用热牙胶充填技术+Vitapex。比较3组术后7 d的根管充填质量,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适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1级疼痛率分别为6.7%、6.1%,显著低于C组的28.1%(P<0.05)。结论: 热牙胶充填技术联合iRoot SP、AH plus或Vitapex,均具有较好的根管封闭效果;但iRoot SP、AH plus相较于Vitapex,可以更有效减轻根管治疗术后疼痛症状,推荐作为根管充填治疗中的首选封闭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