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2种方法在下颌水平阻生第三磨牙拔除中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舌侧骨板劈开法与高速手机裂钻去骨法拔除下颌低位水平阻生第三磨牙的效果。方法将150颗下颌低位水平阻生第三磨牙随机分成2组, 每组75颗,分别采用舌侧骨板劈开法和高速手机裂钻去骨法拔除,记录手术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舌侧骨板劈开法和高速手机裂钻去骨法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手术时间分别为(35.85±6.05)min和(43.52±7.70)min(P<0.05)。2种手术方法在骨折片去除、面部肿胀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牙龈撕裂、术后疼痛、张口受限、术后出血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2种手术方法术后均未出现舌神经损伤及下唇麻木,高速手机裂钻去骨法发生干槽症1例。结论采用舌侧骨板劈开法拔除下颌低位水平阻生第三磨牙的手术时间短,且术中、术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两种舌侧径路拔除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对术后组织反应的影响。方法:136例行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患者随机分为骨板切除术组(n=67)和骨板劈开术组(n=69),分别采用舌侧骨板切除术和舌侧骨板劈开术对患牙进行拔除。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后疼痛、面部肿胀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 h和7 d时张口度和吞咽痛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达到一期愈合。骨板劈开术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骨板切除术组,面部肿胀度小于骨板切除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48 h和术后7 d张口度均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板劈开术组患者术后48 h张口度大于骨板切除术组,而吞咽痛发生率则低于骨板切除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时张口度和吞咽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舌侧骨板切除术相比,骨板劈开术应用于拔除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可有效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少面部肿胀发生,对术后组织反应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舌侧骨板切除术拔除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的可行性及其优势。方法:47例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患者,半随机分为2组进行手术拔牙。其中29例为实验组,采取经舌侧骨板切除术式拔牙;18例为对照组,采取传统的颊侧去骨术式拔牙。同期标准对照,比较2组手术的时间、伤口愈合及术后组织反应如疼痛、肿胀、开口受限等的差异,对有关数据进行F检验、t检验及χ2检验。结果:全部病例均获一期愈合,无后遗症。2组手术时间、疼痛及开口受限无显著差异。实验组切口小、去骨及拔牙相对容易,但清创及缝合占用的时间相对较多。在颊侧组织肿胀方面,第2天对照组中度以上肿胀比例达61%,远高于实验组的3%,χ2=19.7653,P<0.005,差异有显著性;第7天2组肿胀消退接近正常,且无差异。2组舌侧组织肿胀均不显著,且无差异。结论:以舌侧骨板切除术拔除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切口小,能轻松消除骨阻力及拔除牙,术后组织反应程度较轻,无不良后遗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下颌第三磨牙不同萌出状态与舌侧骨板厚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的患者187例,收集术前拔牙区锥形术CT(CBCT)影像。利用GALIEOS Viewer软件,测量下颌第三磨牙牙根中点和根尖区的舌侧骨板厚度,分析第三磨牙萌出状态与舌侧骨板厚度的相关性。采用 SPSS 22.0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Wilcoxon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第三磨牙牙根中点区舌侧骨板的平均厚度小于根尖区(P<0.01)。牙根中点区骨板的厚度与第三磨牙的近远中向角度有关,近中阻生和水平阻生的第三磨牙,舌侧骨板较薄(P<0.01)。根尖区骨板的厚度与第三磨牙的阻生深度有关,中位和低位阻生的第三磨牙,舌侧骨板较薄(P<0.05)。结论 下颌第三磨牙舌侧骨板厚度与第三磨牙的萌出状态有关。近中、水平阻生和中位、低位阻生的第三磨牙,舌侧骨板较薄。拔牙时应避免舌侧骨板发生折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下颌低位水平阻生第三磨牙的最佳拔除方法。方法:将下颌低位水平阻生第三磨牙病例235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舌向脱位法、劈牙法、涡轮钻磨牙去骨法拔除患牙,统计平均拔牙时间和拔牙后并发症。结果:舌向脱位法手术时间最短,但舌侧骨板厚的低位水平阻生病例易并发出血和感染;劈牙法手术时间最长,术后易并发肿胀、疼痛、出血和张口受限;涡轮钻磨牙去骨法手术时间可控,术后并发症少且轻。结论:对于舌侧骨板薄的低位水平阻生第三磨牙病例,用舌向脱位法,简单、创伤小;对于舌侧骨板厚的病例,用涡轮牙钻磨牙去骨法,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舌侧楔形分牙法在微创拔除下颌水平阻生第三磨牙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72例行下颌水平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86例。试验组采用舌侧楔形分牙法,常规组采用传统T形分牙法。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反应及并发症分别进行比较,采用SPSS 2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组的拔牙时长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舌侧骨板损伤、断根率、术后肿胀及疼痛均小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舌侧楔形分牙法拔除下颌水平阻生第三磨牙,可以缩短手术时间,保护舌侧骨板,减少断根发生,并能够减轻术后肿胀、疼痛等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舌侧去骨法与颊侧去骨法用于拔除下颌水平阻生第三磨牙的适应证。方法:中、低位水平阻生患者105例,共160颗牙齿,随机分成2组,每组均为中位阻生齿55颗,低位阻生齿25颗。一组采用舌侧去骨法,一组采用颊侧去骨法。比较2组拔牙花费的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严重程度。结果:中位阻生齿拔除所花费时间,舌侧去骨法为(17.31±1.53)min,颊侧去骨法为(18.76±2.45)min,P>0.05。低位阻生齿拔除,舌、颊侧去骨法所用时间分别为(34.40±5.81)min及(42.97±4.77)min,P<0.05。低位阻生齿拔除,舌、颊侧去骨法引起面部水肿的程度分别为(21.25±3.81)%及(30.80±5.04)%,P<0.05。两组间出现疼痛、张口受限、感染、出血、舌或下唇麻木的机会无明显差别。结论:拔除低位水平阻生齿应采用舌侧去骨法,中位水平阻生齿拔除采用颊侧去骨法为宜。  相似文献   

8.
阻生智齿几种拔除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拔除中,以水平阻生及低位前倾阻生拔除比较困难,术中术后并发症亦较常见。作者对160例水平阻生及低前位前倾阻生牙分别采用去骨法、劈冠法、涡轮钻法及舌侧骨板劈开法进行手术,并对术中、术后情况进行了对比观察。  相似文献   

9.
颊侧径路在下颌水平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颊侧径路在拔除下颌水平阻生第三磨牙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57例患者的57颗下颌中、低位水平阻生的第三磨牙作颊侧径路的拔除术.对患者拔牙术后疼痛、术后开口度和创口情况等进行客观评估.结果 1)57例患者的57颗下颌中、低位水平阻生牙全部顺利完整拔除;2)颊侧径路去骨充分、术野大、暴露清晰、截冠便捷;3)颊侧径路并发症少.结论 颊侧径路适用于下颌中、低位水平阻生第三磨牙的拔除.  相似文献   

10.
孙仁义  肖进  汪池  胡孙强  方平娟 《口腔医学研究》2014,30(12):1158-1161,1165
目的:比较远中分块拔除法与远中整体拔除法在下颌低位近中阻生智齿拔除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探讨两种手术方法的优缺点。方法:随机选取40例双侧基本对称下颌低位近中阻生第三磨牙男性患者,一侧采用远中分块拔除法(实验组),对侧用远中整体拔除法(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实验组在舌侧骨板损伤、术后吞咽痛、术后24、48h张口受限均较对照组轻,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颌低位近中阻生,远中分块拔除术舌侧骨板损伤、术后短期疼痛、张口受限程度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中,比较微创拔牙法与锤凿劈冠法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134例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9、65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微创拔牙法,而对照组患者采用锤凿劈冠法。比较2组患者的以下指标:术中并发症、拔牙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拔牙时间分别为(16.28±1.01)、(32.25±1.09)min,2组相比,P<0.01,前者明显比后者短(t=124.72)。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邻牙松动、术中根折、舌侧骨板骨折等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P<0.05,前者明显低于后者;而2组患者的牙龈撕裂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干槽症、张口受限、术后疼痛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P<0.01,前者明显低于后者。结论:对于下颌低位阻生智齿的拔除,采用微创拔牙法减轻了患者的恐惧和不适感,创伤小,拔牙时间缩短,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拔牙创口愈合快,非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微创与传统拔牙法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术后愈合情况,进一步验证微创拔牙法的优越性。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在佛山市禅城区向阳医院·禅城区口腔医院就诊,且需要拔除中位、前倾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的男性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微创拔牙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拔牙法。比较2组患者术后发生水肿、疼痛、张口受限等情况的差异,并记录2组患者牙槽窝骨愈合过程中的骨密度曲线图。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水肿、疼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第4、8、12周的牙槽窝骨密度变化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张口受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拔牙术有利于牙槽窝的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改良手术进路-下颌骨舌侧松解进路(mandibular lingual releasing approach)治疗口腔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2006年12月之间接受下颌骨舌侧松解进路方式治疗的口腔癌病例20例.采用病历对照方法,随机选取性别、年龄、原发部位和分期相当的20例下唇或下颌骨切开进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手术并发症、局部复发率和生存率.采用SPSS1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20例,原发灶部位分别为:口底(8例)、舌活动部(6例)、舌根(2例)以及其他部位(4例).临床Ⅰ期2例、Ⅱ期4例、Ⅲ期6例、Ⅳ期8例.随访1~40个月,中位随访期15个月.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研究组和对照组的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6.2%和64.9%(P=0.792);3年生存率分别为52.3%和50.0%(P=0.672).研究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40%和30%(P=0.501).结论:初步结果显示,与传统下唇裂开或下颌骨切开进路比较,下颌骨舌侧松解进路方式治疗口腔癌,不影响肿瘤治疗效果,既克服了口腔进路受限制以及切除不彻底的弊病,又避免了下唇裂开进路在面部遗留瘢痕的弊端.手术后患者外观改变不明显,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4.
羊髁突囊内骨折坚强内固定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创建羊髁突囊内B型骨折并同期行坚强内固定术的实验动物模型,观察髁突囊内骨折固定术后的愈合情况。方法:12只6个月龄山羊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8只,一侧关节手术造成髁突囊内B型骨折并用两孔钛板+钢丝固定,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术后3、6个月各处死6只,术后即刻及3、6个月行螺旋CT扫描,手术前和处死前测量实验动物的体重和最大开口度,采用SAS6.1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自身术后3、6个月体重和术前体重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术前及术后3、6个月体重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前及术后3、6个月最大开口度自身比较和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螺旋CT显示骨折固定良好,固位钉稳固,骨折愈合良好。结论:髁突囊内B型骨折后施行恰当的坚强内固定术,可以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甲状旁腺激素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牙周炎模型骨代谢的影响。方法:4月龄健康雌性Wistar大鼠68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7只。即A组(健康对照组)、B组(伪手术组)、C组(去势牙周炎组),D组(去势牙周炎加甲状旁腺激素治疗组)。模型建立成功后,A、B、C组腹腔内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D组间歇性小剂量腹腔内注射等量甲状旁腺激素,隔日注射一次,用药8周。治疗后处死大鼠并通过CBCT扫描测定上颌骨密度,检测血清中钙(Ca2+)、磷(P3+)、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结果:治疗8周后,经CBCT图像测量,D组上颌骨密度较C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与A、B组上颌骨密度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外周血中ALP水平高于A、B、C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血清钙、磷值没有明显改变(P〉0.05)。结论.小剂量注射甲状旁腺激素能够增加骨密度并改善外周血中ALP的水平,促进牙槽骨的形成,对绝经期后牙周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微创与传统拔牙法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术后愈合情况,进一步验证微创拔牙法的优越性。方法 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在佛山市禅城区向阳医院·禅城区口腔医院就诊,且需要拔除中位、前倾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的男性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微创拔牙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拔牙法。比较2组患者术后发生水肿、疼痛、张口受限等情况的差异,并记录2组患者牙槽窝骨愈合过程中的骨密度曲线图。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水肿、疼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试验组患者术后第4、8、12周的牙槽窝骨密度变化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 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张口受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微创拔牙术有利于牙槽窝的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面颊部六神丸局敷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评价六神丸在该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有双侧基本对称水平阻生第三磨牙男性患者40例,一侧阻生牙拔除术后颊面部六神丸局部外敷(试验组),另一侧术后无药物局部外敷(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疼痛、肿胀、开口受限程度。数据采用SPSS 11.5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试验组术后24、72 h疼痛、肿胀度比对照组轻,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120 h疼痛、肿胀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术后张口受限程度方面差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六神丸颊面部局部外敷能有效减轻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拔牙与非拔牙矫治在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时牙槽嵴高度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双期矫治病例16例,摆式矫治器病例18例及拔牙矫治病例20例,治疗前后均拍摄上前牙根尖片,比较上前牙治疗前后”CEJ—AC距离”在三个治疗组中的平均变化量,并作方差分析及组间LSD—t检验。结果:治疗结束时,三治疗组的CEJ—AC变化量存在组间差别,并具有统计学意义如〈0.05),其中双期矫治组和摆式矫治器组的CEJ—AC分别增加了0.19mm和0.21mm,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小于拔牙矫治组的0.41mm,并有显著的统计意义(p〈0.001)。三治疗组在治疗结束时的CEJ—AC距离均不超过2mm。结论:双期矫治、摆式矫治器及拔牙矫治在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时,均会造成牙槽嵴高度下降,其中拔牙矫治的下降程度较为严重,但三种方法均未造成具有临床意义的牙槽骨丧失。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应用舍雷肽酶预防下颌复杂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并发症的疗效.方法:选取临床需拔除复杂下颌阻生智齿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术后给予舍雷肽酶肠溶片10mg,tid,7d和甲硝唑片0.2,tid,3d,阿莫西林胶囊0.5,tid,3d.对照组仅给予甲硝唑片0.2,tid,3d,阿莫西林胶囊0.5,tid,3d作为预防性抗感染治疗.观察两组术后第1、2、7d的局部肿胀,疼痛及张口受限情况,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第2天实验组的局部肿胀程度为(9.17±4.17)mm,明显低于对照组(13.97±6.1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的疼痛评分2.32±0.98与对照组3.50±1.2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张口受限情况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舍雷肽酶对于减轻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疼痛与肿胀反应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