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微创拔牙201颗临床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和总结微创拔牙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2009-03—2011-03间采用微创拔牙技术拔除195例共201颗牙齿。记录并分析术中患者的感觉和表现,术后1、3、7d复诊时患者的感觉、症状及拔牙创情况。结果:应用微创拔牙技术,本次所选病例术后感染或干槽症发生率为0%,拔牙畏惧率2.56%,术中断根1.03%,术中疼痛11.79%,术后疼痛4.62%,术后肿胀4.10%,术后张口受限2.56%。结论:微创拔牙技术疗效可靠,操作简便,是值得推广的较好拔牙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微创拔除埋伏阻生牙的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98 例埋伏阻生牙,排除拔牙禁忌证,术前拍摄X 线片或牙科CT,评估患牙位置及其与毗邻重要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采用改良翻瓣术,利用微创拔牙器械与方法拔除患牙.术后常规医嘱,1 周后拆线.记录术中、术后患者主观感受;记录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评估微创拔牙方法的效果.结果 微创拔牙手术时间为5 ~ 30 min,平均为16 min.患者术中感觉舒适,与采用传统拔牙相比,患者的恐惧感有所降低.微创拔牙术后不良反应如术区肿胀、疼痛等患者自觉不适为12.2%.98 例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微创拔牙相比传统拔牙术,提高了患者在手术中的舒适度,减少了各种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在临床上普及采用.  相似文献   

3.
微创拔除381颗残冠残根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微创拔牙技术在临床拔除残冠残根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微创拔牙技术拔除381颗残冠残根,记录断根率、拔牙窝完整性、术中疼痛、患者畏惧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81颗残冠残根微创拔除术的断根率为2.89%,拔牙窝完整率96.33%,患者畏惧率2.27%,术中无痛率87.12%,术后无痛率92.80%,术后软组织肿胀发生率6.06%,张口受限发生率3.41%,无干槽症发生.结论 微创拔牙技术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微创拔牙术与传统拔牙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08例下颌阻生智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拔牙术,观察组患者行微创拔牙术。评价2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及张口受限程度,统计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张口受限程度的"0度+Ⅰ度"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不止、邻牙松动、牙龈撕裂、根折、舌侧骨板骨折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为27.7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面部肿胀、干槽症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2.96%,对照组为29.6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应用微创拔牙术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及张口受限程度,并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较于传统拔牙术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口腔医学》2017,(1):57-60
目的比较微创拔牙技术和传统拔牙技术拔除残根、残冠、折裂牙等复杂牙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3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研究,一组采用微创拔牙技术(315例),另一组采用传统拔牙技术(315例),比较手术时间、术中畏惧症发生率、牙槽窝不完整率、断根率、牙龈撕裂率及术后出血、肿胀、疼痛、张口受限、干槽症及颞下颌关节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6.10±2.23)min)比传统组((24.30±3.02)min)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中惧症发生率、牙槽窝不完整率、断根率、牙龈撕裂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疼痛、肿胀、张口受限、干槽症、关节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微创拔牙技术拔除残根、残冠、折裂牙等复杂牙,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患者的恐惧,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拔牙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齿槽外科中应用无痛微创拔牙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辽宁省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96例拔牙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无痛微创拔牙技术拔牙,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拔牙方法拔牙。对比两组患者的拔牙手术时间、术中疼痛情况及术后感染情况,并且进行拔牙效果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拔牙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术中疼痛发生率、术后感染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观察组的拔牙效果评价为Ⅰ级的比例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而Ⅲ级的比例为2.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在齿槽外科中应用无痛微创拔牙技术拔牙,具有手术时间更短、术中疼痛发生率和术后感染率更低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Benex拔牙器在微创拔牙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Benex拔牙器对56例患者的81颗患牙进行根管预备,旋入螺纹钉,载入牵引器。Benex拔牙器利用牵引的原理将患牙拔除。结果:在56例81颗患牙中,成功拔除52例77颗,无一例断根,患者术后反应轻微;失败4例4颗,成功率为95%。结论:应用Benex拔牙器拔除患牙,实现了真正的微创拔牙,也使拔牙更容易,更快捷。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同拔牙方式对下颌第三磨牙拔出后患者出现TMD的症状,探讨两种拔牙方式拔出下颌第三磨牙后与TMD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需要拔出下颌第三磨牙的患者160例,采用微创拔牙法与传统拔牙法拔出异位萌出的下颌第三磨牙,在拔牙术前、术后1周、4周、6月分别进行TMD的双轴诊断,确定TMD的不同程度。结果:通过对160例拔牙患者6个月的回访发现,微创拔牙方式拔除下颌第三磨牙后弹响消失、减轻的患者占15%,选择传统拔牙方式拔除下颌第三磨牙后弹响消失、减轻的患者占7.5%;双轴诊断评价结果显示运用微创技术拔出下颌第三磨牙后出现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疾病、咀嚼肌紊乱疾病的患者数量较传统拔牙法有下降的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拔牙技术能够显著降低下颌第三磨牙拔出术中、术后颞下颌关节紊乱并发症出现的几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微创拔牙技术在阻生牙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42例需拔除下颌阻生智齿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微创法和锤凿法拔除患牙,记录两种方法平均拔除时间、术后肿胀、疼痛、张口受限、颞颌关节痛、干槽症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拔除时间明显缩短(P<0.001);术后疼痛、肿胀、张口受限、干槽症、颞颌关节痛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5)。结论:随着微创医学的发展及新型拔牙器械的推出,微创拔牙理念和技术将逐渐取代传统的锤凿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微创拔牙法与传统拔牙法拔除下颌阻生智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下颌阻生智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采用微创拔牙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拔牙法包括锤、敲、劈冠去骨法操作.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包括术中根折、拔牙窝形变)发生情况、术中心理畏惧、术后并发症(包括干槽症、开口受限、面颊部疼痛、肿胀)的发生情况,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7.32±1.01)、(33.46±1.12) min,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根折、中等或较重拔牙窝形变发生率和术中心理畏惧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开口度受限程度、术后中度或重度疼痛、肿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拔牙法拔除下颌阻生智牙手术时间短,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患者心理畏惧程度低,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胡开进 《口腔医学》2015,35(2):81-84
牙拔除术是口腔外科最常见、最基本的治疗操作,随着医学的进步,微创的器械,微创的方法,微创的理念在牙拔除术中有了迅速的发展,本文将针对微创技术在牙拔除术中的使用进行阐述,为其在牙拔除术中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微创拔牙法在下颌近中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微创拔牙刀结合高速涡轮牙钻拔牙法在下颌近中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需要拔除的下颌近中阻生智齿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分别用Original Luxato微创拔牙刀结合高速涡轮牙钻去冠和传统拔牙器械拔除患牙,比较两组的牙科畏惧症发生率及手术时间、术后患者张口度、肿胀度、疼痛、满意度、拔牙窝完整性的差异。结果:微创拔牙刀结合高速涡轮牙钻去冠组患者的牙科畏惧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拔牙组,手术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拔牙刀结合高速涡轮牙钻去冠拔除下颌近中阻生智齿可达到无痛、安全、微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微创拔牙技术与传统凿骨劈冠法拔除下颌低位埋伏阻生智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300例下颌低位埋伏阻生智齿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微创组与锤凿组各150例。微创组采用微创拔牙器械及微创拔牙技术拔除下颌低位埋伏阻生智齿;锤凿组采用传统的拔牙器械及凿骨劈冠法拔除下颌低位埋伏阻生智齿。对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观察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18.0±6.3)min]比锤凿组[(37.0±8.2)min]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疼痛、肿胀、张口受限、干槽症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锤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微创拔牙技术拔除下颌低位埋伏阻生智齿,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凿骨劈冠拔除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创拔牙技术在学龄期儿童骨埋伏多生牙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72例学龄期儿童共76颗骨埋伏多生牙,使用微创拔牙技术拔除患牙。结果:76颗患牙均在30 min内拔除,术后未出现感染、干槽症及邻牙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微创拔牙技术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儿的牙科畏惧情绪,是拔除学龄期儿童骨埋伏多生牙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要:拔牙的微创技术开启了拔牙的新时代,使拔牙这一古老的手术更加走向标准化、微创化、舒适化和个性化。目前,微创拔牙的理念和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和推广亟待提高。本文对微创拔牙的发展、微创拔牙器械的进步、微创拔牙技术的应用等做一述评,为进一步在国内推广微创拔牙的理念和应用微创拔牙的技术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拔除上颌死髓磨牙时,传统的锤挺法与微创拔牙法的优缺点。方法:对300例上颌死髓磨牙病例,随机采用锤挺法(对照组)拔除或微创拔牙法(实验组)拔除,对手术时间及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观察和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及χ2检验。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微创拔牙法使上颌死髓磨牙的拔除更加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中,比较微创拔牙法与锤凿劈冠法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134例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9、65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微创拔牙法,而对照组患者采用锤凿劈冠法。比较2组患者的以下指标:术中并发症、拔牙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拔牙时间分别为(16.28±1.01)、(32.25±1.09)min,2组相比,P<0.01,前者明显比后者短(t=124.72)。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邻牙松动、术中根折、舌侧骨板骨折等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P<0.05,前者明显低于后者;而2组患者的牙龈撕裂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干槽症、张口受限、术后疼痛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P<0.01,前者明显低于后者。结论:对于下颌低位阻生智齿的拔除,采用微创拔牙法减轻了患者的恐惧和不适感,创伤小,拔牙时间缩短,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拔牙创口愈合快,非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牙拔除术是口腔颌面外科最基本、最常用的治疗技术。近年来,随着微创化、舒适化、规范化治疗理念的深入人心,新型微创拔牙器械也不断被研发或改良。文章就具有代表性的牙拔除术新器械做一简要介绍,供广大口腔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参考选择,最终达到减少拔牙创伤、减轻患者痛苦、方便医生操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