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使用CBCT三维定位分析54颗青少年上颌埋伏阻生牙,为正畸诊疗设计提供精准依据。方法:采用CBCT技术重建54颗青少年上颌埋伏阻生牙,应用CS 3D Imaging软件分析阻生牙位置、牙根情况及与邻牙关系进行测量分析并评价。结果:上颌埋伏阻生牙主要以垂直阻生为主,埋伏高度以牙冠位于邻牙根1/2至根尖占到66.7%;根尖位置以偏于10 mm以内居多;牙骨性粘连占1.9%。最终对54颗埋伏阻生牙牵引45颗,拔除9颗。结论:CBCT可精准三维定位埋伏阻生牙,为正畸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锥体束CT(CBCT)在埋伏牙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常规全颌曲面断层片和X线牙片不能准确定位的埋伏阻生牙28例,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CBCT扫描获得高分辨率影像,并使用专用软件进行准确定位。结果:28颗埋伏阻生牙均被精确定位,采用最佳手术入路后,均顺利拔除或成功牵引至正确位置。结论:CBCT是判断埋伏阻生牙准确位置的有效方法,在埋伏阻生牙诊断及治疗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Wang S  Feng XP  Cao HZ 《上海口腔医学》2011,20(4):417-419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在治疗上颌前牙区埋伏牙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9—2010年经普通X线片确定有埋伏牙,但不易具体定位的患者11例,进行CBCT扫描和三维重建,确定埋伏牙在颌骨内的具体位置。结果:经CBCT扫描、三维重建后,所有患者均可直观再现埋伏牙的形态、数目、在颌骨中的具体位置和发育情况。11例患者共16颗埋伏牙,其中既有埋伏阻生牙又有埋伏多生牙,3例(4颗)为埋伏多生牙,1例有2颗埋伏牙;2例为倒置埋伏,2例为水平埋伏,3例为垂直埋伏,4例为斜位埋伏。根据CBCT结果制订治疗方案,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CBCT三维重建对于上颌前牙区埋伏牙治疗方案的设计及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在上颌埋伏中切牙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正畸临床33例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拍摄全景片和CBCT,由10位正畸医生对33例埋伏牙患者的全景片和CBCT分别进行测量、分析,填写研究表格。所得数据用SPSS 17.0软件,采用McNemar检验、Kappa检验和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BCT与全景片对埋伏牙是否弯根、近中切角距中线距离和有无多生牙等分析项目没有统计学差异,其余分析项目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上颌埋伏中切牙诊断,CBCT更直观、三维测量更精确,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5.
CT在上颌前部埋伏阻生牙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上颌前部埋伏阻生牙的位置变异较大,通常可以用视诊、触诊和X线定位片的方法确定牙位。但由于普通X线定位片投照角度较难掌握,特别在需要做助萌术保留埋伏阻生牙或拔除多生牙时,其定位准确性要求高。为了防止错误拔牙,缩短手术时间,避免额外的手术创伤,作者应用CT扫描方法诊断上颌前部埋伏阻生牙,定位准确,对手术有较好的指导意义。现将我科近来诊治的12例病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收集了经视诊、触诊、普通X线定位片方法仍无法确定牙位的上颌前部埋伏阻生牙12例,双尖牙埋伏阻生1例。其中5例尖牙埋伏阻生,2例中…  相似文献   

6.
埋伏阻生牙好发于上颌前部,其中上切牙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埋伏阻生牙病因复杂,可能由遗传因素、系统因素和局部因素等共同导致。通过锥形束CT(CBCT)等影像学检查对埋伏阻生前牙进行准确定位是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条件,外科手术暴露联合正畸牵引治疗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文章对埋伏阻生切牙的发病情况、病因、临床检查和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对于颌骨不同部位的埋伏阻生牙应用不同平片透照技术以达到精确直观的X线影像 ,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对32例埋伏阻生牙及多生牙患者使用牙片、咬合片、全景片、全景断层片、头颅侧位片、埋伏牙切线位片、全景上颌窦侧方片对埋伏阻生牙定位。结果 :通过单全景、双曲面断层及多断层三种曲面断层片诊断方案埋伏阻生牙及多生牙在颌骨中的位置 ,牙轴的方向 ,牙体形态、与周围解剖组织的关系得以准确显示。结论 :本研究平片诊断方案能比较准确地对颌骨内埋伏阻生牙及多生牙定位 ,为正畸及口外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颌骨牙列曲面体层技术和根尖定位片在埋伏阻生牙及多生牙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埋伏阻生牙及多生牙分别采用颌骨牙列曲面体层技术和临床上最常用的根尖定位片进行投照定位,对这2种方法的符合率进行χ2检验。结果:颌骨牙列曲面体层技术和根尖定位片均能较准确显示埋伏阻生牙及多生牙在颌骨中的位置,与手术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3.02%和95.35%,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颌骨牙列曲面体层技术能较准确地显示埋伏阻生牙及多生牙在颌骨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影像学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邻牙损伤风险分级方法,以预测风险和指导手术。方法从接受全景片检查者中筛选出与邻牙接触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连续病例的1359颗牙作为样本,进行评分:埋伏深度评分,高、中、低位阻生牙分别计1、2、3分;与邻牙接触面积评分,将该面积占牙冠的比例≤1/3(少)、>1/3~≤2/3(中等)、>2/3(多)分别计1、2、3分。将得分之和=3设为I级(低度)风险,得分之和=4设为Ⅱ级(中度)风险,得分之和≥5设为Ⅲ级(高度)风险。对样本中有锥形束CT(CBCT)检查者以相同标准行风险等级评价,用Kappa值和youden指数比较2种影像评价结果。用K-W检验分析阻生牙埋伏深度、与邻牙接触面积及阻生方向与邻牙损伤风险的相关性。采用SAS 8.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邻牙接触的阻生牙占96.25%(1359/1412),其中Ⅰ、Ⅱ、Ⅲ级风险分别占17.88%、13.63%和4.86%。72颗阻生牙CBCT和全景片评价接触面积的Kappa值为0.7844;以CBCT为金标准,全景片评价与邻牙接触少、中等、多的youden指数分别为0.8889、0.6781和0.5560。水平阻生者出现高风险的比例较高(P<0.01)。结论该分级从阻生牙埋伏深度及与邻牙接触面积两方面较全面地反映和预测了邻牙损伤风险。全景片可用于该风险分级, CBCT可作为补充  相似文献   

10.
螺旋CT在儿童上颌前部埋伏牙定位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ang XL  Jiang Q  Li Y  Jin YZ 《上海口腔医学》2011,20(4):438-441
目的:探讨螺旋CT在儿童上颌前部埋伏阻生牙中定位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2004年6月—2009年12月间就诊的89例埋伏阻生牙患者中,选取对常规咬合片和全颌曲面断层片不能清楚定位的30例上颌骨埋伏牙患者行螺旋CT扫描。应用螺旋CT的图像处理功能作多层面重建(MPR)和表面遮盖技术(SSD),观察片中埋伏牙的数目、大小、形态、唇腭向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冠根形成的角度。通过手术暴露窗口,评估螺旋CT定位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上颌骨内埋伏阻生牙33颗,均能准确无误地显示出埋伏牙的方向、形态、数目、唇腭侧骨质厚度。结论:螺旋CT能精准定位儿童上颌前部埋伏阻生牙并为手术提供最佳路径,在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锥形束CT在多生牙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有完整病史资料的81例多生牙病例的锥形束CT影像资料,分析多生牙的数目、生长部位、大小、空间位置、生长方向以及与邻牙及其组织的关系。结果:81例患者中106颗多生牙全部显示,显示率为100%,并清晰显示各个病例中多生牙的数目、生长部位、大小、空间位置、生长方向、以及与邻牙及其组织的关系。结论:锥形束CT能精确提示多生牙的位置及形态信息,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及实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对多生牙进行新的临床分类,并分析新分类方法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6—2019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口腔科的CBCT影像资料5100例,其中多生牙患者209例,共计多生牙278颗。应用CBCT对多生牙进行新的临床分类,包括萌出型、骨埋伏高位型、骨埋伏低位型、骨埋伏复杂型和牙弓外型,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1)临床资料分析:多生牙发生率为4.1%,其中有1颗多生牙的患者占76.6%,有2颗多生牙的患者占19.1%,有3颗及以上多生牙的患者占4.3%。多生牙好发部位依次为:上颌切牙区、上颌磨牙区、下颌尖牙及前磨牙区、上颌尖牙及前磨牙区、下颌磨牙区。34.9%的多生牙对邻近恒牙产生了继发影响,以萌出错位及阻生为主,主要发生在上颌切牙区。(2)新分类方法的临床意义分析:上颌切牙区多生牙以骨埋伏低位型及萌出型为主,尖牙、前磨牙及磨牙区多生牙以萌出型为主。不同类型多生牙对邻近恒牙产生继发影响的发生率不同或不全相同(χ2 = 26.057,P < 0.001),提示对邻近恒牙易产生继发影响的多生牙类型依次为:萌出型、骨埋伏复杂型、骨埋伏高位型、牙弓外型、骨埋伏低位型。结论 基于CBCT的多生牙新分类方法简单实用,其中萌出型、骨埋伏复杂型及骨埋伏高位型多生牙更易产生错牙合畸形,建议尽早拔除多生牙、定期随访,必要时正畸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对多生牙进行新的临床分类,并分析新分类方法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6-2019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口腔科的CBCT影像资料5100例,其中多生牙患者209例,共计多生牙278颗。应用CBCT对多生牙进行新的临床分类,包括萌出型、骨埋伏高位型、骨埋伏低位型、骨埋伏复杂型和牙弓外型,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1)临床资料分析:多生牙发生率为4.1%,其中有1颗多生牙的患者占76.6%,有2颗多生牙的患者占19.1%,有3颗及以上多生牙的患者占4.3%。多生牙好发部位依次为:上颌切牙区、上颌磨牙区、下颌尖牙及前磨牙区、上颌尖牙及前磨牙区、下颌磨牙区。34.9%的多生牙对邻近恒牙产生了继发影响,以萌出错位及阻生为主,主要发生在上颌切牙区。(2)新分类方法的临床意义分析:上颌切牙区多生牙以骨埋伏低位型及萌出型为主,尖牙、前磨牙及磨牙区多生牙以萌出型为主。不同类型多生牙对邻近恒牙产生继发影响的发生率不同或不全相同(χ2 = 26.057,P < 0.001),提示对邻近恒牙易产生继发影响的多生牙类型依次为:萌出型、骨埋伏复杂型、骨埋伏高位型、牙弓外型、骨埋伏低位型。结论 基于CBCT的多生牙新分类方法简单实用,其中萌出型、骨埋伏复杂型及骨埋伏高位型多生牙更易产生错牙合畸形,建议尽早拔除多生牙、定期随访,必要时正畸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CBCT结合微创技术与传统技术拔除埋伏多生牙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至2016年门诊需要拔除的埋伏多生牙患者28例(共52颗埋伏牙),随机分为微创治疗组(12例,23颗)和传统治疗组(16例,27颗)。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检查并拔除患牙,记录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及肿胀度和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微创治疗组手术时间(24.7±7.2)min少于传统治疗组(33.4±8.1)min,微创治疗组术后疼痛和肿胀度也低于传统治疗组,这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在术后并发症上(邻牙损伤、上颌窦或鼻腔交通、干槽症、张口受限),微创治疗组的发生率都低于传统治疗组。结论:CBCT结合微创技术应用于埋伏多生牙的检查和拔除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疼痛和肿胀,同时也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利用Dolphin三维影像处理系统实现埋伏牙完全可视化的新技术。方法 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埋伏牙患者17例,采用锥体束颅面CT 对患者头面部扫描后,将CBCT 数据转化成DICOM 格式保存。使用Dolphin三维影像处理技术系统,在计算机中建立三维数字牙颌面模型。结果 17例患者CBCT 数据经Dolphin软件处理后,均重建出所需牙颌三维数字图像,充分显示埋伏牙的位置、结构及与周围组织关系,实现了埋伏牙充分可视化。结论 Dolphin三维影像处理技术可将CBCT 信息转化成三维数字模型,快速、简便的实现埋伏牙可视化,为制定正确完善的治疗方案和外科开窗助萌操作以及有效的医患沟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微创拔除上颌埋伏多生牙,探讨微创理念、提高临床技术应用。 方法应用X线偏心投照法或锥形束CT(CBCT)定位埋伏多生牙;采用局部麻醉、唇颊侧或腭侧个性化手术进路;使用冷光源反角涡轮机+微创拔牙刀,拔除21例上颌埋伏多生牙。 结果麻醉效果良好,手术过程顺利,无邻牙及邻近结构损伤,无并发症或后遗症发生,切口愈合良好。 结论埋伏多生牙好发于上颌前部腭侧;CBCT图像可从任意角度直观地显示埋伏多生牙在颌骨内的位置,对麻醉和手术方案制定、微创手术实施有益,可作为术前常规检查;精确定位、个性化手术进路、冷光源反角涡轮手机及微创拔牙刀的应用,可降低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对低龄儿童在局麻下完成手术有益;同时降低手术对儿童牙槽骨、颌骨发育影响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应用CBCT和根尖放射线片对慢性根尖周炎的严重程度及病变范围进行评估的差异性,评价CBCT在慢性根尖周病变的诊断、治疗方案的确定及预后等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临床上有根尖周炎症状的53例患者(96颗牙),均拍摄根尖放射线片和CBCT,分别由2位专家采用单盲法进行放射线影像学诊断,比较两种影像学方法对根尖周炎的存在及病变范围评估的差异性。结果:根尖放射线片发现82.3%,CBCT发现100%的患牙存在根尖周病变。并且在两者都诊断出根尖炎时,CBCT的PAI值明显高于根尖片。结论:在诊断慢性根尖周炎方面,CBCT扫描与根尖放射线片相比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精确度。和根尖放射线片比较,CBCT对临床上根尖周炎的诊断、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都更有优势,从而能够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儿童上颌正中埋伏多生牙的临床特点,探索拔除方法。方法:对2008—2010年间收治的95例儿童上颌正中埋伏多生牙病例的特点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95例患者共120颗埋伏多生牙,均位于上颌两中切牙之间。年龄7~14岁,男女比例为3.75∶1。其腭侧发病率为89.2%,远高于唇侧。所有患儿均于局麻下顺利拔除埋伏多生牙。结论:埋伏多生牙的拔除,术前的准确定位、术前和术中对患儿的心理诱导、良好的局部麻醉效果、合理的手术切口设计及轻柔精准的操作技巧为必备因素。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探讨锥形束CT(CBCT)三维重建技术用于分析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的应用。方法 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136例(236颗牙)患者CBCT影像资料利用NNT图像分析软件通过容积再现、多层面重建和曲面重建等技术对第三磨牙阻生情况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236颗阻生下颌第三磨牙:高位垂直阻生最多(102颗),占43.22%,颊向阻生最少(1颗);15.68%与下颌神经管接触;与邻牙间隙>0、=0和<0分别为115、75和46颗;26.69%邻牙有龋坏;42.80%造成邻牙远中牙槽骨吸收。结论 CBCT扫描技术和分析软件的应用可提供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位置的准确数据,为拔除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创拔牙技术在学龄期儿童骨埋伏多生牙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72例学龄期儿童共76颗骨埋伏多生牙,使用微创拔牙技术拔除患牙。结果:76颗患牙均在30 min内拔除,术后未出现感染、干槽症及邻牙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微创拔牙技术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儿的牙科畏惧情绪,是拔除学龄期儿童骨埋伏多生牙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