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在分型诊断儿童原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TPV)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经手术证实为原发性CTPV患儿的临床及CT资料,分别行MIP、VR、MPR重建,观察其特征性血管表现,根据病变累及范围及部位对CTPV进行分型。结果 37例中,CTPV的侧支血管范围及程度均获显示。8例Ⅰ型CTPV,海绵样变性仅发生于肝内门静脉左和(或)右分支;18例Ⅱ型CTPV,表现为Ⅰ型合并门静脉主干狭窄或消失;11例Ⅲ型CTPV,海绵样性变在Ⅱ型病变基础上进一步累及肠系膜上静脉及脾静脉。3例Ⅰ型CTPV患儿接受肝移植术;18例Ⅱ型CTPV,15例接受门-体静脉分流术,3例辅以脾切除及贲门血管离断术;8例Ⅲ型CTPV接受脾切除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结论 64层螺旋CT对于诊断儿童原发性CTPV具有重要应用价值;MSCT分型对选择手术治疗方式、预后判断有较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预防门脉高压症断流术后消化道再出血的体会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断流术后消化道再出血的原因、降低术后再出血的手术要点及注意事项.方法:对219例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的门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年,随访率96%(210/219),有8例患者术后消化道再次出血,再出血率3.8%(8/210),其中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5例,残留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再次破裂大出血2例,脾切除术后间断少量黑便伴门静脉、脾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1例.结论:断流术是治疗门脉高压症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良好术式,胃镜、彩超、核磁共振门静脉成像检查是确定断流术后再出血部位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 研究64层螺旋CT在儿童原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portal vein,CTPV)中的应用价值,并初探其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经手术证实为原发性CTPV患儿的临床及64层螺旋CT资料,研究其特征性血管表现,根据病变累及范围及部位进行分型,对比各型的手术治疗方式并探讨其相应临床意义。 结果 37例原发性CTPV患儿通过64层螺旋CT检查均能发现特征性的门脉主干或其分支结构发育异常血管表现,以迂曲、狭窄、缺如或血管瘤样改变伴不同程度的门-门及门-体侧支血管形成为主。CTPV可分为三型:I型(8例),海绵样变仅发生于肝内门静脉左和(或)右分支,肝移植是该型首选手术方式;II型(18例),表现为I型合并门静脉主干狭窄或消失,代之为分布于肝门部和胆囊床部簇状或蚯蚓状(迂曲)血管,分流术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该型主要手术方式;III型(11例),海绵样变在II型的基础上存在进一步累及肠系膜上静脉及脾静脉表现,门、肠、脾静脉广泛迂曲呈网状,该型难以实行分流术,仅可行脾切除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结论 64层螺旋CT在诊断儿童原发性CTPV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分型对CTPV的手术治疗方式选择、预后判断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包括脾切除)是常用于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之一.1989年4月~2001年4月,我们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14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胃底血流阻断术(以下简称门奇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的形成是影响愈后的重要因素。如何早期预测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生目前尚缺乏客观评价指标。本文通过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37例门静脉高压症行门奇静脉断流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我院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共77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实行脾切除或断流术.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门静脉是否有血栓形成分为血栓组和无血栓组.结果:77例患者中,30例有门静脉血栓形成,47例无血栓形成.单因素及多因素综合分析显示门静脉血栓与术后第7天D-二聚体、术后门静脉内径、术后门静脉流速有关.且每例患者术后总预测正确率为84.4%.结论:术后第7天D-二聚体、术后门静脉内径为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而术后门静脉流速为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7.
张永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1):7796-7797
目的探讨脾切除并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2009-01-2010-12南京市第二医院4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施行脾切除并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术后发生并发症11例。其中腹腔内出血2例,术后感染5例,门静脉血栓2例,胃排空障碍2例。结论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并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的密切监测和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方法:自1999年6月—2002年6月对不合并肝癌及胆管癌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并随访276例,其中肝炎后肝硬变257例,占93.1%。结果:手术止血率98.6%(272/276),围手术期病死率0.18%(5/276),主要死亡原因是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衰竭。平均随访时间2-3年,术后复发出血率3.9%(11/276),肝性脑病发生率3.3%(9/276)。结论: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效果好。为提高手术疗效应做到:合理掌握手术适应征及手术时机,彻底断流,熟练掌握本手术的技术要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鲁玲  覃静霞  刘旭  王俊  张晓磷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0):1871-1873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近期并发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我院1998年1月~2010年12月采取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患者112例,术后严密监护病情变化,做好各种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结果本组术后1月内发生并发症31例,发生率为27.7%,包括感染性并发症15例,出血性并发症7例,大量腹水4例,急性门静脉血栓1例,肝功能衰竭3例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经采取对症措施、强化护理,26名患者得以康复出院,5例分别死于失血性休克、肝功能衰竭与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结论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并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可发生各类并发症,注重术后病情的观察和护理是提高手术效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会导致多种并发症,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普外科采用脾腔静脉分流术联合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简称分断流联合术)治疗PHT患者90例,并与单纯采用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简称断流术)治疗的88例PHT患者进行对比,探讨分断流联合术治疗PHT.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6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效果。方法:回顾61例采用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前后的肝功能、脾亢症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脑病发生。术后半个月肝功能好转53例。无变化8例.全组病例脾亢症状消失。术后2个月胃镜复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或明显好转47例。好转14例。术后随访48例12~24个月,再出血率8.3%(4/48)。结论: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不仅急症手术止血率高,脑病发生率低。而且操作简便。手术条件较宽,易在基层医院开展。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门奇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以下简称门奇断流术)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原因。方法:对我院1998年5月至2003年4月期间96例门奇断流术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共发生门静脉系统血栓17例(17.71%)、均发生在20天内,最早发生于术后第7天。结论: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为手术操作不仔细、脾切除、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应用止血药过多等原因有关。  相似文献   

13.
食管曲张静脉破裂m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主要死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是治疗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手术方式之一.1994年'rsimoyiannis用实验猪完成了腹腔镜下改良的su画UI'a断流手术,国内于1997年首先报告了手助的腹腔镜巨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腹腔镜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我院2006年10月一2007年10月共施行lO例,均获成功,无空气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经验并进行疗效分析。方法总结从1992年1月至2003年1月,采用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的98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诊手术2l例,择期手术77例。其中89例为肝炎后肝硬化,其他类型肝硬化9例。结果急诊手术病死率为14.3%,择期手术病死率为3.9%,主要死亡原因为上消化道出血、应激性溃疡、肝功能衰竭和肝肾综合征。平均随访时间为3.4年。急诊手术再出血率为14.3%,择期手术总的再出血率为5.2%。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确切,择期手术的效果明显好于急诊手术,手术应做到完全彻底的门一奇断流,重视围手术期处理,术前改善患者肝功能和全身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方法、安全性、有效性及护理体会。【方法】对本院2008年至2013年间28例行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中有25例在完全腹腔镜下完成,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发生胸腔积液3例,并发左膈下脓肿1例,无死亡病例。并发脾静脉血栓3例、门静脉栓塞2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后1月常规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均有不同程度减轻。随访6-60个月,无消化道再出血病例、无新发脾静脉或门静脉栓塞病例。【结论】腹腔镜下脾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能够有效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改善脾功能亢进症状,疗效可与传统手术相媲美,科学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更能减少手术创伤,加快术后恢复,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和评价射频热毁损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切除困难的小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近期疗效。方法:对61例小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病人实施射频热毁损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了解术后血常规、肝功能和AFP变化,胃镜了解曲张静脉缓解情况,彩色超声多谱勒、CT和病理检查了解肿瘤毁损情况。结果:病人对联合治疗方式有较好的耐受性,术后病人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脾亢纠正,肝功能稳定,AFP呈明显下降和逐步阴转,肝癌得到完全毁损。结论:射频热毁损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小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有效方法,其近期疗效可靠,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7.
张广艳  王家凤 《全科护理》2014,12(2):133-134
[目的]总结左侧经胸行食管切开曲张静脉缝扎加贲门周围血管再离断治疗门脉高压再出血的护理要点。[方法]对43例病人采用左侧经胸食管切开曲张静脉缝扎加贲门周围血管再离断治疗脾切除加断流术后再出血,术后从生命体征、引流管、皮肤、并发症、饮食、出院指导等方面给予护理。[结果]43例病人有2例解黑色柏油样大便,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术后死亡1例,主要死亡原因为从事重体力劳动后再出血,余均恢复良好。[结论]左侧经胸食管切开曲张静脉缝扎加贲门周围血管再离断治疗脾切除加断流术后再出血疗效满意,良好的术后护理和出院后健康教育是手术成功及预防术后再出血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外科手术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临床上治疗各种原因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并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解除脾功能亢进的一种有效方法。由于该手术患者的体质特别差,对术前和术后的护理要求特别高,故其护理至关重要。本科2006年4月-2008年4月共收治门静脉高压症患者60例,均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在护理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疾病 ,目前各种外科治疗方法的效果尚不令人满意。分流术加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近年来已有报道 [1 ]。我院 1 997~ 2 0 0 1年共对 1 2 6例门静脉高压症行手术治疗 ,其中食管下段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脾切除术 1 1 2例 ,脾肾静脉分流术加脾切除术 2例 ,脾肾静脉分流术加断流术 1 2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9例 ,女 3例 ;年龄 3 4~ 4 5岁。因呕血、黑便入院 ,术前钡餐检查证实食管胃底均有中至重度静脉曲张 ,体检及 B超提示脾大 ,血实验室检查表明伴有脾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食管吻合器在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1年12月至2007年12月行肝硬化手术患者158例,按照是否应用食管吻合器分为联合断流组(应用食管吻合器)和常规断流组(未应用食管吻合器),分析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食管静脉消除率,术后再出血率、进食时间、抗生素应用、切口感染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术后再出血率联合组为3.45%(3/87),常规组25.35%(18/71);食管静脉消除率联合组为91.95%,常规组为77.46%;抗生素应用时间联合组为7.11d,常规组为6.93d。结论:食管吻合器操作简单,能提高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彻底性,临床初步证明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