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欧意清热解毒软胶囊体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欧意清热解毒软胶囊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作用,寻求有效的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作用的中药方剂,为临床治疗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观察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MDCK细胞后引起的细胞病变效应(CPE),并用MTT法检细胞活性,采用治疗指数(TI)作为药物体外抗病毒效果的评价指标.以磷酸奥司他韦胶囊(达菲)作为阳性对照药物,从药物对病毒入侵细胞的阻断作用、直接灭活作用及增殖抑制作用3种方式检测欧意清热解毒软胶囊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效果.结果 清热解毒软胶囊可以明显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效应(CPE),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入侵细胞的阻断作用、直接灭活作用及增殖抑制作用的TI分别为(15.5±0.71),(0.55±0.07),(6.4±1.27);达菲3种作用方式的TI分别为(0.4±0.14),(1.88±0.29),(4.6±0.15).结论 与达菲组比较,清热解毒软胶囊体外具有明显的阻断甲型H1N1流感病毒入侵细胞作用(P<0.01),其抗流感病毒主要机制可能是阻断病毒入侵细胞,对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进一步的效果需要体内实验证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生物相容性微乳及复方龙芩草微乳提取液体外抗H1N1流感病毒的效果。[方法]运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检测微乳和复方龙芩草微乳提取液对A549细胞的最大无毒浓度(TC_0)及半数抑制浓度(TC_(50)),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PE)法表示药物对病毒感染细胞的作用,MTT法检测细胞病变抑制率(ER)。采用Probit回归法计算受试药物在体外抗H1N1流感病毒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和治疗指数(TI)。[结果]微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H1N1流感病毒对细胞的感染作用,IC_(50)为769.178 mg/L(以含微乳量计),TI为9.078;复方龙芩草微乳提取液具有显著的抗H1N1流感病毒的效果,当浓度为1 250 mg/L(以含微乳量计)时,抗病毒效率达到91.37%,IC_(50)为314.808 mg/L,TI为20.889。[结论]复方龙芩草微乳提取液体外抗H1N1流感病毒的效果显著,微乳具有一定的抗流感病毒的效果,在复方龙芩草微乳提取液中或许起到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肺经草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有效部位。方法:应用鸡胚培养法研究肺经草3个提取部位对流感病毒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肺经草的正丁醇提取部位具有明显的抑制流感病毒增殖的作用,乙酸乙酯提取部位有一定的作用。结论:肺经草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有效部位为正丁醇提取部位和乙酸乙酯提取部位。  相似文献   

4.
黄芩苷体外抗流感病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观察黄芩苷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感染人肺癌细胞株(A549细胞株)的作用,探讨其在体外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通过细胞病变效应(CPE)观察黄芩苷对病毒致细胞病变作用的影响,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药物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的最大无毒浓度(TC0)和半数中毒浓度(TC50)。检测药物不同给药方式和作用时间的吸光度,比较各组抗病毒有效率,找出黄芩苷最佳抗病毒作用方式。采用Probit回归计算最佳作用方式时其对病毒感染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以及治疗指数(TI)。[结果]在7.920~0.495 mg/L范围内的黄芩苷作用24~48 h,对流感病毒所致的细胞病变作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其中,抗病毒生物合成组(Ⅲ)在给药后48 h,其抗病毒有效率最高,浓度为3.960 mg/L组的细胞存活率最高,抗病毒有效率达89.107%。计算该条件下黄芩苷IC50为1.399 mg/L,TI为22.608。[结论]黄芩苷在一定浓度下有抗病毒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病毒在感染的A459细胞内生物合成而发挥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5.
广藿香醇体外抗呼吸道病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广藿香醇体外抗流感病毒、腺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的效果,为抗病毒性感冒新药研发提供依据。方法:建立流感病毒感染MDCK细胞、腺病毒感染Hep-2细胞和柯萨奇病毒感染Hela细胞模型,以细胞病变效应(CPE)、噻唑蓝(MTT)法作为观察和检测指标,了解药物对细胞的毒性、药物体外抗病毒效果及作用机理。根据不同病毒的易感性,实验中分别以利巴韦林和阿昔洛韦作为对照药。结果:广藿香醇对MDCK、Hep-2和Hela细胞的TC50浓度均为125μg/ml,TC0浓度为31.25μg/ml。广藿香醇能抑制H1N1、CVB3和Ad-3所致的细胞病变,对H1N1的IC50为31.25μg/ml,治疗指数(TI)为4.00;对CVB3的IC50为62μg/ml,TI为2.00;对Ad-3的IC50为31.25μg/ml,TI为4.00。广藿香醇对3种病毒的直接作用效果都优于抗病毒吸附和抗病毒生物合成,同一浓度下广藿香醇对Ad-3的抑制率明显高于对H1N1和CVB3的抑制。结论:在体外抗病毒实验中,广藿香醇显示出抗柯萨奇病毒、抗腺病毒和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热毒宁注射液体外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以奥司他韦为阳性对照,采用CPE和MTT法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 CPE法结果表明热毒宁注射液最大无毒浓度(TC0)为16.2 mg/mL,半数中毒浓度为(TC50)为(24.5±8.1)mg/mL;MTT法测定结果表明热毒宁注射液TC0为16.2 mg/mL,TC50为(21.7±9.4)mg/mL。热毒宁注射液体外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结果显示,CPE法和MTT法热毒宁注射液作用感染细胞1次组半数有效浓度(IC50)为(900.0±173.2)、(933.3±57.7)μg/mL,治疗指数(TI)为27.2、23.2;热毒宁注射液作用感染细胞3次组IC50为(666.7±115.5)、(866.7±208.1)μg/mL,TI为36.7、25.0。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具有明显体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麻黄汤体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及可能机制,该研究以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狗肾(MDCK)细胞为载体,细胞病变(CPE)法测定甲型H1N1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A/PR8/34)对MDCK细胞的半数细胞培养物感染剂量(TCID_(50));采用阻断流感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和抗流感病毒生物合成2种不同方式给药,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麻黄汤体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有效率(ER)、半数抑制浓度(EC_(50))和治疗指数(TI);并且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技术,分别在给药后24,48 h,考察麻黄汤对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MDCK细胞中病毒载量以及TLR4,TLR7,My D88,TRAF6 mRNA表达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MDCK细胞的TCID50为1×10~(-4.32)/mL;2种给药方式抗流感病毒的EC50分别为4.92,1.59 g·L~(-1),TI分别为12.53,38.78,并且当质量浓度为5.00 g·L~(-1)时,麻黄汤抗流感病毒的ER分别为50.21%和98.41%,说明麻黄汤可以阻断流感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并可显著抑制流感病毒在细胞内的生物合成;同时,相比于病毒组,给药后24,48 h麻黄汤各剂量组的病毒载量表达均显著降低,高、中剂量组显著下调了细胞中TLR4,TLR7,My D88,TRAF6 mRNA的表达水平,从而表明麻黄汤发挥抗流感病毒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细胞内流感病毒的复制以及TLR4和TLR7信号通路中的相关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锦带花抗流感病毒的有效部位,为锦带花药效物质基础阐明提供依据。方法:体外用MTT法检测锦带花有效部位对传代狗肾细胞MDCK的毒性浓度,观察锦带花有效部位抑制甲型流感病毒的致细胞病变作用(CPE),MTT检测锦带花有效部位对流感病毒的抑制率。结果:锦带花的各有效部位均有抗流感病毒(H1N1)的作用,其中锦带花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制流感病的作用与利巴韦林相似;而石油醚提取物的抑制作用最弱。结论:锦带花具有确切的抗流感病毒作用,锦带花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为抗流感病毒的有效成分集中部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贯黄感冒颗粒体内、外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体外观察贯黄感冒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和H3N2致细胞病变作用的影响,体内观察其对甲型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贯黄感冒颗粒体外对所试两株病毒所致的细胞病变均显示抑制作用,对H1N1的IC50为1.38mg/mL,TI为5.66;对H3N2的IC50为0.69mg/mL,TI为11.31。体内实验结果显示贯黄感冒颗粒中剂量组可降低甲型流感病毒FM1感染所致小鼠的死亡率,延长平均生存时间。结论:贯黄感冒颗粒体内外均有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抗病毒口服液对体内外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模型的防治作用.方法:体内实验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及PR8株经滴鼻感染的70只ICR小鼠来制备肺炎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利巴韦林组,双黄连组,抗病毒口服液2倍量、1倍量、1/2倍量组,每组10只.经预防给药后,计算各组小鼠肺指数;经治疗给药后计算各组小鼠死亡率和平均存活时间.体外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及H3N2病毒感染MDCK细胞致细胞病变CPE模型,经治疗给药后,计算半数抑制浓度(median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及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结果:体内实验中,抗病毒口服液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正常组比较,能明显降低流感病毒感染后小鼠肺指数,降低死亡率,延长平均存活时间(P<0.05).体外感染实验中,抗病毒口服液给药后可明显降低病毒感染后细胞的病变情况.结论:抗病毒口服液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体内外感染有较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盐酸阿比朵尔原料药、盐酸阿比朵尔胶囊(恩尔欣、奥司他韦胶囊(达菲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的抑制效率,检验盐酸阿比朵尔胶囊替代奥司他韦胶囊用于流感治疗的可能性。方法 本实验以奥司他韦胶囊为阳性对照药物,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PE抑制法、噻唑蓝(MTT比色法和血凝滴度法对其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进行了观察。结果 盐酸阿比朵尔原料药、盐酸阿比朵尔胶囊、奥司他韦胶囊在安全浓度范围内,对100 TCID50(病毒半数组织感染量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且呈明显量-效关系。其中盐酸阿比朵尔原料药抗病毒生物合成作用、对病毒直接杀伤作用和抗病毒吸附、穿入作用三种方式的治疗指数(TI分别为(3.08±0.34、(3.55±0.54、(3.26±0.32;盐酸阿比朵尔胶囊的分别为(3.12±0.40、(3.41±0.23、(4.20±0.43;奥司他韦胶囊的依次为(5.34±0.26、(1.19±0.16、(1.01±0.38。结论 盐酸阿比朵尔原料药、盐酸阿比朵尔胶囊在阻断流感病毒吸附、穿入作用和直接杀伤作用方面较奥司他韦胶囊效果好(P<0.01。奥司他韦胶囊的抗病毒生物合成作用较盐酸阿比朵尔和盐酸阿比朵尔胶囊强(P<0.01,因此盐酸阿比朵尔胶囊可以替代奥司他韦胶囊用于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2.
桂枝挥发油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桂枝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桂皮醛体外对甲型流感病毒A/PR/8/34(H1N1)增殖的影响及对该流感病毒株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MTT法检测受试药物对狗肾传代细胞(MDCK)的半数中毒浓度(TC50)及最大无毒浓度(TC0);血凝法测定甲型流感病毒(H1N1)对MDCK细胞的感染性;MTT法和细胞病变法(CPE)测定两种药物体外抑制流感病毒增殖的有效浓度(IC50)和治疗指数(TI)。计算肺指数及HE染色观察药物对流感病毒(H1N1)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结果:桂枝挥发油和桂皮醛对MDCK细胞的TC50分别为5.38×10-3mg/ml和5.49×10-3mg/ml,TC0均为2.5×10-3mg/ml。桂枝挥发油和桂皮醛能抑制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内的增殖,其IC50分别为5.80×10-5mg/ml与5.31×10-5mg/ml,TI分别为92.82和103.35。桂枝挥发油0.174mg/kg和桂皮醛0.132mg/kg连续灌胃5d,明显降低病毒感染小鼠的肺指数,抑制率分别为26.7%和27.4%,并对病理组织形态有改善作用。结论:桂枝挥发油与桂皮醛体外明显抑制甲型流感病毒(H1N1)在MDCK细胞中的增殖,并对流感病毒株感染小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表明桂枝挥发油及桂皮醛具有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桂皮醛是桂枝挥发油抗病毒效应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热毒宁注射液及其组分对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抑制活性。方法通过测定流感病毒NA的荧光强度值来确定热毒宁注射液及其组分对流感病毒NA的抑制活性。结果热毒宁注射液对H1N1、H3N2、B流感病毒NA抑制活性较高,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46.494±2.25)、(49.774±1.77)、(45.33±5.32)μg/mL。金银花聚酰胺柱洗脱浓缩液、醋酸乙酯萃取液及残液、柱色谱提取物、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和异绿原酸B对H1N1、H3N2、B流感病毒NA酶活性均具有抑制作用。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及其有机酸类成分对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活性均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荆芥挥发油体外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荆芥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胡薄荷酮与薄荷酮体外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TLR/IFN信号通路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受试药对狗肾传代细胞(MDCK)的半数中毒浓度(TC50)及最大无毒浓度(TC0);血凝法测定甲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A/PR/8/34(H1N1)对MDCK细胞的感染性;MTT法和细胞病变法(CPE)测定三种药物体外抑制流感病毒增殖的有效浓度(IC50)和治疗指数(TI)。Real-Time PCR法观察药物对H1N1感染MDCK细胞后8h细胞TLR7、IFN-β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荆芥挥发油、胡薄荷酮和薄荷酮对MDCK细胞的TC50分别为0.20mg/ml、0.36mg/ml与0.43mg/ml,TC0分别为0.10mg/ml、0.10mg/ml与0.25mg/ml。荆芥挥发油和胡薄荷酮3.1×10-3~0.1mg/ml浓度时能抑制流感病毒增殖,其IC50分别为1.7×10-3mg/ml与1.9×10-3mg/ml,TI分别为120.83、184.54,呈一定量效关系;薄荷酮对流感病毒染毒的MDCK细胞几乎无保护作用。荆芥挥发油3.1×10-3~0.10mg/ml浓度,胡薄荷酮1.3×10-2~0.10mg/ml及薄荷酮7.8×10-3~0.10mg/ml浓度时对流感病毒具有明显直接杀灭作用,其IC50分别为3.1×10-3、7.2×10-3与1.9×10-3mg/ml,TI分别为63.99、50.00和82.88。荆芥挥发油和胡薄荷酮0.1mg/ml浓度时均显著提高TLR7、IFN-βmRNA表达水平,0.25mg/ml薄荷酮显著提高TLR7mRNA表达水平。结论:荆芥挥发油与胡薄荷酮体外明显抑制甲型流感病毒(H1N1)在MDCK细胞中的增殖,薄荷酮作用不明显;三者均对流感病毒有显著直接杀灭作用。其抗病毒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激活TLR7,诱导IFN-β高表达,激活病毒模式识别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15.
飞龙掌血抗A型流感病毒活性的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鉴定中药飞龙掌血体外抗流感病毒(A/PR/8/34H1N1)活性。方法:用四唑氮化合物(MTS)测定流感病毒诱导细胞病变(CPE)方法,初筛200余种中草药提取物抗A型流感病毒活性。复筛中样品的抗病毒活性被进一步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测试方法验证。结果:飞龙掌血在MTS方法和定量PCR中均显示很强的抗H1N1型流感病毒活性,半数有效剂量(EC50)在MTS方法和定量PCR中分别为4.7,0.9mg·L-1。毒性实验显示半数细胞毒剂量(CC50)为187.2mg·L-1,选择指数(SI)在定量PCR测试中大于206。药物作用时间实验显示飞龙掌血与病毒同时加入细胞可获得最佳抗病毒效果,病毒感染前、后24h加入飞龙掌血仍然具有一定抗病毒作用。结论:飞龙掌血可作为抗流感病毒候选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6.
The vegetable, Anastasia Red, Capsicum annuum L. var. angulosum Mill. (Solanaceae) was successively extracted with hexane, acetone, methanol and 70% methanol, and the extracts were further separated into a total of 21 fractions by silica gel or octadecylsilane (ODS) column chromatography. The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extracts and fractions were determined. These extracts showed relatively higher cytotoxic activity against two human oral tumor cell lines (HSC-2, HSG) than against normal human gingival fibroblasts (HGF), suggesting a tumor-specific cytotoxic activity. The cytotoxic activity of these extracts was enhanced by fractionation on silica gel [H2, A2, M1-M3] or ODS column chromatography [70M]. Several fractions [H2, H4, H5, A1, A2, A3, A5, A6, A7, M2] reversed the multidrug resistance (MDR) phenotype with L5178 mouse lymphoma T cells, more efficiently than (+/-)-verapamil. The extracts and fractions did not show any detectable anti-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or anti-Helicobacter pylori activity. Thus, this study suggests the effective and selective antitumor potential of 'Anastasia Red' of sweet pepper for further phytochemical and biological investig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