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丹参单体丹酚酸B(SalB)在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情况及Desmin和d—actinmRNA的表达,确定大鼠MSCs体外诱导为心肌样细胞的条件、规律及转化细胞的特点。[方法]选用成年近交系Wistar大鼠,利用percoll分离液进行密度梯度离心法和直接贴壁法进行分离、提纯MSCs,并进行培养扩增。免疫组化方法对第9代MSCs表面抗原进行鉴定。分别应用10μmol/L5-氮胞苷(5-azacytidine,5-aza)及250μg,LSalB联合5-aza(5-aza+SalB)对第9代的MSCs进行联合诱导24h,于诱导后第4周,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Desmin、α-actinmRNA的表达。[结果]1)第9代MSCs免疫组化染色CD44呈阳性表达,CD34呈阴性表达。2)诱导4周后,细胞体积变小,可见由几个细胞连接形成的多核肌管样结构。5-aza组、5-aza+SalB组均出现明确的心肌早期分化基因与5-aza组相比,5-aza+SalB组的Desmin和α—actinm RNA表达明显增强。[结论]SalB具有促进5-aza诱导的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丹参单体丹酚酸B(SalB)在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情况及Desmin和α-actin mRNA的表达,确定大鼠MSCs体外诱导为心肌样细胞的条件、规律及转化细胞的特点.[方法]选用成年近交系Wistar大鼠,利用percoll分离液进行密度梯度离心法和直接贴壁法进行分离、提纯MSCs,并进行培养扩增.免疫组化方法对第9代MSCs表面抗原进行鉴定.分别应用10μmol/L5-氮胞苷(5-azaeytidine,5-aza)及250μg/L SalB联合5-aza(5-aza+SalB)对第9代的MSCs进行联合诱导24 h,于诱导后第4周,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Desmin、α-actin mRNA的表达.[结果] 1)第9代MSCs免疫组化染色CD44呈阳性表达,CD34呈阴性表达.2)诱导4周后,细胞体积变小,可见由几个细胞连接形成的多核肌管样结构.5-aza组、5-aza+SalB组均出现明确的心肌早期分化基因与5-aza组相比,5-aza+SalB组的Desmin和α-actin mRNA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SalB具有促进5-aza诱导的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强肌健力口服液含药血清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使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MSCs,5-溴脱氧嘧啶(Brdu)和CD44、CD54双重免疫组化鉴定,传3代后的MSCs分为强肌健力口服液含药血清组和空白血清对照组,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2组MSCs的生长情况。结果强肌健力口服液含药血清组以浓度依赖方式促进MSCs的增殖活力,与相应浓度的空白血清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补脾法(强肌健力口服液含药血清)能促进干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黄芪甲苷预处理对无血清及缺氧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大鼠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第3代MSCs表面抗原。分别以40,80,160 μg·mL-1的黄芪甲苷预处理MSCs 24 h,再进行无血清及缺氧培养24 h,细胞核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线粒体膜电位。结果 密度梯度离心法可有效分离大鼠MSCs;细胞表面抗原CD29、CD44表达阳性,CD31、CD34表达阴性;Hoechst33342染色显示经黄芪甲苷预处理可减少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Annexin V/PI双染法证实,80,160 μg·mL-1黄芪甲苷预处理MSCs细胞凋亡率较缺血缺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JC-1荧光探针检测证实80,160 μg·mL-1黄芪甲苷预处理MSCs线粒体膜电位比缺血缺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黄芪甲苷可抑制无血清及缺氧诱导的MSCs凋亡,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CDDP)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干预作用,初步探讨活血化瘀类中药对MSCs移植后分化成活的影响,为中药干预MSCs移植治疗AMI提供动物实验基础。方法体外分离、纯化、培养鉴定SD雄性大鼠MSCs,选用3~4代MSCs,梗死区多点位注射,移植于心梗模型大鼠体内。移植前用CM-DiL对MSCs进行标记,并观察移植4周后,MSCs在宿主梗死边缘区的分化成活情况,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宿主冰冻切片组织中连接蛋白CX43的表达,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染色,测定MI面积。结果流式细胞鉴定培养细胞表达CD90、CD106,不表达CD34、CD45、CD31表面抗原;术后4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组织冰冻切片,看到被红色CM-DiL标记的植入细胞并在同一视野看到了相应的CX-43阳性表达,MSCs移植+CDDP组CX-43阳性表达理想;MI面积测定结果显示,MSCs移植+G-CSF组、MSCs移植+CDDP组、MSCs移植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MSCs移植+G-CSF组、MSCs移植+CDDP组与MSCs移植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DDP可能通过多靶点诱导干预大鼠AMI后植入干细胞的成活以及向心肌样细胞的分化,能显著减小梗死面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含药血清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特异基因的表达。方法:分离培养大鼠MSCs,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面标记;采用复方丹参滴丸的含药血清体外定向诱导第4代MSCs,观察特异基因GATA-4的表达。结果:大鼠MSCs细胞表面抗原CD90、CD106阳性,CD34、CD45、CD31阴性。经含药血清、5-Aza体外诱导大鼠MSCs,细胞上清液中调节心肌发生的专有基因GATA-4的浓度有明显改变。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能有调控心肌发生的专有基因GATA-4的作用,启动细胞向心肌样细胞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丹参单体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B)在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情况及Nkx2.5、GATA-4 mRNA的表达,从而确定大鼠MSCs体外诱导为心肌样细胞的条件、规律及转化细胞的特点。方法:选用成年近交系Wistar大鼠,利用percoll分离液进行密度梯度离心法和直接贴壁法进行分离、提纯MSCs,并进行培养扩增。免疫组化方法对第9代MSCs表面抗原进行鉴定。分别应用10μmol/L5-氮胞苷(5-azacytidine,5-aza)及250μg/L SalB联合5-aza(5-aza+SalB)对第9代的MSCs进行联合诱导24h,于诱导后第4周,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GATA-4和Nkx2.5基因表达。结果:①第9代MSCs免疫组化染色CD44呈阳性表达,CD34呈阴性表达。②诱导4周后,细胞体积变小,可见由几个细胞连接形成的多核肌管样结构。5-aza组、5-aza+SalB组均出现明确的心肌早期分化基因与5-aza组相比,5-aza+SalB组的NKx2.5、GA-TA-4 mRNA表达明显增加。结论:SalB具有促进5-aza诱导的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作用,并且在Nkx2.5基因表达上丹酚酸B的优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8.
张晓凤  樊平  田耘 《陕西中医》2015,(2):251-252
目的:探讨肾复康Ⅱ号胶囊含药血清对大鼠MSCs分泌肾脏保护性生长因子HGF、BMP-7的作用。方法:灌胃法制备肾复康Ⅱ号胶囊含药血清。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和培养大鼠MSCs,取第三代MSCs,分别加入肾复康Ⅱ号胶囊含药血清和对照血清体外对MSCs进行培养,至第10d,应用RT-PCR法检测两组MSCs分泌HGF、BMP-7的mRNA表达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培养10d后,肾复康Ⅱ号胶囊含药血清组培养的MSCs分泌HGF、BMP-7的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结论:肾复康Ⅱ号胶囊含药血清可上调MSCs分泌肾脏保护性生长因子HGF、BMP-7的表达,从而对肾间质纤维化发挥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9.
季红  高青  胡先同  范英昌 《天津中医药》2013,30(11):669-673
【目的】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检测分化过程中p—catenin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大鼠MSCs经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筛选法培养,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MSCs的表面抗原表达,取纯化稳定的P3代MSCs,将其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5-氮胞苷组、丹酚酸B组、5-氮胞苷联合丹酚酸B组、进行诱导,诱导4周,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特异性蛋白cTnT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MSCs诱导前后糖原合成激酶(GSK)、B—catenin基因mRNA表达。【结果】诱导分化后的各组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心肌细胞特异性蛋白心肌肌钙蛋白T(cTnT),RT-PCR显示诱导组GSK基因表达上调,B—catenin基因表达下调。【结论】丹酚酸B促进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并伴有wnt经典信号通路的抑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实验探索并验证行之有效的体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纯化、培养的方法。[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培养法相结合的方法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结果]原代细胞10d左右达85%以上融合,传代后细胞约1周左右达85%以上融合;传至5代细胞形态呈较一致的长梭形。[结论]运用贴壁培养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相结合的方法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可获得足够数量纯度较高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体外培养扩增、检测鉴定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分离法相结合,体外培养扩增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细胞生长速度和形态变化;选择第3代细胞分别以特定培养液诱导,观察其向成骨细胞、成脂细胞、成软骨细胞的分化能力,采用流式细胞学方法分别检测CD29、CD44、CD34、CD45的表达情况。结果:培养的细胞长梭形,呈成纤维细胞样生长,具有塑料贴附性、传代细胞生长迅速,在诱导下均能分化为成熟的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和脂肪细胞。流式结果表明,CD29阳性细胞比率92.5%,CD44阳性细胞比率86%;CD34阳性比率0.77%,CIM5阳性细胞比率0.32%。结论:应用密度梯度分离法和贴壁筛选法相结合能从兔骨髓中分离培养出高纯度的兔MSCs,生长旺盛、增殖能力强,在条件诱导下具有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软骨细胞分化的潜能。  相似文献   

12.
三七总皂苷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分化为心肌样细胞。方法采用骨髓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分离大鼠MSCs,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用第8代MSCs进行体外心肌细胞诱导分化,采用相差显微镜、免疫组化及RT-PCR鉴定心肌细胞。结果大鼠MSCs细胞表面抗原CD44阳性,CD34阴性;经PNS体外诱导后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其细胞免疫组化呈结蛋白(Desmin)、肌钙蛋白(cTnI)阳性;RT-PCR显示诱导后细胞转录肌球蛋白重链mRNA水平增加。结论大鼠MSCs体外在PNS诱导下可分化为心肌样细胞,为应用MSCs治疗心肌损伤提供了动物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3.
补肾活血中药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中药含药血清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建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体系;收集补肾活血中药的含药血清,用10%含药血清代替10%的血清,绘制生长曲线,观察补肾活血中药含药血清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增殖的作用。结果所培养的大鼠骨髓细胞在表型表达和细胞形态上具备MSC特征,补肾活血中药含药血清组增长速度比空白对照组明显加快,并与剂量呈正比。结论补肾活血中药含药血清能促进干细胞在体外增殖。  相似文献   

14.
骨康方对大鼠MSCs体外向成骨细胞分化和ALP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骨康方对大鼠骨髓基质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s,MSCs)体外增殖并向成骨细胞分化和其对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鉴定第3代MSCs表面抗原,采用不同浓度的含骨康方药血清联合诱导剂对大鼠MSCs定向诱导分化,观察MSCs诱导前后形态学变化,MTT法观察各组对MSCs的增殖作用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检测ALP活性。结果:CD34表达为阴性,CD44表达为阳性。原代MSCs及诱导后形态正常。细胞生长曲线示各组MSCs数量均随时间延长增加,联合使用高、中浓度骨康方药加诱导剂可显著提高MSCs增殖,并向成骨细胞增殖。联合使用高、中、低不同浓度骨康方药加诱导剂均可显著提高MSCs分化为成骨细胞的ALP活性。结论:骨康方能促进大鼠体外MSCs增殖,并向成骨细胞分化。且能提高成骨细胞的ALP活性,从而增强其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体外诱导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并探讨分化过程中多效蛋白(PTN)和褪黑素(Mel)受体亚型MT1、MT2 mRNA的表达,以探索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特性和机制。方法密度梯度离心加贴壁培养法分离成人MSCs,原代和传代培养。取第6代MSCs设对照和实验组进行诱导,诱导后30min至3d,观察细胞形态并计数。免疫细胞化学法和RT—PCR法测定分化后细胞神经细胞特异性表面标志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微管相关蛋白-2(MAP-2)、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诱导前、诱导后12hPTN和MT1、MT2 mRNA的表达。结果接种24h后MSCs开始贴壁,呈圆形或椭圆形。3d后可见梭状细胞呈集落状生长,10d~14d融合。第5代~第6代时呈现较均一的成纤维细胞样形态。诱导后胞体向胞核收缩;出现双极及多极细胞。12h变形细胞增多,细长突起相互连接。24h后变形细胞增多不明显。诱导后12h大部分细胞表达NSE、MAP-2,未检测到GFAP的表达。实验组诱导后12h细胞有PTN和MT1 mRNA的表达。结论PTN和Me1信号传导可能参与调控了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实验探索并验证行之有效的体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纯化、培养的方法。[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培养法相结合的方法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结果]原代细胞10d左右达85%以上融合,传代后细胞约1周左右达85%以上融合;传至5代细胞形态呈较一致的长梭形。[结论]运用贴壁培养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相结合的方法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可获得足够数量纯度较高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