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3 毫秒
1.
目的:了解南通地区2008-2011年居民慢性病知识知晓率和行为/技能形成率,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慢性病知识和行为/技能的问卷调查。结果:(1)共调查4 652例,男2 020例,女2 632例。2008-2011年4年间居民慢性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45.88%、44.72%、57.83%和60.93%;行为/技能形成率分别为33.46%、26.18%、44.46%和44.95%。(2)居民的行为/技能形成率均低于知识知晓率。城市居民知识知晓率分别为54.14%、65.60%、57.60%和54.22%,乡村居民慢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53.73%、65.30%、51.81%和53.76%。城市居民行为/技能形成率分别为41.10%、51.80%、44.80%和41.06%;乡村居民行为/技能形成率分别为46.52%、56.34%、47.43%和46.47%。城乡居民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男女性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人群中以25-34岁人群行为/技能形成率最高。2011年乡村居民的行为/技能形成率48.51%,城市居民44.8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008-2011年不同文化程度居民慢性病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8-2011年各年度不同文化程度居民慢性病行为/技能形成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病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中,应采取适应不同人群的对策,侧重信念的提高、行为的改善,从而有效地预防慢性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社区卫生收支两条线改革对陶然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处方费用的作用效果。方法收集陶然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收支两条线改革前、后的电子门诊处方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多元回归模型评估改革的作用效果。结果在控制了慢性病及季节因素后,收支两条线改革使次均处方费用下降了17.8%(P<0.001),其中诊疗费用下降了29.0%(P<0.001),药品费用下降了5.3%(P=0.012)。结论社区卫生收支两条线改革降低了次均处方药品费用、诊疗费用及次均处方费用,减轻了患者的就医负担。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重庆市北碚区不同社区居民的部分慢性病患病情况、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健康需求等健康相关情况及不同社区间的差异。方法:用《社区居民健康调查问卷》对882名重庆市北碚区社区居民进行健康问卷调查。结果:(1)城市和高校社区居民家庭的心脑血管疾病、颈腰椎病患病率高于农村和/或城乡结合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城乡结合部家庭结核病患病率高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城市和高校社区健康知识知晓率普遍较高,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社区健康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农村、城乡结合部、城市、高校社区居民平均每日饮酒100 g以下的比例依次为88.73%、78.48%、91.06%、92.50%,参加健身活动的比例依次为65.26%、72.65%、56.10%、72.00%。(3)不同社区居民目前最需要的健康服务、最希望学到的健康知识、喜欢的宣传材料形式、获取健康知识的渠道、认为最适合的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方式、认为影响社区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的前3~4位的选择一致,但前后顺序多不一致。结论:不同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和慢性病患病率不同,而获取健康知识途径和健康需求大致相同,应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蚌埠市淮上区城乡居民中慢性病危险因素的分布及相关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年龄在18岁以上的常驻居民,对其慢性病危险因素及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总吸烟率和总饮酒率分别为29.5%和22.6%,男性吸烟率为46.6%、饮酒率为38.6%;均高于女性的5.0%和6.1%(P<0.01);62.2%的居民不参加体育锻炼,男性不锻炼率为61.7%,与女性不锻炼率6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能坚持每天吃早餐的居民为12.0%,口味重者23.0%,每天不吃乳制品或小于200 g者78.9%,经常吃烟熏制品者8.4%,不良饮食行为中男女性口味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慢性病危险因素知晓情况调查中,"肥胖是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的知晓率(46.5%)和"吃糖是糖尿病的影响因素"的知晓率(43.2%)最高。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主要来源于电视和医生。结论:较高比例的社区居民中存在慢性病有关的危险行为;居民获取健康知识的渠道较单一;应对重点人群进行健康教育,以减少居民慢性病健康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9):149-153
目的 了解丹东市公众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的知晓水平。方法 2021 年1 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114 名15 岁以上的城市常住居民和113 名农村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调查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及接受健康教育情况。结果 227 名调查对象中有218 名对象完成本调查。结核病防治知识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85.87%,单一核心知识知晓率在81.65%~88.99%之间。核心知识知晓率在性别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总知晓率逐渐下降;城镇居民知晓率显著高于于乡村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显著高于其他职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文化程度增高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公众对肺结核的防治认知仍存在薄弱环节,应该进一步加强对老年人、农村居民、文化程度低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以居民常见、易于接受的的宣传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银川市西夏区某社区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方法共调查该社区15岁以上成年居民1479人,完成问卷1408人(95.2%)。采用个人访谈面对面逐个问卷调查的方法。结果银川市西夏区某社区居民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为53.6%,不同年龄、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核病防治各基本知识知晓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社区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核心信息知晓率低于2006年全区城市居民调查结果,还应加大宣传力度,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安徽省马鞍山市金家庄社区居民的慢性病危险因素认知与行为的现状,为针对性地开展社区居民的慢性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4 676名马鞍山市金家庄社区18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居民慢性病危险因素认知与行为现状.结果: 居民高血压危险因素知晓率为38.37%,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知晓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人群(P<0.01);居民糖尿病危险因素知晓率为33.00%,糖尿病患者危险因素知晓率高于非糖尿病人群(P<0.05);居民脑卒中危险因素知晓率为38.54%,脑卒中患者与非脑卒中人群危险因素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慢性病患者的吸烟率普遍较高,分别为72.34%、73.21%和73.24%;高血压患者饮酒率和主动锻炼率分别为12.40%和20.57%;肥胖率和健康教育率在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中较高,肥胖率分别为43.19%与41.52%,健康教育率分别为59.26%和58.04%.结论: 慢性病患者中普遍存在吸烟、过量饮酒、肥胖、缺乏主动锻炼等危险因素.社区居民对慢性病危险因素的认知不足,需通过有针对性的慢性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提高居民的认知水平,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重庆市当地疟疾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疟疾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重庆市5个区县,每县随机抽取3个乡,每乡调查中学和小学各1所,每校调查60名学生;每乡再随机抽取3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调查15岁以上居民200名。采取统一的问卷进行疟疾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疟疾传播途径、疟疾主要症状、疟疾最严重危害、发生疟疾找医生、预防疟疾方法"的知晓率分别为53.48%、62.55%、42.02%、83.71%、27.69%,5项指标不同区县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调查对象除对"发生疟疾找医生"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不同性别人群对"疟疾传播途径、疟疾主要症状、疟疾最严重危害、预防疟疾方法"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对"疟疾传播途径、疟疾最严重危害、发生疟疾找医生、预防疟疾方法"的知晓率高于居民(P<0.05),且以7岁组最高,不同年龄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庆市人群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疟疾防治健康教育工作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9.
郭泓  梁小云  金承刚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1):3578-3580
目的评估收支两条线改革对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首诊的作用效果。方法分别于收支两条线改革前后进行居民入户调查,采取前后比较的类试验方法及安德森行为模型,利用多元Logistic回归控制其他因素的混杂,估计政策的净效应。结果基线调查中,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首诊的只有31人,社区首诊率为32.6%;终线调查中,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首诊的有89人,社区首诊率为61.0%。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过收支两条线政策的实施,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首诊率提高了28.3%(P=0.000)。结论收支两条线改革对提高社区首诊率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及其照顾者对精神疾病相关知识及行为知晓程度的差异情况,确定精神疾病恢复期健康教育的目标及重点.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在内蒙古赤峰市安定医院及宁城县精神疾病防治院门诊复查的386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及其386例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对其进行精神疾病相关知识及行为知晓程度的调查.结果 恢复期患者精神疾病相关知识及行为总体知晓率(42.2%)与照顾者总体知晓率(5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精神疾病归因、疾病危险因素及疾病治疗知晓率(45.8%、33.0%、57.5%)均低于照顾者(50.2%、42.3%、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康复知识知晓率均处于较低水平(35.5%、3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地区恢复期患者及照顾者的精神疾病相关知识及行为总体知晓率(44.0%、52.4%)均高于农村地区恢复期患者及照顾者(41.4%、4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类群体中受教育程度高者疾病相关知识及行为总体知晓率高(P<0.01).结论 赤峰地区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及照顾者疾病相关知识及行为普及程度较差,精神疾病社会康复知识方面尤为不足,精神疾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1.
背景 实施分级诊疗、鼓励居民社区首诊,引导居民有序就医,是国家医疗改革(简称医改)的核心内容之一,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也把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强化分级诊疗作为新医改政策之一。但社区居民对政府有关分级诊疗政策内容的知晓程度、是否愿意社区首诊及其原因,目前尚缺乏相关信息。目的 调研北京市石景山区居民社区首诊的知晓情况,并分析相关原因,以便发现分级诊疗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居民进行有序就医,达到首诊在社区的目的。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5年12月—2016年10月于北京市3家核心医院和10家社区卫生中心(简称社区)就诊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结构式调查问卷,由从事医联体管理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月收入情况、医保类型、健康状况(是否有慢性病史),居民对社区首诊的知晓情况,社区首诊的选择情况,居民选择社区首诊与否的原因,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期望。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680份,回收调查问卷674份,回收有效问卷646份,有效回收率95.00%。646例居民中男336例(52.01%),女310例(47.99%);年龄:<40岁88例(13.62%),40~65岁264例(40.87%),>65岁294例(45.51%);健康状况:470例(72.76%)有慢性病史(分别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等),176例(27.24%)无慢性病史。52.94%(342/646)居民知晓社区首诊,45.51%(294/646)居民选择社区首诊。有慢性病史居民对社区首诊的知晓率及社区首诊选择率均高于无慢性病史居民(P<0.05)。居民选择社区首诊的主要原因为慢性病在社区治疗更连贯(56.12%,165/294),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离家近、交通方便(39.46%,116/294),大医院挂号难、等待时间长(34.69%,102/294)。有慢性病史居民因大医院挂号难、等待时间长,社区就诊转至大医院方便,慢性病在社区治疗更连贯,认为自己是小病不用去大医院而选择社区首诊的比例高于无慢性病史居民(P<0.05)。居民不选择社区首诊的主要原因依次为社区医生医疗水平不高、有耽误病情的危险(68.47%,241/352),双向转诊不便捷(64.77%,228/352),社区检查、检验设备不全(48.01%,169/352)。有慢性病史居民因双向转诊不便捷,社区检查、检验设备不全而不选择社区首诊的比例低于无慢性病史居民,因社区药品不如大医院全而不选择社区首诊的比例高于无慢性病史居民(P<0.05)。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主要期望为:提高社区医疗水平,常见病、多发病在社区能治好(86.68%,560/646);加大社区首诊的宣传力度(69.66%,450/646);医联体内上、下级医院之间转诊方便、快捷(65.94%,426/646)。结论 目前北京市石景山区居民对社区首诊的知晓率和接受率较低,应加大社区对居民的宣传力度,提升社区卫生机构对疾病的诊疗能力和转诊服务能力,加快双向转诊信息系统和远程会诊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北京市南磨房地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的知晓与需求情况,从而为进一步优化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6年10 —11月采用方便抽样在南磨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下辖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抽取357例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居民的基本情况及其对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的知晓与需求情况。共发放问卷357份,回收357份,问卷回收率为100.0%。结果 147例(41.2%)居民知晓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不同家庭人均月收入、就诊次数、对网格化管理便捷性评价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2周内患病情况 、患慢性病情况、职业、2015年医疗费用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的知晓途径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医务人员(49.6%,65/131)、宣传栏/海报/宣传手册(20.6%,27/131)、朋友/家人(16.8%,22/131)。280例(78.4%)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有需求。不同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对网格化管理便捷性评价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的需求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婚姻状况、2周内患病情况、患慢性病情况、职业、就诊次数、2015年医疗费用居民对网格化管理的需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南磨房地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的知晓率较低,但需求率较高,应进一步加强宣传,优化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提升服务便捷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了解广州市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知晓和签约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知晓率和签约率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广州市14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随机抽取16个,于2019年11-12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附近随机拦截居民发放纸质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00份.结果 600个调查对象中,男性224人(...  相似文献   

14.
背景 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了解居民的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效覆盖和推广。目的 了解徐州市城区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知晓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居民的知晓情况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方法 于2017年6—9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徐州市4个城区34个社区的1 450例居民,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入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居民基本情况、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知晓及签约现状。共发放问卷1 450份,有效回收问卷1 397份,有效回收率96.34%。结果 1 397例调查对象中,785例知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知晓率为56.19%;主要知晓途径为电视媒体〔36.08%(504/1 397)〕、社区医务人员的宣传〔30.85%(431/1 397)〕。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年收入、职业、慢性病患病种类、自评健康状况、健康体检经历、两周患病情况、基层就诊经历的城区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从家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步行时间的城区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知晓情况的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慢性病患病种类、自评健康状况、健康体检经历、基层就诊经历。结论 徐州市城区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知晓率有待提高。相比较而言,年轻、文化程度高、企事业单位职工、离退休居民、患有慢性病、自评健康较差、有健康体检经历和基层就诊经历的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知晓度较高。可以通过充分挖掘和利用城区居民中政策推广的潜在有利人群,实现政策的真实有效宣传。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了解社区艾滋病防控基本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社区艾滋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系统整群抽样,通过入户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资料并分析。结果 社区居民的平均年龄为47.18±16.72岁。60岁以上者占25.9%,且其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在不同年龄组中最低,为49.2%。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和月收入3000以上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在各组中最高,均为63.7%。中青年、高学历和高月收入是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免费咨询检测态度和不歧视态度的有利因素,同时高知晓率亦是免费咨询检测态度和不歧视态度的有利因素。居民最容易接受的宣传形式为宣传画册。结论 提高居民知识知晓率是防控艾滋病最有效的基础手段。以居民容易接受的宣传形式为主体,侧重老年人、低文化程度和低收入人群开展宣传干预是社区艾滋病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邱惠  冯长艳  张艳  何美  雷海科  周琦 《重庆医学》2012,41(18):1845-1847
目的了解重庆市沙坪坝区社区居民肿瘤防治知识和态度情况,为今后制定有效的社区肿瘤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于2010年4~10月,选取重庆市沙坪坝区3个街道,对年龄在15~70岁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4 327份。结果社区居民肿瘤知识知晓率为10.0%~89.0%,不同社区肿瘤知识知晓情况各有不同;肿瘤综合知识得分女高于男(P<0.05),中青年居民高于老年居民(P<0.05),得分随文化程度增高而增高(P<0.05),有肿瘤家族史者肿瘤综合知识得分明显高于无肿瘤家族史者(P<0.05);84.7%的居民赞同"肿瘤防治与老百姓有关",74.4%的居民表示有机会愿意参加肿瘤防治宣传活动和肿瘤预防知识培训,61.2%的社区居民获取肿瘤防治知识的主要方式是广播、电视。结论社区居民肿瘤知识相对匮乏,肿瘤知识获取渠道单一,肿瘤防治形势严峻,应进一步加大在社区中开展肿瘤综合防治宣传与教育的力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昭通地区不同性别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的影响因素,为不同性别农村居民慢性病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3年7—11月,在昭通地区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在昭通地区抽取农村居民并进行入户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家庭基本情况(家庭人口数、经济状况、家庭收入、家庭支出、家庭成员收入)、人口学特征指标(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慢性病患病情况。结果 共发放问卷3 700份,回收3 700份,有效问卷3 697份,有效回收率为99.92%。调查对象慢性病患病率为12.7%。男性慢性病标化患病率为12.1%,低于女性的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20,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收入、高龄、职业为农民或无职业、婚姻状况为在婚或离婚及丧偶和较少的家庭人口数是男性慢性病患病的危险因素(P<0.05);低收入、高龄、较低的文化程度、少数民族、职业为农民或无职业、婚姻状况为离婚及丧偶和较少的家庭人口数是女性慢性病患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应关注高龄,低收入,职业为农民和无职业,离婚及丧偶者的慢性病患病情况。女性,特别是少数民族和文化程度低的女性应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健康促进前后社区居民(包括健康群体和慢性病群体)对慢性病危险因素的知晓率变化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南京市2个社区1130名25岁以上常住人口进行慢性病健康促进干预前后的入户问卷调查。结果:干预5个月后居民对慢性病危险因素的知晓率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对象对高血压危险因素的知晓率由干预前的27.14%提升到46.08%,对糖尿病危险因素的知晓率由干预前的20.21%提升到33.33%。结论:慢性病健康促进策略能提高居民对慢性病危险因素的知晓率,并能促使整个人群的健康行为更加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