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讨论超声在海绵肾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5月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海绵肾16例患者的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诊断分析,与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双。肾回声信号强度、肾皮质厚度、肾实质厚度及肾内血流情况,总结超声成像特点。结果肾锥体显示放射状增强回声影像,患者肾皮质变薄,肾脏大小形态正常,其中两组在右肾皮质厚度(t=-6.67,P=0.003)、左肾皮质厚度(t=-6.98,P=0.002)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是海绵肾患者检查或长期随访的首选检查手段,可以在临床中作为本病的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3.
朱栋晓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7,21(2):204-204
<正>[病例]患者,女,32岁。平日无任何不适症状,体检时超声检查:患者双肾大小、形态正常,包膜光整。双肾实质内出现与肾锥体分布一致并呈放射状排列的团状强回声,边缘毛糙,后方伴有浅声影。肾脏皮质回声均匀,集合系统未见明显分离(图1)。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示肾内血流分布正常,肾血管血流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髓质海绵肾的临床资料和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加强对该病声像图表现的认识.方法 对我院所诊断的12例髓质海绵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双侧肾脏,2例单侧肾脏发现病变.结论 超声诊断能很好地显示肾脏大小、形态及内部回声,还能多个切面进行随意观察,更好地体现病变特点,排除其它易混淆的疾病影像改变后作出正确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避免漏诊或误诊,从而为临床的诊治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揭示髓质海绵肾的X线平片、静脉肾盂造影(IVP)和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髓质海绵肾临床影像学资料,14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其中7例行IVP检查,4例仅行CT平扫检查,6例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其各自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结果:髓质海绵肾在X线平片上表现为肾实质内肾乳头区多发斑点状钙质样致密影,呈簇状分布成扇形排列。IVP表现为集合管扩张积液,内见结石,肾功能正常。CT平扫表现为肾盏旁锥体内多发小斑点状结石,成扇形排列。增强扫描后扩张的集合管内结石周围有造影剂充盈,无结石的集合管呈条纹状或小囊状造影剂积聚,肾功能正常。结论:髓质海绵肾的X线平片、IVP和CT表现具有特征性,CT可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8.
髓质海绵肾(medullary sponge kidney,MSK)是一种以肾锥体的集合管先天性扩张为特征的先天发育性肾髓质囊性病变,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有显性遗传,有家族性,也有散发病例。患肾的肾髓质锥体部顶端肾乳头末梢集合管呈梭形或小囊状扩张,位于肾盏周围,形成多发大小不一的小囊,致肾脏似海绵状,故称为海绵肾。据报道,海绵肾发病率约为1/20000~1/5000,多见于男性嗍。作者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于2013年曾检出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高分辨率薄层CT平扫三维重建在结石性肾绞痛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高分辨率薄层CT平扫三维重建组(A组)与静脉肾盂造影组(B组)对结石性肾绞痛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A组70例,急诊行肾、输尿管、膀胱薄层CT平扫及三维重建,重建层距(2~3)mm;B组65例,肾绞痛缓解后使用碘海醇或碘佛醇行静脉肾盂造影。两组检查前均诊断为肾绞痛。结果:A组对泌尿系结石诊断的敏感性97.1%,特异性95.6%;B组对泌尿系结石诊断的敏感性61.5%,特异性97.5%。结论:高分辨率薄层CT平扫三维重建在结石性肾绞痛的诊断中是一种高效、便捷、可靠的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肾盂造影在微通道经皮肾镜(MPCNL)治疗复杂肾结石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3年1-10月对解放军第422医院64例复杂性肾结石行微通道经皮肾镜手术,穿刺过程中行超声肾盂造影引导。结果超声肾盂造影提供了结石、肾盂肾盏的清晰图像,与常规检查相比较,超声肾脏造影更有利于确定经皮肾镜穿刺的部位及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5.31%,一期结石清除率为85.94%,无术中及术后大出血发生。结论超声肾盂造影可准确显示结石的部位及形态,结石在肾盂肾盏中的分布情况,肾盂肾盏的清晰形态,确定穿刺部位及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避免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发生,可作为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辅助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采用肾脏超声和肾盂造影对肾积水进行诊断,评价二者在肾积水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肾积水患者160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或病理证实,重度肾积水55例,中度肾积水61例,轻度肾积水44例。对所有患者行肾脏超声和静脉尿路造影诊断肾积水程度及引起肾积水的原因,分析和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肾脏超声检查结果:160例肾积水患者,积水肾脏共201个,双侧肾积水41例,单侧肾积水119例,积水肾脏共253个;其中造成肾积水的原因为肾结石64例,输尿管结石48例,肾萎缩9例,肾肿瘤4例,膀胱肿瘤6例,膀胱慢性炎症9例,不明原因16例;重度肾积水55例,中度肾积水62例,轻度肾积水39例,正常4例。肾盂造影检查结果:160例肾积水患者,双侧肾盂、肾盏显影135例,单侧肾盂、肾盏显影25例,双侧肾积水42例,单侧肾积水118例,共计202个肾脏积水;其中造成肾积水的原因为肾结石65例,输尿管结石64例,肾萎缩8例,肾肿瘤5例,膀胱肿瘤7例,膀胱慢性炎症8例,不明原因3例;重度肾积水54例,中度肾积水60例,轻度肾积水46例。结论使用肾脏超声检查重度、中度肾积水准确率高于静脉尿路造影,但对于轻度肾积水而言,静脉尿路造影诊断更为准确,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医师应充分结合二者的影象结果和临床症状,对患者的病情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从而改善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重复肾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两年来临床明确诊断的12例重复肾的超声表现。结果:重复肾不合并输尿管梗阻的声像图表现为患侧肾窦均见低回声肾实质分隔,多切面扫查发现肾窦的上下两部分互不连通;重复肾合并输尿管梗阻者,声像图表现为梗阻的上位肾积水,实质较薄,并与扩张的输尿管相连。结论:超声检查对重复肾尤其合并输尿管梗阻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对重复肾不伴输尿管梗阻的诊断尚需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小肾癌(SRCC)超声造影(CEUS)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0例直径<3 cm小肾癌患者,其中,体检发现21例(70.0%),腰部酸痛5例(16.6%),血尿4例(13.3%).观察造影后声像图、SRCC的确诊率、假包膜显示率、及坏死灶显示率.结果 30例肾恶性肿瘤造影后均为高增强,与正常肾皮质同时灌注增强的有10例,表现为快进的有6例,慢进的有4例;CEUS 正确诊断率93.3%明显高于常规超声76.6%(x2=3.945,P<0.01);CEUS假包膜显示率63.3%明显高于常规超声23.3%(x 2=9.321,P<0.01);CEUS坏死灶显示率60.0%明显高于常规超声10.0%(x 2=10.324,P<0.01).结论 超声造影能有效地反映病灶的血流灌注特征,并敏感显示病灶的假包膜及坏死灶.对诊断SRCC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论各种影像检查对肾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并就某些征象进行分析,以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对经影像检查并得到病理证实的肾恶性肿瘤43例进行分析,比较各种检查方法对肾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和定性率。结果肾恶性肿瘤的检出率以CT和MRI为最高,B超次之,静脉肾盂造影(IVP)最低。而定性率以MRI最高,IVP最低。结论MRI及CT检查对肾恶性肿瘤诊断的价值最大,B超可作为普查手段。肾癌在CT检查中发现肿瘤中心钙化及MRI检查中出现假包膜的征象均为较可靠的诊断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静脉肾盂造影(IVP)与磁共振尿路水成像(MRU)技术对肾输尿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36例肾输尿管病变患者同时进行常规磁共振扫描(MRI)和磁共振尿路水成像(MRU),并与静脉肾盂造影(IVP)及手术及病理结果对比。结果:36例病例中,包括尿路结石20例,肾输尿管恶性肿瘤10例,其他肾输尿管病变6例,通过IVP和MRU比较,MRU可以从不同角度清楚显示肾输尿管的形态改变,显示各种病变的异常影象改变,定位诊断率为100%(36/36),定性诊断的准确度为91.67%(33/36)。结论:MRU是诊断肾输尿管病变的有效检查手段,结合常规MRI像能为肾输尿管疾病的诊断和术前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具有更直观、全面的效果,检查无创伤性、更安全简便。 相似文献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