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抗核周因子(APF)、抗角蛋白抗体(AKA)、抗Sa抗体及抗RA33抗体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意义.方法对早期RA患者43例,非RA患者88例进行血清APF、AKA、抗Sa抗体及抗RA33抗体的检测,APF、AKA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检测,抗Sa抗体、抗RA33抗体用免疫印记法检测.结果(1)APF、AKA、抗Sa抗体及抗RA33抗体对早期RA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6.6%和34.9%、94.3%和 37.2%、97.7%和34.9%、97.7%和23.3%.(2)4种抗体联合检测时,2种抗体阳性、3种抗体阳性、4种抗体阳性对早期RA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7.7%和23.3%、98.9%和16.3%、100%和9.3%.结论APF等自身抗体对早期RA诊断的特异性高,4种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早期RA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症状以四肢小关节病变为主,如诊断不及时,轻者关节僵硬畸形,重者功能障碍或丧失[1-2],长期以来对RA的诊断主要以临床表现、X线片检查及类风湿因子(RF)检测,而RF检测的特异性较差.2000年国外首次报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检测对RA的诊断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3].RA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可能存在多种自身抗体,最常见的的如抗核抗体、RF等,而这些自身抗体也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诊断依据[4].本文通过30例RA患者的抗CCP抗体、ANA和RF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探讨三者在RA患者早期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抗Sa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的意义.方法 对118例RA患者(A组)、86例其它结缔组织疾病患者(B组)、70例正常对照(C组)用ELISA法检测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及RF,免疫印迹法检测抗Sa抗体.结果 118例RA患者中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抗Sa抗体和RF的阳性率分别为80.5%、33.9%、41.5%和83.1%,显著高于非RA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0.01).四种指标两两联合检测对RA的诊断都具有较好的特异性,而敏感性以抗CCP抗体+RF最高(76.3%).结论 选择适当的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对RA诊断的特异性,有助于早期RA的诊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在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意义。方法RA患者65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组47例,健康对照组50例,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抗CCP抗体和RF的水平,统计比较对RA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RA组中的RF的特异性为83.51%,抗CCP抗体的特异性为94.85%,联合检测特异性为95.88%,RA组中的RF阳性预测值为75.38%,抗CCP抗体的阳性预测值为85.80%,联合检测阳性预测值为90.91%,经χ2检验明显高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联合检测抗CCP抗体和RF可以提高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有助于其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几种自身抗体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早期诊断困难 ,而早期又是疾病发展最快的阶段 ,易造成骨质破坏 ,从而晚期严重致残 ,故早期诊断和治疗甚为重要。自身抗体的检测为其早期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并为探索其发病机制提出了新的见解 ;其中有意义的自身抗体有 :抗角蛋白丝聚集素 (原 )抗体、抗Sa抗体、RA33/ 36、抗钙蛋白酶抑素抗体四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抗Sa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的意义。方法对118例RA患者(A组)、86例其它结缔组织疾病患者(B组)、70例正常对照(C组)用ELISA法检测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及RF,免疫印迹法检测抗Sa抗体。结果118例RA患者中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抗Sa抗体和RF的阳性率分别为80.5%、33.9%、41.5%和83.1%,显著高于非RA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0.01)。四种指标两两联合检测对RA的诊断都具有较好的特异性,而敏感性以抗CCP抗体 RF最高(76.3%)。结论选择适当的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对RA诊断的特异性,有助于早期RA的诊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抗核周因子(APF)、抗角蛋白抗体(AKA)、抗Sa抗体及抗RA33抗体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意义。方法对早期RA患者43例,非RA患者88例进行血清APF、AKA、抗Sa抗体及抗RA33抗体的检测,APF、AKA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检测,抗Sa抗体、抗RA33抗体用免疫印记法检测。结果(1)APF、AKA、抗Sa抗体及抗RA33抗体对早期RA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6.6%和34.9%、94.3%和37.2%、97.7%和34.9%、97.7%和23.3%。(2)4种抗体联合检测时,2种抗体阳性、3种抗体阳性、4种抗体阳性对早期RA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7.7%和23.3%、98.9%和16.3%、100%和9.3%。结论APF等自身抗体对早期RA诊断的特异性高,4种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早期RA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临床常见的原因不明的以慢性多关节炎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引起关节滑膜炎症.以前诊断RA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类风湿因子(RF),近年来,相继发现一些特异的自身抗体,如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等.本院自2009年2月以来开展了AKA、CCP抗体的检测.现对RA患者中3种自身抗体(RF、AKA、CCP抗体)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在RA患者中的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9.
二步免疫印迹法的建立及在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类风湿关节炎(RA)的特异性诊断方法。方法 用制得的可溶性核提取物为抗原,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类风湿疾病患者血清中的RA33抗体。再以ENA为抗原,第2次用免疫印迹法检测RA33抗体阳性的病人血清中的RNP和Sm抗体。结果和结论 60例RA病人中22例阳性(36.6%),6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中12例阳性(20%),两病的RA33抗体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别(P<0.05),而122例其他风湿性疾病和正常对照血清全为阴性。第2次免疫印迹法检测发现83%的RA33抗体阳性的SLE病人抗RNP(75%)和(或)抗Sm(33%)抗体为阳性,RA病人全阴性。这样用二步免疫印迹法检测可相对特异地诊断RA。  相似文献   

10.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滑膜炎症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不可逆的关节破坏或畸形。所以寻找RA的病因和研究其发病机制,对明确RA的早期诊断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发现RA治疗的靶点。从2001年Schaller等[1]首次报道抗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抗体与RA相关后,许多研究者都对GPI与RA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本文就抗GPI抗体导致RA的可能机制,以及抗GPI抗体和GPI在RA的诊断、评估中的意义进行综述。GPI的特性及功能GPI基因位于第19号染色体,基因跨度大于40kb…  相似文献   

11.
抗CCP抗体、RA33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RA33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择120例RA患者、115例非RA患者和40名健康体检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CCP抗体和抗RA33抗体,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RF。结果抗CCP抗体、RA33抗体和RF对RA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59.2%、33.3%、77.5%;特异性分别为98.7%、94.8%、76.8%,抗CCP抗体、RA33抗体对RA诊断的特异性明显高于RF(P<0.0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3%、83.3%、72.1%;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7%、64.8%、81.5%。结论抗CCP抗体、RA33抗体对RA诊断的特异性优于RF(P<0.01),可作为RA诊断的特异性血清学指标;RF与抗CCP抗体和RA33抗体同时检测用于RA的诊断是临床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2.
几种自身抗体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早期诊断困难,而早期又是疾病发展最快的阶段,易造成骨质破坏,从而晚期严重致残,故早期诊断和治疗甚为重要。自身抗体的检测为其早期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并为探索其发病机制提出了新的见解;其中有意义的自身抗体有:抗角蛋白丝聚集素(原)抗体、抗Sa抗体、RA33/36、抗钙蛋白酶抑素抗体四种。  相似文献   

13.
梁建群  罗燕飞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5):1820-1821
目的:了解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角蛋白抗体(抗AKA)、抗RA33抗体对RA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其在风湿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并进行评价.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抗ccp、抗RA33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AKA抗体,共检测RA 63例,非RA风湿病104例和50例正常健康人.结果:63例RA患者中抗cc、抗AKA、抗RA33抗体的灵敏度分别为59.2%、28.0%、38.0%;特异性分别为95.0%、94.4%、96.0%;三者灵敏度差异有显著性,特异性无差异显著性.结论:抗ccp、抗AKA、抗RA33抗体对RA早期诊断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联合检测特异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构建质粒特异性的表达类泛素化修饰物(SUMO),并初步研究抗SUMO抗体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A)、结缔组织病(CTD)、干燥综合征(SS)多种典型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探究抗SUMO抗体是否可作为PBC的特异性血清标志物。方法采用PCR和ET克隆制备含有SUMO1、SUMO2、SUMO3片段的质粒,将其分别导入大肠杆菌进行蛋白的诱导和纯化;采用斑点印迹法初步筛查PBC患者血清样本中抗SUMO抗体阳性标本,并通过Western blot进行验证,获取阳性参考血清;通过建立的最适抗SUMO抗体ELISA诊断体系,分别检测抗SUMO抗体3种亚型在PBC、SLE、SS、RA及CTD中的阳性率表达,并通过χ2检验分析其差异性。结果抗SUMO抗体标记物在PBC中的特异度高达99%,灵敏度保持在86%左右;经χ2检验分析,抗SUMO抗体在PBC中的阳性检出率较非PBC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健康对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SUMO抗体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人群(非PBC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阳性率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特异度的抗SUMO抗体有望成为PBC诊断的一种新型抗体,对于提高PBC的临床诊断效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抗异质性胞核核糖核蛋白A2(hnRNPA2)/类风湿关节炎(RA)33抗体在不同风湿性疾病患者中的阳性率及对RA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 以纯化的重组蛋白hnRNPA2为抗原,用ELISA检测RA17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4l例、其他弥漫性结缔组织病(CTD)97例、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SPA)30例、骨关节炎(0A)10例、关节痛/关节炎59例、正常对照40名,比较抗hnRNPA2/RA33抗体在各组人群中的阳性率,并评价其与RA患者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指标间的关系及早期诊断的价值。结果 抗hnRNPA2/RA33抗体在RA患者中的敏感性为36.9%、特异性为87.1%,在SLE、其他CTD、SPA和OA患者中阳性率分别为19.2%、7.2%、6.8%和0。抗hnRNPA2/RA33抗体在早期RA患者中的阳性率为43.3%。结论 以纯化的重组蛋白hnRNPA2为抗原的ELISA是检测抗hnRNPA2/RA33抗体,早期诊断RA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6.
蒋义敏  姜东林  潘宇红  孙钧铭 《临床荟萃》2008,23(16):1160-1162
目的 探讨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anti-mutated citrullinated vimentin,anti-MCV)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80例RA患者和35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非RA患者血清抗MCV抗体,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同步检测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计算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下面积. 结果 抗MCV和RF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85.0%,70.0%;特异度为91.4%,45.7%;一致率分别为87.0%,62.6%,Kappa值分别为0.713,0.164,抗MCV检测均优于RF检测(均P<0.05).抗MCV抗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3(95%可信区间为0.872~0.973),RF为0.658(95%可信区间为0.559~0.757),抗MCV抗体对RA的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结论 抗MCV抗体可作为临床诊断RA的一项很好的血清学指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优于RF等其他血清学指标.对于筛查和辅助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绍兴市人民医院103例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血清中抗核抗体谱检测结果的分析,了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分布特点,探讨抗核抗体谱的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欧蒙免疫印迹法对103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及25例正常人血清做抗核抗体谱的检测,观察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分布情况,以及诊断为SLE的患者中抗核抗体谱的联合检测结果之间的比较。结果:103例诊断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中以SLE患者为多数,有56例,占54.3%,诊断为干燥综合征(SS)、类风湿性关节炎(R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患者则分别占11.7%,9.7%和9.7%。抗核抗体谱检测结果中,多项ENA多肽抗体存在阳性表现,SSA抗体的阳性率最高可达到82.71%,其次为SSB抗体、Nukleosomen抗体、Histone抗体,分别占38.39%、34.95%、32.16%。结论:抗核抗体谱的检测能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有一定的提示性诊断作用。对SLE的诊断中,抗ds-DNA抗体与抗核小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进行联合诊断,能提高SLE血清学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提高抗RA33抗体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特异性。方法 建立一步免疫印迹法,可同时检测抗RA33抗体和抗ENA抗体。并对266例不同风湿性疾病患者血清和24例正常人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 抗RA33抗体阳性率:RA38%(38/100),SLE35.8%(24/67),MCTD36.4%(8/22),SS8.3%(3/36)。抗RA33抗体阳性血清中抗ENA抗体的检出率:95.8%(23/24)SLE有抗Sm/ulRNP抗体,100%(8/8)MCTD有抗ulRNP抗体,100%(3/3)SS有抗SSA/SSB抗体,RA血清抗ENA抗体均为阴性。结论 本文建立的一步免疫印迹法可有效地鉴别抗RA33抗体阳性的RA和SLE、MCTD等病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RA组患者(n=136)和非RA组患者(n=108)的抗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水平,并对各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抗CCP抗体在RA组的阳性率为67.6%,明显高于在非RA组的4.6%,略低于RF在RA组的71.3%;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68.1%,略低于RF的70.9%,但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特异性为94.6%,明显高于RF的71.2%.结论 抗CCP抗体检测在RA诊断中有高度的特异性,对RA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关节滑膜、软骨,严重者出现骨破坏[1]。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是由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和免疫因素共同参与的,而T细胞调节紊乱是其主要的免疫机制[2]。但近年来,研究发现B细胞免疫功能失衡可能也参与了RA致病机制。已知B细胞不仅可以产生自身抗体,如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等,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关节,造成关节炎症,也可通过抗原呈递作用激活T细胞,并产生促炎因子[3]。然而,B细胞在RA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