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遗传性包涵体肌病(h-IBM)是一组病理表现类似散发性包涵体肌炎的遗传性骨骼肌疾病的总称,呈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临床表现有明显的异质性。目前h-IBM根据基因型共分为7类,但仍有基因不明的表型存在。本文就目前已知的致病基因及类型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遗传性包涵体肌病(h-IBM)是一组病理表现类似散发性包涵体肌炎的遗传性骨骼肌疾病的总称,呈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临床表现有明显的异质性。目前h-IBM根据基因型共分为7类,但仍有基因不明的表型存在。本文就目前已知的致病基因及类型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Nonaka肌病的GNE基因突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2例Nonaka肌病的GNE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对2例经临床和病理检查证实的Nonaka 肌病,用PCR和DNA测序方法检测GNE基因编码区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对例1家系中3代共7人也作该基因的突变检查。结果例1在GNE基因外显子8出现1 525C→T纯合突变;例2在外显子2出现527A→T杂合突变和外显子9出现1714G→C杂合突变,上述突变分别造成GNE出现H509Y的纯合突变以及D176V和V572L的复合杂合突变。例1的家系中患者的父母分别为H509Y的杂合突变。结论我们这2例Nonaka肌病患者的发病均是由GNE 基因突变所致,其中H509Y突变为新发现的突变类型。同时也证实我国Nonaka肌病也存在日本患者GNE的热点突变。  相似文献   

4.
遗传性包涵体肌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遗传性包涵体肌病是1993年Askanas等在研究包涵体肌炎的过程中首先提出的一组以肌纤维内出现异常管丝状包涵体为特征性病理改变的遗传性骨骼肌疾病,由于家族性和缺乏炎性细胞浸润而不同于散发性包涵体肌炎。多在成年发病,以缓慢发展的四肢无力和肌肉萎缩为主要表现。近年相继发现许多具有隐性和显性遗传特点的遗传性包涵体肌病,其基因和蛋白性质逐渐被阐明,改变了一些疾病的传统分类。现将遗传性包涵体肌病的基因改变、临床和病理改变特点简述如下(表1)。  相似文献   

5.
Nonaka肌病伴面部肌肉受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报道1个伴随面部肌肉受累及的Nonaka型远端性肌肉病家系的临床和病理特点,讨论其发病机制。方法 先证者在中年早期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胫前肌为主的四肢远端肌无力和肌萎缩,伴随有面肌和胸锁乳突肌力弱以及眼睑下垂,股四头肌不受累。肌酶轻度升高。肌电图提示肌源性损害。对患者进行胫前肌活检,进行组织学,酶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检查。家族中其妹妹也具有相同的临床表现。出现下肢远端为主的肌无力和肌萎缩。结果 肌肉病理改变特点是出现肌纤维肥大和萎缩。伴随核内移和肌纤维分裂现象。在部分肌纤维内可见镶边空泡和胞浆体。电镜下可见肌纤维内和核内的管丝包涵体以及髓样小体,其中出现在膜下的管丝包涵体具有细胞核的轮廓,可以看到细胞核变性后形成致密破碎结构。结论 结合患者的家庭史,临床表现和病理学改变特点。此患者可以考虑为Nonaka肌病,我们证实此病可以伴随面部肌肉的受累及。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肌核的变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包涵体肌炎的临床特征,肌肉病理,诊断,发病机制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有镶边空泡的远端肌病九例临床和病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 探讨有镶边空泡的远端肌病(DMRV)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 分析我院1990~2001年9例DMRV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肌活检组织病理特点,其中6例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平均起病年龄25岁,全部患者均为下肢无力起病,远端受累明显,下肢近端、骨盆带肌和上肢肌群也逐渐受累。肌电图示4例为肌源性损害,5例为混合性损害。其病理改变主要为镶边空泡纤维、肌纤维萎缩和肌间质增生,肌纤维坏死相对较轻。电镜观察6例,5例可见大量的髓样结构聚集,4例发现肌质内细丝包涵体,2例有核内包涵体,其中1例可见增大的肌核内染色质完全被细丝取代,核膜破裂,核内细丝包涵体释出进入肌质内。结论 发生在我国的DMRV与日本报道的病例在临床和病理特点上基本一致。电镜观察结果提示胞质内的细丝包涵体来源于崩解的肌核,肌核改变先于肌原纤维的破坏,镶边空泡的形成很可能是肌核崩解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散发性包涵体肌炎(sIBM)的临床和肌肉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sIBM患者的临床和肌肉病理资料。结果 本组5例患者中,男3例,女2例;发病年龄36~68岁,平均49.8岁;出现症状至确诊时间为2~12年,平均6.2年。5例患者均以双下肢无力隐匿起病,症状缓慢进展,逐渐发展为四肢无力。脑神经正常,四肢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低或消失,上肢近端肌力Ⅲ~Ⅴ级,远端肌力Ⅲ~Ⅳ级;下肢近端肌力Ⅱ~Ⅴ级,远端肌力Ⅲ~Ⅳ级。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EMG检查示4例呈肌源性损害,1例呈肌源性和神经源性共存的混合性损害。肌肉病理表现为肌纤维大小不等,可见萎缩和肥大肌纤维,散在有变性坏死肌纤维,伴炎性细胞浸润。5例患者均可见镶边空泡,4例可见炎性细胞侵入非坏死肌纤维现象。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组化染色可见CD8和CD68阳性淋巴细胞浸润。结论 sIBM好发于中老年人,除上肢远端指屈肌和下肢股四头肌无力以外,部分患者早期可有下肢远端肌无力。肌肉病理发现肌纤维中有镶边空泡和炎性细胞浸入非坏死肌纤维是确诊sIBM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包涵体肌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包涵体肌炎 (inclusion bodymyositis,IBM )首先由Chou于 196 7年报道 ,以后Yunis和Samaha于 1971年称其为“慢性多发性肌炎”的亚型 ,但其肌活检所见与“多发性肌炎”不同。因此 ,IBM被确认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实体。为区别于另一类“遗传性包涵体肌病”(hereditaryinclusion bodymyopathies ,h IBM) ,前者称为“散发性包涵体肌炎”(sporadicinclusion bodymyositis ,s IBM)。一、散发性包涵体肌炎(一 )散发性包涵体肌炎的…  相似文献   

10.
蛋白质空间构像改变,导致其功能及结构异常,并堆积形成包涵体,引起细胞结构与功能异常。包涵体肌病(IBM)的特征性病理改变——肌浆内或核内包涵体,是多种异常蛋白质堆积的结果。其中,AβPP/Aβ蛋白表达过多和堆积是导致IBM发病的关键因素;Aβ及AβPP堆积使蛋白酶体和多种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异常,进而促进包涵体形成;帕金森病相关蛋白α-synuclein及parkin可能参与IBM发病机制;Myostatin表达增加使IBM的肌肉萎缩程度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11.
1 概述包涵体肌炎(IBM)[1~15]首先由Yu-nis和Samaha(1971)报告,为一组慢性炎性肌病,可分散发性(sIBM)和遗传性(hIBM)两型,后者呈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大多50岁以后隐袭发病,白人多于黑人,男女之比为3:1。临床表现为缓慢进展的近端和远端肌无力和萎缩。早期受累的肌肉有股四头肌、髂腰肌、胫前肌、肱二、三头肌、指屈肌、腕屈肌、膝伸肌、踝背侧屈肌。呼吸肌、腹肌、眼外肌常不受累。感觉正常。腱反射早期减弱。血CK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强地松治疗无效。常无皮肤和其他系统表现…  相似文献   

12.
1 资料 患者,男,31 岁,装修工人,因"腰痛无力 4 年,进行性下肢无力3年"于2020年8月17日就诊于我院. 患者于2016 年8 月左右感觉腰部无力及疼痛,表现为弯腰吃力,搬重物时起身困难,疼痛在腰部活动后加重,但当时未予以重视.2017年出现左下肢无力,行走时脚尖着地,上抬费力,当时无肢体萎缩,右侧下肢不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眼咽远端型肌病(OPDM)的临床表现、肌肉病理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报道1例临床疑似OPDM患者的临床和肌肉病理资料,对患者及其亲属共3名行多聚腺嘌呤结合蛋白核1(pabpnl)基因突变分析,并结合文献报道病例予以比较.结果:患者24岁起病,表现双侧眼外肌麻痹、声音嘶哑.肌肉病理显示个别肌纤维萎缩为主的肌源性损害,pabpnl基因检测无异常GCG重复序列扩增.结论:OPDM起病早,早期仅表现眼外肌及咽喉肌群麻痹,pabpnl基因GCG重复序列无异常扩增.  相似文献   

14.
包涵体肌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一例包涵体肌炎患者,女,25岁。表现为缓慢进展的两下肢无力5年,近半年两个肢亦无力。两侧肩胛带及骨盆带肌肉轻度萎缩。肌电图示轻收缩时运动电位平均时限缩短,多相电位增多。肌活检见部分肌纤维内出现空泡,在空泡的边缘 泡内有嗜盐基性颗粒状物质,Ⅰ型、Ⅱ型肌纤维无受累。  相似文献   

15.
最近的研究提示散发性包涵体肌炎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免疫炎性反应、细胞变性、异常蛋白聚集、线粒体异常等有关,对于包涵体肌炎的诊断主要依赖病理诊断,免疫调节治疗可能有效。本文就包涵体肌炎发病机制的研究、临床表现及治疗等有关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6.
包涵体肌炎(IBM)临床少见,现报告1例经病理学证实的患者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包涵体肌炎的诊断标准.方法分析了11例包涵体肌炎病人的临床表现、组织化学.碱性刚果红染色 9例,电镜检查2例.结果全部病人均在42岁后发病,表现为远、近端肌肉力弱,2例肌电图检查显示肌源性改变,11例均有边缘着色性空泡及炎性改变,9例有淀粉样蛋白沉积物,有胞核或胞质细丝包涵体各1例.结论包涵体肌炎的所有诊断指标中,无一项有决定性或特征性,需要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包涵体肌炎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 对2例包涵体肌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肌肉组织化学、酶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2例患者分别于41岁及54岁发病,均以双下肢无力起病,远端重于近端,并逐渐向上肢发展;血清肌酶轻~中度升高;肌电图示肌源性损害;肌肉活检光镜下主要表现为肌纤维内出现镶边空泡,少数变性坏死纤维,伴炎性细胞浸润。电镜观察证实肌浆内有大量涡轮状髓样小体及管状细丝包涵体。结论 包涵体肌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肌肉病理学检查是诊断包涵体肌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1 历史回顾包涵体肌炎(inclusionbodymyositis,IBM)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肌病。其主要病理特点是肌浆或肌核内有管状细丝包涵体。Yunis[1]首先提出IBM这一疾病名称。在此之前Adams[2]等报告了1例肌细胞内包涵体肌病,这种包涵体在光镜下与Yunis描述的包涵体很相似。后来Chou[3]在1例慢性多发性肌炎患者的肌肉中发现了这种包涵体,当时称之为粘病毒样结构。直至1978年Carpenter[4]对14例IBM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了总结,并正式确立了IBM为一独立疾病。此后…  相似文献   

20.
包涵体肌炎 (inclusion- body myositis IBM)是一种少见的特发性炎性肌病。自 1971年 yumis首先使用 IBM这一名称以来 ,至今国外已报道 2 0 0余例 ,国内报道较少。本文报道 1例经电镜证实的 IDM,并对其临床表现与肌活检特征结合文献复习讨论。临 床 资 料  患者 ,男 ,18岁 ,进行性双下肢乏力 ,肌肉变细 3年于2 0 0 0年 8月 2 3日入院。 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乏力 ,上楼梯困难 ,行走易疲劳 ,下蹲立起困难 ,无肢体麻木、酸痛 ,二便正常 ,二年前腰椎 MRI检查 ,未发现明显异常 ,渐渐出现双下肢变细。既往素健 ,无脑炎 ,中毒性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