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江苏部分地区献血员与非献血员HCV基因型分布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献血员与非献血员HCV基因型的分布及差异。方法应用巢式PCR和基因分型试剂盒对98名献血员和162名非献血员的血清进行HCV基因分型。结果检测出5个基因型和13个基因亚型,基因1b型占75.00%,2a型占9.23%,3a型占6.15%,混合型5.38%;1b基因型在献血员和非献血员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a型在男性献血员与非献血员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职业献血员2a型多于非献血员;3a型在献血员和非献血员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尤其女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非献血员3a型多于职业献血员。结论江苏地区献血员和非献血员丙肝基因型都以1b型为主;献血员中男性2a基因型比例高于非献血员;3a基因型非献血员中比例高于献血员,尤其是女性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广西肝癌高发区自然人群及肝病患者的HCV基因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西肝癌高发区自然人群中施加在清标本1776人份,同时在该地医院中收集肝病患者血清45人份,采用ELISA法检测抗-HCV、PCR检测HCV-RNA。对阳性标本2HCV型特异性引物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显示当地自然人群中流行的HCV基因型以I型或I型与其它型别的混合感染为主,而病人中则以Ⅱ型与Ⅰ型的混合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3.
4.
新疆伊犁州100例职业献血员HBV、HCV感染状况监测新疆伊犁州卫生防疫站(835000)王代莲为掌握伊犁州职业献血员感染病毒性肝炎的情况,预防输血后肝炎发生,减少通过受污染的血液和血制品传播肝炎的可能性,于1993年11月对伊犁州中心血站的100名...  相似文献   

5.
采用ELISA对1572份献血员血清进行抗HCV检测,阳性率为12.15%。其中女性献血员抗HCV阳性率较男性为高、单采浆献血员者较单纯献血全血者为高,抗HCV检测阳性率随献血员年龄增长而增高。近期ALT升高的单采浆献血者血清抗HCV阳性者显著地高于无近期ALT升高史的同类单采浆献血员。结果证实严格开展献血员HCV感染者筛选将有助于输血相关性的丙肝的预防。  相似文献   

6.
筛查抗—HCV对单采浆献血员保护作用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15名单采浆还输血细胞献血员(简称单采浆献血员)在实行筛查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后献血浆1.0 ̄1.5年时HCV感染率为10.16%,与未筛查抗-HCV时的单采浆献血员比较,OR=0.23(95%CI=0.16 ̄0.34);与筛查抗-HCV后的全血献血员比较,OR=12.27(95%CI=4.10 ̄36.76)。表明筛查抗-HCV对单采浆献血员虽然有重要的保护作用,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HCV致肝细胞癌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丙型肝炎病毒体外转化NIH3T3细胞系到转基因小鼠的肝细胞癌形成,证明HCV感染与HCC产生有密切关第HCV致HCC产生主要是通过病毒基因组蛋白的生物学作用而实现的:核心蛋白能够调节包括P53基因的内的多种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活性,干扰TNF相关的细胞信号传导,对肝细胞凋亡、生长分化产生影响;非结构蛋白NS3具有丝氨酸蛋白酶及RNA解旋 酶活性,与HCV致癌性有关;非结构蛋白NS5与肝  相似文献   

8.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主要致病因子之一,它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是目前非甲非乙型肝炎研究的热点。现将1990年4月休斯敦国际病毒性肝炎及肝病、会议有关文献综述如下。概述自1974年首次报告一例非甲非乙型输血后肝炎(PT-NANB)以来,对丙型肝炎病毒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1974年至1985年。这一阶段的研究工作与 HAV 和HBV 的初期研究相似,主要是采用免疫学方法。但未能取得重大成果,没有分离得到病毒或其相关多肽。2、1985年至1989年。随着与病毒的克隆成功,人们开始采用分子生物  相似文献   

9.
《应用预防医学》2005,11(2):i001-i001
课题来源:广西医药卫生科研课题研究起止时间:1993年1月~1996年12月成果登记号:9201项目负责人:葛宪民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防疫站协作单位: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日本名古屋市立大学医学院主要完成人员:葛宪民,王树声,李丹亚,吴蓉蓉,王缨,潘海东,王红,李平川,周开姣,章玲珠获奖情况:1997年广西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内容提要:该项研究应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用国际上公认的标准检测试剂,对广西103例肝病患者和355名献血员进行抗-HCV、HCVSerotype、HCVGenotype(并经核苷酸测序确证)等项指标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检测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探讨蒙古国抗-HCV阳性患者血清中HCV基因型流行株特征。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法对蒙古国183例抗-HCV阳性患者血清标本进行基因型检测,同时检测相关病毒学及肝功能生化指标,分析基因型分布特点和临床意义。结果 183例抗-HCV阳性患者中HCV RNA阳性134例(73.2%),其中基因1b型68例(50.7%),2a型59例(44.0%),并有少量的1a、3a、1b+2a和其它3例混合型。结论抗-HCV阳性并非HCV感染直接标志,蒙古国感染HCV患者的基因型以1b和2a型为主,比例基本相当;基因型在性别上人群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献血员HCV感染状况调查及筛查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个献血村献浆血员抗-HCV平均阳性率为 45.82%(203/443),献全血血员为2.97%(31/1045);3个省市级血站和 4个县医院献浆血员抗-HCV平均阳性率为 17. 45%(186/1066),献全血血员为1.17%(10/856),义务献血员为0.49%(6/1223),抗-HCV筛除率为23.1%~90.9%,平均78.4%(109/139),抗-HCV年阳转率7.23%(68/940)。本文结果表明,无论是开展抗-HCV筛查前还是现在,献血(浆)交叉污染造成的HCV感染都很严重,故应继续加强采供血管理和抗-HCV筛查,大力提倡义务献血制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医院内输血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临床流行病特点,探讨改进供血筛检的方法。方法:以RT-PCR法对HCV感染的受血及相关供血血清进行HCV RNA定量分析,并检测ALT及抗-HCV。结果:致输血后HCV感染的供血中,HCV RNA平均含量为10^8.65拷贝/L,抗-HCV及ALT的异常检出率及水平随病毒滴度升高而增加,结论:低含量HCV供血即可导致输血后感染,病毒含量与抗-HCV阳性及ALT水平有显著正相关,采用ALT加抗-HCV联合筛检供血可明显降低输血后HCV感染。  相似文献   

13.
抗-HCV在无偿献血人群中的分布及流行趋势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 查明丙肝病毒抗体 (抗 - HCV)在无偿献血人群中的分布及流行趋势 ,帮助血站选择理想的献血人群。方法 用 EL ISA法、抗 - HCV酶联免疫诊断试剂 ,对无偿献血志愿者静脉血进行抗 - HCV检测。 结果 长沙地区1999~ 2 0 0 1年无偿献血人群抗 - HCV阳性率 ( 0 .5 1%、0 .5 3 %、0 .82 % )呈上升趋势 ( P<0 .0 1)。 2 0 0 1年无偿献血人群男、女性别抗 - HCV阳性率 ( 0 .81%、0 .82 % )差别没有显著性 ( P>0 .0 5 )。 讨论 血站在选择献血人群时 ,应将在 18~ 2 5岁年龄组的人作为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4.
HBV、HCV和HDV混合感染在慢性肝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127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的HBV、HCV和HDV感染标志,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部分患者血清HCV-RNA。HBV、HCV和HDV混合感染共37例(29.1%)。混合感染者发生慢重肝的频率明显高于单独HBV感染者(P<0.05),混合感染占慢重肝病因的74.2%。混合感染所致慢重肝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血清总胆红素及病死率明显高于单独HBV感染者。结果表明:HBV、HCV和HDV混合感染可能是慢性肝病重型化的主要原因,所致慢重肝患者的病情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15.
2003~2005年济南市献血者梅毒、HCV、HIV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2003-2005年济南市170409名献血者梅毒、HCV、HIV感染情况。[方法]用ELISA方法用不同厂家试剂对170409名献血者的抗-TP、抗-HCV、抗-HIV1/2进行检测,分组比较,并做统计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结果]2003-2005年济南市献血者抗-TP、抗-HCV、抗-HIV阳性率分别为0.18%、0.78%、0.0029%;不同性别献血者抗-TP、抗-HCV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5、2.21,P〉0.05);抗-HCV阳性率18~30年龄组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已(x^2=6.51,P〈0.05),抗-TP阳性率31~40年龄组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99,P〈0.01);学生抗-HCV阳性率、抗-TP阳性率低于其他职业的献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65、33.69,P〈0.01)。[结论]采供血机构应加强对献血者的筛选,建立较稳定的献血队伍,保障血液安全,减少输血传播病毒的感染。  相似文献   

16.
广西百色地区肝病患者及受血者HCV感染现状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应用ELISA法对广西百色地区179例各类肝病患者及41例受血者血清进行了抗-HCV检测。结果各类肝病抗-HCV阳性率为17.9%,受血者抗-HCV阳性率为31.7%。在急性肝炎(急肝)、慢性肝炎(慢肝)、肝硬化和肝癌中,抗-HCV阳性率各为4.3%(1/23)、12.8%(10/78)、28.6%(12/42)和25.0%(9/36)。抗-HCV阳性率有随肝病慢性比而增高的趋势,肝硬化的抗-HCV阳性率明显高于急肝或慢肝(P<0.05),而肝癌的抗-HCV阳性率与急肝或慢肝相差不显著(P>0.05或0.1),且发现HBsAg阴性肝病者的抗-HCV阳性率明显高于HBsAg阳性患者(P<0.5),肝病患者抗-HCV的检出率与ALT活性无关(P>0.05)。在受血者中,抗-HCV的检出率与受血次数、ALT活性关系非常密切。因此,加强对HCV的检测是当前预防输血后肝炎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铜营养代谢水平及其与血脂的关系,为NAFLD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收集15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和150例正常对照的基本信息及四种含铜丰富食品的摄入频率,并检测其血清铜含量及血脂各指标,对血铜与血脂等指标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四种含铜丰富食品的摄入频率和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但血清铜(1.07±0.25)mg/L高于对照组(1.01±0.2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P=0.002)。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对照组。相关分析发现,控制年龄和性别后,血清铜与TC、LDL—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存在铜营养代谢异常,其血清铜升高与血脂紊乱有关,而与四种铜丰富食品的摄入频率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在福建东南沿海局部地域献血员中检出HTLV-I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进一步阐明福建沿海HTLV小流行区HTLV-1的地理分布及毒株的基因类型。方法 对福建东南沿海莆田地区献血压 员以国产双抗原夹心法ELISA试剂筛选,对ELISA阳性血清用Western blot(WB)进行确证。对抗体确证阳性者,采集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用巢式PCR扩增HTLV-1env区gp46片段进行序列分析鉴定病毒亚型。结果 从1998年10月至2000年4月止,共检测4564份标本,结果确证出16例HTLV-1抗体阳性者,感染率为0.35%,HTLV-1抗体阳性者主要分布在某村献血人群中,并具有区域集中的特点。笏石秀屿一带某村献血员中感染率高达4.7%。7例代表性毒株经病毒序列分析为HTLV-1C亚型(COSMOPOLITAN)。结论 福建东南沿海某村献血员中发现HTLA-1流行。提出在对某一地区人群进行HTLV筛选时,既要注意整个地区“面”的筛查,又要注重某个村镇“点”的调查。  相似文献   

19.
李俊杰 《职业与健康》2011,27(21):2468-2469
目的分析周口市无偿献血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从而探讨周口市公民HBV、HCV、HIV感染者的感染率、分布及流行趋势。方法对2009—2010年11月无偿献血人群35 707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无偿献血人群HBV、HCV、HIV感染率分别为6.29%、0.25%和0.008‰。结论该市应加强献血者的筛选以及对健康人群的预防接种和艾滋病危险性的宣传教育,从而减少HBV、HCV、HIV的感染。  相似文献   

20.
魏新素  张平安  吴泽刚 《职业与健康》2011,27(19):2202-2203
目的观察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者血小板参数及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30例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和9例HCV感染后肝硬化患者,并选择40例体检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小板参数和凝血功能。结果 HCV感染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与对照组、CH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V感染后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时间与对照组、CH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V感染后肝硬化患者纤维蛋白原较CHC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C患者血小板参数和凝血功能正常,但CHC后转化为肝硬化后血小板参数和凝血功能均存在不同程度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