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志刚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5):152-15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进行灌注扫描,测定病灶血容积(BV)、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的数值和时间-密度曲线(TDC),并测量孤立性肺结节增强前的CT值、强化值、结节-动脉强化值比。结果:肺恶性结节的灌注参数、强化值和结节动脉强化值比均高于肺良性结节,有显著性差异。炎性结节的强化值及结节-动脉强化值比(S/A)与恶性结节无显著性差异。恶性结节、炎性结节、良性结节的TDC形态不同。结论:结节动态对比增强CT可用于无创性的诊断和评价孤立性肺结节。 相似文献
2.
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多参数联合评估孤立性肺结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使用动态增强CT评估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和灌注特征的差异,探讨多参数联合评分诊断孤立肺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52例经病理或临床随诊证实的孤立性肺结节,行同层动态增强CT扫描。使用bodyperfusion软件对图像进行分析,测定表面渗透性(P)、血流、血容积、patlak血容量、patlakR方程(PRS)、patlak残余指数、峰值等灌注参数,绘制灌注曲线及伪彩图。对良、恶性肺结节的灌注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选择有显著性差异的观察指标构成多参数联合评分,运用多参数联合评分鉴别良、恶性结节。结果良、恶性肺结节在注射造影剂开始20、22、24、25、26、28、30、34s时的强化值差异具有显著性。34s时斑片状全强化和边缘型不全强化在良、恶性肺结节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RS、Ⅰ型和Ⅱ型灌注曲线、均匀低型或外高内低型P伪彩图及均匀低型PRS伪彩图等参数在良、恶性肺结节间差异具有显著性。以多参数联合评分>0.5分作为诊断恶性的界值,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4.3%、41.2%。结论多参数联合评分有助于鉴别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比较双源螺旋CT灌注成像对于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对于我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12月50例未经治疗的直径≤3.0cm的肺孤立结节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恶性结节组和良性结节组,分别进行双源螺旋CT灌注成像,计算结节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通透性值(Permeability,PMB)。同时绘制同层面结节的时间-密度曲线(TAC),判断结节良恶性,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各灌注参数对于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经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发现恶性结节34例,良性结节16例。两组结节的各灌注参数差异显著,P〈0.01;同层面结节的TAC曲线良恶性差异显著,有助于提示结节性质,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血流量(BF)和通透性值(PMB)对于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88.24%,87.50%;90%,94.12%,81.25%;94.00%,91.12%,100.00%;86.00%,94.12%,68.75%。结论双源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有助于早期诊断孤立性肺结节性质,为进一步治疗方案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央型肺结节(与肺门关系密切,直径在30 mm之内)CT灌注成像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支气管镜、临床治疗证实的中央型肺结节的CT灌注成像资料。结果:8例结节中,炎性4例,肺癌4例。全部结节均强化:4例炎性结节全部表现为肺动脉及主动脉双重血供。4例恶性结节的3例强化峰值出现在主动脉峰值后,1例出现肺动脉及主动脉双重血供。4例炎性结节表面通透性(PS)≤15ml/(100 mg.min)。4例肺癌结节PS≥15 ml/(100 mg.min)、血容量(BV)≥5 ml/100 mg。4例炎性结节中3例急性炎性结节时间密度曲线(TDC)表现为速升速降型,1例慢性炎性结节TDC表现为速升缓降型。4例肺癌结节TDC表现为速升缓降或缓升不降型。结论:中央型肺结节的部分CT灌注成像参数具有特征性,有助于其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性、炎症、恶性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Ph ilips B rilliance 64层螺旋CT最新"摇篮灌注"成像技术通过对40例孤立性肺结节进行灌注扫描,调整灌注成像检查中技术参数,评价孤立性肺结节的时间-密度曲线(T-DC)模式,记录其增强前密度值、增强峰值(PH)、孤立性肺结节与主动脉PH值的比值(S/A)以及孤立性肺结节的强化模式,计算孤立性肺结节的灌注值,结合孤立性肺结节的形态特征及血流模式联合诊断病变性质,所有病例与病理对照。结果:恶性和炎性结节的PH(P〈0.0001;P〈0.0001)和S/A比值(χ2=32.62,P〈0.0001;χ2=15.46,P〈0.0001)显著高于良性结节;而恶性和炎性结节之间的PH(P=0.96)和S/A(χ2=0.35,P=0.55)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炎性结节增强前密度低于恶性结节(P〈0.05)。恶性和炎性结节的灌注值均高于良性结节(P〈0.001,P〈0.01),而恶性结节与炎性结节灌注值之间的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P=0.63)。结论:Ph ilips B rilliance 64层螺旋CT最新"摇篮灌注"成像技术有助于良、恶性肺结节诊断及鉴别诊断,优化"摇篮灌注"成像技术参数有利于孤立结节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孤立肺结节(SPN)的CT征象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71例SPN(周转型肺癌40例,结核瘤21例,炎性假瘤10例)的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列举18个征象进行统计,常规CT检查71例,高分辩CT(HRCT)检查44例。结果 18个CT征象中有鉴别意义的主要征象有深分叶征、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毛刺、棘状突起、血管支气管集束征、钙化、卫星灶和周围支扩征。HRCT显示这些征象较清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建孤立性肺结节的实用方法与技巧。方法:螺旋CT扫描孤立性肺结节24例。扫描层厚2mm.螺距1:1.重建间隔1mm.应用表面覆盖法进行处理。结果:结节形态及与周围结构关系在三雏图像上显示良好。阈值参数的选择影响结节形态及与周围结构关系的显示.其下界值起决定性作用.而上界值作用不显著。结论:高质量的三雏图像依赖于技术参数的合理选择与匹配.其中层厚、螺距和阈值参数是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价值,从而加强SPN良恶性的鉴别区分,提高定性诊断水平。 方法 选取笔者收集的经病理证实的SPN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常规16排螺旋CT机对患者行灌注扫描,应用GE ADW 4.3工作站的后处理技术及Perfusion3-body tumor软件对结节进行分析,对所获得的SPN的CT灌注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表面通透性(PS)等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并分析不同检查方法对诊断SPN的效能是否存在差异。 结果 恶性SPN和炎性SPN的BF、BV和PS值均明显高于良性SPN,良性组与恶性组SPN的BV(P=0.000)、BF(P=0.000)及PS(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良性组与炎性组SPN的BV(P=0.027)、BF(P=0.000)及PS(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恶性与炎性SPN各项灌注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BV≥5ml/100g为恶性SPN诊断阈值,其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4%、72.2%、79.2%、81.3%。设PS≥15ml/(min·100g)为诊断恶性阈值,其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9%、66.7%、80.0%、85.7%。设BV≥5ml/100g且PS≥15ml/(min·100g)为诊断恶性阈值,其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5%、72.2%、80.8%、92.9%。 结论 CT灌注成像对良恶性SPN的鉴别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但对良恶性的鉴别缺乏特异性。设定BV≥5ml/100g且PS≥15ml/(min·100g)为诊断恶性阈值时,其诊断恶性SPN的敏感度、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均高于设定单个参数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评估孤立性肺结节(SP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SPN患者的病理资料,以患者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观察MSCT对SPN的定性诊断效能及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MSCT对SPN的诊断效能与病理检查无显著差异(P〉0.05),MSCT对良性SPN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2.85%、89.28%、92.68%,对恶性SPN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0.32%、92.30%、97.56%,与病理检查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SCT提高了SPN定性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避免了不必要的开胸手术和穿刺活检,对SPN的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采用多层螺旋CT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72例孤立性肺结节(SPN)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MSCT)进行诊断。结果:对SPN病理诊断结果和MSCT增强扫描比较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良恶性肺结节增强扫描后CT值比较发现,良性结节进行增强扫描后与平扫CT值无明显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结节进行增强扫描后与平扫CT值有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对SPN进行鉴别诊断能够有效的提高诊断率,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的CT征象及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6月-2012年10月经手术病理、穿刺活检及随访证实的肺部孤立性结节48例,分析其CT表现及强化特点。结果:48例病灶中恶性32例,其中腺癌22例,鳞癌7例,小细胞未分化癌3例,良性病变16例,其中结核球12例,炎性假瘤1例,错构瘤2例,血管瘤1例。CT增强扫描中,强化程度<20HU提示良性,20~60HU提示恶性,>60HU提示炎性结节可能性大。结论:CT扫描对SPN的检出及定性诊断有一定优势,对于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应用MSCT平扫加增强结合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对31例孤立性肺结节的MSCT征象进行分析,观察病灶形态、边缘、内部特征以及SPN的强化程度与良恶性的关系.结果:MSCT显示结节分叶征、毛刺或棘突以及结节强化程度大于20HU更倾向于恶性结节诊断.钙化在良性结节中比例较高.结论:MS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及鉴别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评价CT灌注成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Pubmed和万方数据库,收集以CT灌注成像对孤立性肺结节进行诊断的相关丈献。比较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灌注参数的血流量、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和表面通透性。结果10篇文献纳入本次研究,Meta分析显示:良性结节组血流量数值、血容量和表面通透性值比恶性结节组小,其加权均数差(WMD)及95%C1分别地为一60.98(一1.43,一0.60)、一5.71(一7.29,一4.13)和一15.18(一l8.95,一11.41)。结论良恶性肺结节血流量、血容量和表面通透性数值具有差异性,上述参数对于良恶性肺结节结节的鉴别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SPN)的CT扫描价值。方法:9例不同病理性质的SPN(直径10-30mm)行普通CT(CCT)或高分辨CT(HRCT)扫描,研究结节密度,边缘及周围征象,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结果:9例SPN均能清楚显示结节密度、边缘情况、结节周围征象。结论:CT扫描对SPN的定位及性质判定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肺穿刺活检及临床随访证实的孤立性肺结节的多层螺旋CT表现。35例均常规5mm层厚、1.5mm螺距扫描,其中17例行增强扫描,并采用骨算法及软组织算法1.5mm薄层重建。结果本组35例病例中,恶性病变23例,良性病变12例。恶性病变主要表现密度不均、深分叶、边缘细短毛刺、血管集束征、支气管气相和空泡征、胸膜凹陷征;而良性病灶大部分密度均匀、无或浅分叶、粗长毛刺、胸膜凹陷征、钙化等。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正>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是指一个不伴有肺不张、卫星灶和淋巴结肿大,直径<3cm的圆形或类圆形的肺实质内病变。工作中一般把最大径≤10mm的结节统称为小结节(sSPN)[1]。 相似文献
18.
邓信宁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5):805-806
孤立性肺结节(SPN)是指直径≤3.0cm的圆形或类圆形的肺内病灶,且不伴有肺不张、卫星病灶和局部淋巴结肿大,产生肺部孤立性结节的疾病很多,最常见、最重要的是周围型小肺癌,其次是结核瘤,其他还有良性肿瘤、炎性肿瘤、球形肺炎、机化性肺炎、霉菌感染、细支气管束肿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灌注参数变化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7例肺内良、恶性孤立性结节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灌注扫描,测定肺内病灶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等参数。结果:CT灌注结果分析:BF、BV和PS在三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恶性和炎性组的BF、BV、PS值明显高于良性组(P〈0.01),且恶性组PS值高于炎性组(P〈0.01),恶性组BF、BV值与炎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M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灌注成像能定量测量肺结节血流模式,并且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对于良恶性肺结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多层螺旋CT对肺内孤立性结节表现的认识,探讨CT 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整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内孤立性结节32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中周围型肺癌21例,结核球4例,转移瘤4例,球形肺炎2例,错构瘤1例。CT 影像特征主要表现为毛刺征、分叶、支气管充气征及空泡、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以及钙化和空洞等。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可提高肺内孤立性结节诊断准确率,是目前最有效的影像检查方法之一,值得临床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