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观测肌电图对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0例臂丛神经损伤的病人进行常规肌电图(EMG)监测,包括神经传导速度(NCV)和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测.结果 40例臂丛神经损伤全臂丛根性损伤18例,其中节前损伤16例,节后损伤2例,上、中干损伤11例,中、下干损伤5例,外侧束损伤2例.检测NCV 150条有88条异常(58.7%);检测SNAP 84条有32条(38.1%)异常;检测SEP 26例有14例(53.8%)异常;检测420块肌肉中243(57.9%)块出现异常自发性电活动.结论 肌电图检测对臂丛神经损伤在其诊断、病变水平定位及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电生理检测在尺神经肘段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6例(103侧)临床怀疑肘管综合征的病人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测和诊断.肘管综合征做第一背侧骨间肌、小指展肌和尺侧屈腕肌.分段测定伸肘位尺神经的腕→肘、腕→肘下5 cm、肘下5 cm→肘上5 cm、肘上5 cm→锁骨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计算各段神经的传导速度.感觉传导速度(SNCV)和波幅(SNAP)测定:测定小指→腕段、腕→肘段的SNCV和SNAP,并做两侧对照.结果:89侧符合尺神经肘段损伤的电生理诊断标准,电生理诊断为依据的临床确诊率为86.4%,82侧可以找到卡压点.共探查52例肘管,所有病例均显示尺神经肘段有病变,电生理诊断与手术探查结果符合率为100%.结论:神经-肌电图检测在尺神经肘段损伤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定位诊断上有其独特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腕管综合征的电生理诊断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的电生理诊断方法及其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72例临床诊断为腕管综合征患者,行肌电图(MEG)、手内肌末梢潜伏期(DML)、正中神经感觉动作电位(SNAP)和感觉传导速度(SNCV)测定,并作双侧对比.结果 72例腕管综合征患者,66例(91.6%)正中神经腕以下SNAP消失或波幅大幅衰减;57例(79.1%)正中神经腕以下SNCV较健侧或正常值减慢;48例(66.7%)拇短展肌末梢潜伏期(DML)大于4.5ms;33例(45.8%)大鱼际肌可见失神经电位,募集反应减弱.结论电生理检测能灵敏诊断腕管综合征,其灵敏性依次为:正中神经指到腕SNAP波幅衰减,SNCV减慢,拇短展肌DML延长,大鱼际肌失神经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和定位受损臂丛神经中相对于肌电图和核磁共振的优势。方法选取150例经过电生理检测诊断为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测的同时进行高频超声检测,记录受损人数及损伤类型,与手术治疗后确诊的受损人数和损伤类型结果相比较,计算肌电图检测、高频超声检测与核磁共振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高频超声诊断臂丛神经的灵敏度为98.62%,特异性为100%,优于核磁共振检测(灵敏度92.41%,特异性100%);在损伤臂丛神经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上,高频超声优于肌电图检测。结论相对于肌电图和核磁共振,高频超声能较灵敏地诊断及定位损伤的臂丛神经,可应用于临床,提高臂丛神经损伤的确诊率,进行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肌电图评估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keypoint肌电-诱发电位仪对40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进行检测。测定臂丛神经主要支配肌肉的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确定损伤部位、程度并评价预后。结果40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根据肌电图结果,按损伤部位分类:上干型12例,上中干型8例,下干型6例,中下干型6例,全臂丛8例。按损伤程度分类:完全损伤1例,不完全损伤39例,其中,严重损伤8例,轻度损伤31例。结论神经肌电图对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客观定位、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倩 《中外医疗》2009,28(27):53-53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对几例臂丛神经损伤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05年7月至2009年1月的12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电生理检查进行总结。结果6例神经传导速度不能测出,6例神经传导速度不同程度减慢。结论电生理检查在对臂丛神经损伤的范围、性质、部位与程度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神经电生理是外伤性臂丛神经损害的客观检查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邱嘉茗  谢欢欢  冼珊 《广州医药》2022,53(1):137-140
目的 研究联合电生理检查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16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存在肢体麻木、疼痛、无力、烧灼感或凉感等周围神经损伤临床症状,将患者分为有症状组84例,无症状组76例。所有患者均行电生理检查,检测神经传导(nerve conduction studies, NCS)及F波,检测指标包括运动神经运动末端潜伏期(distal motor latency, DML)、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 CMAP)波幅、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 SNAP)波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SCV)、F波平均潜伏期(Flmean)、F波离散度(Fchd)。比较2组电生理检查指标。结果 有症状组胫神经及腓总神经DML均高于无症状组(P<0.05),胫神经及腓总神经CAMP均低于无症状组(P<0.05)。有症状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及腓总神经SCV、SNAP均低于无症状组(P<...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臂丛神经损伤越来越多,肌电图(EMG)、神经传导速度(NCV),包括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NCV),是临床神经电生理检查的重要手段。本组76例臂丛神经损伤,分析其首诊和复诊神经损伤、神经再生电生理的变化,为临床提供神经定位、损伤程度的客观依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CTS)患者神经电生理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观察50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50例腕管综合征患者76侧神经电生理做检测,正中神经SNAP传导异常为93.4%.正中神经SNCV传导异常为86.8%;尺神经SNAP传导异常为10.5%;尺神经SNCV传导异常为5_3%;腕部刺激拇短展肌DML传导异常为71.1%,小指展肌DML传导异常为1.3%。大鱼际肌EMG传导异常为39.5%,小鱼际肌EMG传导异常为3.9%。正中神经与尺神经各项电生理检测结果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正中神经的神经电生理检测对CTS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也是确定正中神经的损伤程度、判断腕管综合征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电生理检测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2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晓荣  罗宇  刘煜 《医学争鸣》2002,23(15):1410-1410
0 引言 臂丛损害在临床中多见 ,可从电生理的角度提供神经通路的连续性、损害部位、损害类型以及严重程度 ,对确定治疗方法、估计预后和评价疗效均有重要意义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患者 2 3(男 13,女 10 )例 ,年龄 2 7~ 4 5岁 .损伤类型 :尺神经 10例 ,桡神经 6例 ,正中神经4例 ,神经干 3例 . 19例手术 ,3例住院未手术 ,1例未住院未手术 .1.2 方法  1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MCV) :刺激上肢各神经干于相应的肌肉肌腹处记录动作电位 .末端潜伏期延长或波幅明显降低、波形离散、传导速度减慢 ,甚至不能引出肌肉动作…  相似文献   

11.
我们于1987年3月~5月对36例地方性克汀病人进行 BAEPs、SSEPs、VEPs 及ECochG 研究,兹报道如下:研究对象:36例地方性克汀病人选自贵州省镇宁县。年龄13~22岁、平均15.5岁,男女各半。该县属地甲病高发区,  相似文献   

12.
胫后神经体感诱发电位对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胫后神经体感诱发电位(SEP)对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电刺激胫后神经,于腰椎、胸椎、颈椎和头皮置记录电极,依次记录CE,N24,N28和P40电位峰潜伏期。共检测15例对照组和29例经磁共振(MRI)证实的腰骶神经根或脊髓病变患者。结果:(1)CE,N24,N28和P40电位均异常,见于腰骶神经根病变。(2)CE正常,N24,N28和P40异常,或N24异常,余电位均正常,见于腰骶髓病变。(3)CE,N24正常,N28和P40异常,见于胸髓病变。(4)CE,N24,N28正常,P40异常,见于第6颈椎以上病变。结论:胫后神经SEP临床上具有定位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Since the sensorimotor cortex is in the centralregion of the human brain, surgery within this areahas always caused severe complications, even threatto life. Recently with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 the patients desire for more life quality post-op-eratively. Therefore we must locate and monitor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lesions near or in the centralarea by preferable technique to reduce 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s. Atotal of ten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tumors in the central area we…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体感诱发电位(SEP)监测在昏迷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对60例昏迷患者进行AEEG、BAEP和SEP监测,AEEG按照Young的分级方法分为5级,参照杨柏捷的分级方法将BAEP分为3级,参照Cant的分级方法将SEP分为3级,并与患者3个月后的预后相比较。结果 AEEGⅠ级BAEPⅠ级SEPⅠ级患者14例,10例清醒,2例植物生存状态,2例(14.3%)死亡;AEEGⅡ级BAEPⅡ级SEPⅡ级患者15例,5例清醒,4例植物生存状态,6例(40.0%)死亡;AEEGⅢ级BAEPⅡ级SEPⅡ级患者13例,3例清醒,3例植物生存状态,7例(53.8%)死亡;AEEGⅣ~Ⅴ级BAEPⅢ级SEPⅢ级患者18例,0例清醒,1例植物生存状态,17例(94.4%)死亡。结论 AEEG、BAEP和SEP分级的高低与昏迷患者的临床预后关系密切,随着电生理级别的升高,患者病死率递升(P<0.05)。AEEG、BAEP和SEP监测在昏迷的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136例冠心病患者和100例正常人进行上肢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测。结果发现,冠心病患者SEP异常62例(45.6%),轻度异常57例,中度异常5例。SEP异常主要表现为N_3波潜伏期延迟,N_1、N_2、P_3波波幅不对称。提示冠心病患者存在神经机能障碍。SEP可作为早期发现冠心病病人神经系统异常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16.
对90例慢性肾小球疾病病人(慢性肾炎5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34例)及16例终末期肾衰病人腹膜透析治疗前后进行体感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及视觉诱发电位的同步监测。慢性肾炎尤其慢性肾功能衰竭时,体感、听觉及视觉诱发电位诸波潜伏期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0.01),其异常程度与肾功能密切相关,经腹膜透析治疗后,肾衰病人诱发电位异常随肾功能改善可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诱发电位综合检查可作为早期发现肾小球疾病病人神经系统异常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运动神经中枢及神经根、周围神经的功能。方法应用经皮质、脊髓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对50例DM患者进行观察。结果DM组异常率82%(41/50);表现为皮质、脊髓刺激MEP潜伏期延迟、波形分化欠佳,部分伴有中枢传导时间(CMCT)异常。MEP异常率与病程长短呈正相关;空腹血糖水平对MEP结果无明显影响。结论DM患者的锥体束及神经根、周围神经功能均存在明显异常。MEP结合神经电图(ENG)、体感诱发电位(SEP)等可对DM的神经系统功能提供全面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8.
大鼠急性减压病时脊髓诱发电位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观察在电刺激大鼠双侧坐骨神经而诱发的脊髓诱发电位(SEP)在常压下、高压下、不当快速减压后(重型减压病时)、安全减压后、再加压后和常压下急性缺氧等条件下的变化。SEP变化与减压病(DCS)发生有关。在时间上SEP晚期成分先于早期成分变化。用SEP作DCS动态监测时晚期成分较早期成分敏感,且以观察振幅为主。一旦晚期成分有所变化即应对DCS的发生给予高度重视,此时再加压可使DCS缓解或消除。当早期成分变化时,DCS的严重程度已可使动物死亡,即使再加压亦无效。因此,SEP早、晚期成分在反映DCS严重程度上有质的区别,其中尤以N_2波变化为关键。  相似文献   

19.
凿岩振动作业对工人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金矿凿岩作业对工人外周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丹麦产DANTICNeuromatic 2 0 0 0C型或DANTICKeypoint神经肌电图仪 ,进行左侧手臂体感诱发电位及正中神经感觉、运动传导速度的测定。结果 白指组与接振组相比 ,感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N2 0 、P2 5波均有延长的趋势 ,且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P15波未见显著性差异 ;白指组与接振组的感觉传导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减慢 (P <0 .0 1) ,潜伏时未见显著性差异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远端潜伏时较对照组出现明显改变化 (P <0 .0 1)。结论 凿岩作业对工人神经的损害主要表现在外周末梢神经系统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