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载孕激素受体(PR)靶向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及全氟己烷(PFP)分子探针(PR-s-PFP/PLGA)的构建方法及其对乳腺癌细胞体外靶向结合的可行性。方法:制备s-PFP/PLGA纳米颗粒,检测s-PFP/PLGA纳米颗粒的直径和平均电位。细胞毒性实验不同浓度s-PFP/PLGA条件下检测各组细胞相对增殖率(RGR)。观察不同浓度s-PFP/PLGA纳米颗粒的体外磁共振成像(MRI)、体外光声成像和体外超声成像,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检测s-PFP/PLGA纳米颗粒辐照后回声强度值。采用碳二亚胺法制备PR-s-PFP/PLGA探针,体外培养高表达PR的乳腺癌细胞株T-47d,将DiO绿色荧光标记的T-47d细胞分为靶向显像剂组、非靶向组和空白对照组,观察探针与各组细胞的结合情况。结果:透射电镜下s-PFP/PLGA呈球形,SPIO颗粒均匀分布在外壳上,平均粒径为(738.5±181.2) nm,平均电位为(-15.8±5.7) mV,并检测到明显光声信号。体外超声显像中s-PFP/PLGA纳米颗粒呈点状高回声,HIFU辐照后其回声强度值增大。s-PFP/PLGA纳米颗粒在T1加权图像上的信号得到增强。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靶向显像剂组被T-47d细胞吞噬的s-PFP/PLGA纳米颗粒发出红色荧光。结论:PR-SPIO-PLGA具有优良的理化性质及稳定性,生物安全性好,肿瘤靶向结合能力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AS1411适配体修饰的DNA瓦HA-6AS对卵巢癌细胞的靶向性以及载阿霉素(DOX)后对卵巢癌细胞的靶向治疗作用。方法:先用FAM荧光标记AS1411适配体或AS-like,与卵巢癌A2780细胞孵育3 h后离心去除游离的HA-6(FAM-AS)或HA-6(FAM-AS-like),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的荧光强度;HA-6AS与DOX孵育过夜并高速离心去除游离的DOX,A2780细胞种于96孔板后培养过夜,将系列浓度的HA-6AS-DOX、AS1411+DOX和游离DOX加入96孔板,3 h后加入CCK-8试剂孵育,于酶标仪下测定吸光度并计算细胞的活力值。结果:用HA-6(FAM-AS)孵育的A2780细胞平均荧光强度比HA-6(FAM-AS-like)高(P<0.000 1),且具有浓度依赖性;HA-6AS-DOX能在3 h内比AS1411+DOX和游离DOX更快速地对A2780细胞产生杀伤作用(P<0.01)。结论:AS1411能提高HA的靶向性,使HA-6AS-DOX可以对卵巢癌产生靶向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磁共振对比剂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对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影响及磁共振成像的可能性,为SPIO对血管内皮细胞靶向性成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经典共沉淀法,合成柠檬酸包被的SPIO.实验组为浓度分别为0.01、0.05、0.10、0.15 mg/ml的SPIO,共同孵育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对照组为细胞在不含SPIO的培养液中孵育.采用普鲁士蓝染色,评价血管内皮细胞对SPIO的摄取情况.采用Calcein-AM法检测细胞活性的变化.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对血管内皮细胞的肌动蛋白、微管蛋白进行荧光染色,评价血管内皮细胞骨架的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对局部粘着斑蛋白激酶(FAK)进行荧光染色,评价细胞迁移、粘附能力的变化.通过透射电镜观察SPIO在细胞内的分布及细胞内细胞器的变化.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内SPIO的含量.通过Philips 3.0T 磁共振,对细胞琼脂凝胶细胞悬液进行磁共振扫描,了解磁共振扫描时信号的变化.结果:血管内皮细胞按浓度依赖式摄取SPIO.与对照组相比随SPIO孵育浓度的增加,SPIO对细胞的活性的毒性增加.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的肌动蛋白、微管蛋白纤维紊乱,FAK颗粒变粗,分布稀疏.SPIO主要位于胞质的溶酶体内,随孵育浓度的增加,溶酶体的数量增多,并出现大小不一空泡样结构.当SPIO浓度为0.15 mg/ml时,细胞内铁含量为(55.86±9.935)pg.磁共振扫描图像显示与SPIO共同孵育的细胞,信号出现明显的降低.结论:摄取SPIO的血管内皮细胞可以被MR检测到,但SPIO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活性、骨架、粘附、迁移造成了一定影响,而这些影响与SPIO浓度有明显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超顺磁性氧化铁 短发夹RNA(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short hairpin RNA,SPIO-ShRNA)分子探针转染卵巢癌SKOV3细胞,观察细胞形态,检测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寻找最佳的转染浓度。方法:将铁浓度分别为5、15、30、45、75、100 mg/L的探针转染SKOV3细胞后,采用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探针进入细胞情况,普鲁士蓝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及细胞内铁颗粒,原子吸收光谱仪法测定细胞内铁含量,cell counting kit 8(CCK-8)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蛋白的表达,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测细胞内信号强度变化。结果:在5~30 mg/L铁浓度范围内,细胞摄取量随探针铁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大,当探针铁浓度为45 mg/L时,进入细胞达到饱和,标记率接近100%;细胞活性随探针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各实验组细胞活性分别为94.626%±1.050%、93.373%±1.180%、91.700%±3.122%、75.100%±4.362%、72.983%±3.233%、71.010%±2.910%,5、15、30 mg/L组细胞活性未见明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5,P=0.226,P=0.068);≥45 mg/L细胞活性明显下降(P<0.001); 探针浓度≥45 mg/L时,探针对SKOV3细胞EGFR蛋白表达抑制率明显增加,45 mg/L组蛋白表达率为68.905%±3.510%,与5、15、30 mg/L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P=0.003,P均<0. 01);MRI显示随着探针质量浓度增加,细胞信号强度逐渐降低,45 mg/L组细胞信号强度为165.55±4.92, 信号强度明显降低,45 mg/L组与空白组(相同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液)、正常细胞组(未标记的卵巢癌SKOV3细胞)、5、15、30 mg/L各组信号强度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当SPIO ShRNA分子探针铁浓度为45 mg/L时,可有效转染并特异性抑制卵巢癌SKOV3细胞的表达,能被MRI所检测,初步证实具有诊断与治疗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构建angiopep-2修饰的硫辛酸-聚精氨酸组氨酸(LHRss)多肽纳米胶束并包载抗肿瘤药物多柔比星(DOX)的脑胶质瘤靶向纳米给药系统(LHRss-An/DOX)。方法 采用超声乳化法制备包载化疗药物DOX的多肽胶束LHRss-An/DOX,检测复合物的粒径、zeta电位和外观形态;测定载药量和包封率,并对其体外释放特性进行考察;通过体外血脑屏障(BBB)模型考察载药胶束的跨膜转运效率,使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DOX胞内的分布情况及对脑胶质瘤的靶向性。结果 胶束LHRss-An/DOX呈球形,平均粒径为(100.9±8.7) nm,聚合物分散性指数为0.232,电位为(28.8±3.3) mV,最佳药载比为40%,载药量为15.8%,包封率为55.3%,在pH 7.4、pH 5.5和pH 5.5+10 mmol/L DL-二硫苏糖醇(DTT)环境下72 h内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60.3±2.6)%、(84.1±3.9)%和(96.6±2.7)%;LHRss-An/DOX的跨BBB效率分别是LHRss/DOX和游离DOX的2.04和4.27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胶质瘤细胞U251摄取LHRss-An/DOX的荧光强度强于LHRss/DOX和游离DOX的荧光强度。结论 经过angiopep-2修饰的载药纳米胶束的跨BBB能力及脑胶质瘤的靶向性显著增强,是一种潜在高效的靶向胶质瘤给药系统。  相似文献   

6.
目的: 设计并合成叶酸修饰酸碱度响应壳聚糖纳米胶束,考察材料及其载药胶束对肿瘤细胞的体外生物活性。方法: 醛基化的壳聚糖与亲水性的胺类化合物经还原胺化反应得CHI-DMA,进一步与月桂酸(LA)经缩合反应得CHI-DMA-LA;叶酸(FA)修饰后得FA-CHI-DMA-LA;包载阿霉素(DOX)后得载药纳米胶束FA-CHI-DMA-LA/DOX。采用氢核磁共振测定材料结构;透射电子显微镜考察材料形态;动态光散射法测定粒径和表面电位;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材料中叶酸的接入率、载药胶束的载药率和包封率;荧光分光光度法测试不同酸碱度下载药胶束体外释放药物的性能;MTT法检测胶束对KB细胞的毒性;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考察载药胶束在KB细胞中的吞噬情况。结果: 合成了叶酸修饰的壳聚糖胶束材料FA-CHI-DMA-LA,后续用于实验的FA-CHI-DMA-LA-1和FA-CHI-DMA-LA-2胶束的粒径分别为(73±14)nm和(106±15)nm,表面电位分别为(15.59±1.98)mV和(21.20±2.35)mV。其载药胶束FA-CHI-DMA-LA-1/DOX和FA-CHI-DMA-LA-2/DOX的载药率分别为(4.08±1.12)%和(4.12±0.44)%,体外药物在酸碱度5.0下累积释放分别达37%和36%,是酸碱度7.4下的1.5倍左右。FA-CHI-DMA-LA在1.25~125 μg/mL浓度下作用24 h后KB细胞存活率均在70%以上。FA-CHI-DMA-LA/DOX载药胶束的细胞摄取较CHI-DMA-LA/DOX增强,且在无叶酸培养基孵育下细胞摄取比含叶酸培养基孵育下增强。与游离阿霉素和CHI-DMA-LA/DOX比较,FA-CHI-DMA-LA/DOX对KB细胞杀伤力更高,其中FA-CHI-DMA-LA-2/DOX给药孵育24 h后细胞存活率约17%。结论: 成功制备了作为药物输送载体的叶酸修饰壳聚糖纳米胶束材料,其生物相容性良好,具有适应肿瘤微环境酸碱度的药物释放和肿瘤靶向效果。  相似文献   

7.
SPIO标记兔BMSCs的生物学特性与体外MRI显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作为磁探针标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探讨不同浓度SPIO的磁标记效率及其对细胞活力的影响观察标记干细胞体外MR显像情况。方法采用含铁不同浓度(11.2μg/ml、22.4μg/ml、44.8μg/ml)的SPIO标记兔BMSCs,分别行普鲁士蓝染色和MTT比色法检测其标记效率和BMSCs增殖活性,同时观察不同浓度磁标记细胞组(1×106、1×105、1×104和1×103细胞数/ml)和对照组(1×106细胞数/ml)的T1WI、T2WI及T2·WI体外显像信号。结果 SPIO标记BMSCs中铁含量越高,其标记率越高,含铁浓度为22.4μg/ml时磁标记率达95%且对BMSCs生长活性无明显影响。三种MR序列信号变化随细胞浓度的增加,其信号变化越明显,但在相同细胞浓度下,T2·WI信号变化率最大(P〈0.05)。结论采用含铁浓度为22.4μg/ml的SPIO来标记BMSCs,其磁标记率和安全性均很高。T2·WI是体外示踪磁标记BMSCs最佳的MR成像序列。  相似文献   

8.
Zhang GX  Li YJ  Zhang F  Zhao JL  Li KA  Hu YS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228-232
目的 监测不同浓度超小超顺磁性纳米铁颗粒(USPIO)对不同数量大鼠C6胶质瘤细胞离体及载体标记的效果。方法采用0、25、50μg/ml浓度的USPIO标记1×10^6,2×10^6和1×10^7大鼠C6胶质瘤细胞,离体MRI扫描T1WI,T2WI,GRE/30°序列成像,测定细胞群信号。0、25、50μg/ml^3种浓度USPIO标记1×10^6大鼠C6胶质瘤细胞后,立体定向分别接种于6只大鼠(每种浓度接种2只)的右侧额叶,载体MRI扫描T1,WI,T2WI,GRE/30°序列成像,测定其信号强度。结果不同数量的大鼠C6胶质瘤细胞与0、25、50μg/ml浓度的USPIO培养12h,离体MRI不同序列测定不同浓度USPIO标记相同数量的细胞群,GRE/30。和T2,WI测定的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0与25μg/ml组与0μg/ml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9与3.38,P〈0.05);同一浓度USPIO标记大鼠C6胶质瘤细胞,信号强度与细胞数量有关(t=5.16,2.35,4.41;P〈0.05)。普鲁士蓝染色镜下观察,发现标记的细胞从25到50μg/ml染色程度逐渐加深。载体25μg/ml浓度的USPIO标记大鼠C6胶质瘤细胞在MRI成像中清楚显示病变的范围及信号强度。结论USPIO可以标记大鼠C6胶质瘤细胞。MRI的信号强度与同一浓度USPIO标记细胞的数量成反比,25μg/ml浓度USPIO标记的肿瘤细胞,活体接种脑内完全可以达到MRI示踪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肿瘤源性血管内皮细胞(Td VECs)的培养方法,并测定CD105表达及靶向能力。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CD34免疫荧光染色鉴定;Millicell小室共培养VECs和乳腺癌细胞以获取肿瘤血管的内皮细胞(Td VECs),采用聚合酶链反应、CD105免疫荧光及靶向CD105纳米粒标记检测Td VECs细胞特性、分子表达及靶向结合能力。结果 成功分离HUVECs,诱导后VECs的Tem1 和Tem8表达量明显增高,免疫荧光染色显示VECs呈CD105阳性,诱导后的VECs荧光强度强于未诱导VECs;在铁浓度为0、05、1、2、5 、10ug/mL时,共同孵育24h,诱导后和未诱导的VECs的标记率分别为0%、(2535±423)%、(5807±412)%、(8668±342)%、100%、100%和0%、(1058±262)%、(1631±432)%、(4633±342)%、(7762±413)%、100%。结论 肿瘤细胞共培养法能够诱导VECs向Td VECs分化,是获取基于CD105分子靶向研究Td VECs的可靠方法,为靶向抗肿瘤血管生成提供了细胞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注射SPIO-shRNA分子探针不同时间点的荷瘤裸鼠肿瘤区域组织信号强度变化情况,阐明分子探针活体磁共振成像(MRI)机制和最佳扫描时间。方法:探针注射剂量为18mg·kg-1;将30只BALB/c荷瘤裸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分别于探针注射前和注射后12、24、27、30和36 h等6个时间点行MRI检查,并测量裸鼠肿瘤组织及对侧肌肉组织在各时间点的信号强度变化;每次检查完成后立即处死裸鼠,取出肿瘤组织及肌肉组织行HE及普鲁士蓝染色,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裸鼠肿瘤组织的形态表现。结果:与注射前比较,探针注射后12、24和27 h裸鼠肿瘤组织T1WI信号强度均升高(P<0.05),12、24、27、30和36 h肿瘤组织T2WI和T2*GRE信号强度均降低(P < 0.05或P < 0.01);探针注射后27 h肿瘤组织T1WI信号强度最高;探针注射后27 h肿瘤组织T2WI和T2*GRE信号强度低于注射后12、24、30和36 h(P<0.01)。与注射前比较,注射后24 h时裸鼠对侧肌肉组织信号强度降低(P<0.05)。HE染色,裸鼠肿瘤组织结构紊乱,细胞核异型性较多;普鲁士蓝染色,在注射后各时间点上均存在蓝染的Fe颗粒,注射后27 h时蓝染Fe颗粒最多。结论:SPIO-shRNA分子探针能成功靶向裸鼠肿瘤组织,且MRI最佳的扫描时间为探针注射后27 h。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鼻内镜检查在鼻咽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诊治的鼻咽部肿瘤疑似患者70例,对患者进行鼻内镜普通检查,并对鼻咽部有新生物且怀疑为肿瘤患者及增生淋巴组织进行鼻内镜活组织检查。结果70例患者中新生物检出者最多,为56例(80.00%),其余依次为出血45例(64.29%),通道闭锁32例(45.71%),淋巴组织增生16例(22.86%),正常10例(14.29%)。从新生物中检出鼻咽癌19例,阳性率33.93%;从增生淋巴组织中检出鼻咽癌4例,阳性率25.00%。结论鼻内镜检查在鼻咽部恶性肿瘤早期诊断中有积极作用,可成为鼻咽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鼻咽结核误诊的原因分析及对策(附1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咽结核的临床特征,分析误诊原因,减少误诊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18例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18例均系早期误诊,其中鼻咽癌13例,鼻咽纤维血管瘤1例,咽部恶性肉芽肿1例,鼻咽部慢性炎症3例。全部病例经正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后痊愈。经6个月~2a随访无复发。结论 鼻咽结核起病隐匿,对鼻咽部的任何可疑病灶均应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尽早进行活体组织学检查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放化疗联合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单纯放疗和放疗联合化疗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72例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其中单纯放疗组34例,放疗联合化疗(放化疗)组38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单纯放疗组和放化疗组的鼻咽全消率、颈残留率分别为85.71%、22.86%和91.89%、10.81%,P>0.05,无统计学意义。3年生存率分别为47.50%、和55.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毒副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放化疗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比单纯放疗组明显,P<0.05,单纯放疗组的复发、转移率比放化疗组明显升高,0.050>P>0.025。结论放疗联合化疗对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提高不能完全肯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2株鼻咽癌细胞株、25例鼻咽癌组织及对应的对侧鼻咽部黏膜、10例正常人的鼻咽部黏膜组织中Survivin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Survivin在正常鼻咽部黏膜组织中不表达。2株鼻咽癌细胞株、80.0%的鼻咽癌组织和40.0%的对应对侧相对正常鼻咽部黏膜中均可检测到Survivin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SurvivinmRNA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较对应的对侧鼻咽部黏膜组织高,其吸光度(A)比值分别为0.83±0.22和0.29±0.14,差异有显著性(P<0.01);Survivin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同样高于对侧鼻咽部黏膜组织,其A值分别为33680±1466和17925±1908,差异有显著性(P<0.01)。Ⅲ+Ⅳ的鼻咽癌病人中Survivin表达强度明显高于Ⅰ+Ⅱ的鼻咽癌病人(P<0.05)。鼻咽癌组织中Survivin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鼻咽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结论Survivin的过度表达可能在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检测Survivin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对鼻咽癌的诊断、临床分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陶文 《华夏医学》2003,16(3):438-440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常见恶性肿瘤之一,EB病毒和个体遗传易感性相互作用是其病因。尽管对放射治疗敏感,其远处转移发生率居头颈恶性肿瘤之首位,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是其治疗失败的最常见原因。因此,探查和控制NPC早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是提高该病患者长期存活率的最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对鼻咽癌的临床分期是根据1992年制订的。TNM分期系统。但诸多人为因素影响T和N期,且微小转移灶不易被发现。血管生长是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键,对鼻咽癌患者血循环中血管生长相关分子水平的研究可能对早期诊断和预测复发与转移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探讨端粒酶在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端粒重复片段扩增法(TRAP)对50例鼻咽部组织标本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鼻咽部慢性炎症、癌前病变组织端粒酶阳性率均为100%,鼻咽癌端粒酶阳性率为87.5%。本实验首次报道鼻咽部慢性炎症粘膜端粒酶活性表达较弱,但在癌前病变.鼻咽癌组织端粒酶活性明显增强,唯一1例高分化鳞状细胞癌检测不出端粒酶活性。结论从慢性炎症、癌前病变到鼻咽癌的演变过程中,端粒酶可能在癌前病变期激活,并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端粒酶活性可能与鼻咽部鳞状细胞癌的恶性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PTTG在鼻咽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机制与作用。方法:采用PTTG抗体对60例鼻咽癌和10例无肿瘤、形态基本正常的鼻咽部粘膜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结合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析。结果:鼻咽癌中PTTG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和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r=-0.316,P=0.014);与原发肿瘤的大小也有一定关系。结论:PTTG的过度表达可能是鼻咽癌发生的早中期事件,导致肿瘤的发生和演进。  相似文献   

18.
应用免疫酶标记抗体间接法同时检测鼻咽癌病人98例(放疗前63例,放疗后35例)和对照组51例血清中EA-IgA、VCA-IgA抗体。结果表明,治疗前鼻咽癌病人的VCA-IgA抗体阳性率较高,而EA-IgA抗体更具有特异性,两者联合检测,可以互相补充,提高诊断可靠性,对早期发现鼻咽癌具有重要价值。结果还显示,鼻咽癌放疗后EA-IgA抗体阳性率明显下降,一般放疗后三年以上者此抗体转阴,复发时又呈阳性,提示对鼻咽癌放疗三年后EA-IgA阳性者应给以重视,可能预示肿瘤残存或复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EB病毒(EBV)感染与鼻咽部各类型肿瘤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EBV检测试剂盒cat.No:40EBVISH,对52例鼻咽部不同分化类型的肿瘤组织及慢性炎症标本中EBV的存在与分布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在高、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标本中,EBVRNA阳性数标本数分别为16、27和1620;低分化腺癌、泡状核细胞癌标本的阳性数标本数分别为24、46;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阳性数标本数为24。EBVRNA存在于几乎所有肿瘤细胞中,而肿瘤的间质细胞、浸润的淋巴细胞、癌旁上皮细胞以及慢性鼻咽炎症(5例标本)的上皮细胞为阴性。结论 EB病毒的存在与癌组织类型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分析在健康人群筛查早期发期鼻咽癌的作用,将筛查发现鼻咽癌病例的生存率与医院就诊病例的生存率作比较。方法:收集广州、中山和四会三地7年定期筛查发现的鼻咽癌病例与中山和四会肿瘤登记报告的医院就诊病例的生存资料,用Cox模型校正年龄、性别和临床分期后比较两组病例的生存率。结果:筛查发现病例的5年生存率为7987%,医院病例则为5843%,两组病例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与是否筛查发现有关外,生存率还与确诊时年龄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但与性别无统计学意义的关联。Ⅰ期病例的5年生存率达8419%,而Ⅳ期病例降到1458%。结论:对健康人群作筛查可以提高鼻咽癌病例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