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发病机制复杂,病死率高,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急危重症.其病理改变在急性渗出阶段(开始的24-48h)以誊性细胞的渗出和肺血管内皮的损伤为特点.内皮祖细胞源于骨髓,可分化为成熟有功能的内皮细胞,大量实验证明在外周循环中数量对体内血管损伤的评估和诊断作用,以及对受损血管内皮的重建修复作用.本文就内皮祖细胞的生理特性、功能特点、激活调控以及在较为成熟的心血管系统中的应用,讨论了内皮祖细胞在急性肺损伤的变化过程,对AL1的诊断和预后的评估中的应用,以及在AL1未来治疗中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内皮祖细胞(EPCs)是一种特殊表型的造血干细胞,它可以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近年来研究表明,EPCs肺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除了具有保护肺泡毛细血管屏障完整,减轻炎性反应,减轻肺组织损伤的作用外,EPCs还具有替代紊乱的肺血管内皮,防止肺血管重构,降低肺动脉压力的能力。目前EPCs移植在治疗急性肺损伤、慢性肺动脉高压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外源性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移植对急性肺损伤(Au)小鼠受损肺组织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用转基因EGFP-BALB/c小鼠作为细胞移植供体,获得骨髓单核细胞,体外培养扩增获得足够数量的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EPCs(EGFP-EPCs)。选用野生型BALB/c小鼠1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U组及EPC治疗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气管内滴注PBS,其后经尾静脉注射PBS;Au组气管内滴注脂多糖溶液,其后经尾静脉注射PBS;EPC治疗组气管内滴注LPS,其后经尾静脉注射EGFP-EPCs。各组小鼠术后3d处死,留取肺组织标本。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肺组织中EGFP-EPCs表达情况,HE染色评价各组肺组织损伤程度并进行肺损伤指数评分,比较各组肺组织湿干重比,行肺组织CD34免疫组化染色并测定肺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各组小鼠建模过程顺利,无围手术期死亡。EPC治疗组小鼠肺组织冰冻切片中可观察到均匀附着于血管内皮的绿色荧光表达,而假手术组及ALI组则未见明显的绿色荧光。HE切片显示:LPS可致严重的肺组织损伤,而EPC治疗组肺损伤程度较AU组明显减轻,肺损伤指数明显低于ALI对照组(P〈0.001)。肺组织湿干重比Au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01),而EPC治疗组较ALI组明显降低(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EPC治疗组肺组织切片中CD34的表达明显增加,MVD值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及ALI组(P〈0.001)。结论:对ALI小鼠行外源性EPC移植治疗,输入体内的EPC可定向迁移并黏附于受损的肺毛细血管内皮,直接参与肺毛细血管内皮修复及重建,维持肺毛细血管内皮完整性,减少炎症细胞向肺间质、肺泡内的浸润及对肺组织的炎性损伤。同时,外源性EPC治疗提高了EPC向受损肺组织归巢及受损肺组织内的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4.
急性肺损伤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由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导致的急性呼吸衰竭,是威胁患者生命的常见危重症,其治疗仍局限在器官支持层面上。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内皮祖细胞是理想的外源性修复种子细胞,可以修复受损的肺泡上皮及肺血管内皮细胞,调控肺局部炎症反应、提高肺组织的抗氧化能力、改善肺动脉的舒缩功能,可能是治疗急性肺损伤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一个很有前景的方法。作者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肺损伤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内皮祖细胞移植对百草枯中毒所致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为内皮祖细胞移植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60只雄性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百草枯组(模型组)和内皮祖细胞移植组(观察组),各20只,比较3组大鼠的肺组织损伤情况及血清炎性因子等指标的表达水平。 结果  3组大鼠的肺组织损伤评分和湿干重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36、10.571,均P<0.05),模型组大鼠的肺组织损伤评分和湿干重比均高于观察组和对照组(均P<0.05),但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大鼠肺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305、26.271、18.814、20.056,均P<0.05),观察组和模型组大鼠的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但观察组的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均P<0.05);3组大鼠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26、14.505,均P<0.05),模型组大鼠的丙二醛(MDA)明显高于观察组和对照组(均P<0.05),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明显低于观察组和对照组(均P<0.05),但观察组和对照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内皮祖细胞移植可以降低百草枯中毒所致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炎症因子表达,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细胞疗法暨内皮祖细胞(EPCs)移植法对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比较体外移植内皮祖细胞、使用阿托伐他汀提高循环中内皮祖细胞数量和活性以及二者联合应用三种方法 的疗效.方法 取人脐带血分离内皮祖细胞,经一周培养;用脂多糖(LPS)造大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分别口服给予阿托伐他汀、尾静脉注入BrdU标记的内皮祖细胞及两者联合给药.2日后评估其肺损伤的程度、肺血管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蛋白表达及免疫组化法追踪移植内皮祖细胞修复血管内皮的情况.结果 EPCs移植组和联合治疗组中,免疫组化可检测到肺血管内皮Brdu呈阳性的移植EPcs;大鼠肺动脉中iNOS表达较LPS模型组受到抑制;肺实质中,中性粒细胞(PMN)明显减少,肺水含量、透明膜形成及肺出血均减少.而他汀治疗组与LPS模型组未见明显差异结果 EPCs体外移植对ALI大鼠模型的肺血管内皮有保护作用,同时也维持了肺泡毛细血管屏障的完整性.而阿托伐他汀对移植EPCs有协同作用,联合应用将会取得更好的疗效.而单独的他汀药物治疗未见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7.
内皮祖细胞(EPCs)是一种成血管干细胞,通过刺激诱导能够增殖分化为成熟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参与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和修复。动脉粥样硬化(AS)是血管内皮损伤和脂质聚集在动脉壁上形成的血管病变。机体可通过动员体内EPCs来修复血管内皮细胞从而达到缓解,治疗AS的目的。EPCs对血管内皮细胞修复的作用近年来被广泛研究,本文就内皮祖细胞对AS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其基础研究进行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8.
内皮祖细胞(EPCs)是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能修复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内皮功能恢复,近年来在心血管领域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内皮祖细胞存在的证据、生物学特性、动员及在冠心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动脉粥样硬化由内皮损伤引起,以炎症反应为促进因素,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基本病理进程。其病程中所形成的斑块的不稳定性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等发病的直接因素。在血管内皮受损的情况下,血管壁内皮由多种机制进行修复,如受损区域临近的内皮细胞分裂等,这些修复机制与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在健康人体内处于动态平衡。当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作用超过了维持动脉动态平衡的修复机制的作用时,血管内皮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均受到损伤,炎症反应释放的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促使单核细胞聚集至受损区域分化形成泡沫细胞,血小板则聚集并发挥其凝血作用形成血栓,造成脂质斑块及受损部位硬化。内皮祖细胞主要来源于骨髓[1],在外周血中的数量很少,但在机体出现血管损伤及病变时可有明显变化。研究表明循环 EPCs 不仅表达人类干细胞标记物如 CD34、CD45、CD62及 CD133,也可以表达内皮细胞标记物如 CXCR4、CD31、VEGF2、vWF 或 eNOs。因此我们认为内皮祖细胞是一类既具备分化潜能也具备内皮细胞特性的骨髓来源细胞。因此,其被认为不仅参与胚胎时期的血管形成,同样也参与损伤后的血管修复过程[2]。因此,动脉粥样硬化与内皮祖细胞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已经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热点研究。  相似文献   

10.
血管内皮祖细胞及其在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血管内皮祖细胞是一类能够迁移、增殖,并分化为成熟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它们不仅参与胚胎发育过程的血管发生及血管新生,而且与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起关键作用。作者对血管内皮祖细胞及其在肿瘤发生和治疗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合并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共沉淀法制备超顺磁性氧化铁(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SPIO);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SD大鼠骨髓来源EPCs;使用SPIO标记EPCs;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AP组和SPIO—EPCs组,采用胰腺被膜下均匀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作SAP模型。对照组和SAP组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SPIO—EPCs组注射等量的SPIO.EPCs;分别于造模2,6,12h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淀粉酶、尿素氮、肌酐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苏木精染色观察。肾组织各时相病理变化及进行病理评分,普鲁士蓝染色观察肾组织各时相铁颗粒含量。结果:SAP组2,6,12h的血清淀粉酶、尿素氮、肌酐和TNF—α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而SPIO-EPCs组均显著低于SAP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SAP组2,6,12h肾病理改变明显加重,肾病理评分明显提高(P〈0.05);与SAP组比较,SPIO—EPCs组肾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肾病理评分明显降低(P〈0.05)。普鲁士蓝染色见SPIO—EPCs组在2,6和12h肾组织血管内皮铁颗粒含量逐渐增多。结论:移植EPCs可减少炎症介质释放,减轻SAP肾的血管内皮损伤,对大鼠SAP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内皮祖细胞(EPC)移植对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早期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肾脏保护机制.方法: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体外定向诱导、扩增获取EPC并标记.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移植组进行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操作后行EPC移植;IRI组缺血再灌注后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假手术组假手术后注入EPC.检测IRI后24、48 h 3组大鼠的肾功能,观察IRI后72 h 3组大鼠肾组织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EPC在肾组织中的归巢情况.结果:肾IRI后72 h,移植组肾脏皮髓交界处内可见少量CM-Dil阳性细胞.移植组大鼠较对照组肾功能明显改善(P<0.05),肾损伤明显减轻(P<0.01),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0.0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骨髓源性EPC移植对急性肾IRI有治疗作用,其可能机制是通过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来减轻IRI早期的肾损害.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There are numerous articles on the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 in different disease conditions. However, the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EPCs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are still uncertain. Here we aimed to study the number and functions of EPCs in ACS patients. Methods Patients were enrolled with admitted ACS (n=25) and another 25 gender-, age-, atherosclerotic risk factors-matched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 controls. EPCs were defined as CD34+/CD133+/VEGFR-2+ and quantified by flow cytometry. Moreover,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EPCs including colony-forming unit (CFU),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as well as apoptosis were evaluat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lasma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 was detected in all patients as well. Results The two groups had similar medication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n admission. The EPCs in ACS patients were more than 2.6 times that in stable CAD subjects (15.6±2.7 vs. 6.0±0.8 /100 000 events, P 〈0.01). CFU was not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10.8±2.9 vs. 8.2±1.8, number/well, P 〉0.05). Furthermore, EPCs isolated from ACS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impaired in their proliferation (0.498±0.035 vs. 0.895±0.067, OD value, P〈0.01) and migration capacity (20.5±3.4 vs. 30.7±4.3, number/well, P 〈0.01) compared with controls. Moreover, the apoptosis cell in cultured EPCs was drastically increased in ACS group ((18.3±2.. 1 )% vs. (7.8±0.4)%, P 〈0.01). Conclusions Patients with ACS exhibited apparently increased circulating EPCs as well as cultured apoptosis percentage together with a remarkable impairment of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activities compared with stable CAD subjects.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hVEGF165)基因转染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PCs)及对EPCs增殖的影响,在体研究VEGF基因修饰EPCs对内膜损伤血管再内皮化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鉴定EPCs,脂质体介导pcDNA3-hVEGF165质粒转染组、pcDNA3空质粒转染组、空白对照组.ELISA法检测EPCs表达VEGF蛋白,MTT法检测hVEGF165基因修饰对EPCs增殖的影响.基因修饰EPCs移植到内膜损伤血管模型中,观察基因修饰对EPCs修复内膜损伤的效应.结果 FITC-UEA-Ⅰ和DiⅠ-acLDL荧光双染证实分化的EPCs,脂质体介导pcDNA3-hVEGF165质粒转染组EPCs培养基上清中表达VEGF,hVEGF165基因转染促进EPCs迁移、黏附和增殖.基因修饰EPCs促进损伤内膜修复.结论 EPCs可以成功转染hVEGF165基因,并且促进EPCs的迁移、黏附和增殖,增强EPCs对损伤内膜修复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内皮祖细胞在体内外能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目前,内皮祖细胞已被证实存在于成年人外周血,骨髓和人脐带血中。本综述总结了近年来内皮祖细胞的生物学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潜在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Acute kidney injury is a serious global health problem and determinant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Recent advancements in the fi eld of stem cell research raise hopes for stem cell-based regenerative approaches to treat acute kidney diseases. In this review, the authors summarized the latest research advances of the adult resident renal progenitor cells(ARPCs) on kidney repair, the role of ARPCs on tubular regeneration after acute kidney injury,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s rela ted to ARPC activation and modulation, as well as the challenges that remain to be faced.  相似文献   

17.
评估VEGF165基因转染的内源性内皮祖细胞(EPCs)移植治疗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作用,进一步完善EPCs对肾脏IRI产生保护作用的旁分泌机制。利用重组腺病毒载体Ad-VEGF165感染EPCs,并进行转染效率鉴定。并进一步移植治疗大鼠肾脏IRI,术后24h和72h分别评估血清肌酐及尿素氮水平;组织病理学检查评估各组大鼠术后肾损伤程度;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肾脏IRI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血管生成素-1 (Ang-1)及血管生成素-2 (Ang-2) 表达情况。结果发现利用重组腺病毒载体Ad-VEGF165转染的EPCs移植治疗后,大鼠肾脏功能明显改善,术后72h检测大鼠患肾,其内VEGF、Ang-1以及Ang-2表达水平均明显提升。因此,VEGF165基因转染的EPCs移植治疗可以有效的治疗大鼠肾脏IRI,其作用机制可能与EPCs归巢后旁分泌过量VEGF并进一步促进Ang-1、Ang-2等血管新生因子表达,从而促使肾脏血管新生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综述内皮祖细胞在肿瘤血管新生中的作用以及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数据来源 本综述中使用的数据主要从Medline和 PubMed 检索1999年- 2009年10月相关的英文文献。检索词为“内皮祖细胞”。 文献选择 本综述主要选择与内皮祖细胞在肿瘤新生中的作用及在肿瘤治疗中应用的相关文献。 结果 从骨髓、脐带血和外周血中分离的内皮祖细胞能增殖、迁移和分化为成熟的内皮细胞。实验证实内皮祖细胞通过多种机制参与肿瘤的血管新生,其中包括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 趋化因子间质细胞源性因子-1(SDF-1)及其受体CXCR4,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Notch信号通路等。有证据表明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数量与功能的变化可作为反映病人对抗肿瘤治疗反应及预测肿瘤预后和复发的生物标志。除此之外,在动物模型中,辐射可暂时性地升高内皮细胞而降低内皮祖细胞。同时,在临床前实验中,用于治疗的基因修饰的内皮祖细胞可抑制肿瘤生长,从而为肿瘤的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结论 内皮祖细胞在肿瘤血管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在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包括内皮祖细胞的确切的生物标记和它们与放疗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在肿瘤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中的应用急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