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和D-二聚体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进展性脑梗死患者27例(进展组),非进展性脑梗死35例(非进展组),对照组35例,分别测定各组血浆hs-CRP、Hcy和D-二聚体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进展组、非进展组血清hs-CRP、Hcy及D-二聚体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进展组血清hs-CRP、Hcy及D-二聚体含量高于非进展组(P〈0.01)。结论测定脑梗死患者hs-CRP、Hcy和D-二聚体水平,有助于预测进展性脑梗死及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30):70-73
目的 研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进展性脑卒中(PS)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8 年1 月至2020 年5 月收诊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128 例和非进展性脑卒中患者128 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进展组、非进展组,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28 例为对照组,对全部对象于入院第1 天、第3 天、第7 天、第14 天分别进行血清炎症因子(hs-CRP、IL-18、Ang-1、Lp-PLA2)水平的检测。结果 进展组与非进展组患者的血清hs-CRP、Ang-1、Lp-PLA2 水平均呈逐渐降低趋势,而血清IL-18 水平呈先升后降趋势,且在入院第1 天、第3 天、第7 天、第14 天的各个指标值比较:进展组的hs-CRP、IL-18、Lp-PLA2 水平均高于非进展组,且进展组的Ang-1 水平高于非进展组,P<0.05;与对照组健康人比较:其中两组患者入院第1 天、第3 天、第7 天的hs-CRP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入院第14 天时非进展组的hs-CRP 水平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进展组在入院第1 天、第3 天、第7 天、第14 天的IL-18、Lp-PLA2 水平均高于非进展组,且Ang-1 水平低于非进展组,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hs-CRP、IL-18、Lp-PLA2 水平与进展性脑卒中呈正相关关系,P<0.05;Ang-1 水平与进展性脑卒中呈负相关关系,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入院时的hs-CRP≥12.9 mg/L、IL-18≥115.7 pg/mL、Ang-1≤3.17 ng/mL、Lp-PLA2≥64.5 μg/mL 都是进展性脑卒中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进展性脑卒中关系密切,血清hs-CRP、IL-18、Ang-1、Lp-PLA2 水平均与进展性脑卒中相关,可作为预测进展性脑卒中的重要指标,便于指导临床医师早期检出进展性脑卒中时采取针对性方案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脉络膜前动脉(AchA)区域梗死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77 例局限 于AchA 供血区新发脑梗死患者,根据入院后1 周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病情进展 组35 例和病情非进展组42 例。观察两组患者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血管影像特点及预后情况。结果 高 血压是AchA 梗死最常见的危险因素(P <0.05)。病情进展组患者合并高脂血症和糖尿病危险因素的比例高 于病情非进展组(P <0.05);病情进展组肢体偏瘫出现频率高于病情非进展组(P <0.05);病情进展组同侧 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总狭窄率高于病情非进展组(P <0.05)。两组患者临床转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偏瘫是AchA 梗死最常见的症状,高血压是其最常见的危险因素,进展性AchA 梗死与非进 展性AchA 梗死的预后无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炎症和凝血指标对急性脑梗死预后和病情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炎症指标及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凝血指标。根据1个月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恢复良好组和恢复不佳组,同时根据随访过程中的病情变化将患者分成进展性脑梗死组和非进展性脑梗死组。结果恢复不佳组hs-CRP水平[(4.9±1.6)mg/L]显著高于恢复良好组[(1.9±0.9)mg/L)](P〈0.01),恢复不佳组D二聚体水平[(402±67)μg/L]显著高于恢复良好组[(195±51)μg/L](P〈0.01);进展性脑梗死组hs-CRP水平[(3.9±1.5)mg/L]显著高于非进展性脑梗死组[(2.5±0.7)mg/L](P=0.03),进展性脑梗死组D二聚体水平[(415±78)μg/L]显著高于非进展性脑梗死组[(177±56)μg/L](P〈0.01)。结论早期检测hs-CRP和D二聚体等炎症和凝血指标有助于判断急性脑梗死预后和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 选取神经内科86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入院24 h内测定hs-CRP水平,并按hs-CRP水平将其分为低hs-CRP组和高hs-CRP组;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既往病史,分析可能影响脑梗死急性期hs-CRP水平的因素.于各患者发病90 d后随访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分析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低hs-CRP组相比,高hs-CRP组年龄较大,糖尿病发病率较高,重度脑梗死人数较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糖尿病、入院时脑梗死严重程度与hs-CRP水平升高独立相关(P =0.023,0.005,0.014,OR=1.296,1.973,2.399).高hs-CRP水平、脑梗死较严重、糖尿病与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独立相关(P=0.001,0.021,0.003,OR=1.072,2.399,1.337).结论 年龄、糖尿病史、脑梗死严重程度可能是脑梗死急性期hs-CRP水平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脑梗死急性期hs-CRP升高可能是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PARγC161T基因多态性及其表达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进展性脑梗死患者225例纳入进展组,同期住院的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225例为非进展组。应用多聚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两组PPARγ基因C161T的基因型,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PPARγ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进展组和非进展组患者PPARγ C161T基因多态性频率无明显差异(P〉0.05)。入院时、入院后72h以及发病后4周,携带C等位基因脑梗死患者的PPARγ表达量均低于携带T基因的脑梗死患者(P〈0.01),并且在携带C等位基因患者中进展组PPARγ表达量低于非进展组(P〈0.01)。与入院时比较,入院后72h以及发病后4周各基因型的PPARγ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 PPARγC161T基因多态性的表达可能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荆义娣 《中外医疗》2011,30(8):82-8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颈动脉斑块性质的关系。方法观察组为急性脑梗死患者75例,对照组选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60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斑块性质,根据检查结果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无斑块、稳定斑块和不稳定斑块进行比较。应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浓度。结果急性脑梗死组颈动脉内膜斑块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hs-CRP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脑梗死患者不稳定斑块、稳定斑块、无斑块间hs-CRP含量分别为:(9.85±2.56)mg/L、(8.75±2.43)mg/L及(6.87±1.86)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和hs-CRP水平的升高与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预测腔隙性脑梗死(LS)发展为进展性脑梗死(PLS)中的作用。方法选取LS病人142例,根据是否发展为PLS分为PLS组(46例)与无进展性腔隙性脑梗死组(Non-PLS组)(96例)。采用TEG5000型分析仪检测最大振幅、凝固角、凝固时间与反应时间等TEG参数。结果PLS组最大振幅、凝固角明显大于Non-PLS组,凝固时间、反应时间明显短于Non-PLS组(P < 0.01)。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最大振幅、凝固角与PLS病人NHISS评分呈正相关(P < 0.05),凝固时间、反应时间与PLS病人NHISS评分呈负相关(P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最大振幅、凝固角可作为LS发展为PLS的独立危险因素,凝固时间、反应时间可作为LS发展为PLS的独立保护因素(P < 0.05~P < 0.01)。结论TEG在预测LS发展为PLS中的作用显著,其中最大振幅、凝固角越大,凝固时间、反应时间越短则预测LS发展为PLS的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hs-CRP和Hcy的关系.方法 对玉溪市中医医院心脑病科门诊和住院患者150例,行头颅CT和(或)MRI扫描,根据MMSE及CDT评分分为认知障碍SCI组、无认知障碍SCI组及正常对照组.利用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3组患者分别测定Hcy和hs-CRP,运用SPSS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较高,认知障碍SCI组的Hcy浓度明显高于非认知障碍SCI组和正常对照组,且非认知障碍SCI组的Hcy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认知障碍SCI组患者hs-CRP水平明显高于非认知障碍SCI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且非认知障碍SCI组hs-CR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与Hcy升高关系密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其危险因素之一,超敏C反应蛋白与SCI认知障碍和脑梗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及其他血清指标水平,探讨血清HMGB1 与其他血清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择该院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60 例作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糖尿病患者60 例作为糖尿病组,健康体检者60 例作为对照组,收集3 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清HMGB1 及其他血清指标水平。结果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和糖尿病组患者血清HMGB1、高敏C 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MGB1、hs-CRP、FBG、HbA1c、FINS、HOMA-IR、TG、TC、LDL-C 水平高于糖尿病组(P <0.05),血清HDL-C 水平低于糖尿病组(P <0.05)。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HMGB1 与血清hs-CRP、FBG、HbA1c、FINS、HOMA-IR、TG、TC、LDL-C 水平呈正相关(P <0.05),与血清HDL-C 水平呈负相关(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INS、HOMA-IR、TG、TC、LDL-C 是血清HMGB1 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HMGB1 水平升高,血清HMGB1 与hs-CRP、血糖、血脂指标有关,FINS、HOMA-IR、TG、TC、LDL-C 是血清HMGB1 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的动态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动态观察血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的变化对进展性脑梗死的早期识别和及时处理的意义。方法选择73例颈内动脉系统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进展组,184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非进展组,分别检测患者入院次日(第1天)、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血CRP、FIB和D-二聚体含量动态改变,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进展组患者入院时颈动脉狭窄的比例高于非进展组(43.8%vs 30.9%,P<0.01);非进展组CRP在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下降,进展组CRP在第3天明显增加、随后在第7天和第14天下降,但明显高于非进展组(P<0.01)。FIB和D-二聚体的含量在进展组明显增加,高于非进展组(P<0.01或P<0.05)。进展组患者NIHSS评分在入院后进行性增高,而非进展组患者NIHSS评分呈下降趋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态观察FIB和D-二聚体的变化可能有助于进展性脑梗死的早期识别和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2.
肖友元  高克琴 《四川医学》2010,31(11):1609-1611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高危因素,为卒中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并以同期收治的75例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对照,通过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史、收缩期血压、血脂、血糖、发热以及白细胞增多和CT早期征象对比。结果进展性卒中患者糖尿病史(P〈0.05),高血糖(P〈0.001),收缩压(SBP)过高过低(P〈0.01),发热和白细胞增多(P〈0.01),CT早期征象(P〈0.0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血糖、SBP过高过低、发热、白细胞增多、CT早期梗死征象是卒中进展的高危因素。结论高血糖、血压显著变化(SBP过高过低)、发热、白细胞增多、CT早期梗死征象是进展性卒中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干梗死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确诊的脑干梗死患者173例,分为进展组和未进展组,比较两组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未进展组比较,进展组吸烟史、糖尿病史、发热、不稳定斑块、血管重度狭窄、延髓梗死的比例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显著升高,而中脑梗死比例显著降低(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糖尿病史、发热、不稳定斑块、血管重度狭窄和延髓梗死是脑干梗死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而LDL和中脑梗死与脑干梗死进展无关。结论吸烟史、糖尿病史、发热、不稳定斑块、血管重度狭窄和延髓梗死是脑干梗死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显著预测脑干梗死的进展;及时识别上述危险因素并加以有效干预可能会预防脑干梗死患者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PIS)患者血清D-二聚体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在诊治进展性脑梗死中的意义。方法 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等分为进展性脑梗死组36例和稳定性脑梗死组64例,分别检测其血清D-二聚体及hs-CRP的水平,并设定35例健康医务人员为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稳定性脑梗死组血清D-二聚体及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进展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D-二聚体及hs-CRP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性脑梗死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血清D-二聚体、hs-CRP水平在脑梗死发生时增高,在进展性脑梗死发生时尤其明显。两者可作为进展性脑梗死独立的高危因素和预示因子,也有助于PIS的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介入栓塞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03例采用介入栓塞治疗的aSAH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aSAH病人术后3个月认知功能损害情况并将其分为认知障碍组37例与认知正常组66例。检测2组病人入院24 h内血清学指标[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β)、胱抑素C(Cys-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进行比较,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aSAH术后3个月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2组aSAH病人年龄、手术距发病时间、手术持续时间、双侧A1对称发育以及新发脑梗死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2组SAH病人性别比、烟酒史等其余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障碍组病人血清NSE、S100β、Cys-C、hs-CRP、Hcy水平均分别明显高于认知正常组,而MoCA评分明显低于认知正常组(P<0.01)...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头颅磁共振(MRI)不同病灶部位的影像学特征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作用,以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入选患者均经MRI明确病灶部位,根据病情将其分为进展性脑梗死组和非进展性脑梗死组,比较各种亚型在进展性和非进展性脑梗死中的分布情况,同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入选患者中非进展性脑梗死组患者86例(66.2%),进展性脑梗死组患者44例(33.8%);两组患者中不同影像学亚型分布情况:非进展性脑梗死组中前循环皮质梗死率19.8%,基底节梗死率38.4%,放射冠梗死率18.6%,后循环梗死率23.3%;而进展性脑梗死组中前循环皮质梗死率为50%,基底节梗死率18.2%,放射冠梗死率11.4%,后循环梗死率20.5%,两组构成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针对不同部位脑梗死病灶亚型与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其中前循环皮质、放射冠及后循环梗死均与进展性脑梗死有相关性(P0.05)。结论进展性脑梗死好发于前循环皮质区,梗死部位与脑梗死进展性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对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进展加重的预测价值,旨在寻找急性进展性脑梗死较为可靠的预测指标。方法收集2016年10月~2017年12月于我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其中进展组20例,非进展组60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健康组。分别比较LPA、MPV在三组间的差异。结果与健康组比较,进展组、非进展组患者入院第1、3、7天的血浆LPA水平明显增高(P均0.01);与非进展组比较,进展组入院第1、3、7天的血浆LPA水平明显增高(P均0.01)。进展组、非进展组入院第1天MPV水平与健康组MPV水平分别为(11.71±0.88)f L、(10.82±1.11)f L、(10.12±0.92)f L,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2.01,P0.001),进行组间多重比较SNK-q检验后各组间仍具有差异(P0.001),即进展组非进展组健康组。当LPA水平172.62 ng/m L时,MPV水平10.94 f L可作为APCI的预测临界值,YILPA=0.583YIMPV=0.367。结论 LPA、MPV升高有助于判断脑梗死的病情加重,且LPA的预测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导致脑梗死进展的睡眠结构参数。方法 选取该院神经内科2013 年4 月-2015 年4月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178 例,根据入院后病情演变分为进展性脑梗死组(观察组)和非进展性脑梗死组(对照组)。入院2 d 之内完成多导睡眠记录。观察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潜伏期(SL)、夜间觉醒次数(AN)、睡眠效率(SE)、睡眠阶段S1、S2、S3、S4 占整个睡眠时间的百分比,快速眼动睡眠(REM)百分比、REM潜伏期(RL)等。通过对口鼻气流、血氧饱和度及鼾声等的监测,得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结果 观察组的REM、AHI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REM 期睡眠比例减少,AHI 增加。结论 进展性脑梗死REM 期睡眠比例减少,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增加,睡眠障碍可作为卒中进展的重要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