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的发病因素,为其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50例非糖尿病患者进行1:1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2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年龄〉50岁(OR=1.59,95%C10.319~1.096),糖尿病家族史(OR=1.98,95%C10.954~4.134),腰臀比〉0.9(OR=1.18,95%CI0.623~2.264)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50岁,有家族糖尿病史的,腰臀比〉0.9的人群是2型糖尿病的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2.
崔军  钮雁文 《现代实用医学》2002,14(10):536-537
2型糖尿病是一种多代谢异常综合征 ,是可引起多种致命和致残性并发症的严重疾病。为探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 2型糖尿病发病的影响 ,以指导 2型糖尿病一、二级预防 ,笔者收集了 14 6例 2型糖尿病病例和 178例对照样本 ,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病例组 :按照 199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 (ADA)糖尿病诊断标准〔1〕于 2 0 0 1年 4月~ 2 0 0 2年 1月在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住院和门诊部采集 2型糖尿病患者 14 6例。对照组 :在同一医院同期住院和门诊部中非内分泌营养代谢…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者进行临床观察.方法 择200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为病例组,40例血糖正常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病例组及对照组的甲状腺功能并进行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者43例,占21.5%,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者17例,占13.5%,对照组中甲状腺功能异常者3例,占7.50%,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者2例,占5.00%,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率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表现不典型,易漏诊、误诊,因此,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当重视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筛查和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4.
陈澎涛 《中外医疗》2016,(31):17-19
目的 探讨分析甲状腺全切除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整群该研究选取2012年3月—2015年4月在该院接受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的3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分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组89例和甲状旁腺功能未减退组247例,对所有受试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指标、肿瘤情况及手术结果 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研究中所有患者术前血钙水平为(2.43±0.12)mmol/L,术后1 h血钙水平为(2.12±0.21)mmol/L,术后第1天血钙水平为(1.93±0.34)mmol/L,术后第3天血钙水平为(1.96±0.51)mmol/L,术后第1个月血钙水平为(1.99±0.27)mmol/L,术后第3个月血钙水平为(2.15±0.31)mmol/L,术后第6个月血钙水平为(2.13±0.19)mmol/L.单因素结果显示:病理类型、甲状旁腺是否误切、手术进路方式、肿瘤大小、肿物位置及是否进行淋巴结清扫均与甲状腺全切除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为恶性肿瘤(P=0.009)、甲状旁腺误切(P=0.016)、手术进路由外向内(P=0.031)、肿瘤≥4 cm(P=0.012)、肿物位于后背膜(P=0.021)及进行过淋巴结清扫(P=0.042)为甲状腺全切除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甲状腺全切除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受诸多独立危险因素的影响,应给与高度重视,减少甲状腺全切除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6.
临床上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较为常见,血压增高和T2DM均对患者心血管系统造成影响.在一项队列的回顾性分析中,高血压与全因死亡风险增加72%和心血管疾病事件风险增加57%相关,这使得高血压成为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结局的最大驱动力[1].调查数据显示,当前高血压的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合并甲亢性心脏病(甲心)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对312例甲心、甲亢大样本病例综合统计,把性别、年龄、病程、甲亢的病因及FT1、FT4、S-TSH等诸多因素进行多个自变量的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年龄越大,FT4越高,病程越长,形成甲心的危险性越高、越大。结论:年龄大、病程长、FT4浓度高是甲亢合并甲心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时针对性治疗也许对甲心的预防有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自然人群糖尿病患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抽取样本,调查对象为当地居住≥5年的≥20岁居民。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糖尿病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3837人,糖尿病患病率为3.28%。年龄、家族史、体质指数、文化程度、腰臀比等因素入选回归方程。结论糖尿病患病的危险因素有年龄、遗传、肥胖、文化程度等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种因素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对南京地区汉族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02例正常对照者解偶联蛋白3(UCP3)、激素敏感脂酶(HSL)和蛋白酪氨酸磷酸化酶1B(PTP-1B)基因的微卫星标记分析,并结合临床参数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有显著意义的变量为年龄,收缩压,空腹胰岛素,胆固醇,甘三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脂蛋白(α),UCP3等位基因1、3、6和7,HSL等位基因5和9,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2型糖尿病的发病与UCP3等位基因6和7,收缩压、载脂蛋白B、脂蛋白(α)呈正相关,与HSL等位基因5、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UCP3基因等位基因6和7,收缩压、载脂蛋白B、脂蛋白(α)在南京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的发病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而HSL基因等位基因5、高密度脂蛋白可能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HBp)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187例T2DM合并HBp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率,总结可能导致T2DM合并HBp患者形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给予描述性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中共有82例形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43.85%;形成组和未形成组在性别、BMI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形成组年龄>60岁、T2DM病程>10年、HBp病程>10年、HBp3级、HbAlc>7.1%、合并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同型半胱氨酸症、吸烟指数>400支年/天的构成比均明显高于未形成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年龄>60岁、T2DM病程>10年、HBp病程>10年、HBp 3级、HbAlc>7.1%、合并高脂血症、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指数>400支年/天均是T2DM合并HBp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3.651、3.074、3.123、5....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自然人群糖尿病患病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自然人群糖尿病患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抽取样本,调查对象为当地居住≥5a的≥20岁居民。每层调查600人,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糖尿病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5975人,糖尿病患病率为4.80%。年龄、家族史、体质指数、地区、职业、饮酒等因素入选回归方程。结论:糖尿病患病的危险因素有年龄、遗传、肥胖、地区、职业等,不饮酒是保护因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FOS样抗原2(FOSL2)蛋白在新疆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T2DM)及正常糖代谢(NGT)人群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收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T2DM及NGT对象各50例,测量并记录其一般临床指标,采集血液标本。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FPG)以及总胆固醇(TC)等糖脂代谢指标;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FOSL2蛋白表达水平。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①与维吾尔族NGT组比较,T2DM组的体重指数(BMI)[(25.02±3.19)vs(28.36±4.01),P =0.000]、FPG[(5.45±0.69)vs(11.4±4.39),P =0.000]、HbA1c[(6.21±1.30)vs(10.20±2.10),P =0.000]、TC[(3.80±0.87)vs(5.16±0.87),P =0.000]、TG[(1.48±0.85)vs(2.21±1.02),P =0.000]、LDL-C[(2.26±0.83)vs(2.63±0.74),P =0.018]水平较高,而HDL-C[(1.19±0.30)vs(1.03±0.34),P =0.011]及FOS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41.48±26.32)vs(18.09±9.48),P =0.000];②与维吾尔族NGT组比较,T2DM组的FINS[(11.61±0.94)vs(16.13±1.61),P =0.017]、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2.74±0.22)vs(7.81±0.75),P =0.000]水平较高;③维吾尔族T2DM患者血清FOSL2蛋白表达水平与BMI(r =-0.44,P =0.005)、FPG(r =-0.39,P =0.013)、HbAlc(r =-0.34,P =0.044)、TC(r =-0.35,P =0.027)呈负相关。回归分析示BMI(β=-2.17,P =0.032)为FOSL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  FOSL2蛋白表达水平下调可能参与新疆维吾尔族胰岛素抵抗及T2DM的发生发展,BMI是维吾尔族T2DM的FOSL2蛋白表达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牙列缺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6月-2010年10月在本院糖尿病俱乐部确诊的2型135例糖尿病患者,把年龄、性别、病程、吸烟史、空腹血糖值等11个因素作为自变量,牙列缺损作为因变量,用Logistic回归分析135例2型糖尿病患者牙列缺损的高危因素。结果:年龄、性别、病程、吸烟史、空腹血糖值、口腔卫生状况、口腔黏膜干燥、罹患牙周病以及并发心血管系统疾病进入最后的回归方程,是糖尿病患者牙列缺损的高危因素,方程的总拟合度为83%。结论:年龄、性别、病程、吸烟史、空腹血糖值、口腔卫生状况、口腔黏膜干燥、罹患牙周病以及并发心血管系统疾病是糖尿病患者牙列缺损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4.
2008年重庆市某社区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重庆市某社区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8年重庆市某社区3 668名成年人进行横断面调查,作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血脂谱检查,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腰围和臀围,调查既往病史、家族史、烟酒史及运动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年龄调整后T2DM患病率为7.44%,糖调节受损(IGR)患病率为13.59%,其中糖耐量异常(IGT)患病率6.43%,空腹血糖受损(IFG)患病率7.16%,影响T2DM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高血压、高TC、高LDL-C、低HDL-C血症及糖尿病家族史,其OR值分别为1.041,1.096,1.366,1.736,1.856,2.144,2.071和1.842.冠心病与T2DM密切相关(OR=1.526,95%CI:1.118~2.082).结论 本市社区T2DM患病率已处于较高水平,高龄、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及糖尿病家族史为T2DM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应用多因素逐步回归的分析方法对3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186例糖尿病肾病(DN)和276例非糖尿病肾病(non—DN)患者有关危险因素(血压、血糖、胰岛素、三酰甘油及病程等)进行分析。结果DN组与非DN组比较,血压、血糖、胰岛素、三酰甘油、病程明显升高(P〈O.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与DN相关的危险因素为舒张压、收缩压、空腹及餐后血糖、空腹胰岛素、三酰甘油和病程等。结论DN的发生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高血脂及病程相关。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卫红  冯玉兰 《现代医学》2011,39(3):329-33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测定58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和58例无脑梗死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浆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纤维蛋白原,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与无脑梗死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血压、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纤维蛋白原等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调整脂代谢紊乱,控制尿微量蛋白等危险因素,是减少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应用M型超声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膈肌运动异常。方法  将67例T2DM患者根据糖尿病病程分为两组,病程>10年为A组(32例),病程≤10年为B组(35例),正常对照组为C组(36例)。应用M型超声分别在平静呼吸,用鼻子用力深快呼吸,深呼吸时测量膈肌运动幅度,同时获得肺功能相关指标: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预测值[FEV1(%) of predicted]、用力肺活量(FVC)、用力肺活量预测值[FVC(%) of predicted]、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数(FEV1/FVC)和肺活量(VC),并分析膈肌运动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平静呼吸时A、B、C组膈肌运动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用鼻子用力深快呼吸和深呼吸时膈肌运动幅度比较:A组<B、C组(P <0.05),B组<C组(P <0.05)。A组FEV1<B、C组(P <0.05),B组与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B、C组[FEV1(%) of predicted]、FVC、[FVC(%) of predicted]、FEV1/FVC(%)及V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B、C组在深呼吸时膈肌运动幅度均与FEV1、FVC及VC呈正相关(P <0.05)。结论  M型超声评价膈肌运动具有直接、便捷、非侵入性等优点,可以为糖尿病患者合并膈肌运动异常提供客观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是由遗传、环境等多种病因共同引起的慢性疾病,起病隐匿且容易导致多种并发症,它的很多危险因素为可控因素,可通过健康教育和行为改变等方式进行干预,从而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慢性并发症的时间,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为其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共纳入120例首次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首次诊断时间为起始点,随访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发生任何一种并发症为终点,分析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随访8年,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100例出现慢性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有20例患者未出现慢性并发症,占16.7%。随着时间延长,每年出现慢性并发症的比例逐年升高,其中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最高,其次为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等。单因素显示,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家族史、吸烟史、糖化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空腹血糖与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存在相关性,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糖化血红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是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  随着2型糖尿病病程的延长,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随之升高,糖化血红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是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跖疣发病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跖疣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我科2011~2012年跖疣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各120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和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足底多汗和家族因素是跖疣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跖疣的发病可能具有遗传易感性;保持足底的清洁干爽对跖疣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