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刘汉毅  张洁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1):3951-3953
目的比较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不同给药方式对重症脓毒血症继发休克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重症脓毒血症继发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给药方式分为对照组(静脉滴注,48例)与观察组(持续微量泵入,48例)。比较两组休克持续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和28 d病死率;比较两组治疗期间平均血糖值(MBG)、血糖波动系数(GV)、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和高血糖时间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24 h后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中心静脉压(CVP)。结果观察组休克持续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和28 d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BG、GV、LAGE和高血糖时间窗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治疗2 h后,两组HR、MAP和CV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两组HR低于治疗前,MAP和CVP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微量泵入可有效降低重症脓毒血症继发休克患者血糖波动,安全性更高,可作为临床首选给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静脉滴注和持续静脉微量泵入对重症脓毒性休克患者生命体征、休克 持续时间、血糖及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9月在该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的脓毒性休克患 者90例.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200 mg/d缓慢静脉 滴注2 h,观察组持续静脉微量泵入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8.33 mg/h,两组连续治疗5 d.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指 标、血流动力学和预后.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高血糖时间窗、最大血糖波动幅度、平均血糖水平、血糖波动系数 水平等血糖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 h、治疗后24 h和治 疗后5 d的心率、中心静脉压和平均动脉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 者的休克持续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和28 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持续静脉微量泵入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可以稳定脓毒性休克患者的血糖波动幅度,但是血流动力 学指标和预后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氢化可的松不同治疗方案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于笔者医院重症医学科进行治疗的8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所有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单次缓慢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观察组持续静脉微量泵入氢化可的松。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24、48h及5天时的血流动力学及动脉血乳酸变化,监测两组患者动态血糖,统计高血糖时间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在各时间点,观察组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及乳酸清除率(LC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血糖水平(MB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血糖波动系数(GV)及高血糖时间窗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休克持续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28天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单次缓慢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持续静脉微量泵入氢化可的松更能够稳定脓毒性休克患者血糖波动,有利于平衡机体代谢,而在稳定血流动力学、改善患者预后等方面并没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变化和采用低剂量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治疗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集感染性休克患者不同时段的外周血,用酶增敏免疫测定法(EASIA)测定血清中TNF-α?IL-1β?IL-10的浓度,并和脓毒血症患者及健康组进行比较;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低剂量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TNF-α?IL-10?IL-1β的差异?结果:感染性休克患者的TNF-α和IL-10的浓度较脓毒血症患者和健康组显著增高(P < 0.05),且脓毒血症患者的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5);IL-1β在感染性休克患者和脓毒血症患者中的浓度明显高于健康组(P < 0.05),但在感染性休克患者和脓毒血症患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 0.05);采用低剂量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治疗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TNF-α浓度明显下降(P < 0.05),IL-1β的浓度不受影响(P > 0.05),IL-10则显著升高(P < 0.05)?结论: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β?IL-10参与了感染性休克的发生?发展过程?低剂量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治疗感染性休克时对细胞因子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干扰素联合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毛细气管炎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对照组(38例)。两组均给予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静脉滴注等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干扰素肌肉注射。结果 观察组呼吸困难、喘息、喘鸣音平均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联合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剂量氢化可的松治疗感染性休克时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前瞻性的将南京市第一医院ICU自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57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低剂量氢化可的松治疗组和对照组,同时选择20例健康志愿者和18例脓毒血症患者?采取外周血,用Annexin V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的凋亡情况,用酶增敏免疫测定(EASIA)法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浓度,观察低剂量氢化可的松对上述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在初始状态下,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亚群的凋亡在健康对照组?脓毒血症组及感染性休克组分别为(4.41±1.45)%,(7.87±3.82)%及(11.01±4.52)%,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亚群的凋亡多于脓毒血症患者(P < 0.05),脓毒血症患者多于健康对照组(P < 0.05);而初始状态下健康对照组?脓毒血症组及感染性休克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8+亚群的凋亡,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48 h后休克对照组和治疗组CD4+亚群的凋亡分别为(19.39±6.63)%和(22.61±5.64)%,治疗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 < 0.05);而48 h后CD8+亚群的凋亡为在休克对照组和治疗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在基础状态下TNF-α的浓度在健康对照组,脓毒血症组及感染性休克组中分别为(16.44±9.55)pg/mL,(29.58±13.6)pg/mL及(47.99±25.63)pg/mL,感染性休克组高于脓毒血症组(P < 0.05),脓毒血症组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5),持续72 h;起病48 h后感染性休克对照组和治疗组的TNF-α浓度分别为(73.47±25.39)pg/mL和(59.66±16.37)pg/mL,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IL-1β在健康对照组?脓毒血症组及感染性休克组中分别为(13.12±5.07)pg/mL,(25.21±14.7)pg/mL及(22.94±22.01)pg/mL,感染性休克组和脓毒血症组的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5),但是感染性休克组和脓毒血症组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发病48 h后感染性休克对照组和治疗组的IL-1β的浓度比较没有差异(P > 0.05)?基础状态下IL-10的浓度在健康对照组,脓毒血症组及感染性休克组中分别为(6.38±7.5)pg/mL,(9.67±4.88)pg/mL及(15.01±5.36)pg/mL,感染性休克组中的IL-10的浓度高于脓毒血症组(P < 0.05),脓毒血症组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5),持续72 h;发病48 h后,休克对照组的IL-10的浓度为(30.18±16.62)pg/mL,治疗组为(40.62±24.23)pg/mL,治疗组的浓度要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采用低剂量氢化可的松治疗感染性休克时,可以使CD4+淋巴细胞凋亡明显增多,同时会使IL-10升高,IL-10升高可能是氢化可的松治疗感染性休克时诱导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凋亡增多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闫伟华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4):2607-2608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联合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按照治疗药物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9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充分液体复苏,接受纠正酸碱失衡、扩容、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去甲肾上腺素组患者接受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滴注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去甲肾上腺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两组患者血清CRP、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IL-10水平高于治疗前,联合组患者血清CRP、TNF-α低于去甲肾上腺素组,IL-10水平高于去甲肾上腺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去甲肾上腺素联合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可有效提高感染性休克治疗效果,减轻患者体内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重症胸部创伤并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重症胸部创伤并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液体复苏措施。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平均输液量、复苏开始时间、胶体液量、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发生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脓毒血症发生率、治愈率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复苏开始时间、平均输液量、胶体液量均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ARDS发生率、ARF发生率、DIC发生率、脓毒血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小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法可明显降低重症胸部创伤并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ARDS、ARF、DIC及脓毒血症发生率,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上尿路结石(UUC)合并2 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特征,为其治疗方式的选择 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 年1 月-2015 年6 月该院UUC 住院患者660 例,将其分为合并T2DM(病 例组)172 例、未合并糖尿病(DM)(对照组)488 例。比较两组临床表现、各种检验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法。 结果 两组住院天数、术前抗感染天数、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结石最大径、肾积水、 尿培养、术前血小板计数差异及临床表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尿路刺激症状、抗菌药物 使用强度、入住重症监护室(ICU)、肾功能不全、并发脓毒血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手术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多次手术原因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UUC 合并T2DM 患者临床症状与其病情严重程度不一致,患者出现尿路感染、肾功能受损及凝血功能 改变可能性增大;手术耐受性下降,更容易发生出血等手术并发症,再次手术可能性增大。但其结石体积相对 较小、肾积水相对较轻及脓毒血症的发生率未上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并探讨血糖控制对脓毒血症患儿病情恢复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1年6月-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脓毒血症患儿,根据入院时血糖水平将分为偏低血糖组(16例)、血糖正常组(21例)、血糖轻度升高组(33例)和血糖中高度升高组(34例),分析血糖水平与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将血糖中高度升高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7例和对照组17例,观察组给予胰岛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统计两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结果:普通型、严重型和休克型脓毒血症患儿的血糖水平分别为(5.7±1.2)mmol/L、(7.8±3.0)mmol/L,(12.5±4.5)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和MOD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水平与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糖干预能有效促进患儿病情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预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HSS40)对剖宫产妇凝血功能、电解质和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足月妊娠、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产妇40例,随机分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H)组和复方乳酸钠(R)组。入手术室后H组以5ml/kg输注HSS40,R组以5ml/kg输注复方乳酸钠,30min输注完毕,60min后行硬膜外麻醉,分别在输注HSS40前(T0)、输注完毕即刻(T1)、30min(T2)、60min(T3),监测HR、MAP、SPO2、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功能(PF)、血清K、Na、Hct、Hb及血糖。结果与T0时比较,H组PT、APTT于T1时明显延长(P〈0.05),Fib明显减少(P〈0.05),T2时达高峰(P〈0.05),T3时尚未恢复;R组PT、APTT、Fib各时点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与T0比较,H组T2时K+浓度有所降低,T3时基本恢复,Na+浓度T1时明显升高,随着血液稀释,T3时基本恢复至基础值;H组Hct、Hb各时点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各时点血糖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循环均稳定。结论预注HSS40(5ml/kg)对凝血功能有影响,使PT、APTT延长,Fib降低,但在机体的代偿范围内,能减轻围术期产妇的高凝状态,对电解质及血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程国强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2,29(9):686-688,692
目的探讨应用胰岛素泵胰岛素皮下持续输注(CSII)联合持续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 60例初诊T2DM患者分为指尖自我血糖监测(SMBG)组和CGMS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采用胰岛素泵治疗,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2组治疗前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CGMS组患者空腹、早餐后2 h、午餐后2 h、凌晨200、晚2200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SMBG组(P<0.05);治疗后2组晚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2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GMS组患者血糖达标所需胰岛素用量少于SMBG组(P<0.05)。CGMS组患者低血糖发生次数少于SMBG组(P<0.05)。2组治疗后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CGMS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高于SMBG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联合CGMS治疗T2DM能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减少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我院自制的以集束化治疗为核心的表格式的临床路径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2月1日至2010年2月28日为前瞻性观察期,由急诊科收治ICU的5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临床路径组,分路径制定、宣传教育和方案实施3个阶段,实施6h和24 h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治疗.选择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月31日由急诊科收治ICU的47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历史对照组.结果 ①6h内复苏集束化治疗中:与历史对照组比较,临床路径组在入急诊科后初步确诊时间、血清乳酸测定率、抗生素治疗前获取血培养的实施率、1h内给予经验性抗生素治疗、2h内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应用血管活性药物、6hEGDT达标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24 h内管理集束化治疗中:临床路径组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使用率、血糖控制、保护性肺通气策略上与历史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历史对照组比较,路径治疗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和入住ICU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死率绝对值下降了22% (44%:22%,p=-0.030).结论 实施以6h和24h集束化治疗为核心的临床路径,一方面可以提高急诊科和ICU医师对SSC指南的依从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比较胰岛素泵治疗血糖达标的2 型糖尿病(T2DM)患者改用不同胰岛素皮下注射方案后的血糖变异性。方法选取住院T2DM 患者360 例,均给予胰岛素泵控制血糖,待血糖控制达标后,随机分为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Asp+Det)组、门冬胰岛素30(Asp30组、诺和灵50R(Nov50R)组,每组各120 例。记录患者出院时的一般资料和生化指标,治疗3 个月后来院复查血糖及相关指标,并采用72 h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获取患者第3 个24 h 内平均血糖(MBG)、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1 d 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变异系数(CV)及空腹血糖变异系数(CV-FPG)。结果①各组3 个月后体重指数、餐后2 h 血糖(2 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Nov50R 组空腹血糖、胰岛素总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高于Asp+Det组和Asp30组,Asp+Det组和Asp30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②各组24 hM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Nov50R 组和Asp30 组LAGE、MAGE、CV 及CV-FPG 高于Asp+Det 组,Nov50R 组LAGE、CV 及CV-FPG 高于Asp30 组。结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治疗血糖达标后改用Asp+Det治疗较单用Asp30 或Nov50R 血糖控制更平稳,且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超短效与短效胰岛素经胰岛素泵皮下输注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35例,分别给予经胰岛素泵皮下输注超短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治疗,治疗期间均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进行血糖水平监测,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FP G、2hPG及睡前血糖水平治疗前、治疗后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A组达标时间及胰岛素用量显著少于B组( 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治疗后A组较治疗前、同期B组血糖均值、血糖标准差、血糖≤3.9mmoL/L时间百分比均明显低于B组(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短效胰岛素经胰岛素泵皮下输注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疗效佳、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输注,对照组予多次胰岛素强化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血糖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血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明显优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的方式,可以有效控制血糖且减少胰岛素用量及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麻醉后甲氧明微量泵变速输注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将40例产妇随机分为甲氧明组(A组)和麻黄碱组(B组),每组20例。甲氧明组腰麻后开始变速微量泵输注,输注过程中酌情加用麻黄碱:麻黄碱组当患者麻醉成功平卧后静注麻黄碱,维持产妇收缩压100mmHg以上。结果麻醉后两组DBP在T4时间点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HR在T2、T3、T4、T5时间点上差异有显著性(P〈0.01),F=3.943,P=0.006〈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氧明微量泵变速输注联合小剂量麻黄碱用于处理产科麻醉中的低血胝可以提供更加稳定的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微量泵注射硝酸异山梨酯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7月新河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难治性心衰患者126例,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采用普通输液法输注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以扩张血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改用微量泵注射硝酸异山梨酯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调节输液所需的时间;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两组患者心功能情况,以射血分数为主;采用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评价心功能情况;观察两组患者输液方法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射血分数(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EF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患者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水肿消退时间为(7.8±3.1) 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0.2±1.4) d,呼吸困难改善所需时间为(10.6±3.3) d,亦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2.1±2.8)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每天调节输液所需时间仅为(4.7±0.9) min,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9.5±5.1)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输液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2例,而对照组为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泵输注硝酸异山梨酯能够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其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还能高效可控地提高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