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测定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Toll样受体9(TLR9)和核因子-κB(NF-κB)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2月该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60例SL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5例SLE患者处于活动期作为活动组,25例SLE患者处于缓解期作为缓解组。同时选取该院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3组PBMCs中TLR9和NF-κB水平,观察SLE患者PBMCs中TLR9、NF-κB水平与脏器受累和免疫抑制剂种类的相关性。结果 活动组PBMCs中TLR9水平低于缓解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缓解组PBMCs中TLR9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活动组PBMCs中NF-κB水平低于缓解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缓解组PBMCs中NF-κ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皮疹、白细胞降低表现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PBMCs中TLR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发热、浆膜炎、血尿表现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PBMCs中TLR9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浆膜炎、血尿表现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PBMCs中NF-κ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发热、皮疹、白细胞降低表现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PBMCs中NF-κ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SLE患者TLR9水平较正常人群明显降低,NF-κB水平较正常人群明显升高,同时TLR9水平的降低与发热、浆膜炎、血尿的临床表现相关。NF-κB水平升高与发热、皮疹、白细胞降低的临床表现相关,严密监测SLE患者PBMCs中TLR9和NF-κB水平变化对患者的临床诊治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沉默对鼻咽癌的生物学作用。方法 构建NF-κBp65特异性小干扰核糖核酸(siRNA)质粒表达载体(pGPU6/RFP/Neo-NF-κBp65)和阴性对照质粒表达载体(pGPU6/RFP/Neo-NC)。采用非脂质体脂类转染剂将重组质粒表达载体转入人鼻咽癌CNE2细胞,建立NF-κ Bp65沉默的稳定转染CNE2细胞株(NF-κBp65沉默组)和阴性对照细胞株(阴性对照组);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癌细胞中NF-κBp65基因的表达水平,MTT实验及流式细胞术分析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和细胞周期变化;复制裸鼠移植瘤模型,分析沉默NF-κBp65对癌细胞成瘤性的影响。结果 成功获得稳定转染CNE2细胞株,NF-κBp65沉默组细胞中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降低;NF-κBp65沉默后,CNE2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增殖速度减慢;NF-κBp65沉默组裸鼠移植瘤生长慢,重量轻,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14.386,P <0.05)。结论 NF-κBp65沉默能降低鼻咽癌CNE2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目的 研究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DCD4蛋白在6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20例癌旁正常组织及28例甲状腺良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PDCD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及甲状腺良性肿瘤(P <0.05)。随着PDCD4表达水平的降低,甲状腺乳头状癌恶性程度可能也随之增加(P <0.05)。PDCD4蛋白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PDCD4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低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目的 观察高胆固醇对原代成骨细胞Akt/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原代成骨细胞按1×105接种于6孔板上,待细胞融合至80%左右,分别加入0μg/ml、12.5μg/ml、25μg/ml和50μg/ml的胆固醇溶液培养基继续培养24 h。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成骨细胞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和蛋白激酶B(Akt)的蛋白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成骨细胞中人白细胞介素1α(IL-1α)、人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信使RNA(mRNA)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α、IL-6和TNF-α的蛋白水平。结果 胆固醇诱导成骨细胞中NF-κB的增加和Akt磷酸化水平降低,增加IL-1α、IL-6与TNF-α的mRNA和蛋白表达,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高胆固醇可以通过Akt/NF-κB信号通路及其介导的炎症因子表达参与成骨细胞的调节。
相似文献目的 食管癌的发生与多种基因突变相关,基因的表达异常产生肿瘤,本文集中探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机制。方法 选取河北医科大学附属邢台人民医院2009年7月-2011年2月肿瘤科食管癌患者92例。选取其肿瘤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样本,检测金属硫蛋白3(MT-3)在食管癌组织和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在食管癌细胞系中构建过表达MT-3和低表达MT-3的细胞系,检测这些MT-3表达不同时,NF-κB信号通路在其中是否处于激活状态。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65、pP65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pP65是否在MT-3过表达时有入核表达。结果 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结果显示食管癌肿瘤组织中MT-3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 =0.001)。通过qPCR检测构建的高表达和低表达MT-3的食管癌细胞系均成功构建,进而检测P65、pP65,显示在过表达MT-3时,pP65蛋白表达增多,低表达MT-3时pP65蛋白表达减少,P65则显现出相反的结果,且表达均有统计学意义,所以认为MT-3高表达时NF-κB信号激活。免疫荧光检测高表达MT-3的食管癌细胞时,细胞核入核明显增多,进一步说明MT-3激活了NF-κB信号通路。 结论 MT-3在食管癌中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进而抑制食管癌的病理进程。
相似文献目的 通过体外培养SD大鼠大脑皮层微血管内皮细胞并制作划痕损伤模型,观察划痕损伤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NF-κB表达及其自噬、凋亡和坏死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SD大鼠大脑皮层微血管内皮细胞并制作划痕损伤模型,应用NF-κB抑制剂吡咯醛二硫氨基甲酸(PDTC)干预划痕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损伤组、损伤+抑制组,在不同时间点(损伤后1、6、12、24及48 h)分别应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测定磷酸化NF-κB p65蛋白的表达,Annexin V/PI染色法检测凋亡、坏死,Western blot检测自噬蛋白LC3Ⅱ表达情况。对照组为无划痕损伤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结果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划痕损伤后NF-κB蛋白表达于伤后1 h开始表达增强,于24 h达高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凋亡、坏死及自噬各指标均随时间推移有不同程度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经PDTC处理后上述变化均受不同程度的抑制,与单纯损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划痕损伤后可激活脑微血管内皮细胞NF-κB表达,同时可引起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自噬、凋亡和坏死。
相似文献目的 通过分析Gadd45α、NF-κB在不同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态胃癌中的差异表达来探讨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对胃癌发生的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70例胃癌石蜡标本及56例相应癌旁正常组织标本来检测Gadd45α、NF-κB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Gadd45α蛋白与NF-κB在胃癌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NF-κB在HP+胃癌、HP-胃癌、HP+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5%、53.33%和26.32%,Gadd45α蛋白在HP+胃癌、HP-胃癌、HP+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5%、46.67%和34.21%,经过χ2检验比较阳性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Gadd45α与NF-κB在胃癌中表达呈正相关(P <0.05)。结论 NF-κB、Gadd45α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且Gadd45α与NF-κB蛋白两者在胃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蛋白诱导白细胞介素32(IL-32)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Lipofectamine 2000 TM介导转染HepG2细胞。转染48 h后,采用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HepG2细胞中IL-32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RT-PCR结果显示转染HBV的HepG2细胞中IL-32 mRNA的表达量比转染空载体(未转染)的细胞中IL-32 mRNA高2.3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载体转染的HepG2细胞比较,转染pIRES2-HBV-EGFP的HepG2细胞中IL-32蛋白质表达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HBV促进IL-32蛋白的表达,从而证实乙型肝炎的严重程度与IL-3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目的 研究肝细胞癌组织中TLR4、MyD88、NF-κB表达量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肝细胞癌患者并采集血清、肝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选择健康志愿者并采集血清,检测肝脏组织中TLR4、MyD88、NF-κB的mRNA含量及血清中AFP、TK1、GP73、ASPH的含量。结果 肝细胞癌组织中TLR4、MyD88、NF-κB的mRNA含量均高于癌旁组织;TNM III-IV期、低未分化、淋巴结转移的肝细胞癌组织中,TLR4、MyD88、NF-κB的mRNA含量均高于TNM I~II期、高中分化、无淋巴结转移的肝细胞癌组织;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AFP、TK1、GP73、ASPH的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且与肝细胞癌组织中TLR4、MyD88、NF-κB的mRNA含量呈正相关。结论 肝细胞癌组织中TLR4通路功能增强且与肝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分期、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CD19+ CD5+ B细胞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病情发生、发展的影响,为其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65例稳定期SLE患者及65例活动期SLE患者,同时选择7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19+ CD5+ B细胞数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10水平。比较3组的差异,并分析上述指标与SLE活动度评分(SLEDAI)及补体的相关性。结果 活动组及稳定组CD19+ CD5+ B细胞数量、白蛋白、C3、C4均低于对照组,IL-10、红细胞沉降率(ES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活动组CD19+ CD5+ B细胞数量、白蛋白、C3、C4低于稳定组,SLEDAI评分、IL-10、ESR高于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9+ CD5+ B细胞数量与SLEDAI评分呈负相关,IL-10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P <0.05)。随着SLEDAI评分的增加,CD19+ CD5+ B细胞数量呈下降趋势,而IL-10水平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CD19+ CD5+ B细胞数量降低,而IL-10水平升高,随着病情活动程度的增加,外周血CD19+ CD5+ B细胞及IL-10水平变化更明显,可以作为评价SLE活动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