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白细胞介素33(IL-33)是IL-1家族的一个新的细胞因子,并通过磺基转氨酶2受体介导它的生物学效应。动物实验表明,IL-33具有很强的促炎作用,且其致损伤作用有赖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和干扰素γ的存在,IL-33在许多炎性疾病中大量表达,这里主要介绍类风湿关节炎。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滑膜组织中大量表达IL-33,IL-33通过肥大细胞依赖途径促进疾病从急性到慢性的转化,从而导致疾病的迁延难愈。由于可溶性ST2有助于减轻IL-33引起的炎性效应,从而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看到了曙光。  相似文献   

2.
脑梗死(IS)是由于血栓梗阻脑部血流所导致的一类疾病。白细胞介素-33(IL-33)是当前发现的IL-1家族中的新成员,被认为是变应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多种炎症疾病中的细胞调控因子,它表达于多种组织及细胞,参与许多疾病的发病机制。当前认为IL-33引起炎症调控的作用,其机制是通过与ST2受体以及IL-1受体辅助蛋白(IL-1RAc P)相结合,增强了Th2细胞的免疫应答作用,改变了Th1/Th2的免疫平衡作用,其中涉及的相关人类疾病包括哮喘、变应性鼻炎、炎性肠病、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脑炎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目前,多项研究不仅证实了IL-33影响IS的发病及预后,确定了IL-33对IS的早期诊断以及预后评估有了新的意义。同时也有更多研究聚焦到了IL-33/ST2信号传导通路单基因多态性与IS相关性。本文对IL-33、IL-33/ST2信号通路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在IS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IL-1与类风湿性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璐琳 《医学综述》1999,5(2):67-68
<正>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系统性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随着细胞分子水平的进展,许多资料表明,细胞因子在各种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已证实,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与RA密切相关,参与炎症过程。  相似文献   

4.
刘志华  黄石  齐青松  张志安  张晓静 《海南医学》2013,24(15):2262-2263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IL-17A和IL-17F含量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ELISA检测60例RA患者和25例健康自愿者外周血血清IL-17A和IL-17F含量,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类风湿因子RF值,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RA患者血清IL-17A含量显著高于健康自愿者(P<0.01),IL-17F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RA患者血清IL-17含量显著高于非活动期RA患者(P<0.01)。活动期RA患者和非活动期RA患者血清IL-17F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F值阳性患者IL-17A含量显著高于RF值阴性患者(P<0.01);RF值阳性患者和RF值阴性患者血清IL-17F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血清IL-17A含量与RF值大小呈正相关。患者血清IL-17F含量与RF值及患者血清IL-17A含量无相关性。结论 IL-17A在RA的发生、发展中起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小鼠IL-18BP和IL-4融合表达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 mIL-18BP/mIL-4),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小鼠进行局部关节基因治疗,观察小鼠血清IL-18表达水平。方法:采用雄性DBA-1/BOM小鼠,建立胶原诱导关节炎的小鼠模型。将融合表达小鼠IL-18BP和IL-4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进行局部关节腔内注射后1、2、4周,采用酶链免疫吸附检测方法(ELISA),检测血清IL-18水平。同时设AdLacZ病毒对照组和PBS组织对照组。结果:CIA小鼠关节腔注射AdmIL-18BP/mIL-4后第1、2、4周,AdmIL-18BP/mIL-4治疗组的血清IL-18平均浓度分别为(36.5±5.4)ng/L、(32.5±3.2)ng/L、(28.7±2.9)ng/L,明显低于相应时间点AdLacZ对照组[(66.2±5.1)ng/L、(69.2±4.2)ng/L、(77.7±3.9)ng/L]和PBS对照组的水平[(67.3±7.1)ng/L、(71.9±1.8)ng/L、(78.7±4.1)ng/L],P均<0.01。但治疗组血清IL-1...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IL-1α、IL-β、IL-17水平的变化.方法 用ELISA法测定RA患者50例,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RA患者IL-1α、IL-β、IL-17血清中的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结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病情的发展与IL-1α、IL-β、IL-17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黄月  魏小松  江超  吴汉霞  王涛  李志军 《中华全科医学》2023,(11):1856-1859+1950
目的 了解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和白细胞介素33(IL-33)的表达水平,探讨检测血清KL-6和IL-33对RA相关间质性肺病(RA-ILD)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5月—2023年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住院并确诊为RA的患者88例,根据肺部CT有无间质性肺病(ILD)分为一般RA组(40例)和RA-ILD组(48例)。所有患者均检测与RA相关的血清学指标,如血清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等。同时检测上述患者血清KL-6和IL-33水平,分析各项指标与ILD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RA-ILD的诊断效能。结果 RA-ILD组患者血清KL-6、IL-33水平显著升高;血清KL-6与ESR、CRP、D-二聚体呈正相关关系,血清IL-33与IgG、球蛋白呈正相关关系。经ROC曲线分析发现,各项指标(RF、ESR、CRP、D-二聚体、IgA、KL-6、IL-33)诊断RA-IL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78、0.667、0.7...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和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和白细胞介素-27(Interleukin-25,IL-25)水平,探讨IL-17和IL-27在活动期RA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及其与相关实验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6例活动期RA患者为实验组,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类风湿因子(RF)的浓度,用魏氏法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检测抗环胍氨酸多肽抗体(CCP)浓度,用ELISA法测定健康体检者血清和RA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中的IL-17、IL-27水平。结果 RA患者血清和关节液中IL-17和IL-2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RA患者血清IL-17水平与ESR、CRP、CCP呈正相关性,关节液中IL-17水平与ESR、CRP呈正相关性,与RF无相关性;RA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中IL-27水平与ESR、CRP、RF和CCP无明显相关性;RA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中IL-17与IL-27水平呈正相关性。结论 IL-17和IL-27在RA患者的血清和关节液中过度表达,提示IL-17和IL-27参与了RA的免疫性致病机制,其具体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黄芪总黄酮对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大鼠IL-4、IFN-γ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黄芪总黄酮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免疫学机制。方法:将实验用Waste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分别给生理盐水和黄芪总黄酮灌胃,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分泌IL-4、IFN-γmRNA表达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达IFN-γ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经用药治疗后,实验组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4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而治疗后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佐剂性关节炎发生与Th1/Th2平衡及相关细胞因子失调有一定相关性,黄芪总黄酮可调节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大鼠外周血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减轻关节滑膜的炎性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拟验证不同剂量青蒿琥酯对大鼠模型血白细胞介素-17(IL-17)、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取雄性Wistar大鼠80只建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第6天选出右后足和两前足关节炎指数之和大于或等于6的6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2.5、5、10、20、40 mg/(kg.d)青蒿琥酯治疗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正常Wistar大鼠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ELISA检测各组动物灌服不同剂量的青蒿琥酯后血IL-17、MMP-3及MMP-9的浓度。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治疗组大鼠血IL-17、MMP-3及MMP-9的浓度均下降(P<0.01),且下降的幅度与青蒿琥酯的浓度呈正相关(IL-17:r=0.56,P=0.003;MMP-3:r=0.54,P=0.003;MMP-9:r=0.58,P=0.003)。而组间对比,在青蒿琥酯浓度达到20 mg/(kg.d)时抑制作用达到高峰。结论青蒿琥酯能下调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IL-17、MMP-3及MMP-9的浓度,且下降的幅度与青蒿琥酯的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奇士乐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以弗氏完全佐剂(FCA)制备AA大鼠模型,奇士乐灌胃(ig)给药治疗AA大鼠,以雷公藤多苷片ig给药作阳性对照。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刀豆蛋白A(ConA)、脂多糖(LPS)诱导的AA大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放免法测定白细胞介素(IL)-1、IL-2、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结果奇士乐能明显抑制AA大鼠继发性足肿胀;上调ConA、LPS诱导的AA大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促进IL-2分泌水平;同时奇士乐还可抑制AA大鼠腹腔巨噬细胞过高的IL-1、TNF-α、IL-6和PGE2的分泌。结论奇士乐对AA大鼠紊乱的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细胞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探讨白介素-33(IL-33)、白介素-35(IL-35)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0例RA患者(其中RA活动组25例,RA缓解组25例)、25名健康对照组血清IL-33、IL-35水平,并与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RA活动组患者血清IL-33水平(332.02±31.43)pg/ml显著高于RA缓解组(227.56±48.02)pg/ml及健康对照组(77.03±20.68)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缓解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活动组血清IL-35水平(236.14±32.20)ng/L显著低于RA缓解组(353.21±24.61)ng/L及健康对照组(349.60±28.45)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缓解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血清IL-33与IL-35水平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473,P<0.05);血清IL-33水平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DAS28评分、抗CCP抗体呈正相关(P<0.05);血清IL-35水平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ESR、CRP、DAS28评分、类风湿因子(RF)、抗CCP抗体呈负相关(P<0.05)。结论:RA活动组患者血清IL-33水平升高、IL-35水平减低,二者可能参与了RA发生发展,并可作为RA病情活动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青蒿琥酯干预下表达Foxp3的调节性T细胞在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脾淋巴细胞及滑膜中表达及意义.方法 建立大鼠CIA模型,分为对照组、CIA模型组、CIA模型+不同浓度青蒿琥酯组、CIA模型+甲氨蝶呤(MTX)组、CIA模型+硫酸羟氯喹组、CIA模型+甲基泼尼松龙组.流式检测脾淋巴细胞中Foxp3表达,免疫组化检测Foxp3在大鼠踝关节滑膜细胞中表达.结果 CIA模型+20 mg· kg-1·d-1青蒿琥酯组中Foxp3在脾淋巴细胞及滑膜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浓度青蒿琥酯组、CIA模型+硫酸羟氯喹组(P<0.05),与CIA模型+甲基泼尼松龙组在脾淋巴细胞表达中有差异(P<0.05),与CIA模型+甲氨蝶呤组无差异(P>0.05).结论 青蒿琥酯可上调T淋巴细胞及滑膜中Foxp3的表达,且与剂量呈正相关,当剂量在20 mg· kg-1·d-1时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4.
抗RA33、抗CCP抗体检测在RA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毅  石姜  程伟 《重庆医学》2003,32(8):1033-1034
目的 探讨抗RA33、抗CCP抗体对RA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ELlSA方法分别检测43例RA患者、23例非RA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45例正常对照血清中抗RA33、抗CCP抗体水平。结果 抗RA33、抗CCP抗体对RA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20.9%、60.5%,特异性分别为88.2%、97.1%。结论 抗RA33抗体可作为RA的早期诊断指标,抗CCP抗体可以作为RA的特异性诊断指标。与RF联合检测能提高诊断RA的敏感度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类风湿因子(RF)、抗RA33抗体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意义。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RA患者266例、非RA风湿病患者228例(结缔组织病、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健康体检者215名,检测3组抗CCP、RF、抗RA33数值,统计各指标阳性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通过Spearman 相关分析探讨各指标之间的关系;ROC曲线比较各指标的诊断性能;通过平行试验与系列实验探讨3项指标联合检测RA的诊断效能。结果:RA患者各指标数值均显著高于非RA自身免疫疾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P <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RA患者抗CCP与抗RA33之间不存在关系,RF与抗CCP、RF与抗RA33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 <0.01);ROC曲线分析显示,抗CCP、RF、抗RA33的AUC值分别为0.942、0.922、0.653;3项指标中,阳性率:RF>抗CCP>抗RA33,敏感度:RF>抗CCP>抗RA33,特异度:抗RA33>抗CCP>RF;平行试验敏感度增高(98.50%),但特异度降低(64.91%),系列实验敏感度为15.41%,特异度为98.68%。结论:抗CCP、RF、抗RA33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RA的敏感度与特异性,适用于RA的早期诊断,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白介素(IL)-6、IL-17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与系统损害及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RA患者124例及正常对照48例,ELISA法测定血清IL-6、IL-17水平.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及各实验室指标,了解RA系统损害发生率及与疾病活动性关系,分析IL-6、IL-17与系统损害及疾病活动度的关系.结果 ① RA组与正常组相比,IL-6水平及IL-17水平显著升高(P<0.01);② 124例RA患者有系统损害85例(68.55%),其中心血管34例(27.42%),呼吸18例(14.52%),血液53例(42.74%),泌尿14例(11.29%),消化12例(9.68%),内分泌10例(8.06%),神经肌肉骨骼8例(6.45%);③ 有系统损害组较无系统损害组28关节疾病活动性(DAS28)、C反应蛋白(CRP)显著升高(P<0.01),IL-6、IL-17水平呈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规治疗的患者其DAS28及系统损害发生率较未正规治疗的患者显著降低(P<0.05);④ IL-6与IL-17分别与关节疼痛数、疼痛程度评分、血沉(ESR)、CRP等呈正相关性,与白蛋白等呈负相关性(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显示IL-6与血小板增多有关,血沉与心律失常、贫血及血小板增多有关.结论 RA系统受累高达为68.55%,且与疾病活动有关,IL-6、IL-17与疾病活动度相关,IL-6与系统损害更为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研究芍药苷微乳(Pae ME)与芍药苷(Pae)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弗氏完全佐剂诱导大鼠AA模型,计数法测定多发性关节炎指数,称重法测定脾脏指数,ELISA法检测巨噬细胞分泌白介素-1(IL-1)水平和胸腺T细胞分泌白介素-2(IL-2)水平,氚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测定T、B淋...  相似文献   

18.
痹康饮合剂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痹康饮合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机制,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佐剂诱导关节炎大鼠模型,通过关节炎指数评价、继发病变关节X线放射学和病理学检查、血清细胞因子测定,观察痹康饮合剂、甲氨喋呤对促炎症细胞因子IL-1β、TNF-α的调控作用。结果痹康饮合剂、甲氨喋呤治疗后,关节炎指数发生较显著的变化,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改变程度痹康饮合剂组最小。各组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对照组与各组IL-1β、TNF-α的水平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痹康饮合剂组、甲氨喋呤组水平大致相同(P>0.05)。结论IL-1β、TNF-α异常增高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密切相关,痹康饮合剂治疗可以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异常增高的IL-1β、TNF-α浓度,从而抑制或控制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9.
含RA33核抗原的提取及在检测类风关自身抗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增加类风湿关节炎的血清学检测手段。 方法 采用不同于常规ENA抗原的制备方法从人子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中提取可溶性核抗原,进行免疫印迹法检测类风关患者血清中的自身抗体。 结果 88例类风关患者血清中抗RA33抗体阳性为32例,阳性率36.4%;RA33抗体可出现在类风关的早期。 结论 抗RA33抗体对类风关的诊断及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口服 II型胶原蛋白 (CII)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 (AA )的治疗作用及给药时间与疗效之间的关系 .方法 在给予完全福氏佐剂 (CFA)致关节炎同时及之前或之后 2 wk开始经口胃饲不同剂量 (0 .3,3.0 ,30 .0 ,30 0 .0 μg及1.0 mg)的 CII治疗 SD大鼠的 AA,疗程均为 3m on.结果 给予 CII口服治疗的 SD大鼠 ,AA的关节症状明显减轻(MMAI43.4± 2 1.0 vs13.8± 15 .9,15 .1± 8.8,19.1± 11.4,P<0 .0 1) ,病程缩短 (10 1.8± 14.5 vs34.6± 31.1,5 4.3±31.1,45 .4± 37.3,P <0 .0 1) ,晚期致肢体畸形比例下降(10 0 .0 % vs30 .0 % ,33.3 % ,40 .0 % ,P<0 .0 1) ,病程中关节外表现亦减少 (80 .0 % vs2 6 .7% ,2 0 .0 % ,2 0 .0 % ,P<0 .0 1) ;其中 ,似以致关节炎前开始治疗的 CII- A组疗效更好 .结论 口服 CII诱导免疫耐受对大鼠 AA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预防性用药 ,疗效似更佳 .此结果为口服 CII用于人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了动物实验依据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