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与血糖波动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339例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血糖,收集其临床资料。首先依据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分组,MAGE<3.9?mmol/L 99例(血糖波动正常组),MAGE≥3.9?mmol/L 240例(血糖波动异常组),分析影响血糖波动的因素;再依据uACR分组,uACR<30?mg/g 197例(uACR正常组),uACR≥30?mg/g 142例(uACR异常组),分析影响uACR的因素。结果 血糖波动正常组与血糖波动异常组比较,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uA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病程[OlR=1.040(95% CI:0.958,1.758)]、总胆固醇[OlR=1.332(95% CI:1.061,1.672)]是血糖波动的影响因素。uACR正常组与uACR异常组比较,年龄、病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LR、MAG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OlR=1.055(95% CI:1.014,1.096)]、NLR [OlR=2.186(95% CI:1.602,2.983)]、MAGE [OlR=1.438(95% CI:1.226,1.688)]是uACR的影响因素。结论 随着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的进展,血糖波动幅度逐渐增大,总胆固醇可影响血糖波动;随着病情的进展,机体的炎症反应增强,血糖波动幅度的增大可影响uACR。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壮族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9年—2018年广西百色市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河池市人民医院住院的壮族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有心血管并发症的相关资料,根据心血管疾病(CVD)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CVD组(n?=628)和非CVD组(n?=1?942)。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壮族2型糖尿病患者CVD风险的危险因素。结果 CVD组年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C)均高于非CVD组(P?< 0.05)。两组间吸烟史、饮酒史、心血管病家族史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lR=1.062(95% CI:1.052,1.072)]、糖尿病病程[OlR=1.610(95%CI:1.450,1.789)]、 2?hPG [OlR=1.015(95% CI:1.007,1.108)]、HbA1c [OlR=1.225(95% CI:1.107,1.345)]是壮族糖尿病患者并发CVD的危险因素;男性[OlR=0.632(95% CI:0.513,0.776)]和居住在城市[OlR=0.547(95% CI:0.452,0.661)]是2型糖尿病患者CVD的保护因素。结论 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CVD风险高于男性。年龄、糖尿病病程、2?hPG、HbA1c与壮族糖尿病患者CVD风险呈正相关。早期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有利于降低 2型糖尿病患者CVD的发生风险,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8年12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结直肠癌术后发生VTE的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入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手术后未发生VTE的8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结直肠癌术后发生VTE的危险因素,结合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方法,进一步阐述结直肠癌术后VET的诊疗方法。 结果?两组在性别、体重指数≥30?kg/m 2(中度肥胖)、糖尿病、高血压、新辅助化疗、手术术式(造瘘)、手术方式(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输血、使用止血药物及感染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血小板(PLT)、D-二聚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3.5岁[OlR=2.258(95% CI:1.019,5.044)],糖尿病[OlR=2.688(95% CI:1.237,5.842)]、新辅助化疗[OlR=2.424(95% CI:1.147,5.123)]、输血[OlR=2.559(95% CI:1.073,6.103)]、手术方式[OlR=2.044(95% CI:1.044,4.002)]、PLT[OlR=7.800(95% CI:2.689,22.625)]及D-二聚体[OlR=25.416(95% CI:8.726,74.013)]是结直肠癌术后VTE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对好发VTE的患者应该加强术后护理,早期下床活动,给予双下肢气压治疗,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必要时予以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若术后发生VTE,则根据患者出血风险和具体情况制定诊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DKD)的关系。 方法 选取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符合入选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216例,分为单纯糖尿病组70例 (SDM组)、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组71例(EDKD组)、临床糖尿病肾脏疾病组75例(CDKD组)。采用Pearson法分析与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有关的检验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KD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价MHR预测DKD的最佳截断值及其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 CDKD组MHR高于SDM组和EDKD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uACR与MHR、单核细胞、血小板、甘油三酯、血肌酐、血尿酸、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呈正相关(r?=0.552、0.523、0.136、0.214、0.234、0.194、0.137和0.142,均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红蛋白呈负相关(r?=-0.255和-0.321,均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MHR[OlR=1.545(95% CI:1.248,1.913)]、体重指数[OlR=1.160(95% CI:1.029,1.307)]、血肌酐[OlR=1.034(95% CI:1.007,1.061)]、收缩压[OlR=1.068(95% CI:1.028,1.110)]是DKD的独立危险因素。对DKD患者,MHR最佳截断值为6.2,MHR的曲线下面积为0.773(95% CI:0.711,0.834),预测的敏感性为71.9%(95% CI:0.646,0.791)、特异性为72.9%(95% CI:0.657,0.801)。结论 MHR是DK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糖调节受损(IGR)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电生理特点,分析影响IGR相关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收治的54例IGR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中心体检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应用神经电生理检测评价两组研究对象的周围神经功能,包括神经传导检测(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以及腓总神经/腓肠神经的波幅及传导速度)评价大纤维传导功能,皮肤交感反应(SSR)评价小纤维功能;并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空腹血糖(FBG)、2?h餐后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体重指数(BMI)等相关临床生化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IGR相关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组胫神经以及腓肠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下肢SSR波幅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FBG、2 hPG、HbA1c、TC、LDL-C、BMI、UA及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影响IGR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因素为:TG [OlR=8.529(95% CI:1.634,43.372)]、LDL-C[(OlR=3.273(95% CI:1.202,8.927)]、BMI [OlR=1.385(95% CI:1.122,1.708)、UA [OlR=9.265(95% CI: 1.896,9.437)]及Hcy [OlR=11.336(95% CI:1.928,16.774)]。结论 IGR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以小纤维及大纤维中的感觉神经髓鞘病变为主,引起IGR患者神经病变的原因可能与BMI、TC、UA、Hcy代谢紊乱引起的代谢综合征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腹膜炎的危险因素及短期预后。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腹膜透析患者的7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感染发生情况设为感染组46例和对照组30例。分析腹膜炎的相关危险因素,观察记录单发腹膜炎和多发腹膜炎患者的治疗结局。结果 76例腹膜透析患者,未发生腹膜炎患者30例(39.47%),46例(60.53%)患者感染腹膜炎56例次,其中1例感染4次,2例感染3次,4例感染2次;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原发疾病、体重指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透析液浓度、透析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文化水平、民族、高糖透析液使用、C反应蛋白、白蛋白、血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一般非条件Logistic分析,年龄[OlR=1.893 (95% CI:1.512,3.026)]、文化水平低下[OlR=2.318(95% CI:1.389,3.225)]、民族[OlR=0.724(95% CI:0.389,0.895)、C反应蛋白水平[OlR=0.724(95% CI:0.389,0.895)]、白蛋白水平[OlR=1.595(95% CI:1.090,2.335)]、血钾水平[OlR=1.625(95% CI:1.079,2.449)]、高糖透析液使用[OlR=1.186(95% CI:0.822,1.710)]均是腹膜炎的危险因素;单发腹膜炎缓解例数多于多发腹膜炎(P?<0.05),多发腹膜炎患者拔管率及病死率高于单发性腹膜炎(P?<0.05)。结论 患者年龄、文化水平、民族、高糖透析液使用、C反应蛋白、白蛋白、血钾是腹膜透析发生腹膜炎的危险因素。多发性腹膜炎患者拔管率增加,预后差。临床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进行干预可有效提高腹膜透析腹膜炎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胎龄<34周的早产儿225例,分为BPD组23例(包括轻度组18例和中重度组5例)和非BPD组202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儿发生BPD的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OlR=2.02(95% CI:1.13,4.25)]、脓毒血症[OlR=1.79(95% CI:1.54,2.41)]、机械通气时间[OlR=1.83(95% CI:1.27,3.62)]为<34周早产儿发生BPD的危险因素。结论 胎龄、脓毒血症、机械通气时间是早产儿发生BPD的危险因素。减少有创通气可以防治BPD。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铁蛋白(SF)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造影剂引起肾病(CIN)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承德市中心医院心内科行PCI治疗的ACS患者368例。据入院发病时血清铁蛋白水平以三分位数法分为3组(A组SF<160?ng/ml,B组SF 160?ng/ml~< 258?ng/ml,C组SF≥258?ng/ml),比较不同组ACS患者PCI术后CIN发生率,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368例患者发生CIN 39例,发生率为10.6%;A组106例,发生CIN 9例,发生率为8.5%;B组153例,发生CIN 11例,发生率为7.2%;C组109例,发生CIN 19例,发生率为17.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OC曲线显示SF为239.5?ng/ml时预测CIN发生具有68.4%的敏感性和65.2%的特异性(曲线下面积为0.727,95% CI:0.663,0.79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SF≥258?ng/ml,[OlR=2.677(95% CI:1.606,4.462),P?=0.000]、血清肌酐升高[OlR=1.029(95% CI:1.001,1.058),P?=0.046]、血清尿素升高[OlR= 1.553(95% CI:1.145,2.107),P?=0.005]是CIN发生的危险因素,射血分数升高[OlR=-0.054(95% CI:0.898,0.999),P?=0.048]是CIN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高水平SF、术前肾功能异常对ACS患者介入治疗后CIN具有预测作用,射血分数是CIN发生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硬膜外镇痛对产时发热及围产期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1日至6月30日于杭州市妇产科医院分娩的435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产妇是否发生产时发热将其分为发热组(n=118)和非发热组(n=317)。收集产妇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产妇硬膜外镇痛合并产时发热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产妇分娩前后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ROM)≥18h比例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体质量、分娩前CRP、分娩前WBC和PROM≥18h均是产妇硬膜外镇痛合并产时发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当硬膜外镇痛时间超过427min时,产妇产时发热的风险显著升高,曲线下面积为0.806,特异性和敏感度分别为72.5%和69.0%。结论 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分娩前CRP、分娩前WBC、PROM≥18h均与硬膜外镇痛合并产时发热有关。持续7h以上的硬膜外镇痛会增加产妇产时发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出现产时发热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寿光市人民医院2020年10月~2021年11月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镇痛后体温≥37.5℃的产妇纳入发热组,体温<37.5℃的产妇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疾病情况(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合并贫血)和产时相关情况,通过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产时发热的影响因素。结果 所纳入的400例研究对象中20.7%产妇出现产时发热。单因素分析结果示:产妇年龄(P=0.045)、产次(P=0.041)、生产过程中是否使用缩宫素(P=0.044)、内诊次数(P<0.001)以及镇痛时机(P<0.001)与硬膜外分娩镇痛后出现产时发热相关。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示:内诊次数(OR=2.745,95%CI:1.112-6.677)、镇痛时机(OR=2.316,95%CI:0.938-5.714)和羊水污染(OR=1.880,95%CI:0.759-4.658)是影响硬膜外分娩镇痛后产时发热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热组和对照组在体质指数(BMI)、孕周、妊娠合并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AFP)和胆碱酯酶(ChE)在肝衰竭临床结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179例肝衰竭患者,根据患者离院时状态分为生存组及死亡组。收集患者肝衰竭相关实验室指标并进行比较,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影响肝衰竭临床结局的危险因素。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对肝衰竭临床结局的预测能力。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国际标准化比值(INR)[OlR=4.393,(95% CI:2.174,8.879)]、白蛋白(Alb)[OlR=1.956,(95% CI:1.184,3.231)]、 甲胎蛋白(AFP)[OlR=1.371,(95% CI:1.075,1.748)]和胆碱酯酶(ChE)[OlR=5.276,(95% CI:3.586,7.762)]是影响肝衰竭预后的危险因素。AFP预测肝衰竭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8,敏感性为86.6% (95% CI:78.2%,92.7%),特异性为63.4%(95% CI:52.0%,73.8%);ChE预测肝衰竭预后的AUC为0.802,敏感性为53.6%(95% CI:43.2%,63.8%),特异性为92.7%(95% CI:84.8%,97.3%)。两者联合的AUC为0.872,高于 两者单独预测的准确性(AFP:Z?=3.084,P?=0.002;ChE:Z?=2.945,P?=0.003),其敏感性为84.5%(95% CI:75.8%,91.1%),特异性为76.8%(95% CI:66.2%,85.4%)。结论 AFP及ChE可用于预测肝衰竭患者临床结局,两者联合可以对肝衰竭临床结局作出较为准确的预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心肌无复流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8年10月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STEMI患者118例,详细记录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检测血小板计数(PLT)、淋巴细胞计数(LY),计算PLR;评估PCI术中情况,记录术中梗死相关动脉的病变情况,采用Gensini积分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采用TIMI血流分级将患者分为正常复流组(TIMI 3级)和无复流组(TIMI 0~2级)。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卒中、发病时间、Killip分级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复流组患者PLT、PLR和Gensini积分高于正常复流组(P?<0.05),其余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PLR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581,P?=0.0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PLR高[OlR=2.737(95% CI:1.433,5.227)]和Gensini积分高[OlR=1.490(95% CI:1.087,2.042)]为影响PCI术后心肌无复流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以PLR为诊断模型变量,曲线下面积为0.751,以最大约登指数计算的诊断阈值为188.21,预测无复流的敏感性为70%,特异性为73%。结论 PLR与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PLR对PCI术后心肌无复流具有一定的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卒中后疲劳(PSF)患者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变化及维生素D3(VD3)干预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2月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初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其中,50例伴PSF为研究组,50例无PSF为病例对照组,另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比较3组的一般资料,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明确PSF发生的危险因素。研究组进一步随机分为PSF-A组与PSF-B组,A组采取VD3干预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的血清25(OH)D水平,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Fugl-Meyer量表(FMA)评分变化。结果 研究组 的NIHSS评分、FSS评分高于病例对照组(P?<0.05),FMA评分和血清25(OH)D水平低于病例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病例对照组的血清25(OH)D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OlR=1.369(95% CI:1.024,2.561)]、NIHSS评分[OlR=3.319(95% CI:1.031,3.456)]、FSS评分[OlR=2.661(95% CI:1.053,2.915)]是影响PSF的独立危险因素,而FMA评分[OlR=2.982(95% CI:1.147,3.668)]、血清25(OH)D水平[OlR=2.114(95% CI:1.121,3.865)]是保护因素(P?<0.05)。随着PSF严重程度的增加,FSS评分和NIHSS评分逐步升高(P?<0.05),而FMA评分和血清25(OH)D水平降低(P?<0.05)。血清25(OH)D与FSS评分、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525和-3.179,均P?<0.05),与FMA评分呈正相关(r?=0.619,P?<0.05)。随访3和6个月,PSF-A组的FSS评分、NIHSS评分低于PSF-B组(P?<0.05),FMA评分和血清25(OH)D水平高于PSF-B组(P?<0.05)。结论 血清25(OH)D降低可能与缺血性脑卒中后PSF的发生及程度有关,VD3干预可能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青年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 1月—2017年6月在南充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20~45岁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青年患者319例。将患者按诊断高尿酸血症的标准分为高尿酸血症组(156例)和血尿酸正常组(163例);分析两组的一般情况和临床资料,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与血尿酸正常组比较,高尿酸血症组的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尿酸(UA)、收缩压、舒张压、脉压、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肌酐(Scr)、糖化血红蛋白(GHb)、代谢性疾病(高血压、代谢综合征和超重或肥胖)发病率和睡眠质量差患者构成比均升高(P?<0.05)。UA与TG、Scr呈正相关(rs?=0.165和0.698,P?<0.05)。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OlR=2.584(95% CI:1.233,5.414)]、代谢综合征[OlR=6.751(95% CI:3.514,12.968)]和睡眠质量差[OlR=2.229(95% CI:1.290,3.851)]为2型糖尿病并发高尿酸血症青年患者的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青年患者可能与高血压、代谢综合征及睡眠质量差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游离脂肪酸(NEFA)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遂宁市中心医院心血管中心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38例作为研究组,根据Gensini总积分分为轻度病变组42例,中度病变组47例和重度病变组49例;根据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40例,双支病变组49例和三支病变组49组。选取同期该院的健康体检者4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LP-PLA2、NEFA水平,并分析血清LP-PLA2、NEFA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及对随访3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 不同病变组患者的性别、年龄、LP-PLA2、NEFA、伴随糖尿病及高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指数、吸烟、喝酒、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2019年4月,46例健康体检者未出现心血管事件,138例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57例,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1.3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病变程度[OlR=2.546(95% CI:2.001,4.013)]、不同病变支数[OlR=2.453(95% CI:2.000,4.014)]、血清LP-PLA2 [OlR=2.453(95% CI:2.758,5.346)] 和NEFA [OlR=4.034(95% CI:2.014,5.896)]为冠心病患者3年随访期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LP-PLA2、NEFA高表达,其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并影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压变异性(BPV)干预策略对高血压脑白质疏松(LA)、预后卒中及认知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研究2013年1月—2016年12月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并最终纳入统计的高血压患者269例。BPV以血压标准差(SD)、变异系数(CV)表示。其中无或轻度LA组定义为对照组,中重度LA组定义为病变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PV与LA的关系。入院后给予不同类别降压药物,同时,采用简明精神量表(MMSE)进行认知功能状态评分。1年后再次复查患者BPV及LA程度。分析不同降压药物对BPV、LA及1年内卒中事件和认知功能变化的影响。结果 ①病变组收缩压CV、收缩压SD、杓型分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较高收缩压SD、非杓型特点为LA的危险因素。[OlR=2.168(95% CI:1.120,4.195),P?=0.022;OlR=2.764(95% CI:1.405,5.437),P?=0.003]。③氨氯地平组用药后中重度LA比例、卒中事件发生率较依那普利及美托洛尔组降低(P?<0.05);用药后氨氯地平、依那普利及美托洛尔组的SD分别为(13.756±2.919)、(14.919±3.037)和(15.433±2.962)(P?<0.05);用药后氨氯地平、依那普利及美托洛尔组的MMSE评分分别为(27.484±2.267)、(26.575±2.488)和(26.032±3.113)(P?<0.05)。结论 收缩压SD及非杓型特点是预测LA较好且简易的指标,钙离子拮抗剂或长效降压药物可降低血压变异性,是预防LA、减少卒中及认知功能减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癌组织中P2X7R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收治的NSCLC患者118例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SCLC组织标本中P2X7R的表达,根据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将患者分为P2X7R高、低表达组。采用Kaplan-Meier曲线和Log-rank χ2检验比较P2X7R高、低表达组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NSCLC患者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72例(61.0%)患者癌组织中P2X7R高表达。不同TNM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P2X7R蛋白高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2X7R高表达组5年无瘤生存率低于P2X7R低表达组(18.1% VS 25.1%)(P?<0.05);P2X7R高表达组5年总生存率低于P2X7R低表达组(23.3% VS 30.1%)(P?<0.05)。单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P2X7R表达、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是影响NSCLC患者无瘤生存率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表明,P2X7R表达[OlR=2.082(95% CI:1.079,3.747),P?=0.001]及TNM分期[OlR=3.210(95% CI:0.587,6.448),P?=0.028]是影响NSCLC患者无瘤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单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显示,P2X7R表达、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NSCLC患者总生存率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表明,P2X7R表达[OlR=2.893(95%CI:1.582,4.562),P?=0.002]及TNM分期[OlR=1.910(95%CI:0.587,2.449),P?=0.038]是影响NSCLC患者总生存率的危险因素。结论?P2X7R表达可作为影响NSCLC预后的新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