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Egr-1在单眼形觉剥夺性弱视幼猫视皮质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将30只3周龄健康幼猫随机分成形觉剥夺组与对照组,每组15只.饲养于自然光照下,将剥夺组幼猫通过黑色不透明遮盖布遮盖右眼.于遮盖前和遮盖后的第1、3、5周对所有幼猫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检查;遮盖后第5周PVEP检测完成后,处死幼猫,根据《猫解剖彩色图谱》,取视皮质,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利用Image-Pro Plus统计并分析其阳性细胞数与平均光密度值.结果:PVEP检测显示,遮盖后第3周和第5周,剥夺组右眼P100波潜伏期高于剥夺组左眼(P<0.05)和对照组右眼(P<0.05),振幅下降(P<0.05).免疫组化显示,Egr-1在两组幼猫视皮质中均有阳性表达;遮盖5周后剥夺组视皮质中Egr-1阳性细胞数与平均光密度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眼形觉剥夺性弱视会导致视皮质内的Egr-1蛋白表达量下降,促进弱视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左旋多巴对形觉剥夺弱视幼猫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 40只4周龄幼猫分为正常组、单眼剥夺组、对照组、左旋多巴组,每组10只,通过单眼眼睑缝合制备形觉剥夺的弱视模型,观察不同干预条件下各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的P100波的峰时及振幅的变化.结果剥夺组、对照组剥夺眼P100波峰时值延长,振幅降低,与正常组及对侧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旋多巴组双眼P-VEP各项指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多巴能缩短弱视眼的P100波峰时及提高P100波的振幅,能促进弱视眼传导和感觉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斜视幼猫发育过程中视皮层神经元NMDA-R1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本研究希望了解斜视性弱视猫视皮层神经元N-甲基-D-天门冬氨酸亚基1(简称NMDA-R1)的表达减少是在斜视幼猫发育中哪一阶段出现的。方法 幼猫13只,其中6只于2周龄时做一眼外直肌断腱术产生单眼内斜。分为4个实验组:2周龄组,2只正常幼猫;3周龄组,2只正常和2只斜视幼猫;5周龄组,2只正常和2只斜视幼猫;成年组,1只正常和2只斜视性弱视猫。动物均在深度麻醉下经心脏4%福尔马林灌注后,取初级视皮层冷冻切片,NMDA-R1单克隆抗体标记后显色,焦油紫复染。结果 ①正常幼猫发育过程中初级视皮层神经元NMDA-R1的表达主要在视皮层Ⅱ-Ⅲ层(P<0.05),3周龄达峰值,随后逐渐降低,5周龄时接近成年猫水平。②与同龄正常猫比较斜视幼猫视皮层NMDA-R1的表达在斜视术后第1周开始减少(P<0.05),以第Ⅳ层较显著。斜视手术后3周与正常猫比较,斜视幼猫视皮层NMDA-R1的表达在视皮层各层各层均降低(P<0.05),以第弱视猫的表达水平。结论 斜视性弱视猫视皮层神经元NMDA-R1的表达减少发生在斜视手术后1周。表明NMDA中介了外侧膝状体到视皮层的输入。这与视觉电生理实验中发现,斜视性弱视猫视皮层接受弱视眼外膝体输入的减少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以2~4周龄幼猫制作羊眼剥夺(MD)弱视模型,应用PVEP对比手术前及饲养12周后的视觉变化。在证实动物产生弱视后,冠状切取外侧膝状体(LGN),对其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行免疫细胞化学ABC技术处理,由计算机图象分析对照和MD眼对侧LGN的A、Al和C层GABA免疫阳性神经无数量和辉度变化。结果表明,幼猫的LGN3层均有GABA能神经元分布,与对照比MD眼输入层的GABA免疫阳性神经元数量、辉度显著降低。提示①LGN的GABA能神经元在幼猫生后早期视觉发育中对视剥夺具有敏感性,其活性依赖有无正常视觉信息输入及视网膜功能如何。②GABA能神经元对视信号输入和处理起调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燕  张东果 《医学争鸣》1997,18(4):357-360
研究单眼剥夺下大鼠视中枢呈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变化。方法:用2周龄大鼠缝合其单侧眼睑一月后,造成剥夺弱视动物模型。冠状切取外侧膝状体及这高皮质17区,工片行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组织化学染色,以间接研究NOS阳性神经元的变化。结论:生后早期单剥夺可造成大鼠外侧膝状体和视皮质17区相应层的NOS阳性神经元数量下降,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正常组、模型组及对照组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和扫描视觉诱发电位(SVEP)视力,研究各组的视觉电生理表现,探讨单眼睑缝合1周是否可以建立形觉剥夺性弱视模型。方法分析三组PVEP的波形变化、潜时及完成一次诱发反应的时间;比较各组由SVEP得出的客观视力。结果①正常组PVEP由2个波峰组成“M型”(正向波向上),模型组及对照组出现波的分离—波形由多个波组成,而且完成一次反应的时间延长。②缝合侧的N75延迟,SVEP视力较正常组差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③对照组未缝合侧视力恢复到正常水平而缝合侧视力仍差且与正常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短期形觉剥夺的视觉电生理变化是弱视猫的一种表现,单眼睑缝合1周即可建立形觉剥夺性弱视猫的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新生猫制作形觉剥夺性弱视模型,采用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检测氟西汀治疗前后的弱视猫,了解特征峰潜伏期和波幅的变化,进而观察氟西汀治疗形觉剥夺弱视猫的效果。方法采用德国Roland视觉电生理仪,对3例正常对照组猫和15例形觉剥夺性弱视猫建模12周,喂养氟西汀后4、8、12、16、20周进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检测,对特征峰进行潜伏期和波幅的比较。结果正常对照组P波的潜伏期(48.33±3.51) ms,波幅(55.69±3.52)nV,单眼形觉剥夺猫P波的潜伏期(58.23±4.62)ms,波幅(38.24±2.96)nV,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氟西汀治疗4、8周时,P波的潜伏期较治疗前稍缩短,波幅稍增加,与氟西汀治疗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16、20周时,P波的潜伏期缩短,波幅增加,与氟西汀治疗前的形觉剥夺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氟西汀治疗形觉剥夺弱视猫能使其视觉电生理P波的潜伏期缩短,波幅增加,其变化过程类同于人类儿童弱视治愈过程中视觉电生理P波的潜伏期和波幅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豚鼠频闪光诱导性近视和形觉剥夺性近视模型中外侧膝状体多巴胺(DA)含量的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初步探讨比较不同近视模型的中枢发病机制?方法 24 只普通级2 周龄豚鼠随机分成3 组(n =8):频闪光照(FLM)组?形觉剥夺(FDM)组?对照组,各组均饲养8 周?在造模前后分别测量各组豚鼠右眼屈光度和眼轴长度,8 周实验结束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HPLC?ECD)对左脑外侧膝状体DA 进行定量?结果 造模前,各组屈光度和眼轴长度差异无显著性( P >0.05)?造模第8 周,与对照组相比,FLM 组和FDM 组右眼屈光度变化值( P <0.001)?眼轴长度变化值( P <0.05)差异均有显著性,提示近视建模成功?HPLC-ECD 结果显示:豚鼠左脑外侧膝状体DA 含量FLM 组> 对照组> FDM 组;对照组为(37.04 ±1.18)pg/ μL; FDM 组为(24.27 ± 3.46)pg/ μ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 0.021);FLM 组为(45.58 ± 1.98)pg/ μ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01)?结论 频闪光诱导性近视模型外侧膝状体DA 含量增加,而形觉剥夺性近视模型中DA 含量减少,说明DA 在两种实验性近视外侧膝状体中的表达不一致,两种近视模型的发生机制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9.
斜视性弱视猫视中枢神经元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观察斜视对猫外侧膝状体神经元和视歧层神经元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色素氧化酶技术,测定斜视猫外侧膝状体各投射层细胞及视皮层第Ⅳ细胞层细胞的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了解其功能与形态学的关系。结果3只斜视猫斜视眼投射到同侧外侧膝状体A1层细胞的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降低,而投射到对侧外侧膝状体A层细胞的酶活性未见降低;斜视猫双侧视皮层了17区第Ⅳ层发生交替柱状酶活性未见降低。结论在视觉发育可塑性敏感性内产生的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观察单眼形觉剥夺性弱视动物模型谷氨酸受体(GluRs)的变化,探索形觉剥夺性弱视发生的物质基础.方法 11只初生家养猫随机分为两组,处理组在3周龄时缝合单侧眼睑塑造单眼形觉剥夺性弱视模型,3月后用受体的放射性配体结合分析实验观测视皮层GluRs的结合位点数和亲和力.对照组未予特殊处理.结果 处理组视皮层GluRs结合位点数较对照组下降(P<0.001),而KD值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实验的Hill系数均接近于1.L-[3,4-~3H]-谷氨酸与各型GluRs结合位点的亲和力相同,无正负协同效应.结论 单眼形觉剥夺性弱视动物模型视皮层GluRs亲和力低,GluRs参数出现异常,说明形觉剥夺性弱视的发生可能有一定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单眼剥夺大鼠视网膜细胞色素氧化酶 (CO)的活性变化。方法 :2周龄大鼠行单眼睑缘黏合 ,制作单眼视觉剥夺动物模型 ;DAB法观察大鼠视网膜铺片的组织化学反应情况 ,光学显微镜下分四个象限计数高、中、低CO活性视网膜节细胞数 ,间接反应视网膜细胞CO活性变化。结果 :视网膜CO阳性细胞数在剥夺眼与非剥夺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1) ;非剥夺眼与正常对照组两眼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在视觉发育敏感期内单眼剥夺 ,可造成大鼠剥夺眼视网膜C0阳性节细胞数下降 ;提示剥夺性弱视可能存在视网膜的异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术后弱视训练治疗儿童单眼无晶状体眼视功能重建的效果。方法儿童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88例88眼,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44眼,对照组44例44眼,2组均行后囊切开及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1个月观察组结合健眼遮盖和弱视治疗仪进行弱视训练,对照组术后不行弱视训练。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视力脱残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a观察组脱残率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1a观察组视力≥0.5者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1a外伤眼脱残率均高于先天眼(P<0.01,P<0.05)。术后1a外伤眼视力≥0.5者多于先天眼(P<0.01)。对照组术后1个月外伤眼脱残率高于先天眼(P<0.01);术后1a外伤眼与先天眼矫正视力脱残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a外伤眼视力≥0.5者高于先天眼(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术后弱视训练治疗儿童单眼无晶状体眼对儿童视功能的重建优于单纯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侧视觉剥夺后鸽子两侧视盖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方法:建立单眼剥夺动物模型,抽提,纯化左右视盖mRNA,利用SSH方法建立左侧视盖差异表达文库,对其中EST进行克隆,测序,反Northern杂交去除假阳性。结果:共筛选得到12个差异表达片段,经同源性检索,其中11个未发现有发高源性的基因,提示可能为新的EST,另一差异片段与CGI-31蛋白有85%的同源性,结论:视觉相关脑区差异表达序列的分析可能为视觉形成的分子机制或视觉通路的分子构筑提供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15.
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总和视觉诱发电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斌  张春莲 《右江医学》2000,28(4):278-280
目的 :探讨屈光不正性弱视对儿童双眼视及视觉诱发电位 (VEP)双眼总和的影响。方法 :对 2 0例正常儿童及 34例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 (分有、无立体视两组 )进行全视野刺激视觉诱发电位的研究。结果 :双眼刺激视觉诱发电位总和VEP和单眼刺激视觉诱发电位AP10 0 :无立体视组明显低于正常组及有立体视组 (P <0 .0 1) ;有立体视组低于正常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单眼刺激视觉诱发电位LP10 0 :屈光不正性弱视组较正常组明显延长 (P <0 .0 1) ,有、无立体视两组之间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视觉诱发电位比行为或心理物理方法更为优越 ,能定量准确地客观反映视功能状态 ,视觉诱发电位双眼总和能客观评价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双眼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图像视觉诱发电位(PVEP)自率空间频率眼、脑联合训练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方法治疗组:260例(420只眼),采用PVEP自率空间频率眼、脑联合训练刺激疗法治疗;对照组:86例(152只眼),采用遮盖法及红光闪烁精细目力训练法治疗。根据弱视儿童的发病年龄、弱视类型、弱视程度分析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年龄越小治愈率越高;弱视程度越轻治愈效果越好;屈光不正型弱视疗效最高。治疗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PVEP自率空间频率刺激疗法对治疗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弱视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80例弱视儿童和30例同年龄正常儿童同期进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的检测。结果表明儿童弱视眼的P-VEP有异常改变(潜时延长和振幅下降),而部分正常儿童亦会出现异常P-VEP,但是弱视眼的异常P-VEP发生率远比正常眼为高。单眼弱视患者其对侧眼异常P-VEP发生率与正常眼儿童相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哌仑西平眼液对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的抑制效果,并探讨Smad3信号通路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哌仑西平抑制近视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周龄豚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Ⅰ组(正常对照组):不遮盖不点药;Ⅱ组(单纯遮盖组):单纯遮盖右眼不点药;Ⅲ组(哌仑西平组):遮盖右眼,每天早晚2次点3%哌仑西平滴眼液;Ⅳ组(氮酮组):遮盖右眼,每天早晚2次点0.1%氮酮液。各组均以右眼为处理眼,左眼为对照眼。6周后检测4组豚鼠的双眼屈光度、眼轴长度,行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印迹法分别检测巩膜上Smad3及CTGF的蛋白表达。结果:Ⅲ组与Ⅰ组实验眼间相对性屈光度数及眼轴长度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Ⅳ组与Ⅰ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巩膜Smad3和CTGF阳性吸光度值Ⅲ组与Ⅰ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Ⅳ组与Ⅰ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印迹显示Smad3蛋白及CTGF蛋白表达Ⅱ,Ⅳ组均较Ⅰ组明显降低(P<0.05),而III组较Ⅰ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哌仑西平眼液能抑制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发展,推测哌仑西平可能通过影响巩膜 Smad3信号通路从而抑制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曾堰平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7):91-92,94
目的探讨相同对比度彩色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在儿童早期色觉改变筛查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选择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2011年6~12月进行眼科检查的正常儿童40例,对其进行相同对比度条件下彩色(红-黑、绿-黑)与非彩色(白-黑)视觉刺激,采用分光光度计进行颜色亮度控制,检测儿童的视觉诱发电位,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红-黑、绿-黑视觉刺激条件下视觉诱发电位波形(PVEP)与白-黑视觉刺激下PVEP波形相似.左右眼在3种视觉刺激的峰时(P1、N1)及相对振幅(P1+N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黑、绿-黑刺激下P1峰时明显长于白-黑刺激(P〈0.05),红-黑、绿-黑刺激下P1峰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黑、绿-黑刺激下N1峰时明显长于白-黑刺激(P〈0.05),红-黑、绿-黑刺激下N1峰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黑、绿-黑刺激下P1+N1明显小于白-黑刺激(P〈0.05);红-黑刺激下的P1+N1明显小于绿-黑刺激(P〈0.05)。结论相同对比度彩色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检查所获得波形稳定,排除了色彩的对比度不同对检查结果的干扰,可用于儿童早期无症状色觉异常的筛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