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微创内镜联合术式与传统开放术式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差异。  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胆囊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共140例临床资料,其中行常规开腹术式治疗的7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行微创内镜联合术式治疗的68例患者设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患者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同时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相较于传统开放术式,微创内镜联合术式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微创、操作简便及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有助于缓解术后疼痛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探讨胃裸区淋巴结清扫对胃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  选取185例近端胃癌患者的手术及随访资料,依据术中是否行胃裸区淋巴结清扫分为两组:观察组95例,行胃癌D2根治联合胃裸区淋巴结清扫;对照组90例,行常规胃癌D2根治术。观察两组胃裸区淋巴结阳性率、围手术期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QOL等。结果  胃祼区淋巴结阳性率高达66.3%。观察组局部复发率低于对照组,5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QOL均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在12、24和36个月的QOL总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近端胃癌根治术中常规行胃裸区淋巴结清扫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QOL。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性观察及分析丙型肝炎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方法  选择2010年-2015年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术的丙肝患者23例,纳入丙肝组;并随机选择同期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无感染患者35例,纳入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病例资料,收集患者围手术期资料,统计术后近期并发症(药源性和术源性)发生情况。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对比两组间差异。 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Deyo分数、术前Harris评分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丙肝患者中,11.36%患者是急性感染,47.54%患者是慢性感染,41.10%患者处于潜伏感染状态。丙肝组手术时长明显长于对照组(124.62±37.53)min vs (117.67±41.07)min,P <0.01;丙肝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大于对照组(619.7±116.8)ml vs (453.2±62.9)ml,P <0.01;丙肝组首次下地时间和住院总时长均明显长于对照组;术后丙肝组Harr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7.69±9.55)分vs (32.21±4.97)分,P <0.01。丙肝组患者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丙肝病毒感染患者的全髋关节置换风险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增高,术前须告知患者相关风险,术者应仔细慎重操作,术后严密观察,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探讨uncut Roux-en-Y吻合技术在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中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63例因胃癌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方法分为uncut组和Roux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消化道重建时间、术后近远期并发症情况、术后12个月的单餐进食量、预后营养指数(PNI)、Visick分级指数。结果  ①两组消化道重建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uncut组短于Roux组;②两组术后近期吻合口并发症、术后倾倒综合症、反流性食管炎发病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③Roux滞留综合症(RSS)发病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uncut组较Roux组降低;④两组PNI变化趋势不同,术后12个月PN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2个月uncut组PNI高于Roux组。术后12个月VisickⅠ、Ⅱ级患者比例及单餐进食量达术前80%的患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uncut组优于Roux组。结论  uncut吻合不增加手术风险、操作难度及术后吻合口并发症,但在改善患者进食、营养状况,减少RSS并发症方面具有优势,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加味通腑汤联合肠内外营养对胃癌术后早期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和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62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1例。在术后常规处理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肠内外营养支持,观察组在肠内外营养支持基础上给予加味通腑汤经鼻空肠营养管滴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术前1 d、术后3 d和术后7 d前白蛋白(prealbumin,PA)、白蛋白(albumin,Alb)、血清总蛋白(total serum protein,TP)及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同时观察患者术后腹胀、恶心呕吐、肺部感染、腹腔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显著缩短(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PA、Alb、TP、Hb均较术前1 d显著降低(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PA、Alb、TP、Hb均较术后3 d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PA、Alb、TP、Hb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联合加味通腑汤小肠内滴注,可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营养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强化肠外营养对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仅给予标准肠外营养,观察组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100ml/d。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统计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前及术后3 d,两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IgA、IgG、IgM、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7 d,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IgA、IgG、IgM水平增高(P <0.05),TNF-α、IL-6水平降低(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0% vs 16.0%)(P < 0.05)。结论  结肠癌合并肠梗阻围手术期采用丙氨酰-谷氨酰胺强化肠外营养,可显著增强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炎症反应,降低感染率,其效果优于标准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胰腺癌术后行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促进机体胃肠功能、免疫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9月-2013年11月间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胰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接受的营养干预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术后常规营养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后营养状况、胃肠功能、免疫功能等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受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术后1周及2周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接受肠内营养后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胃管留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接受营养干预后1周,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CD3+、CD4+、CD4+/CD8+值高于对照组患者,CD8+值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发生腹泻、腹胀、便秘的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胰腺癌患者接受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态、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提升机体整体免疫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音乐联合芳香疗法在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将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22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音乐(早晚各1次)和芳香(晚1次)辅助治疗,持续至出院;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患者手术后的1、4及7 d及出院前疼痛情况,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患者化疗前后情绪及睡眠状况;同时记录各组化疗期间出现恶心呕吐患者例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疼痛、焦虑及抑郁水平明显降低(P <0.05);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P <0.05);同时,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降低(P <0.05)。结论  音乐联合芳香疗法在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的微小RNA(microRNA,以下简称miRNA)-221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并探索其对结直肠癌细胞迁移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4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体检的4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以及癌旁组织中miRNA-221表达水平,同时对比结直肠癌患者及正常人血浆中miRNA-221表达水平。对结直肠细胞采用miRNA-221的mimic及inhibitor分别高、低表达miRNA-221后,采用transwell法分别检测细胞的侵袭水平以及EMT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miRNA-221在直肠癌组织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iRNA-221在直肠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扰结直肠癌HT-29细胞株中miRNA-221后,结直肠癌细胞迁移能力显著降低(均P <0.05),且细胞中EMT相关的上皮钙黏蛋白(E-cad)的表达水平降低;而过表达HT-29细胞株中miRNA-221,结直肠癌细胞迁移能力显著增加,且细胞中EMT相关的上皮钙黏蛋白(E-cad)的表达水平增加。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高表达的miRNA-221通过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迁移水平来参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MDT)对结肠癌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124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MDT组和非MDT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日期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MDT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均少于非MDT组(P <0.05);MDT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呼吸衰竭、肺部感染及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低于非MDT组患者(P <0.05)。结论  多学科协作治疗模式能够有效优化治疗过程,促进患者恢复,减少住院费用及住院日期,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有营养风险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肠内营养对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运用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标准,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60岁以上有营养风险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70例,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36例,对照组34例.EN组术前3d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术后第1、3、5、7天检测血浆总蛋白、前清蛋白、清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总数、血浆D-乳酸(D-LAC)和二胺氧化酶(DAO),观察术中肠道清洁度、术后并发症.结果 EN组术后第1、3、5、7天的血浆总蛋白、前清蛋白、清蛋白、转铁蛋白及淋巴细胞总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D-LAC、DAO水平及腹腔感染、伤口感染等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肠道清洁度、吻合口漏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营养风险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对结直肠癌患者康复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8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胃管留置时间、进食时间、手术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总蛋白、清蛋白以及前前蛋白含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结直肠癌患者采用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可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个体化营养治疗对存在营养风险的消化系统疾病围手术期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方案将纳入研究的217例消化系统疾病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12例,行个体化营养治疗)和对照组(105例,行非个体化营养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及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处理及营养支持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1~2006年收治的98例60岁以上胃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其围手术期处理及营养支持的方法进行探讨。结果98例中81例行切除性手术,手术切除率为8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围手术期死亡率为3%。结论加强老年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处理及营养支持,对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营养风险增加的相关因素。方法前瞻性纳入同步放化疗食管癌患者68例,采用患者自评‐主观全面评定量表(PG‐SGA)进行营养风险评分。所有患者接受早期营养教育并对重度营养不良者进行短期营养支持,于放疗结束再次营养评估。根据入院时PG‐SGA评分将患者分为轻中度营养不良组[PG‐SGA(B)组]和重度营养不良组[PG‐SGA(C)组]。收集放化疗前后的体质量、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白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客观营养指标。结果 PG‐SGA(B)组24例,PG‐SGA(C)组44例;两组性别、年龄和民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疗前两组Hb和Al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疗后 PG‐SGA(B)组 Hb(χ2=2.710;P=0.009)和 Alb(χ2=3.743;P=0.000)均高于PG‐SGA(C)组。两组体质量指数(BMI)在放化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下降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7)。放化疗后PG‐SGA评分与放化疗前后 Hb、Alb、BMI参数的变化及体质量下降百分比呈正相关(rs=0.240、0.249、0.282、0.447,P<0.05)。结论较差的营养不良认知,放化疗前后Hb、Alb、BMI参数的变化及体质量下降百分比是食管癌放化疗后营养风险增加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和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机体营养状况和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胃癌根治性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早期肠内营养组30例,于术后24 h应用瑞素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共实施7 d;肠外营养组30例,术后给予全肠外营养治疗。两组病人分别于手术前1 d、术后第1、8天检测营养指标血清清蛋白(ALB)、转铁蛋白(TF)和前清蛋白(PA),并观察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血清清蛋白、转铁蛋白和前清蛋白浓度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或0.01),经过一段时期的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后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肠内营养的营养恢复作用与肠外营养相比无明显差异。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两组病人差异显著(P〈0.01)。两组病人在观察期间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胃癌病人的营养状况,促进肠蠕动恢复的作用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7.
苍玉珍  曾青山  黄文静 《海南医学》2016,(19):3170-3172
目的:分析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术后出院患者营养指标及其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5月至2015年4于我院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住院顺序编号,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各37例。A组胃癌术后早期作家庭肠内营养干预,B组未给予家庭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指标的恢复情况,以及出院前后不同时间段患者血清前蛋白(PA)、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血红蛋白(Hb)及白细胞计数(WBC)等指标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体质量(BW)、并发症和出院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出院3周后,A组患者的PA、ALB、HGB、BW分别上升至(0.25±0.06) g/L、(38.65±3.84) g/L、(93.21±10.41) g/L、(65.06±10.44) kg,IgG、IgA分别上升至为(13.01±1.81) g/L、(4.11±0.97) g/L,分别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出院3周KPS评分为(86.86±5.94)分,明显高于B组的(80.36±2.7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51%(5/37)、18.92%(7/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早期家庭肠内营养支持干预胃癌术后出院患者,可改善患者出院后营养指标、免疫水平,改善其术后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营养支持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治疗中合理应用的价值。方法 将64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营养支持组和非营养支持组 (各32例 ) ,营养支持组术前7d予肠外营养及术后早期予肠外 +肠内营养 ,非营养支持组仅予输注葡萄糖等。手术前后检查血常规、血特种蛋白、淋巴细胞 ,测24h尿氮含量。另选择常规体检正常者30名作正常对照组。结果 胃癌患者入院时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 (P<0.01)。术前1d营养支持组经术前营养支持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和淋巴细胞数显著升高 (P<0.05或0.01) ,与非营养支持组比较差别也有显著性意义 (P<0.05) ;术后第1、3天血浆蛋白虽有下降 ,但下降幅度平缓 (P>0.05) ;而非营养支持组与术前相比 ,上述指标明显下降 (P<0.05)。术后7d时 ,营养支持组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非营养支持组 (15.62% )高于营养支持组 (6.25% )。结论 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合理营养支持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免疫状况 ,减少术后并发症 ,有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的影响,探讨胃癌术后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方法 选择胃癌手术患者138例,术前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PN组,n=46)、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n=46)及常规补液组(n=46).均于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营养支持,分别于术后第1天、第8天测定营养相关指标并进行比较,再比较各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