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儿科学会(AAP)近日告诫母亲们,为了有效预防软骨病,所有婴儿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婴儿应该补充维生素 D。尽管母乳对婴儿而言是最好的营养品,但它未含有足够的维生素 D以满足婴儿的营养需要,尤真婴儿未充分晒太阳的。APP对此解释说,虽然所有在美国出  相似文献   

2.
王玉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5,(11):1560-1561
目的:探讨口服维生素D3滴剂在预防和治疗佝偻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34例佝偻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观察组患儿口服药物维生素D3滴剂,对照组患儿服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液。对比2组患儿疾病预防和治疗效果。结果维生素D3滴剂在预防治疗佝偻病中的效果明显优于葡萄糖酸钙,观察组患儿中的磷酸酶活性值更稳定。结论维生素D3滴剂与葡萄糖酸钙对佝偻病都有一定的预防治疗效果,经比较维生素D3滴剂的临床治疗效果更显著,且安全性更高,更适用于儿科临床预防和治疗佝偻病。  相似文献   

3.
产前产后干预对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大力提倡的最佳婴儿喂养方式,对婴儿的智力和体格发育是任何乳类制品无法替代的,也是每个母亲应尽的义务。但近几年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母乳喂养率呈下降的趋势。为了提高纯母乳喂养率,2004年3~7月对孕产妇进行产前、产后干预,收到满意的效果,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母乳喂养指导路径对产妇妊娠后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及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实现临床方式与方法的持续完善与有效提升.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分娩产妇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5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母乳喂养指导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600例产妇母乳喂养的临床观察,探讨早泌乳及增加泌乳量的有效方法和措施。方法:正常足月分娩产妇,排外妊娠合并症或妊娠并发症,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早期进行产前检查,母乳喂养宣教、乳房保养护理、营养准备、陪伴分娩、优质病房、母婴同室、产后半小时开奶及指导产妇正确哺乳方法等;对照组产前未系统产检,未进行母乳喂养宣教、乳房保养护理及营养装备,住普通病房,未陪伴分娩,仅是住院分娩后进行母乳喂养知识传教。结果:观察组产后0.5 h、24 h、48 h、72 h纯母乳喂养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强孕产妇综合处理措施,是早泌乳增加泌乳量为纯母乳喂养的成功创造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蓝峥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26):87-91
目的 探讨维生素D(vitamin D,VitD)滴剂联合胰岛素对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患儿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7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T1DM患儿,采用数表法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给予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另给予VitD滴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25–羟维生素D3 [25–hydroxyvitamin D3,25(OH)D3 ]水平、临床效果、胰岛素日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频率、血糖变化。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对比治疗前、1个月后及治疗后,外周血CD4+T细胞表达γ干扰素(interferon–gamma,INF–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的细胞阳性率及INF–γ/IL–4;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和再入院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25(OH)D3水平高于治疗前和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常规组比,胰岛素日用量少,血糖达标耗时短,低血糖频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及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餐后2h血糖、INF–γ细胞阳性率、INF–γ/IL–4均低于常规组,IL–4细胞阳性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及治疗后,两组患者餐后2h血糖、INF–γ细胞阳性率、INF–γ/IL–4均低于治疗前,IL–4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且本组内每两个时刻与各时刻两组间血清肝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及再入院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itD滴剂联合胰岛素有利于T1DM患儿血糖控制,有效减少胰岛素使用和低血糖,且有助于调节Th1/Th2细胞平衡,安全,还可减少并发症和再入院。  相似文献   

7.
8.
9.
罗正俊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2):4141-4143
目的探讨维生素D滴剂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7月潢川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ICP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要求所有患者低脂饮食。对照组患者接受地塞米松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维生素D滴剂治疗。两组患者均用药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Ribalta瘙痒评分标准评估皮肤瘙痒程度。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包括总胆汁酸(TB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统计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皮肤瘙痒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皮肤瘙痒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TBA、ALT、AST水平低于同组治疗前,观察组TBA、ALT、AST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0%(3/40)]与对照组[2.50%(1/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及低脂饮食控制的基础上,将维生素D滴剂用于ICP的治疗中,有助于减轻患者皮肤瘙痒,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电动吸奶器对产妇产后泌乳的促进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的8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实施常规乳房按摩的43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在常规乳房按摩基础上应用电动吸奶器干预的43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产妇产后泌乳时间、产后泌乳量、乳房肿胀情况、产妇舒适度、母乳喂养率、产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后泌乳时间、产后泌乳量、乳房肿胀程度、产妇促泌乳期间舒适度、母乳喂养率、产妇及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电动吸奶器的使用可对产妇产后泌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且产妇舒适度较高,乳房肿胀程度轻微,有助于提升产后6个月的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D浓度与产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广州海珠区妇幼保健院产妇100例,其中正常产后妇女50例作为对照组,符合诊断标准产后抑郁妇女50例为抑郁组,使用串联质谱仪检测两组血清维生素D水平。结果抑郁组血清的三种维生素D水平均较低,其中总维生素D和维生素D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中度产后抑郁妇女较轻度妇女血清总维生素水平更低。结论产后抑郁妇女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比正常产后妇女维生素低,其严重程度与维生素D水平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美皮康联合维生素AD滴剂在预防早产儿医源性皮肤损伤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新生儿监护室诊疗的早产儿共计30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皮肤护理方式将予美皮康联合维生素AD滴剂护理皮肤的150例早产儿作为实验组,并按1:1比例选取同期行常规皮肤护理的150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早产儿医用粘胶损伤、呼吸机鼻塞相关性皮肤损伤、皮肤摩擦伤及液体外渗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并使用新生儿/婴儿Braden-Q量表评估干预前后早产儿皮肤损伤风险,使用早产儿疼痛评估量表(PIPP)评估干预前后相关护理操作后早产儿皮肤疼痛情况。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早产儿医用粘胶损伤、呼吸机鼻塞相关性皮肤损伤、皮肤摩擦伤及液体外渗局部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胎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早产儿移动度、活动能力、感知觉、皮肤潮湿状态、摩擦力及剪切力、营养摄入、组织灌注与氧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早产儿PIPP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早产儿皮肤护理中运用美皮康联合维生素AD滴剂,可降低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剂量维生素D注射预防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发病效果。方法我院采取小剂量维生素D注射预防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3年。结果观察组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发病率(5.01%)较对照组(11.17%)明显下降,而且没有发生中重症病儿。结论应用小剂量维生素D注射预防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提高母乳喂养率,探讨医务人员在产前、产后对孕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宣教的重要性。方法由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对100例孕产妇,在本院入院后及产后进行母乳喂养知识的宣教;对照组未进行母乳喂养的宣教。进行两次指标监测:泌乳始动时间、乳汁充足情况,并加以对比。结果两组泌乳时间、24h泌乳量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孕产妇必须接受健康教育宣教,医务人员在产前、产后对孕产妇母乳喂养知识的宣教是非常重要的,是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产后家访对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效果.方法 选取643例社区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在其生产出院后由社区医生上门家访,进行母乳喂养知识的宣教以及实践操作指导,比较分析2010年-2014年的母乳喂养情况.结果 与2010年—2013相比,2014年的母乳喂养率得到显著提高.结论 产后家访可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Heike  A.  Bischoff-Ferrari  Waiter  C.  Willett  John  B.  Wong  苗峥 《美国医学会杂志》2006,25(4):248-248
背景:对于脊椎以外的骨折而言,补充口服维生素D的预防作用和用量仍无定论。 目的:评估补充维生素D在预防老年髋骨骨折和非脊椎骨折方面的效果。 数据来源:使用MEDLINE、Cochrance对照试验记录(1960~2005年)以及EMBASE(1991-2005年),对英文和非英文文章进行系统回顾。通过与临床专家接触,通过检索美国社会骨和骨矿研究协会提供的参考文献和摘要(1995~2004年).进一步寻找更多的研究。检索词包括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临床对照试验、随机分配、双盲法、维生素D3、维生素D2;25-羟基维生素D、骨折、人类、老年、摔倒和骨密度。 研究选取:纳入的研究仅限于口服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3、维生素D2、补钙或不补钙)与补钙或安慰剂比较的双盲RCTs。试验于检查髋部骨折或非脊椎骨折的老年人(年龄≥60岁)中进行。数据提取:两位作者根据预先规定独立提取相关数据,其中包括研究质量指标。 数据综合:所有的汇总分析均以随机效应模型为基础。5项有关髋部骨折的RCTs(n=9294)和7项有关非脊椎骨折危险的RCTs(n=9820)符合我们的纳入标准。所有试验均使用了维生素D3。对髋部和非脊椎骨折预防研究的异质性亦进行观察,用低剂量(400IU/d)和高剂量(700~800IU/d)分别合并RCTs后异质性消失。与补钙或安慰剂相比,每天服700~800IU的维生素D可使髋部骨折的相对危险(relative risk,aa)下降26%(3项RCTs共计5572人;RR,0.74;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61~0.88),使非脊椎骨折的相对危险下降23%(5项RCTs共计6098人;RR,0.77;95%CI,0.68~0.87)。每天服400IU的维生素D(2项RCTs共计3722人;髋部骨折RR,1.15;95%CI,0.88~1.50;非脊椎骨折RR,1.03;95%CI,0.86—1.24)未见明显获益。 结论:口服补充维生素D(700~800IU/d)可以降低尚能活动的老人或慈善机构收容的老年人发生髋部骨折和脊椎以外骨折的危险,每天口服400IU维生素D并不足以预防骨折。  相似文献   

17.
维生素A+D滴剂合红汞、冰片混和液治疗褥疮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褥疮是长期卧床患者最常见的护理并发症,其好发于骶尾部、枕骨粗隆、肩胛骨、肘部、足跟处,尤以骶尾部常见。一旦发生褥疮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影响了治疗,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棘手的问题。笔者采用维生素A+D滴剂合红汞、冰片混和液治疗褥疮20例,大大缩短了创面愈合时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李月群 《基层医学论坛》2014,(16):2169-2170
目的:研究产后家访对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效果。方法将200例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出院后3 d内,产后14 d,产后28 d由社区医生上门家访,面对面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指导母乳喂养实践操作;对照组在出院后仅进行电话随访。比较2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率。结果1个月后观察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家庭访视前后母乳喂养率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结论产后家庭访视对提高母乳喂养率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泌乳及母乳喂养的效果观察。方法对2012年6~12月在我院住院剖宫产的产妇124例,按时间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4例采用乳房穴位按摩催乳的方法、母乳喂养、心理干预、饮食干预、出院干预;对照组60例用常规母乳喂养、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对护理干预方法的感受,泌乳时间、泌乳量、乳房肿胀等指标。结果两组产妇对护理干预方法的感受、泌乳的始动时间、泌乳量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进行护理干预使母乳喂养率达到100%,患者满意度达到100%。  相似文献   

20.
李兰兰 《吉林医学》2013,34(21):4369-4370
目的:探讨口服Vit E联合物理疗法对产后促乳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分娩且符合条件的产妇76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采用口服Vit E联合物理疗法,在妊娠第37周开始口服Vit E,剂量100 mg,3次/d,持续到产后7 d,产后当天开始使用康复盆腔炎综合治疗仪给予乳房低频脉冲电治疗,2次/d,40 min/次,持续至产后第3天,并采用常规催乳、疏通乳腺管等方式治疗乳汁分泌不足;对照组采用常规促乳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乳汁始动时间、泌乳量,孕后第37周、分娩前、产后24 h和产后第4天的PRL值,并跟踪两组患者在产后1个月、4个月和6个月的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普遍快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在产后1~6 d的乳汁缺乏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在分娩前、产后24 h、产后第4天的血清PRL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在1个月、4个月、6个月的随访中,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Vit E联合物理疗法能有效提前产妇泌乳始动时间,增加产后泌乳量和血清PRL,为母乳喂养做准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