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术中回肠造口预防吻合口漏.方法 回顾2003年~2010年间行直肠癌根治术90例,分别采用双吻合器加回肠造口41例与双吻合器未加回肠造口49例,对比两组吻合口漏的发生率.结果 行回肠造口组无吻合口漏发生.未行回肠造口组有3例吻合口漏发生.结论 低位直肠癌回肠造口对预防吻合口漏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可以作为预防吻合口漏而行的一种安全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在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中吻合口漏发生率较高,而预防性回肠造口可明显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我科自2002年~2005年共行预防性回肠造口41例,我们加强术前心理指导,术后做好造口管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总结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根治术加预防性回肠造口术的护理。方法:对45例直肠癌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造口定位、术后造口观察、皮肤护理等,及时发现并处理造口周围皮肤问题。结果:45例患者自术后到造口回纳期间出现造口皮肤过敏3人,机械性损伤5人,粪水性皮炎5人,经治疗后均痊愈。结论:及时、有效的护理可提高低位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胡海燕  朱立波  肖波 《吉林医学》2011,32(16):3373-3374
<正>回肠造口即在关闭盆底后于右中下腹壁开口,将距回盲部20~30 cm处回肠拖出约5~7 cm,远程关闭,近端肠壁用电刀开口约3 cm。3月后行造口还纳术[1]。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是难以预测的,而施行预防性回肠造口可有效地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我科自2008年1~12  相似文献   

6.
李云涛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0):3698-3700
目的探讨改良预防性回肠造瘘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原阳县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70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改良预防性回肠造瘘),各35例。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时间、肛门动力学及吻合口瘘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最大静息压、最大收缩压、静息向量容积、收缩向量容积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改良预防性回肠造瘘应用于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可改善患者肛门动力学,有效预防吻合口瘘发生,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中应用气管插管导管作预防性回肠插管造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用气管插管导管经末端回肠行插管造瘘的低位直肠癌116例进行并发症的分析。结果 行保护性末端回肠造瘘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吻合口瘘发生。结论 低位直肠癌前切除中应用气管插管导管作预防性回肠插管造瘘方法是安全可行的,对于合并有吻合口瘘高危因素患者是一种可供首选的有效、简便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8):14-17+21
目的研究预防性回肠造瘘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吻合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32例行低位吻合的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吻合根治术,其中48例采用预防性改良襻式回肠末端造瘘(造瘘组),84例未采用预防性改良襻式回肠末端造瘘(未造瘘组)。对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造瘘组患者术后恢复明显快于未造瘘组,造瘘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拔除盆腔皮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未造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瘘组和未造瘘组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分别为0和10.71%(9/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67%(8/48)和21.43%(18/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襻式回肠末端造瘘术具有造瘘时间短、造口并发症较少、造口回纳简单等优点。结论对腹腔镜直肠癌行低位吻合根治术患者施行预防性改良襻式回肠末端造瘘,能有效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改良襻式回肠末端造瘘术,操作简单实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纵切式回肠襻式造瘘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接受开腹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并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按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行直肠癌前切除术,观察组在切除吻合后加行纵切式回肠襻式造瘘术,对照组不用。观察两组吻合口瘘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骶前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吻合口瘘发生率2.5%(1例),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症状较轻,行骶前引流管低压冲洗引流后愈合;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1.4±0.5)d,进食时间(1.5±0.5)d,骶前引流管拔除时间(5.8±0.9)d,术后住院时间(9.4±1.8) d,治疗费用(3.9±0.3)万元。对照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20.0%(8例),发生吻合口瘘患者的症状较重,其中1例行骶前引流管冲洗引流治愈;3例按高位肛瘘行吻合口瘘切开挂线引流术,术后经药物坐浴、冲洗换药治愈;4例症状较重,因弥漫性腹膜炎行二次回肠造瘘手术;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3.4±0.9) d,进食时间(4.2±0.6)d,骶前引流管拔除时间(7.4±1.4)d,术后住院时间(14.6±3.2)d;治疗费用(4.2±0.7)万元。两组术后观察指标吻合口瘘发生率、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骶前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纵切式回肠襻式造瘘可显著降低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且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骶前引流管拔除时间明显提前,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0.
末端回肠造口在超低位直肠癌术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末端回肠造口在超低位直肠癌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总结10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行Dixon术,临时性末端回肠造口术的临床效果。结果:10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吻合口瘘发生。2例吻合口狭窄,经肠镜及手法扩肛后恢复正常排便。结论:超低位直肠癌前切除回肠末端造口术,对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中预防性造口1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预防性造口与吻合口漏发生的关系.方法:对长海医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0月期间施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吻合口高度≤6 cm)的270例病例进行研究,共有113例施行预防性造口(41.9%),将临床及病理资料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 10.0 软件对是否预防性造口患者的吻合口漏发生率进行χ2检验.结果:低位前切除的患者中20例发生症状性吻合口漏,发生率7.4%.症状包括:腹痛(37%)、脉搏增快(53%)、发热(47%)、白细胞升高(53%)、盆腔引流液性状改变(68%)、肛门流脓血性液(26%)、其他(10%),平均年龄57.8岁,吻合口高度皆≤6 cm,没有病例因吻合口漏死亡.其中预防性造口组发生4例漏(3.5%),未造口组发生16例(10.2%),P=0.04.在有术前放疗史的24例患者中预防性造口率达到75%,其中18例预防性造口者无一发生漏(0/18),而未造口者却有2例漏(2/6),经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P=0.054.在做保护措施的142例低位前切除病例中,漏发生率为4.9%(7例),而剩余未做任何保护性措施的128例中吻合口漏发生率却高达10.2%(13例),P=0.10.有预防性造口的4例吻合口漏皆经保守治疗缓解,而未造口的16例漏中有8例因症状严重需手术干预,其中1例发生弥漫性腹膜炎.两组平均进食时间也有明显差异(P<0.01),但两组术后肠梗阻发生率(P=0.24)及住院天数(P=0.91)皆无明显差异.结论:吻合口漏仍是目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的主要并发症,预防性造口可以明显降低高危人群吻合口漏的发生率.考虑到吻合口漏有其不可预见性,建议吻合口高度低于6 cm的低位前切除病例行预防性造口.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直肠癌切除术3种吻合方式的效果,为临床手术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73例直肠癌手术患者资料,比较传统手工吻合(A组)、单纯吻合器机械吻合(B组)和在吻合器机械吻合的基础上加用全层间断缝合吻合口(C组)3种吻合方式术后主要并发症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的发生情况。结果C组患者术后3种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吻合口漏0.98%、吻合口出血0.49%、吻合口狭窄1.47%,均明显低于A、B2组患者。结论在吻合器机械吻合的基础上加用全层间断缝合吻合,较单纯手工吻合及吻合器机械吻合,能显著降低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3.
李甫根  罗文君  钱川  孙萌  许政文 《西部医学》2021,33(12):1836-1839
目的 探讨自闭式回肠造口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行预防性造口的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行回肠末端袢式造口患者69例,纳入袢式造口组,行自闭式回肠造口手术患者35例,纳入自闭造口组。收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比较两组术后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袢式造口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长于自闭式造口组,住院费用高于自闭式造口组(P<0.05)。两组患者近期及远期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相比于回肠袢式造口,自闭式回肠造口可避免二期回纳手术,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预防性末段回肠袢式造口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及适应证。方法我院胃肠外科在1999年9月至2009年6月间对482例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其中69例患者同时行预防性回肠袢式造口(A组),未行预防性造口者413例(B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吻合口瘘总发生率为1.87%(9/482);A组与B组在年龄、TNM分期、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性别、高中低位直肠癌比、新辅助放化疗、吻合口血运偏差、肠道准备欠佳、双吻合器钉合欠佳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男性比例、低位直肠癌比例、行新辅助放化疗比例、吻合口血运偏差患者比例、肠道准备欠佳患者比例、双吻合器钉合欠佳患者比例较B组高。结论应用末段回肠袢式造口预防高危患者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月在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直肠癌的患者49例为直肠癌组,取其肿瘤组织以及癌旁正常组织;选取同一时间段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血清学检测IL-6在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IL-6蛋白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IL-6蛋白表达与直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无关,与临床分期有关。直肠癌组术前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Ⅲ、Ⅳ期直肠癌患者的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IL-6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IL-6的高表达与直肠癌病程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是肿瘤转移的关键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6.
20例连续收治的直肠癌患者在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前和术后13d及6个月分别进行了尿动力学检查。尿动学研究包括尿流率、膀胱压力图、尿道压力图及Lapid试验。结果发现尽管和术后排尿障碍很常见,但大多数都是暂时的。重要的是应注意区别暂时性和持久性排尿障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影响老年直肠癌患者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1995年7月至2005年7月60岁以上的137例直肠癌患者行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Miles式)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确定影响老年直肠癌患者Miles手术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前并有疾病、血红蛋白质低于70 g/L、身体质量指数(BMI)低于18.5 kg/m2、术中失血量大于或等于1 000 ml、手术时间6 h以上是老年直肠癌患者Miles手术的危险因素,发生死亡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4.76、 5.85、6.49、5.47、3.90,发生并发症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2.02、2.27、1.83、2.01、1.70.结论 老年直肠癌患者行直肠癌切除时应综合考虑以上危险因素,以便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腹腔镜和传统直肠癌根治术近期疗效差异。方法:对我院2003-2008年间收治的56例直肠癌病例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手术,术后血红蛋白、白蛋白下降较传统手术明显。腹腔镜组胃肠功能恢复早,术后发热时间短,并发症少。2组住院时间、费用,淋巴结数量、标本长度、下切缘长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并发症少,恢复快、痛苦小,但腹腔镜术后水钠潴留导致血红蛋白、白蛋白浓度下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接力肌甲状软骨外软骨膜瓣和室带下移两种修复方式在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后喉功能重建中的治疗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对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1年12月-2014年2月经病理确诊为喉癌、初次行喉部分切除术并采用接力肌甲状软骨外软骨膜瓣或(和)室带下移进行喉功能重建术的40例喉癌患者进行随访、病历资料分析。结果  40例患者无1例失访。术后全部患者6~16 d恢复经口进食,无呛咳及误吸。拔除气管套管39例,拔管率为97.5%(39/40)。除1例患者术后电子喉镜提示喉腔狭窄外,其余患者喉腔均宽敞。所有患者均能利用新喉发音,无1例因喉腔闭锁导致发音失败。结论  接力肌甲状软骨外软骨膜瓣和室带下移这两种喉功能修复方法单独或联合应用均能很好的重建喉腔形态,保留喉的生理功能,是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后喉功能重建的简便、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护理方法及配合特点。方法 56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均采用统一的整体护理。观察术前患者准备情况、手术是否顺利进行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5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后生活质量好。结论 术前精心的护理准备及术中娴熟的护理配合,能有效促进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顺利完成,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