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诊治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理论的两大基本特点,整体观在于强调固本,辨证观突出病机。从中医学角度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病机(以肾气虚、气滞血瘀、湿热蕴结最为多见)及辨证遣方用药(以补肾气、调理冲任气血为主,并根据不同的证候,或行气,或活血,或散寒,或清热,或补虚,或泻实)的中医诊治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4—2017年4月期间由我院收治的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治疗方法:对照组50例患者,行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50例患者,加行中医辨证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相关观察指标。结果就总有效率而言,研究组为96%(48/50),对照组为76%(38/50);就治疗后的血清黄体生成素(LH)、血清卵泡刺激素(FSH)以及血清雌二醇(E2)水平而言,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改善患者雌激素水平,疗效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出现于正常子宫腔内壁以外的部位。中医认为形成本病最主要的原因是瘀血停滞,阻于冲任胞脉,属于痛经、癥瘕(实性及囊性包块)、不育等病症范畴,应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方法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中药治疗对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临床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对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95例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患者分为3组。观察组1为75例,予妈富隆和中药治疗;观察组2共70例,予妈富隆治疗;对照组50例,未使用药物或其他治疗。分别观察3、6、12个月的月经情况、息肉复发率和妊娠率。结果:观察组1与观察组2比较,以及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近、远期疗效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治疗对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患者恢复月经、降低复发率、促进妊娠都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6.
本文通过回顾近10年来针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的相关文献,对EMs发病的病因病机、病理、针灸临床和实验观察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针刺疗法、灸法、耳针疗法、穴位敷贴疗法,穴位注射疗法及其联合治疗EMs均具有治疗意义,可确定针灸治疗EMs具有疗效快、复发率低、无不良反应的特点.但系统化、规范... 相似文献
7.
杨玉凤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4):1933-1934
异常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引起妇女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50%子宫切除与此有关。近几十年来各种子宫内膜消融技术已逐渐成为子宫切除的一种替代方法,在异常子宫出血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传统的子宫切除相比,微波子宫内膜消融术(MEA)对患者的创伤小、恢复快,而且保留子宫,保持盆底组织的完整,减少了对患者内分泌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2012年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8例,将58例患者按治疗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6例),中医治疗给予观察组,西医治疗给予对照组,经治疗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采用中医进行治疗,对患者不适症状有明显改善,疗效显著,并且副作用小,在临床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理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汪洪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2):121-122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妇科常见.该病属于良性,却具有类似肿瘤侵袭、种植的特点.近年发病率明显上升,使其引起广泛注意.在生育期妇女发病率10%~15%.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以进行性经期腹痛加重、阴道不规则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相似文献
10.
1 教你认识子宫内膜异位症 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以外身体其他部位时称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中医学“不孕”、“痛经”、“月经不调”、“癥瘕”等范畴.由于其病变所在的部位不同和病变的轻重不同,临床症状差异很大,不孕是其临床主要表现之一.EMS临床症状以痛经、不孕、月经紊乱等为典型表现,多发生在25 ~ 45岁的育龄妇女.文献报道EMS发病率约占育龄妇女的7%~50%,EMS不孕发生率高达30%~40%.上海医科大学妇产科医院研究报道,因不孕或盆腔痛就诊的妇女中有80%伴发EMS,无症状生育期妇女行输卵管结扎术时,发现22%的妇女伴发EMS.有证据提示,EMS具有自限性,约58%异位病灶能自行退缩和消失,而另一部分EMS患者病变却呈进行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12.
分析活血逐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孕三烯酮治疗组40例(A组)和活血逐瘀汤治疗组40例(B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85. 00%(34/40),不良事件发生率15. 00%(6/40); B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总有效率90. 00%(36/40),不良事件发生率10. 00%(4/40); B组疗效优于A组,2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活血逐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确切,且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病理角度探讨绝经后发生子宫出血的原因及各年龄段分布特点。方法:对212例绝经后又发生子宫出血病例进行病理分析。结果:良性病变占55.7%,非器质性病变33.4%,恶性肿瘤10.8%,提示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人中,以良性病变为主。结论:绝经后子宫出血原因复杂,恶性疾病占一定的比例,提示临床上发现绝经后又发生子宫出血的病例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服用中药联合西药(GnRH-a类药物)与西药(GnRH-a类药物)的临床观察.方法 将2012年1月~2012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经病理证实为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34例患者,按术后用药种类,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术后辅助中药联合GnRH-a患者15例,将其设为A组;术后西药(GnRH-a类药物)加减治疗组19例,将其设为B组.观察两组患者实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通过对A、B组患者治疗后Kuppermann评分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A、B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候、体征比较,治疗前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后A组(中药联合GnRH-a类药物)改善患者的症侯、体征明显优于B组(GnRH-a类药物),且A组复发率低于B组.结论 A组(中药联合GnRH-a类药物)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对患者的绝经综合征症状得到很好的改善,疗效明显优于B组(GnRH-a类药物).说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运用GnRH-a类药物联合中药可以改善其绝经综合征症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育龄期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发病特点和中医证素特征,发掘两者的内在关系,为中医药防治子宫内膜息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病历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年龄18~44岁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既往住院病历进行信息采集;根据所收集的病历信息分析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特点,根据所收集的中医证候进行证素辨证,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发病特点和中医证素的内在关系。结果:共收集病历376例,其中26~35岁病例数最多,占总病例的50.5%;主诉及现病史中,出现频次最高的3个症状分别是经期延长、不孕、月经过多;376例患者中,258例有过妊娠史,213例有过分娩史,38例既往患过子宫内膜息肉,171例既往有过妇科相关手术史,259例合并妇科或身体其他系统疾病;中医证素研究中,最常见的中医证候为腰膝酸软、缓起久病、痛经等;舌象为舌淡、舌暗红、舌苔薄白、舌苔白;脉象为细、弦;出现频率最高的病位证素是胞宫和肝,病性证素依次是血瘀、气滞、血虚、气虚、阳虚。结论:子宫内膜息肉好发于育龄期各个年龄阶段的女性,临床表现以异常子宫出血为主,其病位多在胞宫、肝,病性以气滞、血瘀等实症为主;不同年龄段患者病性证素有所差异;血虚、气虚、... 相似文献
16.
17.
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增殖症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年来运用活血化瘀药物为主治疗子宫内膜增殖症60例,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60例均为门诊患者,已婚;年龄30-55岁;其中崩漏44例,月经量多26例;病程最长2年,最短3个月,3-5个月40例,6-12个月12例,12个月以上8例,60例均经子宫内膜诊刮送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增殖症。病检报告:单纯型增生31例,囊腺型20例,腺瘤型9例,未查出非典型增生。然而再经B超等法排除器质性疾病,并自愿接受中药治疗者为观察对象。2治疗方法出血期间以活血化瘀为主,使增殖的内膜迅速剥脱,方药有桃仁、红花、益母草、泽兰、当归、川穹、炒灵脂、生… 相似文献
18.
补肾活血化瘀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疗效及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化瘀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疗效及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方法 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口服孕三烯酮胶囊西药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加补肾活血化瘀方治疗,3个月为1疗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NF-α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TNF-α水平明显降低,临床疗效明显改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显著,并可以有效降低治疗后TNF-α水平,这可能是其疗效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出中医多途径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方法,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采取中医多途径疗法治疗,对照组进行传统单一用药治疗。结果:两组疗效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药多途径治疗能更为全面地控制病情,减轻患者痛苦,有利于根治疾病。 相似文献
20.
祛瘀解毒消啯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7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祛瘀解毒消瘢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运用祛瘀定痛、解毒化浊、消瘢散结法自拟祛瘀解毒消瘢汤(由红藤、白花蛇舌草、生黄芪、生薏仁、瓦楞子、荔枝核、山慈菇、血竭、制乳香制没药、土鳖虫、蜈蚣、藿香、炙甘草等组成),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78例。结果对本病之痛经和瘢瘕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11%和87.5%。结论该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